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课件完美版
白居易《忆江南》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 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 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 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
明确:韦庄的《菩萨蛮》显然顺承了白居易的 《忆江南》。两人的词都用简洁清新的语言勾 勒了江南风光秀丽的图画,并融进了深深热爱、 依恋江南的感情。不同的是,韦庄的词在表现 依恋江南之情的同时,还表达了漂泊难归的愁 苦之情。白居易的词是用清丽淡雅的语言勾勒 江南山水,而韦词则把人物形象的刻画也纳入 其中,“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更有了 一种冶艳的意味。可以说,白词为我们呈现的 是一幅“江南山水图”,而韦词则是一幅“江 南仕女图”。
春花、秋月、夏日、冬雪。 你必汗流满面才得糊口,直到你归了土;因为你是从土而出的。你本是尘土,仍要归于尘土。 我始终相信,开始在内心生活得更严肃 的人,也会在外表上开始生活得更朴素。在一个奢华浪费的年代,我希望能向世界表明,人类真正需要的的东西是非常之微少的。世界上的事情,最忌讳的就是个 十全十美,你看那天上的月亮,一旦圆满了,马上就要亏厌;树上的果子,一旦熟透了,马上就要坠落。凡事总要稍留欠缺,才能持恒。 只有经历过地狱般的磨砺, 才能练就创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的绝响。时光只顾催人老,不解多情,长恨离亭,滴泪春衫酒易醒。梧桐昨夜西风急,淡月朦胧,好 梦频惊,何处高楼雁一声? 如果你长时间盯着深渊,深渊也会盯着你。 所有的结局都已写好 所有的泪水也都已启程 却忽然忘了是怎么样的一个开始 在那个古老 的不再回来的夏日 无论我如何地去追索 年轻的你只如云影掠过 而你微笑的面容极浅极淡 逐渐隐没在日落后的群岚 遂翻开那发黄的扉页 命运将它装订得极为拙劣 含着泪 我一读再读 却不得不承认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 记忆是无花的蔷薇,永远不会败落。 我也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就,而是因为,我
菩萨
蛮 词牌名,唐朝女蛮国进贡者,,他们
梳有高高发髻,戴金饰帽子,挂珠玉项圈, 称为菩萨蛮。
《菩萨蛮》据考证原是今缅甸境内古 代罗摩国的乐曲,后经汉族乐工改制而来 的。《菩萨蛮》中的菩萨与我们的佛祖菩 萨并无关系,词牌的意思是“像菩萨似的 蛮国人”。
韦庄(836-910)字端己,今陕西西安 人,晚唐诗人,韦应物之四世孙。
韦庄生活在唐王朝由衰弱到灭亡、 再到五代十国分裂割据的混乱时期。早 年为实现其“平生志业匡尧舜”(《关 河道中》)的抱负,始终“强亲文墨事 儒丘”(《惊秋》),但也曾游历江南。 在黄巢起义以后,藩镇混战,韦庄避乱 江南达十年之久。这首词就是他避乱江 南时所作(一说早年浪游江南时所作)。
菩 萨韦 蛮庄
风,没有衣裳;时间,没有居所;它们是拥有全世界的两个穷人生活不只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你赤手空拳来到人世间,为了心中的那片海不顾一切。 运动太多和太少,同样的损伤体力;饮食过多与过少,同样的损伤健康;唯有适度可以产生、增进、保持体力和健康。 秋水无痕聆听落叶的情愫红尘往事呢喃起涟
漪无数心口无语奢望灿烂的孤独明月黄昏遍遍不再少年路岁月极美,在于它必然的流逝。
这首词描写了江南的 景色美、生活美和人物美, 表达了作者对江南的热爱, 以及有家难归的愁苦之情。
分析这首词的语言风格。
明确:这首词语言优美、清新、自然, 简洁明快,抒情性强。寥寥数语,就勾 勒出一幅幅清晰鲜明的画面,景色、人 物一一呈现在读者眼前。例如,词中第 三、四、五、六句,一句就是一幅“江 南好”的画,画中饱含作者对江南的依 恋之情和有家难归的哀怨之感。
长篇叙事诗《秦妇吟》反映了唐末动 荡的社会面貌,为其代表作,人称“秦妇 吟秀才”。
其词尤具特色,内容不外男女欢爱、 离愁别恨,然能注入作者平生漂泊乱离、 思乡怀旧之感,风格清新明朗,与温庭筠 其并称“温韦”。
花间词
派 后蜀赵崇祚收录了温庭筠、欧阳炯、韦庄
等十八位词人的作品共五百首编成文学史上第 一部文人词总集,取名《花间集》,后人将这 十八位词人的作品称为花间词。词的题材,十 之八九为花间月下,男女之情,其他尚有些咏 史征戍、行旅写景之作。风格以辞意婉约,香 软秾艳为主,史称花间词派。北宋词家,如晏 殊、欧阳修、柳永、秦观、周邦彦、李清照等 人,上承花间词,去其香软浮艳,以蕴藉雅正 见长,语言秀词是起源于五代与唐朝,流行于宋
代的一种文学体裁。它由五言诗、七言 诗或民间歌谣发展而成,所以又叫“诗 余”。它原是配乐歌唱的一种诗体,句 的长短随歌调而改变,因此又叫“长短 句”。
词是长短句,但是全篇的字数是有 一定的。每句的平仄也是有一定的。
词大致可分为三类:⑴小令;⑵中 调;⑶长调。有人认为:五十八字以内 为小令,五十九至九十字为中调,九十 一字以外为长调。这种分法虽然未免太 绝对了,但是,大概的情况还是这样的。
人人尽说江南好, 游人只合江南老。 春水碧于天, 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 皓腕凝霜雪。 未老莫还乡, 还乡须断肠。
菩萨蛮
韦 庄
人人尽说江南好
游人只合江南老
春水碧于天
画船听雨眠
www.xkb1.c
垆边人似月
皓腕凝霜雪
未老莫还乡
www.xkb1.c
还乡须断肠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开头两句,开门见山,点出全词题 旨,并贯穿全篇。这个“江南好”从旁 人口中说出,更有说服力,还有劝说游 人留在江南的意思。这里隐含游人意在 回乡,否则何必“人人”向他“尽说江 南好”呢?第二句“只合”二字就包含 有游人不能回乡的苦衷。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第三、四两句写出江南的景色美。 从总体着笔,澄澈明净的春水胜过长空 一碧的天色;从局部着墨,水乡的春雨 声韵和生活情趣,一句一图,历历在目。
词牌
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词的格 式和律诗的格式不同:律诗只有四种格式, 而词则总共有一千多个格式(这些格式称 为词谱)。人们不好把它们称为第一式、 第二式等等,所以给它们起了一些名字。 这些名字就是词牌。有时候,几个格式合 用一个词牌,因为它们是同一个格式的若 干变体;有时候,同一个格式而有几个名 称,那只因为各家叫名不同罢了。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第五、六两句,写出江南的人物美。 “似月”,是说女子容貌光彩照人;“皓 腕凝霜雪”,是说女子双腕洁白如雪。这 种描写使人物美具体化、形象化,能引起 读者联想。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从第三句到第六句都述说“游人只合江南老”的 理由,不料第七句却说“未老莫还乡”,表面上是顺 承上文,实际上是反扑,表明要还乡的意思。上边第 三句到第六句,写江南好,都是劝留之语,游子始终 未忘回乡。第七句的“还乡”前加“莫”,那是无可 奈何的极端的说法。实际上,游子决心要回乡了。至 于不回乡的理由,是第八句所说:“还乡须断肠。” 为什么“断肠”?联系作者生活的时代,不难想到是 因为当时中原地区战事频仍,社会动乱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