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民法学(2)期末考试重点1.名词解释 6X3(无因管理和不当得利二者会择一考)3.简答题 6X6(主要考查合同的知识)4.论述题 2X165.案例分析 1X14合同的知识占65%名词解释:1、关注基本制度:如缔约过失责任、不安抗辩权2、关注各种分类:如债的分类、合同分类,一个或某几个会作名释简答、论述如缔约过失、抗辩权、代位权、违约责任、合同解除等。
案例分析若为合同法部分,关注:合同是否成立(要约、承诺、有效条件)联系总论里的有效、无效、可撤销、效力待定以及违约责任、有担保的情况。
重点内容:债法总论要约与承诺的成立方式、要件合同成立和生效无效合同的情形、要件、后果效力待定合同的情形、要件、后果可撤销合同的情形、要件、后果债的保全方式、使用条件双务合同的抗辩双务合同的要件、效果债法总论要点一债的概述一、债的概念债是指存在于特定当事人之间,一方请求另一方为特定行为的法律关系。
可以请求他方为一定行为的权利为债权,应他方要求必须为一定行为的义务为债务。
二、债的法律特征1、债为特定主体之间的民事法律关系;2、债是当事人之间的特别结合关系;3、债是具有财产属性的法律关系;4、债是当事人实现其特定利益的法律手段;三、债的要素1、债的主体:享有权利的一方当事人称为债权人,负有义务的一方当事人称为债务人。
2、债的内容:是指债的主体所享有的权利和负担的义务,即债权和债务。
3、债的客体:是指债务人依当事人约定或法律的规定应为的特定行为。
要点二债的分类一、意定之债与法定之债(1)意定之债是指债的发生及其内容均由当事人依其自由意思而决定的债。
(2)法定之债是指债的发生及其内容均由法律加以规定的债。
二、特定物之债和种类物之债(1)特定物之债是指在债成立时,标的物已经特定的债。
(2)种类物之债是指在债成立时,以特定的种类物为标的的债。
三、简单之债和选择之债(1)简单之债是指债的履行标的是唯一的,当事人只能按此种标的来履行。
(2)选择之债是指债的标的为两种以上,当事人可以从中选择其一来履行。
四、单一之债和多数人之债(1)单一之债是指债的主体双方为一人的债。
(2)多数人之债是指债的双方主体至少有一方为两人以上的债。
五、按份之债与连带之债(1)按份之债是指债的多数一方当事人各自按确定份额享有权利或履行义务。
(2)连带之债是指多数人一方当事人在行使权利或承担义务方面存在连带关系的债。
六、主债与从债(1)主债是指能独立存在,不以他债的存在为前提的债。
(2)从债是指不能独立存在,必须以主债的存在为存在前提的债。
要点三债的保全一、概念债的保全是指为防止因债务人的财产不当减少而给债权人的债权实现带来危害,允许债权人采取法律措施,干预债务人与第三人之间的法律关系的制度。
二、债权人的代位权(一)代位权的概念债权人的代位权是指当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到期债权而对债权人的债权造成损害的,债权人可以向法院请求以自己的名义代位行使债务人的债权的权利。
(二)债权人的代位权的构成要件1、债权人对债务人的债权合法;2、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到期债权,对债权人造成损害;3、债务人的债务已到期。
4、债务人的债权不是专属于债务人自身的债权。
(三)代位权行使的效力1、债权人行使代位权后,对被代位行使的权利,债务人的处分权能受到限制;2、代位权行使的效果直接归属于债务人;3、债权人行使代位权的必要费用由债务人负担;三、债权人撤销权(一)债权人撤销权的概念债权人的撤销权是指因债务人放弃其到期债务或无偿转让财产,对债权人造成损害的,债权人可以请求法院撤销该行为的权利。
(二)债权人撤销权的构成要件1、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存在合法有效的债权债务关系;2、债务人有不当处分财产的行为3、有害于债权人的债权;4、受让人主观有恶意;(三)债权人撤销权行使的效力1、债权人的撤销权行使的效力依判决的确定而产生;2、债务人的行为一旦被撤销即自始失去法律效力;3、债权人行使撤销权的必要费用由债务人负担,恶意第三人应为分担;要点四债的担保一、概述(一)债的担保的概念债的担保是指以特定的财产或第三人的一般责任财产作为债务人履行债务的担保。
(二)债的担保的分类1、人的担保:指第三人以自己的财产或信用为他人债务提供的担保;2、物的担保:指以一定的财产设定担保,债权人可以就担保财产的价值优先受偿;3、反担保:指债务人或第三人向担保人做出保证或设定物的担保,在担保人因清偿债务人的债务而遭受损失时,债务人向担保人作出清偿。
二、保证担保(一)保证的概念和特征保证指第三人和债权人约定,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由该第三人按照约定履行债务或者承担责任的行为。
保证特征:1、从属性:与债权构成主从关系,保证之债是一种从债。
?2、相对独立性:保证债务不是主债务的一部分,而是单独债务。
?3、补充性:只有债权人无法从主债务人处获得履行时,才能向保证人主张权利。
(二)保证的种类1、一般保证:债务人不能履行债务时,由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保证。
?2、连带责任保证:保证人在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与债务人负有连带责任的保证。
(三)保证合同含义:保证合同是指保证人与债权人订立的在主债务人不履行其债务时,由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协议。
特点:保证合同为从合同保证合同为单务合同保证合同为诺成合同保证合同为要式合同(四)保证的效力1、保证人与主债权人之间的关系;2、保证人与主债务人之间的关系;(五)保证责任的消灭1、保证期间届满,债权人为提出请求。
?2、诉讼时效经过,丧失请求权。
?3、主债务转让给第三人而为经保证人同意。
?4、主合同变更。
?5、主债务消灭。
?6、保证合同被解除。
三、定金(一)定金的概念定金是指合同当事人为了确保合同的履行,依据法律的规定或者当事人双方的约定,由当事人一方在合同订立时、或订立后履行前,预先给付对方当事人的金钱。
定金合同是由双方当事人约定向对方交付定金作为债权担保的协议。
(二)定金的种类1、成约合同2、证约合同3、违约合同4、解约合同5、立约合同(三)成立条件1、必须有书面形式;2、定金合同是实践性合同,自定金交付之日起生效;3、定金的标的一般为金钱,少数情况下是其他替代物;4、定金交付转移的是所有权;5、定金合同是从合同,其成立以主合同的存在为前提(四)定金的效力1、定金的效力因定金的种类不同而不同;2、违约定金具有预付违约金的性质,是为制裁债务不履行而交付的;3、对于逾期履行、不完全履行,应当按未履行部分占合同内容的比例,适用定金罚制;4、如果当事人因为违约而导致的损失显着低于违约定金,可以请求适当调整。
*债的保全与担保的区别1、表现形式不同,合同的保全是合同对外效力的体现,而合同的担保体现的是合同的相对性;2、发生时间不同,保全发生在合同履行过程中,而合同的担保是在合同订立后尚未实现前;3、产生方式不同,保全制度是法定的,而担保既可以是法定,也可以是约定;4、实现方式不同,债的保全是通过赋予债权人代位权和撤销权实现的,而要点五债的转移一、债的移转的概念债的移转是指在债的内容和客体保持不变的情形下,债的主体发生变更。
二、债权让与(一)债权让与的概念债权让与是指不改变债的关系的内容,债权人将其债权移转于第三人享有的法律事实。
(二)债权让与的要件1.让与人与受让人须就债权的转让达成协议,并且不得违反法律的相关规定。
2.须有有效债权的存在。
债权让与合同的目的是转让债权,因而必须有有效债权存在。
3.须所让与的债权具有可让与性。
4.须通知债务人。
(三)债权让与的效力1、让与限制 (1)根据合同性质不得转让;(2)按照当事人约定不得转让;(3)依照法律规定不得、转让。
2、让与人与受让人间:原债权之全部内容均移转于受让人,受让人同时取得从权利。
3、债务人与受让人之间:A.受让人成为债务人的新债权人B.债务人对抗让与人的一切事由都可以用以对抗受让人;C.债务人的抵销权。
D.因债权让与而增加的履行费用,由受让人承担。
三、债务承担(一)债务承担的概念债务承担是指在不改变债的内容的前提下,债权人、债务人通过与第三人订立转让债务的协议将债务全部或者部分转让给第三人承担的法律事实。
(二)债务承担的要件1.须存在有效的债务。
2.须所移转的债务具有可移转性。
3.第三人须与债权人或者债务人就债务的移转达成合意。
4.债务承担须经债权人同意。
(三)债务承担的效力1、承担人成为债务人,原债务人免除清偿义务;2、承担人可以主张原债务人的一切抗辩;3、第三人为债务清偿提供担保的,除非经其同意,担保义务消灭;4、承担人不得以其对抗债务人的理由,对抗债权人(债务承担的无因性)。
四、债的概括承受(一)概念:是指债的一方主体将其债权债务一并转移给第三人。
(二)分类:债的概括承受按产生的依据不同,分为意定概括承受和法定概括承受1、意定概括承受:是基于当事人之间的合同而产生的(合同承受)2、法定概括承受:是基于法律的直接规定而产生的(企业合并)(三)要件:1、债的关系必须具有可让与性;2、债应为双务之债;3、须有让与合同;要点六债的消灭一、债的消灭概述(一)债的消灭的概念债的消灭是指债的当事人双方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于客观上已不复存在。
(二)债的消灭的原因债的消灭的原因,是指能够引起债的消灭的法律事实。
(债的消灭原因:清偿、抵销、提存、合同更新、混同等)二、清偿清偿是指当事人实现债权目的的行为。
三、抵销(一)概念:抵销是指两人互负债务时,各以其债权充当债务之清偿,而使其债务与对方的债务在对等额内互相抵销。
(二)要件:1、当事人互负债务;3、标的物种类、品质相同;3、是法律规定允许抵销的合同性质(三)类型:1、法定抵销2、约定抵销四、提存(一)概念:提存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债务人或其他清偿人将有关货币、物品以及有价证券等提交给一定的机关保存,从而消灭债权债务关系的一种法律制度。
(二)要件:1、提存的原因合法;2、提存的主体适格;3、标的物适当;4、须经法定程序(三)效力:1、债的关系消灭;2、提存物的风险移转至债权人;3、债务人具有通知义务五、免除免除是指债权人对债务人所为的使债的关系消灭的意思表示。
六、混同混同是指债权与债务同归于一人,而使债的关系消灭的事实。
要点七不当得利之债一、不当得利的概念不当得利是指没有法律上的根据取得利益,使得他人遭受损失的事实。
二、不当得利的成立要件1、一方获得财产利益;2、一方受有损失;3、获得利益和受损失之间有因果关系;4、受益没有合法根据。
三、不当得利的法律效力1、不当得利的返还方法包括原物返还和价额返还;2、返还范围:当受益人为善意时,返还以现存利益为限;当受益人为恶意时,应返还取得的全部利益及赔偿损失;3、运用受益财产获得的其他利益应归受益人所有;要点八无因管理之债一、无因管理的概念无因管理是指没有法定或约定的义务,为避免他人利益受损失而自愿管理他人事务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