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2014年秋九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周周清9
2014年秋九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周周清9
(4)由是感激 .. 感激
古义:感动,奋发 今义:因对方的好意或帮助而感动并产生谢意
(5)楚人怜 之 .
古义:爱戴 怜 今义:怜悯
(6)又间 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
古义:私自,偷着 间 今义:中间,或一定的时间和空间
(7)或 以为死 .
古义:有的人 或 今义:也许,或表示选择 古义:平民百姓 布衣 今义:布衣服
亡(想要) 广故数言欲 . (6)欲 从民欲 也(愿望) . 十六七(原来) 而戍死者固 . (7)固 国不以山溪之险(巩固) 固 . 人谓安陵君(派遣) 秦王使 . (8)使 唐雎使 于秦(出使) .
以头抢地耳(用) . 五十里之地存者(凭借) (9)以以 . 有先生也(因为) 徒以 .
(11)为天下唱(“唱”通“倡”,首发) (12)固以怪之矣(“以”通“已”,已经) (13)将军身被坚执锐(“被”通“披”,披着,穿着) (14)天下苦秦久矣(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苦,苦于) (15)乃丹书帛曰“陈胜王”(名词作状语,用朱砂) (16)置人所罾鱼腹中(鱼网,名词作动词,文中是用网捕) (17)固以怪之矣(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奇怪, 对……感到奇怪) (18)夜篝火(名词作动词,用笼罩着) (19)狐鸣呼曰(名词作状语,像狐狸一样) (20)皆指目陈胜。(名词作动词,用眼睛示意) (21)忿恚尉(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恼怒) (22)将军身被坚执锐(形容词作名词,铁甲;武器)
(停止) 然志犹未已 . (10)已 自董卓已 来(通“以”,表示时间的界限) .
为《梁父吟》(喜欢) 好 . (11)好 孙权(友好) 外结好 . 由是先主遂诣亮(于是) . (12)遂 然操遂 能克绍(终于) . (好处) 有所广益 . (13)益 斟酌损益 (兴办,增加) . (有才能) 先帝称之曰能 . (14)能 必能 使行阵和睦(能够) . (任务)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 (15)效 (完成) 恐托付不效 .
(6)欲信大义于天下 (“信”通“伸”,伸张)
(7)自董卓已来 (“已”通“以”,表示时间的界限)
4.找出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并解释。 (1)会天大雨 (雨:名词作动词,下雨) (2)置人所罾鱼腹中 (罾:名词作动词,用网捕) (3)皆指目陈胜 (目:名词作动词,用眼睛示意) (4)将军身被坚执锐 (坚、锐:形容词作名词,铁甲;武器) (5)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日:名词作状语,一天天) (6)死国可乎 (死:动词的为动用法,为……而死) (7)天下苦秦久矣 (苦: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苦) (8)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 (缟素:名词作动词,穿丧服) (9)乃丹书帛曰“陈胜王 (丹:名词作状语,用丹砂)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辍耕之垄上(去,往) (2)苟富贵(如果) (3)等死,死国可乎(同样。) (4)楚人怜之(爱戴,使……怜惜) (5)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称王) (6)并杀两尉(一齐) (7)藉第令毋斩(即使,假若) (8)为坛而盟(盟誓) (9)比至陈(等到) (10)发闾左適戍渔阳(“適”通“谪”,谪戍、调发,有责罚的 意思)
5.解释下列一词多义。 天大雨(适逢,恰巧遇到) 会 . (1)会 于此(聚会) 迁客骚人,多会 .
不通(道路) 道 . (2)道 (道义) 伐无道 . 兵(率领) 上使外将 . (3)将 (将领) 项燕为楚将 . 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派) 又间令 . (4)令 皆不在(县令) 陈守令 . 使外将兵(皇上) 上 . (5)上 辍耕之垄上 (上面) .
(41)箪食壶浆(名词作动词,用箪盛;用壶装) (42)引喻失义(适宜,恰当) (43)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给予) (44)性行淑均(善) (45)以彰其咎(表明、显扬) (46)猥自枉屈(辱,文中有降低身份的意思) (47)以咨诹善道(询问) (48)妄自菲薄(过分看轻自己,形容自卑) (49)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指奸邪事情,犯科条法令) (50)可计日而待也(为期不远,不久就可以实现)来自(8)布衣 之怒 ..
古义:道歉 (9)长跪而谢 之曰 谢 . 今义:表示感激
3.找出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为天下唱 (“唱”通“倡”,首发)
(2)固以怪之矣 (“以”通“已”,已经) (3)将军身被坚执锐 (“被”通“披”,穿着) (4)故不错意也 (“错”通“措”,置,安放) (5)仓鹰击于殿上 (“仓”通“苍”,青色)
2.写出下面加点词语的古今意思。 (1)诚宜开张 圣听 .. 开张
古义:开放、扩大 今义:商店开始营业或经商的人一天中第一次成交
(2)未尝不叹息痛恨 于恒、灵也 ..
古义:痛心和遗憾 痛恨 今义:极端憎恨或悔恨
(3)先帝不以臣卑鄙 ..
古义:身份低微,见识短浅 卑鄙 今义:(语言、行为)恶劣;不道德
(23)大王加惠(给予恩惠) (24)岂直五百里哉(只,仅仅) (25)以头抢地耳(撞) (26)秦王色挠(屈服) (27)长跪而谢之曰(道歉) (28)故不错意也(“错”通“措”,安放) (29)仓鹰击于殿上(“仓”通“苍”,青色) (30)寡人谕矣(“谕”通“喻”,明白,懂得) (31)请广于君(形容词作动词,补充) (32)轻寡人与(形容词作动词,轻视,看不起) (33)天下缟素(名词作动词,穿戴丧服) (34)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动词的使动用法,使……伏;使……流) (35)且秦灭韩亡魏(动词的使动用法,使……亡) (36)欲信大义于天下(“信”通“伸”,伸张) (37)自董卓已来(“已”通“以”,从) (38)必能裨补阙漏(“阙”通“缺”,缺点) (39)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挑选) (40)尔来二十有一年矣(“有”通“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