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导学案 第二章 第二节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导学案 第二章 第二节

第二节城镇化一、城镇化的意义1.概念城镇化,也称城市化,一般是指乡村人口向城镇地区集聚和乡村地区转变为城镇地区的过程。

2.标志(1)城镇人口增加。

(2)城镇人口占区域总人口的比例上升。

(3)城镇建设用地规模扩大。

3.意义(1)促进区域经济增长。

(2)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3)改善城乡居住环境。

(4)增强区域社会和谐。

判断1.衡量城镇化水平的最重要指标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 √ )2.城镇化可促进区域的发展,区域发展对城镇化没有影响。

( × )二、世界城镇化进程1.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化差异(1)发达国家城镇化起步早,城镇化水平高。

(2)发展中国家城镇化起步晚,城镇化水平较低。

2.城镇化发展阶段及其特点三、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1.环境问题:大气污染、水污染、垃圾污染和噪声污染等。

2.社会问题:交通拥堵、住房紧张等。

四、地理信息技术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1.应用领域:城市规划、市政建设、公共服务等。

2.举例探究点一 世界城镇化的进程2016年5月20日,联合国人类住区规划署发布了一项报告。

该报告指出,到2030年世界上三分之二的居民将会居住在城镇中,他们所生产的GDP 将占全球GDP 总量的80%。

下图为世界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图。

1.城镇化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答案城镇人口增加;城镇建设用地规模扩大;城镇人口占区域总人口的比重上升。

2.1800~2025年,世界城镇化水平有什么变化?城镇化速度有什么变化?答案世界城镇化水平逐步提高。

城镇化速度加快。

3.由图分析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镇化水平的差异及成因。

答案发达国家城镇化水平高,发展中国家城镇化水平低。

成因:发达国家城镇化起步早、经济发展水平高;发展中国家城镇化起步晚、经济发展水平低。

4.据图分析1975年以后发达国家城镇化速度有何变化?为什么?答案1975年以后发达国家城镇人口比重上升较慢,说明城镇化速度减缓。

因为发达国家城镇化水平高,大都进入城镇化后期成熟阶段。

世界城镇化进程的差异(1)时间差异(2)空间差异下图示意1950~2025年世界欠发达地区和发达地区城镇人口分布状况(含预测)。

读图,回答1~2题。

1.下列关于世界两类地区城镇化进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1950~1965年,两类地区城镇化水平相差不大 B.1980~2010年,发达地区城镇化进程比欠发达地区快 C.欠发达地区在2025年时城镇化水平接近发达地区 D.截至2018年,发达地区城镇化水平明显高于欠发达地区2.由图可知( )A.该时期内,发达地区城镇化水平下降B.未来城镇人口增长主要集中在欠发达地区C.发达地区城镇人口数量呈减少趋势D.目前世界城镇人口数量发达地区多于欠发达地区 答案 1.D 2.B解析 第1题,对比两类地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曲线可知,1950~1965年,两类地区城镇化水平相差最大,A 项错误;1980~2010年,发达地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曲线的斜率小于欠发达地区,故发达地区城镇化进程比欠发达地区慢,B 项错误;在2025年,欠发达地区城镇化水平尚不到60%,而发达地区已接近90%,C 项错误;2018年,欠发达地区城镇化水平约50%,而发达地区城镇化水平超过80%,D 项正确。

第2题,由图可知,发达地区城镇人口占世界城镇人口比重下降,但城镇化水平和城镇人口数量可能上升,A、C项错误;全世界城镇人口在欠发达地区比重越来越大,在发达地区比重越来越小,所以未来城镇人口增长主要集中在欠发达地区,B项正确;目前欠发达地区城镇化水平低,但由于人口基数大,城镇人口数量多于发达地区,D项错误。

探究点二城镇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近年来,一到雨季,“到某某城市看海”就成了许多城市居民的口头禅。

暴雨以它独有的方式,给一座座现代化城市留下了深刻烙印。

街道成河、汽车没顶、交通堵塞、人员伤亡……内涝似乎已成为我国许多城市遭遇强降雨后的普遍状态。

1.城市内涝与水循环的哪些环节密切相关?答案降水、下渗、地表径流。

2.城市内涝的原因是什么?答案短时间内降水强度大;城市规模扩大,地面硬化,汇水速率快;城市内排水系统不完善;预报和防范措施不到位。

3.城市内涝带来的危害有哪些?答案危害交通安全;造成生命和财产的损失;影响城市卫生;给城市带来排水压力。

4.面对城市内涝,短期内我们应如何应对?请你为政府出谋划策。

答案应加强天气预报监测;制定及时有效的救援机制;加强排水设施的维护;定期进行管道疏浚。

1.城镇化对地理环境的不利影响(1)对自然环境的不利影响(2)对社会环境的不利影响图解“城市病”的表现及解决措施下图为“某地区城镇化前后水循环示意图”。

读图,回答3~4题。

3.城市建设导致了当地( ) A.地下水水位上升 B.地表径流汇集速度减慢 C.蒸发量增加 D.汛期洪峰流量加大4.城镇化前后蒸发量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城市雨岛效应加强B.建筑面积增加C.城市热岛效应加强D.城市绿地增多答案 3.D 4.B解析第3题,从图示来看,城镇化后,地下水水量减少,故地下水水位下降,A错误;地面径流量增大,地表径流汇集速度加快,B错误;从图示来看,蒸发量减小,C错误;由于地面径流增多,汛期时进入河流的水量增大,洪峰流量加大,D正确。

第4题,由图可知,城镇化后,蒸发量减小。

城市雨岛效应加强,城区降水较多,蒸发量应增加,A错误;由于城市建筑面积增加,道路硬化,阻隔了土壤中水分的蒸发,故蒸发量减小,B正确;城市热岛效应加强,气温升高,蒸发量应增加,C错误;城市绿地增多,土壤中水分蒸发量会增加,D错误。

读“城镇化进程示意图”,完成1~2题。

1.尽管世界各国的城镇化水平高低不一,但是,它们都处于城镇化进程的某一阶段。

下列国家与其所处的城镇化阶段搭配正确的是()A.英国——a阶段B.朝鲜——c阶段C.中国——b阶段D.印度——c阶段2.推动世界城镇化进程的根本原因是()A.国家政策影响B.社会生产力发展C.农村人口大量过剩D.城镇的地理位置优势答案 1.C 2.B解析第1题,a、b、c分别代表城镇化进程中的初期、中期和后期阶段。

英国为发达国家,城镇化处于c阶段,中国、朝鲜和印度均为发展中国家,城镇化处于b阶段。

第2题,推动城镇化进程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

应用地理信息技术可以大大提高出警效率,在接到报警电话后,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指挥警车到达出事地点。

下图是“城市最快出警示意图”。

读图,回答3~4题。

3.“110”指挥中心可以随时掌握每辆巡警车在城市中的位置,所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遥感B.地理信息系统C.全球卫星导航系统D.数字地球4.“110”指挥中心要确定哪一辆巡警车离出事地点最近,可以利用哪些地理信息技术()A.遥感B.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地理信息系统C.地理信息系统遥感D.全球卫星导航系统遥感答案 3.C 4.B解析第3题,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有定位、导航功能,“110”指挥中心可以随时掌握每辆巡警车在城市中的位置。

故选C。

第4题,要确定哪一辆巡警车离出事地点最近,需要用到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定位、导航功能,同时还需要地理信息系统对空间信息进行分析、处理。

故选B。

5.国家统计局公布,我国2016年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城镇化率)为57.35%,比2015年提高了1.2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与我国相比,指出美国城镇化的特点。

(2)2012~2015年美国城镇化率下降,这种现象被称为___现象,分析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

(3)简述通过第三产业推动城镇化发展的优点。

答案(1)城镇化起步早;城镇化水平高;现阶段发展速率较慢,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美国城镇化进程的推动力量主要为第三产业。

(2)逆城市化市区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城镇化问题严重,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以及乡村地区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导致市区许多人口和产业向郊外和乡村迁移。

(3)第三产业中劳动密集型产业比重较大,可吸纳较多的劳动力;第三产业污染较轻,利于保护城市环境质量。

解析第(1)题,读图得知,美国城镇化起步早,水平高,速度慢,出现逆城镇化现象。

美国城镇化进程的推动力量主要为第三产业。

第(2)题,逆城镇化现象的产生是因为城市的居住环境、房价、交通状况等因素影响,乡村地区和小城镇基础设施的完善为逆城镇化提供了条件。

第(3)题,第三产业推动城镇化发展的优点主要从第三产业的特点去分析:增加就业和环境污染小。

(2019·北京市昌平区新学道临川学校月考)读“伦敦城市地域发展示意图”(图1)和“伦敦城市人口变化示意图”(图2),回答1~3题。

1.据图中信息可知,伦敦及附近地区城镇化发展的标志是()①城市地域占地面积扩大②城市人口增长③城市绿地增加④城市功能区增多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2.伦敦城镇化速度最快的时期是()A.18世纪B.19世纪C.20世纪中前期D.20世纪后期3.20世纪中后期城市人口减少较多,主要原因是()A.城市过度扩张,中心区居住环境恶化,城市居民向外迁移B.战争的影响C.城市的资源环境承载力下降D.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答案 1.A 2.C 3.A解析第1题,读图1可知,伦敦城市地域占地面积扩大,读图2可知,伦敦城市人口大幅增长,选A。

第2题,读图2可知,伦敦城市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时期是20世纪中前期,选C。

第3题,20世纪中后期,伦敦城镇化水平很高,但由于城市过度扩张,中心区居住环境恶化,城市居民向外迁移,出现逆城镇化现象,选A。

此时没有大规模战争,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随经济发展会提高,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会吸引高素质人才迁入。

下图中四条折线示意中国、全世界、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城镇化水平及其变化趋势。

读图,完成4~5题。

4.图中代表我国城镇化进程的折线是()A.丁B.丙C.乙D.甲5.现阶段我国城镇化出现的现象是()A.功能分区不明显B.逆城镇化C.再城镇化D.郊区城镇化答案 4.A 5.D解析第4题,发达国家城镇化起步早,城镇化水平高,故甲表示发达国家城镇化进程;发展中国家城镇化起步晚,发展快,故丙表示发展中国家城镇化进程;乙表示世界城镇化进程;我国城镇化起步晚,改革开放后发展快,故丁表示我国城镇化进程。

第5题,现阶段我国的城镇化发展迅速,功能分区越来越明显,郊区不断变为城市,但还没有出现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现象。

珠江三角洲某中心城市周边的农民竞相在自家的宅基地建起了“握手楼”。

据此完成6~7题。

6.农民建“握手楼”的直接目的是()A.吸引外来人口定居B.吸引城市周末度假C.增加自住房面积D.出租房屋增加收入7.“握手楼”的修建反映该中心城市()A.居住人口减少B.城市房价昂贵C.人居环境恶化D.城区不断扩大答案 6.D7.B解析第6题,农民建设“握手楼”的直接目的是扩大居住面积,提供足够多的出租房屋,增加租金的收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