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段太尉逸事状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段太尉逸事状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能为公

已乱,
制止
使公之人不得害。”孝德曰:“幸甚!如太尉请。”
按照太尉的请求。如,按照。
既署一月,晞军士十七人入市取酒,又以刃刺酒翁, 原文 代理 抢夺 捉拿 坏酿器,酒流沟中。太尉列卒 布置士兵 取十七人,皆断头注槊 附着
(shuò)
上(丈八长矛) ,植(竖立)市门外。晞一营大噪,尽甲。
孝德震恐(震惊、恐惧), 召太尉曰:“将奈何?”太尉曰:
柳宗元介绍 柳宗元(773~819),字子
厚,唐代大散文家、诗人、哲学家, 是“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祖籍 河东解县(今山西省永济县),后 世称其“柳河东”,本文节选自
《柳河东集》,书名便源于此。因
官终柳州刺史,故世称“柳柳州”。 又因他和韩愈一起领导了中唐的古 文运动,与韩愈齐名,故世称“韩 柳”。
全部穿上盔甲。尽,全、都。甲,名词用作动词,穿上盔甲。
“无伤也!
请辞于军。”
对您无伤害、没关系。 “请辞于军”:请允许我到邠州军中去解说。请,请求对方允许自 己做某事。辞,解说,名词用作动词。 孝德使数十人从太尉,太尉尽辞去。解佩刀,选老躄(bì )者一人持 推辞 跛脚 马,至晞门下。
甲者出,太尉笑且入曰:“杀一老卒,何甲也?
第一小组
• (1)通假字
第二小组
• (2)词类活用
第三小组
• (3)古今异义
第四小组
• (4)特殊句式
第五小组
• (5)文言虚词 • 以: • 于: • 且:
原文
太尉自州以状白府, “以状”:用公文,是介宾结构。状,用以向上陈述事情的 文书。“白”:禀告。“府”:节度使府,这里指白孝德。 愿计事。 表示愿意商议这件事。 至则曰:“天子以生人(人民)付公理(治理), “生人”:生民,百姓。因避唐太宗李世民讳,唐人改“民”为 “人”。理,即“治”,避唐高宗李治讳而改。 公见人被暴害,因恬然(安然自得), 且大乱,
柳宗元和韩愈一样写了许多书、序,同时又努力发展 了人物传记、山水记、寓言文等文学性很强的散文文体, 创作出不少散文史上的名篇:
传记文:《童区寄传》、《捕蛇者说》、 《段太尉逸事状》
山水游记:《永州八记》(《小石潭记》)
寓言散文:《三戒》(《临江之麋》《黔之 驴》《永某氏之鼠》 ) 著有《柳河东集》。
布置作业
• • • • • • • 1、结合课文注释及参考书疏通第一部分 2、小组合作学习,梳理第一部分文言知识点 (1)通假字 (2)词类活用 (3)古今异义 (4)特殊句式 (5)归纳文言虚词:以,于,且
第二课时
• 1、学生分角色诵读(1-4) • 2、小组合作学习:梳理文言知识点
导入:
• 小组长展示文言知识点梳理成果:
只录逸事,力求典型,抓住两三件事写。 所写之事应详细、确实,不可道听途说。 行状一般只褒不贬,与史传不同(史传求全面)。这与写作目的有关。 史传是对一个人一生作全面评价。而写逸事状的目的有三个: 1、使史官录用,希望修史时为死者作传。 2、向朝廷报告,为死者请求谥号。 3、为死者写墓碑之文提供素材。 逸事状有固定格式:在文末写作者名字及写作目的。
(二)写白孝德的懦弱与郭唏“不解 衣,戒侯卒击柝卫太尉”对塑造主人 公段秀实的形象有何作用?
明确:对比。将白孝德的软弱,顾忌 与段实秀的正义、果断、不畏权势、强 暴 进行对比,突出段太尉的形象。
(三)“列卒”、“取士”、“断头注槊 上”“植市门外”、“尽辞去”“解佩刀”、 “笑且入”等属于什么描写?“无伤也,请辞于 军。”“尚书固负若属耶”等属于什么描写? 明确:细节描写、语言描写。作者用“注”和 “植”两个动词,非常有力地突出了段秀实的 “勇”面对郭晞士卒的嚣张气焰,段秀实临危 不惧,不带卫士,不带佩刀,他知道要制服郭 晞士卒,不能凭借武力,只能晓之以大义。这 就充分体现了段秀实外柔内刚,平易而又刚强 的个性。
代民偿租
傲天灾、犯大人、
击无罪者,取仁者谷
仁慈宽厚 爱民如子
裂裳衣疮、手注善药、
反衬
自哺、卖马市租、
代人偿租
焦令谌
段太尉
从而表现作者褒贬分明、爱憎强烈的感情
思考2、文中作者采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来描写 仁慈宽厚爱民如子这一性格特征?分别写出采 用这些描写方法的词语。
通过“自取水洗去血,裂伤衣疮,手注善药,旦夕自哺农 者,然后食。取骑马卖,市谷代偿,使勿知”等细节,叙 写他同情、救助、安抚一个无力交租而惨遭毒打的农民。 这种同情人民反对豪强的正义精神,在当时社会是难能可 贵的。
第 一 课 时
题解
段太尉:太尉,官职名, 其人叫段秀实。 逸事状:“状”,又称“行状”,一种文体,记述某人生平事迹。 “逸事状”是“行状”的变体。二者的不同在于:“行状”全面介绍 一个人的生平事迹,“逸事状”则只记录逸事(即正史未载之事)。 关于“行状”,可参看教材第128页的介绍。
“逸事状”的特点
长者
隶耶!”
以----为耻
总之
轻视
犯大人、击无罪者,又取仁者谷,使主人出无马,汝将何以视天地,尚不愧奴 谌虽暴抗,然闻言则大愧流汗,
凭什么
难道不为作为奴仆的而感到羞愧吗!”
凶暴傲慢
不能食,曰:“吾终不可以见段公!”一夕,自恨死。 不消一晚羞悔
思考:1课文第二部分写了段太尉的哪件逸事?表现了 他怎样的性格?文中写焦令谌如此骄横,其作用是什么?
即告太尉。
随即 谕 谌。 劝告
太尉判状辞甚巽(xùn ) , 通“逊” 卑顺、谦恭
谌盛怒,召农者曰:“我畏段某耶?何敢言我!”取判铺背上,
控告我 判决书 以大杖击二十,垂死,舆来庭中。太尉大泣曰:“乃我困汝!”
将近
扛抬 办公厅
困,使动,使……困。
即自取水洗去血,裂裳衣疮, 撕破自己的衣裳,用衣裳包扎伤口。 衣,名词作状语,用衣裳。 手注善药, 旦夕自哺农者,然后食。
注意字音:
泾州(jīng) 汾阳(fén) 邠州(bīn)
偷嗜(shì )
老躄(bì )
戢( jí )士
不嗛(qiè)
恣(zì )卒 击柝(tùo)
釜(fú)鬲(lì )瓮盎(àng)
晡(bū)食 甚巽(xùn)
如赭(zhě) 姁姁(xū)
自哺(bǔ) 斄(tái)间
朱泚(cǐ)
小组合作,梳理文章结构。
二、文本内容思考探究: 第一部分(1-4):
(一)开篇描写了怎样的紧张场面?对刻画段太尉的形象有 何作用?为什么要写这样的场面? (二)写白孝德的懦弱与郭唏“不解衣,戒侯卒击柝卫太尉” 对塑造主人公段秀实的形象有何作用? (三)“列卒”、“取士”、“断头注槊上”“植市门外”、 “尽辞去”“解佩刀”、“笑且入”等属于什么描写?“无伤
也,请辞于军。”“尚书固负若属耶”等属于什么描写?
这几段反映了段太尉什么品德?
(四)这几段反映了段太尉什么品德?
(一)开篇描写了怎样紧张场面?对刻画段 太尉的形象有何作用?为什么要写这样的场 面?
明确:
作者先详细地叙述了郭营士卒的肆志之 状。
对比烘托,将郭晞的放纵士卒为非作歹
与段秀实的惩治邪恶,整治军纪进行对比。
出见太尉。
太尉曰:“副元帅勋塞天地,当务始终。 充满 应当努力做到有始有终。务,努力 从事。始终,此是偏义词,偏于“终”。 今尚书恣卒为暴,暴且乱,乱天子边,
兼语句。“卒”做“恣”的宾语,做“为暴”的主语。
欲谁归罪? 罪且 将 及副元帅。 殃及 即“欲归罪谁”。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
今邠人恶子弟以货窜名军籍中,杀害人,如是不止, 象这样
亲手敷上好药
亲自喂食
取骑马卖,市谷代偿,使勿知。 將自己的坐骑卖掉,买谷代农夫偿还地租,不让那农夫知道
原文
淮西寓军帅尹少荣,刚直士也。入见谌,大骂曰:“汝诚人
寄寓(临时驻扎) 耶?泾州野如赭(zhě),人且饥死;而必得谷,
赤地千里 赭,赤色。
又用大杖击无罪者。段公,仁信大人也,而汝不知敬。今段公唯一马,贱卖市 谷入汝,汝又取不耻。凡为人傲天灾、
柳宗元的传记散文
柳宗元人物传记中的优秀作品,一般都能比较深刻地揭露 当时社会的黑 暗和腐败,反映人民生活的悲惨。例如《捕蛇 者说》一篇,作者通过蒋氏这个 捕蛇者的遭际,描写了中唐 时代赋敛毒于异蛇的悲惨景象,反映了封建剥削 制度的残酷。 再如《童区寄传》,作者通过揭露当时社会人口 买卖的罪恶, 歌颂了少年区寄勇于克敌制胜的大无畏精神。柳宗元在《与史 官韩愈致〈段太尉逸事〉书》中,曾提到这篇作品有两个主 要特点:一是事实确凿;二是努力刻画人物。 从艺术表现来看,柳宗元传记散文所选择的人物、事件, 一般都具有一定的典型性。而且,他作品中的人物,一般都具 有各自的形貌和性格特征。
全副武装的士兵 吾戴吾头来矣!” 戴的东西可与头分开。“戴吾头”,表明随时可能丢掉脑袋,表 现了段太尉大无畏的精神。
甲者愕。因谕曰:“尚书(郭晞)固负若属耶?副元帅(郭子仪)固 负 趁势开导。因,就势、趁机。固:难道,副词。
若属耶?奈何欲以乱败郭氏?为白(禀告)尚书,出听我言。”晞 你们 为什么 毁坏郭家名声。“败”,毁坏
先是,太尉在泾州为营田官。泾大将焦令谌(chén)取人田 在此以前 民田 为:担任
自占数十顷,给与农,曰:“且熟,归我半。”是岁大旱,野无 且,将来。将来稻熟的时候。 这一年。
草,农以(之)告谌。谌曰:“我知入数而已, 将灾情 收入的数目
不知旱也。”督责益急,农且饥死,无以偿,
催逼索取 将要 没有用来…… 使人 求 请求
3、文中有关焦令谌和尹少荣的描写对塑造主 人公段秀实的形象有何好处?
最后作者写怀西寓军帅尹少荣怒斥焦令谌的不敬、不耻、 不愧,从侧面烘托了段秀实仁慈宽厚的爱民之心。
第四课时
• 1、分角色朗读第七自然段,
• 2、注意重点词语和句子的特殊用法。
• 3、对照注解疏通课文第8-9自然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