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章 绪论 (《统计学》PPT课件)

第一章 绪论 (《统计学》PPT课件)

2.性质:可量性、总体性(综合性)和具体性。 3.分类:
划分
依据
类别
例子
说明总体现象 内容的不同
计量单位不同
说明总体的单位数目 和标志总量
说明总体数量相对水 平和平均水平 实物单位
货币单位
数量指标 (总量指标、绝对指标)
人口总数等
质量指标
平均工资等
实物指标 价值指标(货币指标)
固定资产等 固定资产折旧等
表现形式不同
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
计算方法 指标名称
计量 单位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时间 限制
2015年
空间 限制
我国
计算方法 指标名称
指标 数值
国内生产总值 676708
计量 单位
亿元
统计指标与标志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
联系
(1)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 (1)指标数值是由总体单位的 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 数量标志值汇总而来;
三、统计学的性质、对象、特点
1.研究性质 社会经济统计学是一门独立的统计学,并
且是一门认识社会经济现象的总体数量方面的 方法论科学。 2.研究对象
社会经济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大量社会经 济现象的数量方面,即研究社会经济现象的数 量表现和数量关系。通过对这个对象的研究, 来认识社会经济现象的发展变化规律。
标志所表明的总 品质属性(文字表示) 品质标志
体单位内容方面
的不同
数量特征(数值表示) 数量标志
性别、民族等 年龄、工资等
2020/5/31
4.判断
标志
性别 民族
品 质宗教Biblioteka 仰 政治倾向标 志年龄

身高
量 标
体重

标志表现


汉族 字
佛教 无党派
表 述
43岁 数
182cm 75公斤
值 表 述
三、变异和变量
课堂思考与判断
1.您是怎样理解总体和总体单位这对概念的?您 认为单独的一个企业能成为总体吗?为什么?
集合与元素的关系,可以,例研究企业职工的基本情况。
2.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 的各个方面。(对或错)
错,数量特征。
3.统计调查过程中采用的大量观察法,是指必须 对研究对象的所有单位进行调查。(对或错)
■大量性:统计总体是由许多单位组成的。 ■差异性:同一个总体在某一方面必须是有差异的。
3.总体的类型
■无限总体:统计总体中所包括的单位数是无限的, 如:由实验数据构成的总体。(非全面调查)
■有限总体:统计总体中所包括的单位数是有限的, 如:人口总数、企业总数、待检验的产品总数等。(非 全面调查也可以进行全面调查)
数理统计学派
(18世纪末—19世纪末) 社会统计学派
比利时 阿道夫·凯特勒
德国
梅尔
现代统计学 (20世纪至今)
社会经济统计学派
苏联
廖佐夫,斯特时科 和斯特鲁米林
《社会物理学》 《社会生活中的规律性》和
《统计学与社会》
/
注:现代统计学包含数理统计学派、社会统计学派和社会经济统计学派三大学派。
三、社会经济统计学——“认识社会最有力的武 器之一”(列宁)
中类:
社会经济统计学包含经济社会经济统计学原理、部门 统计学和统计史; 数理统计学是应用数学的一个分支,无更细致的划分; 自然科学技术领域的统计学包含生物统计学、气象统 计学、水平统计 学、物理统计学等等。
小类:部门统计学分为人口统计学、农业统计学、工
业统计学、商业统计学、文化卫生统计学、环 境统计 学、教育统计学、科学技术统计学等。
错。
2020/5/31
二、标志
1.标志:总体单位所具有的属性和特征的名称。如性别 2.标志表现:在标志名称之后所表明的属性或数值。如
“男”和“女”
3.标志分类:
划分
依据
类别
例子
总体单位在某个 标志上的标志表
现是否完全
完全相同 不完全相同
不变标志 学生的社会成分等 变异标志 年龄、学生成绩等
测量或计量 计数 “一定”
“不一定”
身高、体重等 学生人数等 年龄变动等 产品质量等
2020/5/31
四、统计指标
——统计工作的中心(正确计算和分析统计指标) 1.定义:用于说明统计总体现象数量特征的名称和数值的总和。
*2015年CPA考试中会计通过率为15.15%.(指标名称+指标数值=统计指标)
■总体单位:是构成总体的各个单位,这是各项统计数字 最原始的承担者,意即原始资料最初从总体单位那里取得。
注:统计总体和总体单位都必须是客观存在的实物。
2020/5/31
总体、总体单位 总体、总体单位
总体或总体单位的区分不是固定的, 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2.总体的特点
■同质性:构成总体的各总体单位必须在某一个方面 具有相同的性质。
1.主要观点(苏联)
统计学的性质: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 统计学的对象:社会现象的数量特征。 统计学的方法:大量观察法、分组法、指标法等。 统计学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
2.在我国的发展
1949年以前,照搬欧美国家的数理统计学教材,脱节 严重; 1949-1977年,引进苏联社会经济统计理论和制度,但 否定了数理统计学; 1978年至今,发展迅速,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经 济统计体系。
二、统计学与其他学科间的关系
以其他学科的相关理论为基础,运用统计学知识,来验证该 学科的理论原则。 统计学是应用科学,研究社会和经济管理现象。
2020/5/31
第五节 统计学的基本范畴(重点)
2020/5/31
第五节 统计学的基本范畴(重点)
一、统计总体与总体单位
1.概念
■统计总体:客观存在的、在同质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 个别单位的整体。
第三节 统计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统计工作发展史(历史悠久,四五千年) 二、统计科学发展史(仅300多年)
表1 各大统计学派
学派
国家
创始人
代表作
萌芽期
政治算术学派
(17世纪中-18世纪中)
国势学派
英国 德国
威廉·配第和 约翰·格朗特
康令
《政治算术》和 《对死亡的自然观察与政治思考》
《万国论》
近代统计学
(2)指标都是用数值表示的, 没有不能用数值表示的指标; 标志有能用数值表示的数量 标志,也有不能用数值表示 的品质标志。
(2)指标和数量标志之间存在 着变换关系。由于研究目的 不同,原先的总体单位变成 了总体,则相应的数量标志 也应变换为统计指标。
补充知识:指标体系
公司综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 盈利能力 资产质量 偿债能力 经营能力
A.30万个大学生 B.每一位在校大学生 C.每一所大学
2 、如果要研究某市3000家外资企业的基本情况,其中甲企业职工人数 800人,这是一个( )
A.数量指标
B.质量指标
C.数量标志值
3、如果要研究某市2万户贫困家庭的生活状况,总体是( )
A.每一户贫困家庭 B.2万户贫困家庭 C.所有贫困人口
第一章 绪论
2020/5/31
本章学习目标
学习内容:
1.统计学的产生与发展 2.统计学的作用与研究方法 3.社会经济统计学中的若干概念
学习重点:
1.统计学的涵义 2.统计学的三类主要研究方法 3.统计学几个重要的概念
2020/5/31
引例
在工作中人们更容易找到统计工作无处不在、无时不 有的例子。管理界有句名言:决策科学化靠的是90%的 信息和10%的判断。信息统计研究的是事物量变引起质 变的度,研究事物的是数量规律,统计是用数据说话的, 通过统计工作得出的认识通常有方法依据和信息支持, 而且八九不离十,比起单纯的理论说教,能给人以更实 在的感受,分寸感强。因此,统计工作常常为企业管理 提供了重要的决策支撑作用。可以说管理决策时刻离不 开统计工作,统计工作也贯穿于管理工作的全过程。
2020/5/31
第四节 统计学的研究方法
一、统计研究的基本方法
统计研究的三种基本方法
1.统计学的研究方法:大量观察法、统计分组法、综合指 标法、动态数列法、指数法、抽样法、相关法、统计图表 法和统计预测法等。
2.统计工作的四个阶段: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第二章)、 统计整理(第三章)和统计分析。
4、如果要研究某市人口的性别比例关系,那么,每个人的性别是 ()
A.品质标志
B.质量指标
C.数量标志
5、 当研究对象为某班50名学生时,张三同学的年龄29岁是一个( )
A.变量
B.变量值
C.统计指标
答案:BABAC
2020/5/31
课外思考与作业
思考:统计如何应用到相关专业实践中?
作业:请查阅自身专业培养方案,结合专业培 养目标,从专业实践角度,以”我为什么要学习统 计知识”为题目,写一篇学习感想。
一、统计的作用
(1)统计是认识世界的有利武器;(2)统计是获取有用信 息的主要手段;(3)统计具有服务和监督作用。
二、统计工作的基本任务
(1)为了解情况、制定政策、检查政策的贯彻情况提供依据; (2)为编制计划、检验计划执行情况提供依据; (3)为加强经济管理,搞好增产节约工作提供资料; (4)经常系统地积累统计资料,总结国内外建设的经验,为 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依据。
三、统计学的性质、对象、特点
3.研究对象的特点 数量性;统计学的认识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的
数量方面,包括:数量多少;现象之间的数量关系;
质量互变的数量界限。
综合性;统计学的认识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 体的数量方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