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中学2016届高三四模(5月)_语文1.在下列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极简的台词和人物关系,使《荒野猎人》出美国电视剧作家大卫·马梅所强调的极简叙事的特质。
②各位领导,刚才的发言,我只是提出一点刍荛之见,敬请批评。
③你做人不能言而无信,要说话算数,,这样才能得到别人对你的信任。
④在学校安全保卫工作中,我们要,提前做好相关工作。
A.呈现斧正一言九鼎未雨绸缪B.显露指正一言九鼎防患未然C.呈现指正一诺千金防患未然D.显露斧正一诺千金未雨绸缪【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首先要正确识记词义,区别近义词的用法,再根据词义的侧重点结合语境辨析符合的一项。
斧正:书面语,敬辞,用于请人改文章。
指正:客套话,用于请人对自己的工作、作品指出批评或意见。
根据②句语境,应是“批评指正”,可排除A、D两项。
一诺千金:说话算数,很有信用。
一言九鼎:指说话力量大,能起很大作用。
③句的侧重点是诚信、信任,“一诺千金”表达的是此意。
可排除B项。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作为时下最火的男神,许多人喜欢宋仲基的原因又怎会仅仅是因为一个“帅”字?全面了解宋仲基需要从戏内和戏外来解读他。
B.“中晋系”在倒掉后,国太投资的这些小伙伴们怕是今夜难眠,迎接他们的,将是证券市场一场躲不过的“血雨腥风”。
C.近日,深圳、广州等地实行“禁摩限电”专项整治行动,这让原本风靡街头的电动车大军数量急剧锐减。
D.昌平检方介绍,检方依法介入后,按照程序进行初查,已陆续开展对事发现场的勘验,向雷洋家属、社区居民和办案民警了解核实情况,调取有关视频资料等工作。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语病的能力。
多读,凭语感判断。
另外最重要的是梳理句子主干,用语法进行理性分析。
A项,句式杂糅,“原因……是因为……”改为“原因……是……”或者“……是因为……”。
B项,偷换主语,改为“在中晋系倒掉后”。
C项,搭配不当,“实行……行动”改为“开展……行动”;另外,“急剧锐减”表意重复,删去“急剧”。
3.下列诗句中,不含借代的一项是A.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B.又恐春风归去绿成阴,玉钿何处寻。
C.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D.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了解借代手法的概念内涵,借代是用相关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事物的一种修辞手法,不直接说出要表达的事物。
A项用“衣冠”来代指文武百官。
“冕旒”,古代帝王及卿大夫的礼冠,用来代指皇帝。
B项“绿”,用颜色来代指树叶。
D项“烽烟”代指战争。
只有C项没有使用借代。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我们只有知道一个国家人民生活的乐趣,才会真正了解这个国家,。
,,我们才会看到一个内在的人,看到他真正的自我。
①只有当一个人开始做他所喜欢做的事情时,他的个性才会显露出来②正如我们只有知道一个人怎样利用闲暇时光,才会真正了解这个人一样③精神可以随心所欲地游荡之时④只有当社会与公务的压力消失,金钱、名誉和野心的刺激离去A.②④①③B.②①④③C.①④②③D.④①③②【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
通读语段,把握话题中心,再反复推敲上下句之间的语义关系。
②句与首句关系最紧密,是对了解这个国家的形象比喻。
排除C、D两项。
④③语意相承,压力消失,精神才可随心所欲,故排除A项,选B项。
5.阅读下面这幅漫画,对它的寓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有时,眼见的未必就是真实的。
B.媒体要对大众负责,不能截取事件的局部误导读者。
C.换个角度看问题,才能得到真相。
D.看事情不能只看局部,更要看到整体。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
首先要关注图画的构造,把握住图形整体的构成要素。
注意个别要素与整体图形的关系。
本题C项对于寓意的理解只关注到了局部,没有注意整体,所以对于真相的理解有所偏差。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送职方郎中王君赴任序(明)金实守令之誉,出于私爱狎昵者,固不足信;见于贤士大夫之称许,宜若可信矣。
然君子好扬人之善而讳称人之恶,故犹有不足征者。
然则如之何而可?亦惟闾阎之细民,田野之鄙夫,心不留毁誉,言不知触讳,感悦而归之,斯可信矣。
此古之观风者所以采民谣而识循吏,知教化也。
余友王韦庵,永乐中为深泽令,在县且二十余年,示民以教化,字之如子,民实爱戴之如父母。
尝坐擅发官廪赈民,逮于理,得输役以赎。
民驱牛车二百辆代之役,弥月而竟,迎令还治,歌舞填道。
又尝疾遘几危,民彷徨奔走,以香燃膊祷于神,谒医救疗之,无不至。
疾间,则刲羊豕,巷歌醉饱以相庆。
其得民若此类者不可殚纪。
去县之日,民摭其善政为歌谣,言虽不能成章而意以独至。
后为东朝官,营居室于长安西门,其民有不远数百里,操畚锸负砖瓦来趋其事者数十人,不浃旬而成。
此余所目见者也。
及出为松江同知,首奏免逋租数十万,理冤狱,活无辜民以千数,劬力于民隐,如居深泽时。
细民悦而归人,亦如深泽之民。
每由公事至旁郡,求直者累累然相属于道,至拥其舟不得行。
若是以观,君之所为,其得誉于人,非惟不出于私爱狎昵者之中,而见称于贤士大夫之文章,亦非过情矣。
直不知视古之循良又何如邪?内艰服除,来朝京师。
大司马王公素知其贤,言于上,以为职方郎中。
国家太平六七十年,内外军政虽有成法,然历年既久,宁无蔽欺之弊?皇上所以究心于此,分遣大臣巡行四方清理之,正欲辨别其是非真伪,以为取舍,庶使军之部伍有稽,而民之版图不乱,其法甚良而密,而职方实莅其事。
今大司马既委君以此任,君当为知己者用,则将忘己之利害,以别白其是非,使枉者直,抑者伸,无告者依依有所赖,亦如深泽、松江之民,则君之才之德,为大臣之所荐闻,为天子之所举用,可无负矣,岂不毅然大丈夫哉!慎毋致人曰:“功名不及于居守令时。
”则甚不可也。
6.下列加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出于私爱狎昵者狎昵:亲昵B.字之如子字:养育C.直不知视古之循良又何如邪直:只D.慎毋致人曰慎:谨慎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然君子好扬人之善而讳称人之恶/庶使军之部伍有稽,而民之版图不乱B.君当为知己者用/为天子之所举用C.民驱牛车二百辆代之役/分遣大臣巡行四方清理之D.其得誉于人/而见称于贤士大夫之文章8.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去县之日,民摭其善政为歌谣,言虽不能成章而意以独至。
(2)首奏免逋租数十万,理冤狱,活无辜民以千数。
9.本文是一篇赠序,请简要概括本文的写作目的。
【答案】6.D7.A8.(1)他离开深泽县的时候,百姓选取他的善政编成歌谣,歌词虽没有章法但情意独到。
(2)首先向朝廷申请减免拖欠的租赋数十万,清理冤案,救活的无辜百姓用千计数。
9.赞扬王韦庵爱民如子;勉励(希望)朋友在新任上,为国家效力,为百姓做主。
【解析】6.本题考查正确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
用代入法,结合语境推断词语的正确释义。
“慎”代入,语意不通顺,“慎”应为“千万”之意。
多与“毋”“无”“勿”等否定词连用,表示提醒,“千万不要”。
7.本题考查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项,“而”:都是连词,表并列关系。
B项,“为”:介词,替,为了/介词,表被动。
C项,“之”:代词,代指他/代词,代指清理的事务。
D项,“于”:介词,从/介词,表被动。
8.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
翻译时抓住关键词,逐字落实。
(1)句关键词有:“去”,离开;“摭”,摘取,选取;“意以独至”。
(2)句关键词有:“逋”,拖欠;“理冤狱”,清理冤案;“活”,救活。
9.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通读全文,梳理文章的写作内容。
抓标题及文中主要事件来把握作者的写作目的。
标题是“送职方郎中王君赴任序”,朋友去赴任,写本文送朋友。
而文中写到王韦庵事件,体现了他的爱民如子,赞扬了王韦庵的做法。
更希望朋友去赴任能像王韦庵一样。
由此可知,写作目的为两点,赞扬王韦庵,勉励朋友。
【备注】(参考译文)对于知府、知县一类地方官的称誉,如果是出自私友亲近之人,本是不值得相信;如果是被贤士大夫称许,应该好像是可信的了。
但是,一般说来,君子愿意宣扬别人的优点而忌讳说别人的缺陷,所以还是有不能采信的。
这样一来,那么要怎样才可以相信呢?也就只有市井小民,乡间田野的农夫,心里不知道保留对于别人的毁誉,说话也没有什么忌讳,完全根据自己的感受去表示认同与否,这样就是真实可信的了。
这也就是古代考察民情的君王派人采集民谣然后了解谁是优秀的官员,了解对百姓的教化情况的原因。
我的朋友王韦庵,在永乐年间担任深泽令,在深泽县任职将近二十年,用诗书礼义教化百姓,像哺育自己的孩子一样养育一县的百姓,老百姓像爱戴父母一样真心实意地爱戴他。
曾经因为擅自打开官仓赈济灾民而触犯法律,被刑部官员逮捕,必须服劳役来赎罪。
百姓就驱赶二百辆牛车代他服役,一个月就完成了,百姓迎接他这位县令回来任职,载歌戡舞的人们堵塞了道路。
又曾经得病差点性命不保,百姓们焦急得彷徨失措,奔走相告,有的用香火烧灼自己的胳膊以向神祷告,访求医生救治,没有什么办法不被采用。
他疾病痊愈之后,百姓就宰杀猪羊,在巷子里酣歌畅饮来庆祝。
他像这样得到老百姓拥戴的事迹不可胜数。
他离开深泽县的时候,百姓选取他的善政编成歌谣,歌词虽没有章法但情意独到。
后来他担任东朝官的时候,在长安西门建造住房,深泽县的百姓有不嫌数百里的路途之遥,拿着畚锸等劳动工具背负着砖瓦等建筑材料,前来帮忙操办其事的达数十人,不满十天就建成了。
这是我亲眼目睹的事情。
到他出任松江府同知,首先向朝廷申请减免拖欠的租赋数十万,清理冤案,救活无辜百姓以千计数,他致力于了解人民的痛苦,就像在深泽时一样。
地位低下的小百姓喜欢他,因而很快就认同接纳了他,也像深泽的百姓一样。
每次因为公事到别的郡县,请求他主持公道的人在道路上连成串,排起队,甚至围着使他的船没法开动。
像这样看起来,先生所为,那些从别人那里得到的赞誉,不仅不是来源于私友亲近的人,而且被贤士大夫的文章称道,也不是出于情面。
只是不知道与古代的循吏、良吏相比,又怎么样昵?服母丧期满后除去丧服,到京师朝见。
大司马王公一向知道他的贤能,向皇帝推荐了他,皇帝就任命他担任职方郎中。
当时国家太平无战事达六七十年之久,朝廷内外的军政事务虽然都有现成的规章,但是经历的时间已经很久了,难道就没有蒙蔽欺瞒的弊病吗?皇上之所以在这方面耗费心力,派遣大臣巡行各地组织清查,正是想通过这样的措施辨别其中的是非真伪,来决定取舍,希望军队建制有册可查,百姓的户籍归属井然不乱,所施行的办法有效而且严密,那么职方郎中的职务正好掌管那些事情。
现在大司马既然把这样的重任交付给你,你理当为懂得自己的人发挥才能,那就该忘掉一己利害,力求辨明是非,让受冤屈者得到公正,使受压抑者得到施展的机会,使悲哀困苦而又无处诉说的人有所依赖,让他们也像深泽县和松江府的百姓,那么你的被大臣所极力推荐的、被天予所擢拔任用的才华和德行,可以不被辜负了啊,能够这样难道不是天地间伟岸的大丈夫吗!可千万不要招致别人这样的说法:“他的功业和声望不如当州县地方官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