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央财经大学体育经济学简答题

中央财经大学体育经济学简答题

体育经济学简答题1.简述体育的两种基本形态及经济学特征体育是人类一种有意识的身体活动,它通过专门设计的身体运动,来达到增强人们体质,提高竞技水平,丰富社会文化生活的目的。

体育具有两种基本形态,即参与性体育和观赏性体育。

参与性体育(participant sports)指通过一定身体运动提高人的机能、心理水平,实现“再生产”能力提升的服务产品;观赏性体育(spectator sports)指各类可供观赏的人体运动的动作组合服务产品(含各种技、战术)体育的经济学特征为:(1)生产与消费的可分性与不可分性共存(2)体育既是消费品,也是投资品(2016简答)(3)兼有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的特征(4)满足人们的高层次需求(5)体育的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6)体育生产要素的两种替代弹性2.简述体育需求的概念和特征经济学中对一般商品需求的定义是:在一定的时期,在一既定的价格水平下,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

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和购买能力是构成有效需求的基本因素。

体育需求是指一定时期内,消费者为满足精神或物质(身体)的需要,在各种市场物品/劳务价格水平以及时间成本下,愿意而且能够消费的体育活动数量。

体育需求分为两个关联层次,即直接需求和间接需求。

直接需求指消费者参与的体育活动数量;派生需求指消费者购买的体育产品或服务(如,体育器材、服装)。

派生需求源于直接需求并服从于直接需求。

以羽毛球运动为例,直接需求表现为消费者参与羽毛球运动的决定。

如果消费者决定参与这项运动,那么他们需要球拍、羽毛球、服装和球鞋。

此外,他们还需要在体育中心或俱乐部租用球场,此外,还有对往返交通的需求。

所有这些额外的需求,包括对体育相关的旅行需求,都被视为参与羽毛球运动的派生需求。

3.体育需求的影响因素有哪些?体育需求的影响因素包括体育活动价格、消费者收入、其他商品的价格以及消费者偏好。

体育活动的价格即参加一项体育活动的成本,包括门票、运动器械租金、旅行费用,以及时间成本。

通常,依赖自然资源型的户外体育活动,旅行和时间成本构成活动成本的主要因素;室内体育活动则门票和器械费用占主体。

体育活动的组合价格可分为两类,体育设施入场费用、旅行费用、参与活动相关的餐饮消费、设备租赁费用等可变成本;会员费和订阅费;器械、服装和鞋具的购置等固定成本。

消费者收入也是重要影响因素。

通常情况下,商品需求量与消费者收入存在正相关关系,即在既定价格下,消费者的收入增加,对商品的需求量增加。

其它商品的价格即替代品和互补品价格。

体育休闲服务消费还与个人休闲偏好存在很大的关系,根据有关研究,影响个人休闲偏好的因素主要为年龄、性别、职业、受教育背景(运动休闲技能)等等。

4.简述纯私人物品、共有资源、自然垄断、纯公共物品的特点,并结合实例分析。

根据是否具备排他性和竞争性,可以将物品分为四类。

第一类为纯私人物品,具备竞争性和排他性,可以分割、可供不同人消费,并且对他人没有外部收益或成本,排他成本很低,如私人健身俱乐部。

第二类为共有资源,具备竞争性但不具备排他性,这类资源总量既定不归任何人专有,且具有向任何一方开放的非排他特点;竞争性导致某人的消费增加会给其他人带来负的效应,如公园、公共游泳池以及全民健身产品。

第三类为自然垄断物品,具备排他性但不具备竞争性,增加消费者不会引起该物品成本的增加,如大型体育场馆。

第四类为纯公共物品,排他性和竞争性都不具备,共同消费且排他成本极高,任何购买公共品的人都不可能占用该物品所能带来的全部效用或收益,并且不能阻止其他人无偿享用该物品。

如森林、湖泊、山脉等大型的以自然资源为主的体育休闲资源,体育知识和政策。

5.简述体育志愿组织的概念、特征和类型。

志愿组织(voluntary organization)是基于行动者的共同志愿而自发组成的组织,是他们为了表达和实现共同的愿望而形成的组织。

近似概念:非营利组织(NPO)、“非政府组织”(NGO)、“第三部门”、“慈善组织”、“免税组织”、“草根组织”等。

体育志愿组织(社会组织)指人们自愿组成,为实现特定的体育服务目的或共同的体育意愿,按照其章程从事各种体育运动和健身活动的非营利性、民间性社会组织。

志愿组织具有六个关键特征即组织性、民间性、非营利性、自治性、志愿性、公益性。

我国体育社会组织包括:体育社会团体、体育类民办非企业单位、体育基金会以及未登记的体育社会组织(亦称草根体育组织)。

体育社团指经各级体育行政部门审批并经人民政府民政部门依法核准登记成立,由各级体育行政部门作为业务主管单位的体育协会、学会、研究会、联谊会等非营利社会组织。

体育类民办非企业单位指由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其它社会力量和公民个人利用非国有资产举办的,不以营利为目的的,以开展体育活动为主要内容的民办的中心、院、社、俱乐部、场馆等社会组织。

体育基金会指利用个人或组织捐赠的资产从事体育公益活动的民间非营利组织。

6.简述政府和志愿组织在供给体育公益服务给中的作用体育公益服务供给可以分为四种模式,即政府支配模式、志愿部门支配模式、双重模式、合作模式。

政府支配模式即由政府提供体育公益资金及其服务。

志愿部门支配模式即由志愿组织提供体育公益资金和服务。

双重模式指政府和志愿部门都大量卷入到资金筹措和服务配送当中,但都局限在各自领域;志愿组织通过给国家力量没有达到的顾客传送同类服务,来补充国家应提供的服务;志愿部门通过提供政府没有提供的服务,来补充政府服务职能。

在这两种情况下,都是存在两个相当大的、相对自治的资金筹措和配送体系。

合作模式指政府提供资金,志愿组织配送服务。

其中,“合作的卖者”模式指志愿组织仅作为政府项目管理的代理人出现,拥有较少的处理权或讨价还价的权力。

“合作的伙伴关系”模式指资源组织拥有大量的自治和决策权利,在项目管理上也更有发言权。

7.一支球队的成本和收入包括哪些?球队收入有四大来源,即门票销售或门票收入、地方与全国转播权收入、许可权收入、体育馆相关的收入(包括豪华包厢、场地使用许可权及体育馆命名等等)。

而球队的成本则包括运动员工资、差旅费、营销费和管理费、场地费用、运动员发展成本。

运动员工资在职业球队的总成本中占重要部分。

差旅费则主要受球队规模、客场比赛场数、出行距离影响。

营销和管理成本分为两个层面,在球队层面针对各处俱乐部和市场进行营销活动且每个球队也有自己的管理成本;在联盟层面费用包括旨在提高体育需求的以联盟为基础的营销活动、管理成本等。

至于场地费用,由于各大联赛中兴起了对运动场地进行公共资助的浪潮以及球队通过谈判得到了极为有利的使用协议,美国职业运动队的总体场地成本在20世纪90年代有了明显下降。

运动员发展成本则用于培育天才和交换球员。

8. 如果一支球队即使在辉煌时期上座率也只能平均达到球场容量的一半,是否意味着他们应该降低票价?并不如此,如果该球队的情况如上图,则该球队可能在球场未坐满时也可获得最大利润。

如上图所示,球场容量为Q‘,在观看人数未达到这一数量之前,增加一名观众的成本为零,即边际成本曲线先是与横轴重合后垂直。

由于在辉煌时期上座率只能达到球场容量的一半,这意味着球队的边际收益曲线MR与横轴相交,实现MR=MC的利润最大化条件。

这意味着即使是在空了半场的体育馆比赛,它也能从这样的上座率中获得最大利润,球队并不需要降低票价。

9. 一支球队引进了一位明星球员,并随即提高了球票定价。

球队将球票价格的上涨归因于新签约球员的高额工资,从经济学角度看,这一解释是否站得住脚?这一解释并不正确,如上图所示,图中D为未引进球员之前的需求曲线,MR为对应的边际收益曲线。

此时,边际成本为MC,根据利润最大化的定价条件MR=MC,知门票价格应为P。

当引进新的球员后,门票需求增加,需求曲线由D移至D’,对应的边际收益曲线由MR变为MR‘,从而新的MR’与MC相等时确定的价格为P’,由于球员的工资属于固定成本,不计入边际成本则MC不变。

此时,制定价格P’可获得比原来更大的收入。

所以球队提高票价是因为它可以这么做,而不是必须这么做。

10.新球队进入对市场需求有哪些影响?请做图分析。

允许新球队进入联盟对现有成员的正面影响为新加入球队缴纳入会费、扩大联盟规模和影响力。

负面影响则为分享收入,缩小市场半径,削弱议价能力。

新的球队的进入使得现有球队面临的需求曲线变得更有弹性,从而需求曲线变得更加平坦。

如下图所示,需求曲线由D0变为D1,对应边际收益曲线由MR0变为MR1,从而利润最大化价格由P0降至P1。

结论为:区域中的球队越多,任一球队面临的需求曲线就越平缓,而垄断力量则越弱。

11. 职业体育联盟如何通过设置壁垒维持垄断地位?第一,建立与各类媒体之间的长期合作关系。

通过加强与媒体的联系,联盟在确保自身节目销售渠道的同时,也力图阻止其他联盟使用这些频道。

联盟(运动队)与媒体之间订立的合同通常是排他性的。

第二,在适当的城市部署球队。

职业体育联盟可以通过扩充版图来阻碍其他联盟球队进入联盟。

第三,有限定价。

通过制定低于垄断权所允许的价格,垄断者能够使潜在竞争者放弃进入的念头。

有限定价策略尽管在短期内会使垄断者获利较低,但却能维持公司长期的垄断权力和利润。

12. 如何理解联盟是“能够生产产品的最基本的经济单位”即单一实体又是“一群竞争者的联合”即卡特尔组织?单一实体论将成员球队看作统一于联盟实体内的一个个内设部门,应与其他成员球队合作以生产出体育比赛。

总公司内的各个分公司不是独立的法人,它与总公司之间不是同盟关系而是隶属关系。

与单一实体不同,联盟允许各成员独立存在,且在不干预联盟产品的生产前提下,以其他方式进行竞争。

将体育联盟视为竞争对手之间的联合,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将体育联盟卡特尔化。

卡特尔是生产同类商品的企业为了垄断市场,获取高额垄断利润,通过在商品价格、产量和销售等方面订立协定而形成的同盟。

卡特尔的参加者在生产上、商业上和法律上仍保持独立性。

与卡特尔不同,联盟是为着生产特定的体育运动并将之销售给公众的合法目的,而联合行使成员的资源。

13.简述职业体育联盟的三大特征。

第一,体育联盟内部的部分整合。

联盟通过要求成员放弃一部分自治权,整合成员球队的业务,以确保对相关运动的有效管理。

联盟规则约束着各球队不得像完全独立的公司那样,进行残酷的商业竞争。

第二,体育联盟内的经济竞争。

在不影响合资企业运营的前提下,联盟成员仍为争夺球迷、运动员、教练员、体育场馆补贴、与传媒最有利的纵向安排等方面,不遗余力地竞争。

第三,体育联盟内合作与竞争的混合。

合资作为商业组织的独特形式,是两人及以上为共同获利,将金钱、实物、技能、知识等进行组合投资而组成的联合。

体育联盟如同合资企业一样。

一方面,各运动队通过让渡部分控制权,合作生产比赛;另一方面,联盟成员在不影响合资企业运营的前提下,仍然为争夺球迷、运动员、教练员、体育场馆补贴、与传媒最有利的纵向安排等方面,不遗余力地竞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