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采访写作》教学大纲二、本课程是为非新闻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一门选修课。
本课程在讲授新闻采访写作的一般规律等理论基础上,采访部分着重讲授新闻采访选题确定的原则与方法、新闻采访的工作程序及新闻采访的基本方法,写作部分着重讲授消息、通讯和特写三大文体的写作特点及写作要求,引导学生通过具体的新闻采写实践的训练,提高新闻采访、写作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学时分配教学课时分配四、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第一章新闻采访的共性特征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新闻采访在新闻业务中的地位;了解新闻采访与新闻写作的关系;了解新闻采访与写作的特性。
本章主要内容:第一节采访写作在新闻业务中的地位一、新闻采访:新闻传播活动的基础(一)新闻采访是新闻传播的起点(二)采访使新闻写作在摄取素材方面有别于文学创作(三)新闻采访体现了记者职业的重要特点二、新闻采访:为新闻传播提供文本三、采访写作是记者工作的重要内容新闻记者的基本的、重要的一项动作内容是新闻采访和写作第二节新闻采访与新闻写作的关系一、新闻采访和新闻写作在认识论方面的一致性新闻采访和新闻写作有着相同的起点:正确认识报道对象,使主观认识与相一致二、新闻采访对新闻写作的制约作用(一)在真实性方面制约着新闻写作(二)在深刻性方面制约着新闻写作(三)在丰富性方面制约着新闻写作三、新闻写作是对新闻采访的升华第三节新闻采写对记者素质的要求一、敏于发现:具有察觉异常的能力(一)敏锐地发现生活中的异常(二)对异常现象进行价值判断(三)发现异常并不是一味搜异猎奇二、勤于思考:具有创新思维的能力三、长于沟通:具有广交善结的能力(一)善于和各色人物沟通交流(二)善于从沟通交流中发现线索(三)善于与被采访者碰撞出思想火花四、精于表达:具有驾驭语言的能力(一)用简洁的语言将事实叙述清楚(二)用准确的语言叙事、抒情和评论(三)用生动的语言实现良好的新闻传播效果五、甘于艰辛:具有战胜困难的能力本章重点和难点:新闻采访与写作的特性;新闻采访写作对记者素质的要求。
参考书目1.张默《新闻采访与写作》2.蓝鸿文《新闻采访学》3.刘海贵尹德刚《新闻采访写作新编》4.汤世英薄瀚培《新闻通讯写作》5.丁柏铨《当代新闻文体写作》第二章新闻采访的本质与主体心理教学目的和要求:认识新闻采访的含义和特点;认识新闻采访活动的本质;认识新闻采访活动的双主体。
本章主要内容:第一节新闻采访的含义和特点一、新闻采访的概念界定(一)对现有新闻采访定义的讨论(二)关于新闻采访定义的基本理念新闻采访是有关人员出于大众传播的目的,通过观察和访谈等手段,对可能受到广泛关注且鲜为人知的信息的收集活动。
二、新闻采访活动的特点(一)新闻采访以大众传播为目的(二)新闻采访以平等的沟通为手段(三)新闻采访关注事实的新闻价值第二节新闻采访活动的本质一、新闻采访是一种信息符号互动(一)新闻采访本质上是一种符号互动行为(二)确保新闻采访成功的必备条件二、新闻采访是一种社会交换活动第三节新闻采访活动中的双主体一、采访者:新闻采访的重要主体(一)记者的社会角色分析社会守望者、信息传播者、文化传承者(二)称职的记者必须具备的素养政治素养、法律与道德素养、科学素养、专业素养二、采访对象:地位被忽视的另一主体(一)采访对象的特点相当的复杂性、较强的专业性、鲜明的目的性(二)采访对象的种类当事人、知情人、目击者、有关人士本章重点和难点:新闻采访的本质;理解新闻采访的特点;新闻采访的双主体。
参考书目1.丁柏铨《新闻理论体系研究》2.蓝鸿文《新闻采访学》3.刘海贵尹德刚《新闻采访写作新编》4.汤世英薄瀚培《新闻通讯写作》5.丁柏铨《当代新闻文体写作》第三章新闻线索与报道策划教学目的和要求:认识新闻线索的涵义和特点;理解并掌握新闻敏感;认识新闻报道策划。
本章主要内容:第一节获得线索:采访的起点一、新闻线索的涵义及其特点(一)新闻线索的涵义新近发生的事实的简要信息(二)新闻线索的特点简略、零碎、稍纵即逝、带有一定的偶然性、较多的是表象二、新闻线索在实践中的功用激发记者的新闻敏感,为记者的采访提示了方向三、新闻线索的一般来源渠道党政机关及其召开的会议、企事业单位、重大文体活动、社会网络、其他媒体的报道、日常的平凡生活第二节新闻敏感与新闻线索一、获得线索有赖于新闻敏感新闻敏感是记者对事实的新闻价值的敏锐的发现力和准确的判断力二、新闻敏感具体实在的内容三、新闻线索的捕捉与追寻从异常的情况和当前的宏观形势中捕捉新闻线索,敏锐地找到不同事物之间的联系,以锲而不舍的精神和一点一滴的积累来获取新闻线索。
第三节新闻采访与新闻报道策划一、报道策划的实际涵义报道策划的目的之一,是利用现有的新闻线索和背景资料,策划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材料挖掘的方法,从而更好的利用新闻线索进行行之有效的采访二、策划对于新闻报道的意义为新闻报道提供了可行的方案、为新闻采写提供了充足的背景和其他准备、为报道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团队本章重点和难点:重点是如何发现新闻线索;如何培养新闻敏感。
难点是新闻敏感的培养和新闻报道策划。
参考书目1.张默《新闻采访与写作》2.蓝鸿文《新闻采访学》3.刘海贵尹德刚《新闻采访写作新编》4.汤世英薄瀚培《新闻通讯写作》5.丁柏铨《当代新闻文体写作》6.丁柏铨《新闻理论新探》第四章新闻采访前的准备工作教学目的和要求:认识采访前准备工作的必要性;掌握采访前准备工作的内容;认识准备工作的原则;掌握如何拟订切实可行的方案;创造采访机会。
本章主要内容:第一节新闻采访前的资料准备一、采访前资料准备工作的意义资料准备有助于记者与采访对象沟通,提高采访效率;在关键时刻提出精彩的问题;与采访对象碰撞出思想的火花;避免犯一些简单的常识性错误。
二、采访前资料准备工作的内容查阅相关资料,检索相关传媒的报道,进行预采访三、资料准备的“十比一”原则采访一分钟准备十分钟第二节分析采访对象的心理特点一、从个性心理层面分析采访对象理性外向型、感性外向型、理性内向型、感性内向型二、从社会心理层面分析采访对象热情配合记者采访、消极应付记者采访、借故回避记者采访、故意阻挠记者采访第三节拟订切实可行的采访计划一、确立采访活动的意图目标采访意图的确立必须符合社会的主流价值观,要与受众的意图一致,与媒体的报道思想和风格相一致二、制定行之有效的采访计划采访计划是对整个采访过程的规划,应包括采访的顺序和活动安排、采访的主要方法,采访的主要问题及提问的顺序第四节想方设法创造采访机会一、在合适场合中创造采访机会创造合适的采访环境和合适的语境二、在强硬交锋中创造采访机会三、在侧面迂回中创造采访机会采访当事人身边的人,在采访对象的秘书身上做文章四、在多次接触中创造采访机会决不轻言放弃,抓住任何机会进行采访五、在转换身份后创造采访机会采用暗访的形式进行采访本章重点和难点:新闻采访前的资料准备;如何分析采访对象的心理;拟订切实可行的采访计划;如何创造采访机会。
参考书目1.张默《新闻采访与写作》2.蓝鸿文《新闻采访学》3.刘海贵尹德刚《新闻采访写作新编》4.汤世英薄瀚培《新闻通讯写作》5.丁柏铨《当代新闻文体写作》6.丁柏铨《新闻理论新探》第五章新闻采访的一般方法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新闻采访的方法;注意采访中存在的问题;了解采访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新闻采访中注意的方法。
本章主要内容:第一节新闻采访中的提问方法一、采访提问面临的诸多难题采访活动没有不变的模式、采访对象情况复杂、随时出现的新闻线索二、始终掌握采访提问的主动权明确提问目标、创造良好的对话环境、通过追问挖掘事实的新闻价值三、审时度势地提出精彩问题(一)不同采访题材所要求的不同提问方法(二)针对不同阶层的采访对象的不同提问方法四、采访提问中应注意的问题第二节新闻采访中的倾听方法一、采访中仔细倾听的作用在采访中仔细倾听有助于了解事实真相,发现新闻线索,为写作提供思路。
二、采访中倾听谈话的原则注意力高度集中、全面倾听、耐心地倾听三、当倾听谈话的有心之人(一)对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者(二)对想说而说不出者,对思维活跃爱跑题者(三)对出于某种原因讲一半留一半者(四)对给采访设置障碍者第三节新闻采访中的观察方法一、放开多种感觉器官进行观察二、活用观察所得寻求更多发现三、采访中常用的几种观察方法正视采访对象,留意每一个细节,进行紧张的思考第四节采访中的记录方法一、新闻采访中笔录的作用二、新闻采访中记录的方法(一)快速有效地记录(二)抓住要点进行记录(三)适当的总结(四)善用录音设备本章重点和难点:新闻采访的方法;如何提出精彩的采访问题。
参考书目1.张默《新闻采访与写作》2.蓝鸿文《新闻采访学》3.刘海贵尹德刚《新闻采访写作新编》4.汤世英薄瀚培《新闻通讯写作》5.丁柏铨《当代新闻文体写作》6.丁柏铨《新闻理论新探》第六章新闻记者的隐性采访教学目的和要求:认识隐性采访涵义;掌握新闻采访的特殊方法;认识网络在线采访;精确新闻采访。
本章主要内容:第一节新闻记者的隐性采访一、隐性采访的涵义和类型隐性采访是指记者不暴露自己的真实身份和采访目的,在采访对象不知情的情况下,以偷拍、偷录或亲身感受的方式对新闻事件进行的采访。
二、隐性采访的方法和程序v三、隐性采访的法律道德风险隐性采访稍有不慎会构成对当事人隐私权的侵害第二节利用网络作在线采访一、使用E-mail进行采访二、使用ICQ或MSN进行采访三、使用搜索引擎进行采访四、使用网络聊天室和BBS进行采访五、使用网上调查系统进行采访第三节悄然兴起的精确新闻采访一、利用实验手段进行采访二、通过民意调查进行采访三、借助统计分析进行采访四、实施跟踪调查进行采访本章重点和难点重点:掌握隐性采访的分类;理解隐性采访的作用;民意调查采访;网络在线采访。
难点:掌握新闻采访的特殊方法。
参考书目1.蓝鸿文《新闻采访学》2.刘海贵尹德刚《新闻采访写作新编》3.汤世英薄瀚培《新闻通讯写作》4.丁柏铨《当代新闻文体写作》5.丁柏铨《新闻理论新探》第七章采访素材的整理加工教学目的和要求:认识整理采访素材的意义;掌握整理采访素材的方法。
本章主要内容第一节整理采访素材的意义一、防止有价值的材料被遗忘二、发现采访中被忽视的事实三、弥补采访中的不足与疏忽(一)写作素材不充分(二)新闻信息未经核实第二节整理采访素材的步骤一、对采访所得材料进行浏览核对人名、数字、地名等基本信息二、对采访笔记进行回忆补充(一)对采访笔记进行补充所包括的内容(二)采访笔记补充工作解析第三节对采访素材的分析取舍一、对新闻事实进行分析和判断审视采访对象提供的新闻事实,找出相关新闻事实的逻辑主线二、确定写作时使用的采访素材首先考虑新闻事实的新闻价值,根据表现主题的需要选择素材,顾及媒体特点所提出的要求三、重视新闻素材中的“边角料”四、形成文章写作的思路和脉络本章重点和难点重点是如何整理新闻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