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旅游经济学(绪论) PPT课件

旅游经济学(绪论) PPT课件

月第一版。 3.厉新建、张辉:《旅游经济学——理论与发展》,东
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年12月第一版。 4.瑟尔·辛克莱,麦克·斯特布勒著, 宋海岩,沈淑杰译
《旅游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8月第一版。 专著类 刘住:《旅游学学科体系框架与前沿领域》,中国旅游出
版社,2008年第一版。
生产需要的空间移动形式
旅行
人们外出旅行是在人类社会实现第三 次社会大分工之后,社会上有了商品交换 一步扩大, 另一方面形成了早期的商业旅行。
消费需要的空间移动形式
旅游 旅游是时间消费与空间位移的综合。只 有当人们形成了对时间的自由支配和空间 位移的自由支配力量时,旅游现象才会形 成。旅游是在社会生产力和社会化的商品 交换关系发展到一定阶段产生的一种社会 现象。
2.首次从经济学的角度对旅游现象做出系统剖析和论证 的是罗马大学讲师马里奥蒂,他于1927年出版《旅游经 济讲义》,对旅游活动的形态、结构和活动要素作了研 究,认为旅游活动是属于经济性质的社会现象。他还研 究了旅游代理商、旅游产业组织、旅游资源及旅游中心 地等相关问题,扩大了旅游经济学的研究范围,为旅游 经济学理论框架的形成奠定了一定基础。
旅游经济学
魏小安:
第一,旅游是一个领域,不是一个 专业,这一个领域下面有很多很多子专业, 那才是专业,要没有专业就谈不上就业。
第二,我觉得真正的人才是从基层锻 炼过来的,所以别老想着公务员,这个、 那个的,你要能从基层一步一步干上来必 然是人才,你上来就想着我要如何、要如 何永远成不了人才,机会也越来越少。
考核方式
学分:4学分 分数比例
• 平时作业及表现占30分
• (旅游新闻播报、直面十一黄金周作业;课堂表现、出勤)
• 期末考试占70分
第一章 旅游经济学概述
教学要点
旅游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旅游经济学的学科特征 旅游经济学的研究结构 旅游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旅游是一种人的空间移动,虽然人的空 间移动早已存在,然而,在不同的历史阶 段中,人们移动的原因却不同,从而在一 定程度上决定着人们空间移动的本质与特 点。
生存需要的空间移动形式
迁徙
迁徙是人类社会最早的移动形式。根 据考古发现,在远古时期,人类为了自身 的生存,“年复一年辗转于山林原野,共 同采集、共同狩猎。由于自然环境的变化, 自然灾害的降临,毒蛇猛兽的侵袭,原始 人群必须到处奔波流浪,过着行迹不定、 留居不定的生活”。可见,为自身生存的 需要而形成的迁徙是最初人的空间移动的 形式。
报纸、杂志、网站类:
杂志: 1.旅游学刊 2.旅游管理(人大复印资料) 3.桂林旅专学报(旅游论坛) 4.旅游科学 5.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6.旅游调研(国家旅游局)
7.中国旅游通讯 8.中国酒店 9.旅行社之友 10.人文地理 11.经济地理 12.各学校学报上的相关文章
修炼内功!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

课堂讨论

案例分析
旅游经济学教材及参考资料
教材: 田里:《旅游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年12月第二版。
参考资料
教材类: 1.林南枝,陶汉军:《旅游经济学》,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9年7月第三版。 2.张辉:《旅游经济论》,旅游教育出版社2002年9
研究成果: 1.关于旅游业的性质与旅游经济活动运行 的特点 2.关于旅游供需关系与市场营销 3.关于旅游业的经济效益 4.旅游规划与资源开发
国外旅游经济学教材建设概况
在旅游现象的研究中,经济学、社会学、 人类学和环境生态学日益成为国外旅游研 究的主导学科。
旅游经济学方面的教材最早的是1978年南 斯拉夫学者翁科维奇出版的《旅游经济 学》,20世纪80年代,美国夏威夷大学开 设了旅游经济学课程。之后,更多教材出 版。
报纸: 中国旅游报
网址:
•(中国旅游网—— 国家旅游局)
旅游经理人网 中国旅游论坛 天津旅游政务网
•英文部分
–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 Tourism Management – Journals of Travel Research (世界旅游 组织) •(世界旅游理事会)
3.德国柏林大学葛留克斯曼教授1935年出版了《旅游总 论》,论及了旅游的经济社会作用和促进旅游业发展的 政策措施、手段。 4.瑞士学者克拉蒲·芬扎伊卡于1942年出版了《一般旅 游论概要》,从经济学和社会学两方面对旅游现象进行 了研究。
(二)二次世界大战后至今 二战后全球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旅游活动的商品
二、国内旅游经济学的产生及发展
我国的旅游经济学科研究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从1980年至1990年,创立旅游经济学
科阶段。 *第二个阶段:在上世纪90年代,随着我国旅游产业
体系的形成以及国内旅游需求和出境旅游需求的 形成,旅游经济学科研究开始从点向面扩展,旅 游研究开始从经济学、管理学为主体,向经济学、 管理学、社会学、市场学、地理学、环境学、人 类学等分支学科方向发展。 *第三个阶段:近几年出现。随着中国旅游经济体系 的日趋完整以及中国旅游产业国际化步伐的加快, 人们开始注意从总体的角度,运用多学科的研究 方法和观察视角来研究旅游现象。
申葆嘉:旅游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 旅游是综合性的社会现象
第一节 旅游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国外旅游经济学的产生及发展
(一)19世纪后期至二次大战 研究成果:
1.意大利学者为早期旅游经济研究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1899年意大利政府统计局博迪奥(L. Bodio)发表的 《外国人在意大利的移动及其花费》是最早的旅游经济 研究文献。(利用统计结果分析社会现象)
化、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更多的人士从事旅游经 济研究,扩大了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1.二次大战结束到20世纪60年代,学术界强调发展 旅游对经济不发达国家和地区以及发达国家的边远 地区所带来的显著经济利益。 2.20世纪60——80年代,旅游经济研究的主体是旅 游的经济影响;注重发展旅游的经济效益和代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