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届全国历史高考总复习自我综合检测(九)(解析版)

2020届全国历史高考总复习自我综合检测(九)(解析版)

2020届全国历史高考总复习自我综合检测(九)(解析版)1、春秋时期,赵简子说“……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士田十万,庶人工商遂”。

这表明春秋时( )A.以郡统县体制的出现B.贵族体制受到冲击C.工商皆本思想出现D.血缘政治隶属关系得到加强2、“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

……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

”如果把其引用于论文写作,最贴切的论点应是( )A.“三纲”为天经地义,“五常”乃人伦道德标准B.顺应民意的统治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保持国家稳定C.在逆境中奋斗,才能激发出强烈的进取精神D.在忧患中才能生存,贪图安乐就必然会导致灭亡3、《清明上河图》中,酒店门首通常都悬挂着红栀子灯, 虹桥附近有家脚店(小型酒馆),门口设置了一个灯箱广告,上书“十千脚店”四字。

灯箱广告的出现反映了()A.北宋家庭手工业技术的先进B.城市商业经营的时间限制已被打破C.当时商业竞争异常激烈D.北宋时期酒店已广泛应用广告4、康熙年间,钱塘人俞森在《荒政丛书》中记载:“一妇每日纺棉三两,月可得布二匹,数月之织,可供数口之用,其余或换钱易粟,或纳税完官。

”材料表明当时( )A.农本商末观念开始改变B.小农经济并非是完全封闭的C.农村商品经济发达D.纺织业是农村家庭支柱产业5、下图是20世纪初西方某报刊上的一幅时局漫画《慈禧太后跑路》。

下列关于漫画反映的这一时局及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A.漫画反映了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史实B.义和团运动挽救了中国被侵略的命运C.其结果促进了中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兴起D.西方列强随后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6、据清末某官员记述,自1888年漠河金矿创办运行,“时不过二年,骤能如此其盛,若沿边一带,矿务渐次开拓,商务即可渐次腾茂,星罗棋布。

边境虽虚,何尝不可借开矿招商而实之哉。

”这表明了当时( )A.开办漠矿有利于巩固边防B.官办企业促进了商业繁荣C.民族工业有了进一步发展D.鼓励实业的政策成效显著7、如图为20世纪50年代前半期中国对外贸易的状况示意图,该图主要反映出中国( )A.对苏联和对西方贸易额出现交替上升状态B.被西方封锁遏制,外交上实行"一边倒"C.国民经济建设国际环境恶劣,举步维艰D.同西方国家经济技术交流活动陷于停滞8、下图为中国1985—2004年经济增长率走势图,对此解读最全面的是( )A.经济体制改革顺应了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B.加入世贸组织使我国经济增长达到最高点C.折射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转型的阵痛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成为社会共识9、克利斯提尼时期的“五百人会议”由梭伦时期的“四百人会议”发展而来,两者都是雅典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

四百人会议与五百人会议的区别是( )A.前者按部落选出,后者按行政选区选出B.前者按等级选出,后者按部落选出C.前者注重家庭出身,后者注重财产多寡D.前者适用于所有公民,后者适用于部分公民10、[★★](2015·山东临沂模拟)观察下面这幅漫画,从中可以获得的信息是( )共和党控制的众议院与民主党控制的参议院在实施美国全民医保上的分歧,导致美国政府停摆。

①美国国会对总统的权力制衡②美国国会参众两院之间的分权制衡③美国两党之间的利益争斗④美国两党之间的争斗是合法的政治斗争,不会伤及国家利益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11、1918年苏维埃俄国的一位市民拿100卢布在市场上购买了 100斤粮食,以下判断及理由正确的是( )A.错,当时形势严峻、物价上涨,粮食不可能那么便宜B.错,“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不允许自由买卖的C.对,国家实行余粮收集制,人们只能去买D.对,苏俄政府修改了原有政策,允许自由贸易12、 2018年4月13日,美军联合英国、法国对叙利亚军事设施进行“精准打击”,以作为对之前叙东古塔地区发生“化学武器袭击”的回应。

对此,俄、叙表示谴责,称打击是非法的。

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对军事行动表示支持。

4月14日,联合国安理会也未能通过相关决议草案。

由此说明( )A.联合国主要由发达国家操纵B.世界多极化格局面临着严峻挑战C.恐怖主义严重威胁世界和平D.霸权主义导致国际局势动荡13、(节选)民主政治是历史发展趋势,并随着时代进步不断完善。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1953年以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对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应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名额,均按照农村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四倍于城市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的原则分配。

——根据1953—2009年我国实行的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材料二第十六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额,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口数, 按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城乡人口数相同的原则,以及保证各地区、各民族、各方面都有适当数量代表的要求进行分配。

——摘自2010年3月14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关于修改选举法的决定1.对比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我国农村地区在全国人大代表中所占比例的变化。

结合所学知识,阐述促使这种变化产生的时代背景。

2.综上,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民主政治不断完善的社会条件。

14、(节选)人类文明历经千百年的隔绝、碰撞、交融,不断走向新的“解放”。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在公元前800至公元前200年间发生了人类精神的奠基。

这个时代称为“轴心时代”在此时代中,许多杰出的思想家几乎同时产生于中国、印度与西方,而他们互不知晓。

——雅斯贝斯《哲学导论》结合所学,指出“轴心时代”中国思想家孔子、老子思想的主要内容,并分别用一句话概括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在西方学术史上的地位。

1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据1964年统计,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年卫生事业费9亿3000余万元中,用于公费医疗的2亿5000 余万元占27%,其中用于县以下的仅占16%。

这就是说,用于830万享受公费医疗的人员的经费,比用于5亿多农民的还多。

当了解到城乡卫生资源的差距如此之大时,毛泽东十分震怒,于是在1965年6月26日发表了一个讲话:“医学教育要改革医学教育用不着收什么高中、初中生。

高小毕业学三年就够了。

主要在实践中学习提高……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嘛。

”这就是著名的“六二六指示”。

由于有毛泽东的“六二六指示”和短期内培养大批适合农村经济条件的基层卫生人员的独特构想,在中国大地上造就了数以百万计的农村基层卫生人员——赤脚医生。

到1975年底,全国已有85010个生产大队实行了合作医疗,有赤脚医生1559214人,生产队的卫生员3282481人,接生员615184人。

这支队伍的规模远远超过了当时卫生部拥有的卫生人力总量(220万名卫生技术人员)。

他们为农村医疗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20世纪60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医疗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20世纪60 年代的农村医疗改革。

16、【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在肯尼迪总统的“新边疆”政策体系中,有一项举措颇为引人注目,即向第三世界国家派遣以技术人员、教师为主的和平队计划。

对肯尼迪及美国文化而言,第三世界是亟待探索的“新边疆”的象征。

这项重大举措是美国与苏联进行冷战中的重要手段。

和平队计划不仅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与第三世界发展新型关系的标志,更是与苏联争夺广阔的“中间地带”的、具有长远战略眼光的措施。

根据肯尼迪的设想,美国应采取的重大举措之一就是向第三世界国家派遣技术人员、教师、医生、护士为主的和平队。

当时的国际环境,以及美国决策者的冷战思维,使得美国对外政策的任何重大措施都包含有冷战的考虑,派遣和平队也不例外。

——摘编自刘国柱《和平队与肯尼迪政府的冷战战略》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肯尼迪政府实施和平队计划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肯尼迪政府实施和平队计划的影响。

17、【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王崇伦,1927年出生于辽宁省辽阳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

1949年8月,王崇伦入鞍钢轧辊厂,成为鞍钢为数不多的年轻高级技工。

1952年,王崇伦所在车间承担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加工飞机副油箱拉杆的任务。

王崇伦设计并制造出利用刨床加工拉杆的特殊卡具,提高工效24倍。

1953年,王崇伦将加工卡动器的纪录从45分钟提高到19分钟,效率提高六七倍,同年他被评为鞍山市工业特等劳动模范。

1954年初,在王崇伦等人提议下,一场群众性的技术革新运动在全国蓬勃兴起。

1956年,王崇伦被授予全国先进生产者。

1959年初,王崇伦又组织鞍钢能工巧匠开展技术协作活动。

同年王崇伦应邀到23个企业进行技术交流,各单位纷纷盛赞王崇伦的高尚技艺和精神。

20世纪60年代初,鞍钢各轧钢厂面临停产的威胁,王崇伦承担起研制大轧辊的攻关任务。

历时一年,先后突破十几项重要技术难題,终于试制成功大型轧辊,填补了中国冶金史上的一项空白,王崇伦凭着高度的主人翁精神和精湛的技艺,为鞍钢和国家赢得了殊荣。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王崇伦成为“劳动模范”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归纳王崇伦为代表的“劳模精神”的内涵。

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及解析:答案:B解析:由题目中的信息“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可知这应为军功爵制,该制度冲击了宗法制,故排除D项,选择B项;题目中未涉及郡、县之间的关系,也未涉及当时的经济政策,故排除A、C两项。

2答案及解析:答案:B解析:联系史实可知,“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所说的就是古代的民本思想。

对于古代的民本思想,其实施的根本目的是统治者通过顺应民意,以维护、巩固和强化特定的统治秩序和社会秩序,进而能够谋求特定阶级和实现特定的政治目标,他维护社会秩序是为统治者服务的。

故本题选B项。

3答案及解析: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宋代的商业发展。

“灯箱广告”说明夜间可以从事商业经营,说明此时商业经营时间限制被打破,故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家庭手工业,故A项错误;商业竞争不是材料体现的主要信息,故C项错误;“广泛应用广告”说法绝对,故D项错误。

4答案及解析:答案:B解析:题干大意是:一个妇人每天纺棉三两,一个月能够纺出二匹布,连卖纺织几个月,可以提供几个人的生活用度,剩余的或者换成钱来买米,或者缴纳赋税。

A. 题干信息并未就农本商末观念的变化展开论述,故A项错误;B.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特点是自给自足,这是其封闭性的体现,但从“换钱易粟”来看,小农经济又有对外交流、交换的成分,并非是完全封闭的,故B项正确;C. 仅仅从一个个例无法看出商品经济是否发达,故C项错误;D. 家庭手工业一直作为农业的副业而存在,仅仅从题干无法看出纺织业是农村家庭支柱产业,故D项错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