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交车专用车道施工组织设计

公交车专用车道施工组织设计

公交车专用车道施工组织设计1实施方案一、需求分析二、整体构思三、目标定位四、技术手段五、人员组织六、质量控制七、进度安排八、验收方案九、安全管理十、应急预案十一、服务承诺一、需求分析1.1 项目背景”公交都市”是为应对小汽车高速增长和交通拥堵所采取的一项城市交通战略, 已成为全球大都市的发展方向。

它体现了一种以城市公共交通为机动化出行主体、以城市公共交通引导城市发展为导向的城市布局结构, 是一种受资源、环境、安全等条件约束下的最佳城市建设形态, 是一种综合效率和社会环境效益最好的城市发展模式。

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中国城市数量迅速增长, 城市规模不断扩大, 城市居民的出行总量和出行距离呈现大幅增长。

同时, 城市交通结构也发生了显著变化, 机动化出行比例迅速上升, 非机动车出行比例持续下降, 城市中心区的交通拥堵日益严重, 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压力不断加剧。

交通运输部在《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提出在”十二五”期2间开展”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工程, 选择30 个城市实施”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工程, 经过5年的努力, 在示范城市实现主城区500米上车, 5分钟换乘, 公共电汽车运行速度明显提高, 公交出行分担率达到50% 以上。

, 交通运输部下发《关于开展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工程有关事项的通知》( 交运发〔〕635号) , 正式启动了公交都市创立工程。

南京市是中国”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工程”创立城市公布的第一批示范工程创立城市, 自至, 创立基年指标值及年度发展目标值均已达到公交都市的发展目标值, 特别是公共交通机动化出行分担率( %) 由的53%上升到61.2%, 公共交通取得了较大的成绩。

在, 对公交都市的预期目标值又提出了新的要求。

江宁区作为南京城市重要的发展增长极,3资料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本人改正或者删除。

区域内人口众多,对公交系统的需求旺盛,作为南京市的江宁副城,承担着构建公交都市,打造国家”公交都市示范城市”的重要任务。

在南京市政府办公厅宁政办发〔〕29号《关于印发公交都市创立工作计划的通知》,对公交都市任务进行了分解,提出了公交都市的预期目标值。

力争在底前,建成”国内一流、国际水准、人民满意”的公交都市,公共交通机动化出行分担率达到63%;公共交通站点500米覆盖率达到100%;公共汽电车进场率达到85%;公交专用道设置比率达到15%;绿色公共交通车辆比率达到80%;公共交通乘客满意度达到85%以上。

顺利经过创立国家”公交都市”示范城市考核评估。

根据市政府提出公交都市创立工作计划,江宁区积极响应市政府的政策意见,进一步加快江宁区的公交都市建设,努力提升江宁区公交都市考核指标体系合格率,并制定了《江宁区-公交专用道建设计划分解表》,在完成公交专用道建设达到51.2公里。

江宁区公交专用道实施路段表二、整体构思42.1 设计理念1) 系统协调的理念: 在城市路网和公交路网中对公交专用道予以设计和研究, 提升公交专用道的运营效率和服务范围。

2) 整体与局部结合的理念: 对各项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保障公交专用路网效益的最优。

3) 环境协调的理念: 消除对周边环境景观的割裂感和突兀感, 同时, 借助项目路的建设, 系统的对周边环境进行整体提升和美化。

4) 智能科技的理念: 经过现代信息技术对道路信息进行采集、控制、诱导和发布, 实现道路管理的”可视、可测、可控”, 提升道路安全性能和服务质量。

2.2 研究方法和途径以下针本次招标项目的主要内容, 阐述我们对各分项研究的方法及要点。

1) 原始资料收集调查收集范围为江宁城区等相关区域, 主要内容包括: 上位规划、各路段地形图成果等资料。

2) 工程建设条件调查工程区域沿线的建设条件是工程设计的基础, 包括: 沿线交通基本情况调查工作, 标志、标线、信号灯、监控设备及杆件、公交信号优先设备等。

以上资料调查以现场调研为主, 辅以收集相关道路相关资料工作。

3) 公交专用道的设计研究针对公交专用道成环成网, 从一般路段、交叉口设计、公交站设计以及沿线标志标线、信号灯等角度进行专项的设计。

54) 其余工作研究方法根据公交专用道的设计, 完成工程量确定、概算、预算文件编制等相关工作, 并协助配合业主履行完善项目报批和建设手续报建。

三、目标定位从总体上来看, 此次公交专用道的设计和施工时围绕着南京市政府办公厅宁政办发〔〕29 号《关于印发公交都市创立工作计划的通知》中对公交城市的定位和要求进行的。

力争在底前, 建成”国内一流、国际水准、人民满意”的公交都市。

并顺利经过创立国家”公交都市”示范城市考核评估。

因此, 项目目标定位与市政府的要求高度响应和一致, 要求江宁区的各项指标满足下表的定位和要求。

6南京市”公交都市”年度目标值汇总表7四、技术手段本工程施工(含设计)内容包括前期现场踏勘、沿线交通基本情况调查工作,标志、标线、信号灯、监控设备及杆件、公交信号优先设备等与公交专用道设计相关的所有设计工作内容(含立柱、支撑、悬臂等结构设计及安装设计),工程量确定、概算、预算文件编制,与公安交管部门沟通对接协调工作,协助配合业主履行完善项目报批、建设手续报建、完成经公安交管部门确认和评审方案确定的设计方案中的全部工程改造内容及安全文明施工要求、后续服务等相关工作。

经过公交专用车道设计、标志标线设计、信号灯设计等方面完成此次设计。

关键性技术手段如下:4.1公交专用车道设计1、一般路段设计在公交专用车道起点处,应配合设置公交线路专用车道标志,根据需要在标志下方增设辅助标志,标明公交专用车道的时间、”全程监控”等管理说明。

路面施划公交专用时间文字、公交车路面图案标记8和”公交专用”文字,每经过一个交叉口重复施划一次。

如交叉口间距不足300m,可仅在中途交叉口出口道起点施划公交专用车道的时间和公交车路面图案标记。

如交叉口间距过长,可重复设置公交车路面图案标记,重复间隔宜为300m左右,宜结合电子警察抓拍系统点位协调设置。

图1公交专用车道标线设置公交专用车道设在车行道最外侧或最内侧时,应在起点处施划斜率为1:4的黄色三角形过渡区。

如机动车和非机动车道之间采用绿化隔离带或隔离护栏,过渡区应从机非隔离的端口处开始施划;采用标线隔离,过渡区宜从交叉口后退5m开始施划。

斜率二1:4-T '.I1 -HJ-:恋■ d9资料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本人改正或者删除。

(a)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之间绿化带或护栏隔离(b)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之间标线隔离图2公交专用车道起点处标线、标志设置2、交叉口设计转弯社会车辆借用公交专用车道时,应按照以下方式设置相应的标志标线:a) 如交叉口进口道转弯专用车道在公交专用道外侧,应从进口道的渠化渐变段起点到白实线之间设置交织段。

交织段内应施划白色导向车道线和网状线,见图3( a);b) 如转弯车辆需要借用公交专用车道进行转弯,应在导向车道线上游设置30〜50m交织段,交织段内施划黄色网状线,在公交专用车道对应的分向行驶车道标志下方附着辅助标志,标明”公交专用”文字及其时间段,并在立柱上设置”允许右转车辆借道行驶”指示标志,见图3( b)10(a)进口道拓宽渠化(b)无进口道拓宽渠化图3公交专用车道交叉口进口道交织段的处理3、道路沿线出入口设计在公交专用车道在道路沿线单位出入口及街巷处,车道施划白色车道分界线和网状线。

在公交专用车道的起、终点设置夹角为30°勺黄色三角形过渡区、公交路面图案标记和公交专用时间。

如公交专用车道与非机动车之间采用划线隔离,过渡区宜从路缘石半径切点处向两侧各退5m。

11图4公交专用车道在道路沿线出入口的处理4、公交站设计路边式停靠站标线的设置应符合《道路交通标志与标线》(GB 5768)规定。

停靠站长度应考虑客流量、公交车线路数量等因素确定,一般不小于25m。

在公交停靠站前后各30m范围内应禁止路内停车, 范围内施划黄色实折线。

如仅允许公交车停靠,应在停靠站内施划”公I- S ■%*■30°L1交车”文字标记,指示除公交车外,其它车辆不得在此区域停图5路边式公交停靠站标线设置示例一图6路边式公交停靠站标线设置示例二12图7公交专用车道上的路边式公交停靠站标线设置示例三4.2标志标线设计421标志设计1、设计原则交通标志沿道路纵横向设置的位置符合《道路交通标志及标线》(GB5768-)和《公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JTG D82-)的规定,力求做到标志种类齐全、功能完善。

对重要标志需要验算司机的反应时间,以保证标志布置的合理性。

道路交通标志的任何部分不得侵入道路建筑限界以内。

主线标志版面设计以设计速度行驶时能及时辩认标志信息为基本原则,做到版面醒目、美观。

2、标志类型本次主要设置有公交车专用车道指示标志、车道指示标志、指路标志等。

3、版面设计交通标志版面设计主要以《道路交通标志及标线》(GB5768-)和《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置规范(南京)》(DBT 3201/T-256 )为依据。

13地面标志牌版面汉字高采用35cm, 字宽比例正常状态为1: 1, 受版面尺寸限制适当调整。

字体为国家标准矢量汉字标黑( 简体) 。

版面颜色见标志版面设计图。

标志板外边框和衬边的圆角尺寸遵照《道路交通标志与标线( 道路交通标志) GB 5768- 》中 3.8.5 规定。

4、标志板材料及反光薄膜标志板面采用铝合金板, 其相关指标必须符合《公路交通标志版》( JT/T279- ) 的相关要求。

标志版的厚度根据版面尺寸的大小选用, 警告标志、禁令标志、指示标志等小型标志版厚度采用2mm, 指路标志版厚度采用3mm 。

标志版的拼接和加固采用铝合金龙骨加固, 版边采用单折边加固, 大型标志版增加铝合金角铝加固。

标志反光薄膜应符合《道路交通反光膜》( GBT 18833- ) 的要求,采用具有优良的广角性能和逆反射性能,采用皿类反光膜。

标志支撑件采用管钢制作, 所有的钢制部件应采用热浸镀锌+碰塑双层处理, 立柱、横梁、法兰盘的镀锌量为550g/m2, 紧固件为350 g/m2, 钢管顶端应封闭。

5、结构设计交通标志的支撑方式根据交通量、车型构成、车道数、沿线构造物分布、分荷载大小以及路侧条件等因素综合确定, 主要采用单柱式、单悬臂式等。

设计基本风速采用南京当地平坦空旷地面, 离地面10m 高, 重现期为50 年10min 平均最大风速值。

14对于悬臂式和门架式交通标志,结构重要性系数丫0= 1.0;对于其它交通标志,结构重要性系数丫0= 0.9。

6、标志施工注意事项标志板用龙骨加固, 板边用单卷边加固, 标志板加固仅考虑了安装后的强度, 因版面较大, 应避免搬运时发生损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