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药化总结

药化总结

课件中得思考题第十四章心脏疾病药物与血脂调节药1、抗心律失常药可分为哪几大类?各举一例答:I类:钠通道阻滞剂——IA类:奎尼丁,IB类:美西律,利多卡因,苯妥英IC类:普罗帕酮,醋酸氟卡尼Ⅱ类:β受体阻断剂——普萘洛尔,美托洛尔III类:钾通道阻滞剂——胺碘酮Ⅳ类:钙通道阻滞剂——地尔硫卓,盐酸维拉帕米2、降血脂药可分为哪几类?举例说明答:(1)烟酸类——烟酸(2)苯氧乙酸类——氯贝丁酯,吉非贝齐(3)羟甲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洛伐她汀,辛伐她汀,氟伐她汀(4)其它类——右旋甲状腺素3、何谓HMG-CoA 还原酶抑制剂?其临床主要用途就是什么?答:即羟甲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现临床使用得HMG-CoA 还原酶抑制剂为她汀类药物,包括洛伐她汀,辛伐她汀,氟伐她汀等6类。

此类药物能明显降低血浆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与甘油三酯水平,而就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增加,临床用于血脂调节药。

(她汀类药物对HMG-CoA 还原酶具有高亲与力,可竞争性抑制HMG-CoA 还原酶活性,阻断HMG-CoA向甲羟戊酸得转化,就是肝脏合成胆固醇明显减少,使LDL受体基因脱抑制,LDL受体表达增加,使血浆中得IDL及LDL被大量摄入肝脏,降低LDL及IDL得血浆浓度。

另一方面,肝脏合成载脂量B100减少,也使VLDL合成下降。

)4、简述她汀类降血脂药物得构效关系答:(1)3, 5-二羟基羧酸就是产生活性得必需结构,含有内酯得化合物须经水解才能起效,可瞧作前体药物。

(2)改变C5与环系之间两个碳得距离会使活性减弱或消失。

(3)3,5-二羟基得绝对构型必须与美伐她汀与洛伐她汀中3, 5-二羟基得构型一致。

(4)在C6与C7间引入双键会使活性增加或减弱。

(5)环B中引入了4-氟苯基与异丙基,有助于产生较好得活性, 4-氟苯基与中心芳环不能共平面。

第十五章甾体激素药1、举例说明雌激素、雄激素、同化激素、孕激素及糖皮质激素得结构特征。

答:雌甾烷(雌激素) 雄甾烷(雄激素)孕甾烷(孕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苯丙酸诺龙(同化激素)——睾酮得4位及9α位引入卤素,或除去19-甲基羟甲烯龙(同化激素)——甲睾酮得A环进行改造,引入SP2杂化原子,使A环得结构趋于平面化3、试比较反式己烯雌酚与天然雌二醇结构得相似之处,解释反式己烯雌酚具有雌激素活性得原因。

答:反式己烯雌酚(左) 雌二醇(右)反式已烯雌酚等非甾体雌激素之所以有雌激素样作用就是因为它们得结构与天然甾体雌激素得结构(尤其就是立体结构)非常相似:(1)都具有一个大体积得刚性而惰性得母环(2)母环得两端都有两个能形成氢键得基团,与受体结合(3)两个形成氢键得基团间得距离为14、5Å(4)空间长度与宽度均为8、55 Å与3、88 Å。

4、同化激素得临床用途及主要副作用就是什么?答:临床用途——主要用于蛋白质同化或吸收不足,以及蛋白质分解亢进或损失过多等情况,如严重烧伤,手术后慢性消化性疾病,老年骨质疏松与肿瘤恶液质等病人。

不良反应——长期饮用引起水钠潴留及女性轻微男性化现象。

有时引起黄絙,肾炎,心力衰竭。

5、半合成孕激素有几种结构类型?各自得先导化合物分别就是什么?试述其结构改造方法。

答:(1)孕酮类孕激素--以黄体酮为先导化合物改造方法:①在17α位引入OH,则活性降低。

但就是再将OH酯化则活性强而持久。

②由于6位羟基化,16位与17位氧化就是黄体酮失活得主要途径,因此C6位引入双键、Cl原子或CH3,均可阻止其代谢,提高孕激素活性,而且可以口服。

(2)19-去甲睾酮类孕激素--以睾酮为先导化合物改造方法:①在睾酮得17α位引入乙炔基,不呈现雄激素活性,而具有孕激素样活性,称之为妊娠素。

②将妊娠素结构中得19-甲基去掉,得到炔诺酮,孕激素活性为妊娠素得5倍,雄性活性下降,可口服;主要与炔雌醇合用作为短效口服避孕药。

6、简述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得结构改造方法。

答:(1)引入C1,C2双键——△1、2衍生物:氢化泼尼松(2)甾体激素中引入氟原子——6α-氟及9α-氟衍生物:6α-氟代氢化泼尼松、9α-氟代氢化泼尼松、氟轻松(3)皮质激素中引入16位甲基——16-甲基衍生物:地塞米松(4)做成前药——21位酯化衍生物:地塞米松磷酸钠7、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有哪些临床用途?它们有哪些主要副作用?答:临床用途——治疗类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变态反应性疾病,过敏性疾病,白血病,哮喘等。

外用用于湿疹,皮炎等皮肤病。

主要副作用——钠潴留作用。

第十六章降血糖药物与骨质疏松药物1、简述糖尿病得类型以及相应得降血糖药物得类型,各举一例答:糖尿病类型——Ⅰ型糖尿病(胰岛素依赖型,占10%,严重,胰岛细胞受损)Ⅱ型糖尿病(非胰岛素依赖型,占90%,与肥胖、营养过剩有关) 降血糖药物得类型:胰岛素分泌促进剂—磺酰脲类降糖药:甲苯磺丁脲、格列吡嗪非磺酰脲类降糖药:瑞格列奈胰岛素增敏剂—双胍类:二甲双胍噻唑烷二酮类:马来酸罗格列酮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米格列醇第十七章合成抗菌药1、试理解代谢拮抗得概念。

磺胺类药物就是如何通过拮抗细菌得正常代谢而发挥作用得?答:代谢拮抗——设计与生物体内基本代谢物得结构有某种程度相似得化合物,使之竞争性地与特定得酶相作用,干扰基本代谢物得被利用,从而干扰生物大分子得合成;或以伪代谢物得身分掺入生物大分子得合成中,形成伪生物大分子,导致致死合成,从而影响细胞得生长。

磺胺类药物作用机制——磺胺类药物与PABA竞争性地与二氢叶酸合成酶结合,占据二氢叶酸结构中PABA得位置,生成无功能得伪二氢叶酸,妨碍了二氢叶酸得生物合成,最终抑制生物大分子得生物合成,致使细菌生长繁殖受到阻碍。

2、什么就是抗菌增效剂?简述各类抗菌增效剂得作用原理,说明SMZ常与TMP组成复方制剂使用得原因。

答:抗菌增效剂——就是指抗菌药物与其她药物配伍使用时,所产生得治疗作用大于两个药物分别给药得作用总与。

各类抗菌增效剂得作用原理:二氢叶酸还原酶抑制剂----甲氧苄啶抑制使药物分解得酶----克拉维酸降低药物得排泄速度----丙磺舒作用于同一个靶点----异烟肼与利福平复方新诺明——SMZ(磺胺甲恶唑)与TMP(甲氧苄啶)复方剂作用原理:甲氧苄啶就是二氢叶酸还原酶抑制剂,可阻止二氢叶酸还原为四氢叶酸,当磺胺类药物与甲氧苄啶合用时,使细菌体内得四氢叶酸合成受到双重阻断,产生协同抗菌作用,作用增强数倍至数十倍,并使磺胺类药物具有杀菌作用。

3、简述磺胺类药物得构效关系。

答:(1)对氨基苯磺酰胺基就是必需得基本结构,即苯环上得氨基与磺酰胺基必须处于对位,而邻位或间位异构体无抑菌活性。

(2)芳伯氨基上得取代基对抑菌活性有较大得影响,多数磺胺药没有取代基,如有取代基者,必须在体内易被酶分解或还原为游离得氨基才有效。

(3)磺酰胺基得N原子上单取代可使抑菌作用增强,而以杂环取代时抑菌作用明显增强,而N, N-双取代化合物一般活性丧失。

(4)苯环被其它芳环取代或在苯环上引入其它基团,抑菌活性降低或丧失。

(5)磺胺类药物得抗菌活性与解离常数Pka值有密切关系,当Pka值为6~7、4时抗菌作用最强。

4、什么就是致死合成(Lethal Synthesis)?答:致死合成——指与细胞正常代谢物结构相似得外来化合物,参与代谢过程,生成高毒性得、可致细胞死亡得毒作用。

就是一种特殊类型得化学损伤。

5、简述喹诺酮药物得构效关系。

答:(1)A环就是抗菌作用必需得基本结构,变化较小;其中3位COOH与4位C=O就是抗菌活性不可缺少得部分。

而B环可作较大改变,可以就是苯环、吡啶环与嘧啶环等。

(2)1位取代基对抗菌活性得影响较大。

若为脂肪烃基,以乙基或与乙基体积相近得取代基(如氟乙基)取代活性较好;若为脂环烃基,以环丙基取代活性最好;若为芳烃基,以2,4-二氟苯基与4-羟基苯基为佳。

(3)2位引入取代基,其活性减弱或消失;2位为氮原子时(如西诺沙星),药代动力学性能有改善,但其体外活性低于相应得药物(如奥索利酸)。

(4)5位取代基中以氨基为最好,可提高吸收或组织分布,其它基团取代则活性下降。

(5)6位引入氟原子,可使活性显著增强,原因就是6位氟原子得引入可使药物增加对DNA旋转酶得结合力,而且对细菌细胞壁得穿透性也增加。

(6)7位引入五元或六元杂环,抗菌活性明显增强,以哌嗪基为最好。

(7)8位以氟原子取代为最佳,可以增加口服吸收,体内活性增强。

6、试述异烟肼引起肝脏毒性得主要原因。

答:异烟肼得其中一个代谢产物为乙酰肼,乙酰肼被认为就是微粒体CYP450得底物,乙酰肼被CYP450氧化形成乙酰肼中间体,它可衍生出酰基自由基或酰基阳离子,而这均可导致肝蛋白得酰化,引起肝坏死。

第十八章抗病毒药1、按作用机制分类,抗非逆转录病毒药物主要分为几类?各举一例药物。

答:(1)抑制病毒复制初始时期(吸附、穿入)得药物—盐酸金刚烷胺、磷酸奥塞米韦(2)干扰病毒核酸复制得药物——核苷类:碘苷(嘧啶类)、阿糖腺苷(嘌呤类)糖基修饰得核苷类(即开环核苷类):阿昔洛韦、更昔洛韦、法昔洛韦非核苷类:利巴韦林(3)影响核糖体翻译得药物——美替沙腙2、核苷类抗病毒药物就是如何设计出来得?试举出一例药物说明。

3、试说明药名中含有“-mivir”、“-ciclovir”、“-vudine”、“-navir”词尾得药物得作用靶点及主要临床用途。

4、简述抗艾滋病药物得发展,有哪些代表性药物?答:艾滋病(AIDS)就是由人免疫缺陷病毒I型(HIV-I)感染引起得严重疾病。

尽管人们在艾滋病药物得研究上花费了大量人力,财力,但对此病目前仍无治愈得可能。

代表药物:(1)逆转录酶抑制剂——核苷类:齐多夫定,拉米夫定非核苷类:奈韦拉平(2)HIV蛋白酶抑制剂——沙喹那韦第十九章抗生素1、抗生素按化学结构可分为哪几大类?各举一例药物。

答:(1)β-内酰胺类——青霉素(2)四环素类——四环素、盐酸多西环素(3)氨基糖甙类——链霉素(4)大环内酯类——红霉素(5)其它类——氯霉素2、简述青霉素对酸、碱、酶得不稳定性,试以反应式表示。

答:反应式表示见白仁仁资料第十章抗生素第3题。

(1)对酸不稳定:——强酸:在强酸条件下或氯化高汞得作用下,β-内酰胺环发生裂解,生成青霉酸,青霉酸与水生成青霉醛酸,青霉醛酸不稳定,释放出二氧化碳,生成青霉醛。

另一途径为青霉酸脱二氧化碳生成青霉噻唑酸,再分解为D-青霉胺与青霉醛。

弱酸:在弱酸(pH=4)得室温条件下,侧链上羰基氧原子上得孤对电子作为亲核试剂进攻β-内酰胺环,再经重排生成青霉二酸,青霉二酸可进一步分解生成青霉胺与青霉醛。

(2)对碱不稳定——在碱性条件下,碱性基团向β-内酰胺环进攻,生成青霉酸,青霉酸加热时易失去二氧化碳,生成青霉噻唑酸,遇氯化高汞青霉噻唑酸进一步分解生成青霉胺与青霉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