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增生症BPH病因目前公认老龄和有功能的睾丸是BPH发病的两个重要因素。
相关因素有:雄激素与雌激素的相互作用、前列腺间质与上皮细胞的相互作用、生长因子、炎症细胞、神经递质及遗传因素等。
近年来也注意到吸烟、肥胖及酗酒、性功能、家族、人种及地理环境对BPH发生的关系。
病理生理改变前列腺增生导致后尿道延长、受压变形、狭窄和尿道阻力增加,引起膀胱高压并出现相关排尿期症状。
随着膀胱压力的增加,出现膀胱逼尿肌代偿性肥厚,逼尿肌不稳定并引起相关储尿期症状。
如梗阻长期未能解除,逼尿肌则失去代偿能力。
继发于BPH的上尿路改变,如肾积水及肾功能损害的主要原因是膀胱高压所致尿潴留以及输尿管返流。
临床表现• 1.尿频:尿频为早期症状,先为夜尿次数增加,但每次尿量不多。
下尿路梗阻时,50%~80%的患者有尿急或急迫性尿失禁。
膀胱逼尿肌失代偿后,发生慢性尿潴留,膀胱的有效容量因而减少,排尿间隔时间更为缩短。
若伴有膀胱结石或感染,则尿频愈加明显,且伴有尿痛。
• 2.排尿困难:腺体增大,机械性梗阻加重,发现排尿困难症状,下尿路梗阻的程度与腺体大小不成正比。
由于尿道阻力增加,患者排尿起始延缓,排尿时间延长,射程不远,尿线细而无力。
小便分叉,有排尿不尽感觉。
如梗阻进一步加重,患者必须增加腹压以帮助排尿。
呼吸使腹压增减,出现尿流中断及淋漓。
残余尿是膀胱逼尿肌失代偿的结果。
当残余尿量很大,膀胱过度膨胀且压力很高,高于尿道阻力,尿便自行从尿道溢出,称充溢性尿失禁。
夜间熟睡后,盆底肌肉松弛,尿液更易自行流出,出现夜间遗尿。
有的患者平时残余尿不多,但在受凉、饮酒、憋尿,服用药物或有其他原因引起交感神经兴奋时,可突然发生急性尿潴留。
患者尿潴留的症状可时好时坏。
部分患者可以是急性尿潴留为首发症状。
• 3.血尿:前列腺黏膜上毛细血管充血及小血管扩张并受到增大腺体的牵拉或与膀胱摩擦,当膀胱收缩时,可以引起镜下或肉眼血尿,是男性老年人血尿常见原因之一。
偶有大量血尿,膀胱镜检查、金属导尿管导尿、急性尿潴留导尿时膀胱突然减压,均易引起严重血尿。
• 4.泌尿系感染:下尿路梗阻是由于小便潴留导致泌尿系感染,可出现尿急、尿频、排尿困难等症状,且伴有尿痛。
继发上尿路感染时,出现发热、腰痛及全身中毒症状。
平时患者虽无尿路感染症状,但尿中可有较多白细胞,或尿培养有细菌生长,手术前应治疗。
5.膀胱结石:下尿路梗阻,特别在有残余尿时,尿液在膀胱内停留时间延长,可逐渐形成结石。
膀胱结石的并发率可达10%以上。
可出现尿线中断,排尿末疼痛,改变体位后方可排尿等表现。
• 6.肾功能损害:由于输尿管反流,肾积水导致肾功能破坏,患者就诊时的主诉为食欲不振、贫血、血压升高,或嗜睡和意识迟钝。
因此,对男性老年人出现不明原因的肾功能不全症状,应首先排除前列腺增生。
•7.其他:由于长期下尿路梗阻,可出现因膀胱憩室充盈所致的下腹部肿块或肾积水引起的上腹部肿块。
长期依靠增加腹压帮助排尿可引起疝、痔和脱肛。
诊断:1.直肠指诊•直肠指检是重要的检查方法,每例前列腺增生病人均需作此项检查。
•指检时多数病人可触到增大的前列腺,表面光滑,质韧、有弹性,边缘清楚,中央沟变浅或消失2. B 超•B超可经腹壁、直肠途径进行•可以观察到前列腺形态、结构,测定体积•发现合并的前列腺癌,结石,肾积水等•测定剩余尿3. 剩余尿量测定•排尿后膀胱内残留的尿•正常人<12ml•排尿后导尿测量或B超测量•排尿后剩余尿量大于50ml提示膀胱逼尿肌失代偿4. 尿流率检查•尿流率指单位时间内排出的尿量•尿流率检查可以反映前列腺增生病人排尿的梗阻程度•最大尿流率<15ml/s表明排尿不畅•<10ml/s表明梗阻较严重,常是手术指征之一5.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specific antigen PS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主要用于鉴别前列腺癌•在前列腺有结节或质地较硬时十分必要6. 其他检查•放射性核素肾图•静脉尿路造影•膀胱镜•CT MRI•不作为常规检查鉴别诊断1、膀胱颈挛缩2、前列腺癌3、尿道狭窄4、神经源性膀胱治疗•等待观察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其他方法1. 等待观察•大多数前列腺增生病人症状较轻,不影响生活与睡眠•一般无需治疗,可等待观察。
如症状加重,应选择其他方法治疗2. 药物治疗•α受体阻滞剂•5 α还原酶抑制剂植物类药α受体阻滞剂非选择性α受体阻滞剂:酚苄明选择性α1 受体阻滞剂短效:哌唑嗪阿呋唑嗪长效:特拉唑嗪、多沙唑嗪长效超选择性α1A 受体阻滞剂:坦索罗辛5 α还原酶抑制剂非那雄胺联合用药动静皆治快慢结合标本兼顾联合用药优于单药手术治疗的适应症•中、重度BPH患者,下尿路症状已明显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尤其是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可以考虑外科治疗•当BPH导致以下并发症时,建议采用外科治疗:1. 反复尿潴留(至少在一次拔管后不能排尿或两次尿潴留)2. 反复血尿,5α还原酶抑制剂治疗无效3. 反复泌尿系感染4. 膀胱结石5. 继发性上尿路积水(伴或不伴肾功能损害)BPH患者合并膀胱大憩室,腹股沟疝、严重的痔疮或脱肛,临床判断不解除下尿路梗阻难以达到治疗效果者,应当考虑外科治疗。
前列腺增生术前健康指导•1、防止受寒:秋末至初春,天气变化无常,寒冷往往会使病情加重。
因此,患者一定注意防寒,预防感冒和上呼吸道感染等。
•2、绝对忌酒:饮酒可使前列腺及膀胱颈充血水肿而诱发尿潴留。
•3、少食辛辣:辛辣刺激性食品,既可导致性器官充血,又会使痔疮、便秘症状加重,压迫前列腺,加重排尿困难。
前列腺增生术前健康指导•4、不可憋尿:憋尿会造成膀胱过度充盈,使膀胱逼尿肌张力减弱,排尿发生困难,容易诱发急性尿潴留,因此,一定要做到有尿就排。
•5、不可过劳:过度劳累会耗伤中气,中气不足会造成排尿无力,容易引起尿潴留。
•6、避免久坐:经常久坐会加重痔疮等病,又易使会阴部充血,引起排尿困难。
经常参加文体活动及气功锻炼等,有助于减轻症状。
前列腺增生术前健康指导•7、适量饮水:饮水过少不但会引起脱水,也不利排尿对尿路的冲洗作用,还容易导致尿液浓缩而形成不溶石。
故除夜间适当减少饮水,以免睡后膀胱过度充盈,白天应多饮水。
•8、慎用药物:有些药物可加重排尿困难,剂量大时可引起急性尿潴留,其中主要有阿托品、颠茄片及麻黄素片、异丙基肾上腺素等。
近年来又发现钙阻滞剂和异博定,能促进泌乳素分泌,并可减弱逼尿肌的收缩力,加重排尿困难,故宜慎用或最好不用某些药物。
前列腺增生术前健康指导•9、及时治疗:应及时、彻底治疗前列腺炎、膀胱炎与尿道结石症等。
•10、按摩小腹:点压脐下气海关元等穴,有利于膀胱功能恢复。
小便后稍加压力按摩,可促进膀胱排空,减少残余液。
值得提醒的是,本症发展缓慢,病程长,若能从中年开始预防效果更好,除采取上述措施外,还应防止性生活过度,尤其要警惕性交中断行为。
据临床观察,多数患者只要能坚持自我保健措施落实和注意及时治疗,效果均很好。
反之,坚持差的效果不理想。
术前护理措施•1.1按泌尿外科一般护理常规。
•1.2病情观察:观察排尿情况,注意排尿次数和特点,特别是夜尿次数。
为保证病人休息和减轻焦虑的心情,可遵医嘱给予镇静安眠药物。
残余尿量多或有尿潴留致肾功能不全者,及时留置导尿引流尿液,改善膀胱逼尿肌和肾功能。
•1.3活动与休息:注意休息,避免劳累。
•1.4饮食与营养:多摄入粗纤维食物,忌饮酒及辛辣食物,以防便秘,鼓励病人多饮水,勤排尿。
•1.5用药护理:按医嘱给予药物治疗,注意观察用药后的效果和反应。
术前护理措施•1.6做好留置导尿或耻骨上膀胱造瘘管护理。
•1.7做好基础护理和生活护理。
•1.8协助做好各项检查,B超、尿动力学检查、膀胱镜、前列腺穿刺活检等。
做好相关检查前的准备和教育工作。
•1.9做好术前准备和教育,指导深呼吸、有效咳嗽锻炼,指导床上大小便等,按医嘱给予术前用药。
•1.10做好心理护理,保持情绪稳定,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1.11做好安全防护,烦躁不安者拉起床栏,防止意外发生。
手术治疗途径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切除术其他治疗①激光治疗:Nd-YAG激光有接触性、非接触性和组织内插人等方式,疗效不十分理想。
目前应用钬(Ho)激光治疗前列腺增生,疗效肯定。
②经尿道球囊高压扩张术③前列腺尿道网状支架。
④经尿道热疗。
⑤体外高强度聚焦超声等缓解前列腺增生引起的梗阻症状有一定疗效,适用于不能耐受手术的病人前列腺增生术后健康指导•1、前列腺增生术后指导——体位:平卧位,术后3天改为半卧位,行持续膀胱冲洗,勿使导管扭曲、受压及脱落。
•2、前列腺增生术后指导——饮食:肠蠕动恢复后可进高蛋白、富有营养的易消化饮食,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因排便用力使前列腺窝出血,多饮水,每日2500-3000ML。
前列腺增生术后健康指导•3、前列腺增生术后指导——膀胱冲洗液的速度适宜,过快会引起膀胱生理性收缩频繁,引起痉挛性疼痛,过慢不能及时将渗血冲洗出来,易形成血块堵塞引流管。
•4、前列腺增生术后指导——疼痛时可作深呼吸运动,必要时可通过应用止痛剂缓解疼痛,咳嗽时用手保护切口,可减轻疼痛。
前列腺增生术后健康指导•5、前列腺增生术后指导——咳嗽、咯痰、深呼吸,可防止坠积性肺炎。
•6、前列腺增生术后指导——每日以0.5%的碘伏棉球擦拭尿道口2次,尿道口保持清洁,勤换内裤,尿袋低于膀胱水平以下,以防止逆行感染。
•7、前列腺增生术后指导——卧床期间应进行肢体活动,防止静脉血栓形成。
前列腺增生术后健康指导•8、前列腺增生术后指导——拔除气囊导尿管后,应勤解小便,防止膀胱内压力增高继发出血;由于老年人卧床时间长,活动少,拔管后不要立即离床活动,应逐渐增加活动量,防止加重心脏负担。
术后护理措施•1按泌尿外科术后护理常规。
•2密切观察患者意识、血压、脉搏、体温及腹部体征的变化,及有无出血情况。
•3作好膀胱冲洗护理,根据血色调节冲洗速度,保持通畅,准确记录尿量、冲洗量和排出量,尿量=排出量-冲洗量。
术后护理措施•4活动与休息:生命体征平稳后取低半卧位,当天以床上活动为主,根据病情逐步增加活动量,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
•5饮食与营养:术后早期进食期间根据医嘱给予静脉输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一般6-8小时后无恶心、呕吐等异常即可遵医嘱予半流质、普食;多饮水,进食富含纤维素的食物。
术后护理措施•6用药护理:根据医嘱给予各项药物治疗,观察用药后的效果和反应。
•7疼痛护理:术后如有镇痛泵,做好相应的护理;疼痛严重给予适当镇痛药物,使用杜冷丁等药物前后必须评估生命体征。
•8做好术后基础护理和生活护理,如口腔护理、会阴护理等,使患者舒适。
•9呼吸道管理: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和有效咳嗽锻炼,协助做好翻身拍背。
术后护理措施•10有膀胱造瘘管、腹腔引流管、尿管者按常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