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财务管理现状分析我国农村财务管理现状分析一、引言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一直是党中央,国务院的工作重点之一,也是农民群众关注的重点,农村财务管理好坏不仅影响到国家政策的执行,还直接关系到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
近年来,虽然我国不断加强对农业财务的监督和管理,同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然而,农村财务管理仍然存在着会计核算不够规范,财务监督体制落实不到位,在职人员素质低下和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等多方面的问题,严重阻碍了农村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造成了农村财务信息的失真,影响了农村社会大局的稳定。
十二五期间,做好农村工作具有特殊意义。
国家强调要不断创新农村工作的思路,加大强农、惠农力度,以致国家的财政支出重点倾向于我国农业、农村的稳定发展,大量资金流向农村地区,如何管好、用好惠农资金,如何推进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如何促进新农村集体经济健康发展等问题变得日渐突出,这就要求必须在农村地区建立一支高素质的财会队伍,对其进行有效管理。
因此,本文从我国的农村财务现状出发,以当代农村财务管理理论为依据,寻找农村财务管理的问题,探寻与之对应的解决措施。
二、农村财务管理问题的概述(一)农村财务管理问题的起源农村财务管理①是指直接归农民集体占有、支配、管理的各种资产所发生的一切收入的使用、分配等财务活动的核算、计划、监督与控制。
财务管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而逐渐成熟起来的,他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可国内对农村财务管理的理论研究则出现的较晚,而西方要比国内早很多,成熟度也较高。
目前,我国农村实行的是以家庭土地联产承包为基础,以村集体统一经营和①潘自强.村级财务管理的主要模式及其评价[J].农村经济,2009年第二期,(1).家庭分散经营,此管理模式强调的是上级对下级进行统一管理,尤其在新区和互助合作相对薄弱的地区,对有互助经验的管理人员有较大的需求,以致存在着很强的依附性。
而国外的农村财务管理大多数采用的是合作社的管理模式,其中包含自愿和开放的社员制,社员民主政治和管理,自主和自立的原则等内容,可见外国的合作社都带有强烈的自主性和独立性。
(二)规范农村财务管理工作对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性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农村财务管理工作越发突显出重要性。
为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我国加强和规范农村财务管理存在其必然性。
实践也证明,只有加强了农村财务的管理水平,才能确保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真正保障农村的稳定和促进经济健康的发展;才能确保农村财务管理的规范化、体制化、民主化;才能调动广大村民参与民主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因此,加强和规范农村财务管理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是搞好“三农”工作的中心,也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证。
1.做好农村财务管理,是农村集体资金合理、有效地使用的前提。
近年来,农村集体经济实力不断壮大,积累了一定规模的集体资金,但是在资金使用中却存在诸多问题,搞好农村财务管理工作,可以将农村集体资金的使用合理化,使有限的资金得到充分利用,以致真正去壮大集体经济,提高农业科技含量,改善农村基础条件等项目上,使农村各项工作步入一个良性发展轨道以促进农村的和谐与稳定。
2.做好农村财务管理,是新农村改革发展的有利保障。
农村财务管理直接关系到党的方针政策在农村的落实,直接影响农村的经济发展。
一直以来,政府出台了很多农村补贴措施来促进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如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补贴等,都体现着党对农民的关怀。
所以,做好农村财务管理为新农村改革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保障。
3.做好农村财务管理是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和廉政建设的需要。
农村财务管理不仅是一项经济问题,更是一项政治问题。
开展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离不开财务管理工作,加强村集体财务组织的财务管理,有利于广大农村基层干部发扬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促进廉政建设和社会稳定,这真正贯彻落党和国家有关方针、政策、法规、制度来开展工作。
三、农村财务管理现状分析(一)乡村账目管理混乱,会计核算业务不规范。
我国的农村经济业务会计核算普遍存在着不规范的情况,至今仍没有形成一套严格、完整,行之有效的财务管理流程。
以致很多农村财务会计人员没有按国家统一规定来设置会计科目,账薄的设置也不合理,如很多村不设总账和往来账而只有现金和银行帐;有的村由于原始单据缺乏正式发票,随意性强,导致大多数单据都是白纸甚至是用烟盒纸代替;更有甚者,有的财会人员直接不懂业务,干脆就不设账、不登帐。
以下是对某镇一个村级财务管理情况的调查,截止年底,该村级债务120万元,人均债务达1.34万元,其中:两年以上欠款占有70%,基本上都是收不回来的账;无头账约占10%;有部分欠款是早在1980年以前借的,已达20年之久,其中村干部本人及亲属借支比重较大①。
仅看这样一个小镇就足以体现了乡村账目管理的混乱程度。
此外,对于农村会计核算业务规范程度,以下是对某镇一个村级情况的调查结果。
表1会计核算业务规范程度有偶尔没有“白条抵库”现象62.51%28.12%9.73%会记账薄不完整54.07%14.67%31.26%出纳与会计不分开67.58%14.68%17.74%报销发票不规范39.19%38.15%22.66%从表1中的数据可以看出,我国的农村经济业务会计核算存在不规范的情况很严重,“白条抵库”现象频繁发生,已达62.51%,会计账簿不完整的、出纳与会计不分开、报销发票不规范的情况已分别占到比例的54.07%、67.58%、39.19 %,不规范程度平均超过一半,说明乡村账目管理极其混乱,这些方面的问题都有待加强控制。
①/caiwuqita/060805/15121473.html——PaperRater云论文库(二)政策对农村财务管理问题的疏忽1.对农村财务管理问题重视程度不够。
目前乡村干部普遍认为村级去实行自治,不宜多插手管理。
由于这种片面认识,导致干部群体对农村财务管理不重视,这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财务管理混乱的蔓延,给某些不廉洁的干部有可乘之机。
2.财务方面的政策、规章制度落实不到位。
财务制度不健全,执行不力是目前农村财务管理的另一大主要问题,以致很多农村财务会计人员没有按国家统一规定来办事,财务票据不规范,审批不正常,甚至有些财务管理的主管干部并不熟悉财务法规和财务制度,还不听从财会人员的意见,白条、便条入账多,造成农村财务管理一片混乱的局面。
如某村财务开支437笔,其中未审批的就有271笔,占62%。
3.法规,政策宣传不到位,村干部法制观念薄弱。
我国一直在搞农村普法教育,但群众法制意识淡薄的局面仍很难改变,主要是由于基础差、任务重,在有些情况下还没有脱离走形式、不注重实际效果的教育方式,以致法规,政策没有被有效的贯彻实施,要真正使农村干部群众“知法、懂法、守法”还需要长期的工作。
(三)在职人员违纪现象严重1.财务公开不透明。
由于村民们维权意识缺乏、法制观念淡薄,再加上部分村干部自觉性不高,擅长做文章,导致财务公开不透明,促使财务程序不合理、公开不及时、假公开等特征,农村财务支出用于招待性的费用开支严重,少部分村干部存在贪污、挪用集体资金、用公款来购置轿车、手机等奢侈品等现象,结果造成很多农村财务公开工作流于形式。
2.巧立名目乱开支。
巧立名目乱开支也是在职人员违纪现象的又一大表现,主要表现为乱发误工补贴、伪造票据、巧立名目乱开支。
此外,村干部的工资薪金没有依据和统一标准,应拿多少,如何领取,没有标准,也缺乏依据。
通过对某个乡镇的调查了解到,2009年该乡镇村党支部书记工资最高的达到三万多元,而其他村干部的工资却不足一万元。
(四)农村财会从业人员素质低下,财会队伍不稳定1.农村财会从业人员素质低下。
财务管理要求在职工作人员熟悉业务,有一定的任职资格,从事财务管理的时间相对持久。
然而农村财务从业人员中有很大一部分没有经过专业的知识培训,以下是基于某个地区的财会人员素质进行调查的结果。
表2人员素质调查①人员学历大学 5.12%高中或中专10.34%初中84.54%是否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有61.25%无38.75%无77.33%从表2中的数据可以看出,本地区农村财务人员的学历比较低,初中水平占到了84.54%,高中水平却仅占10.34%,大学学历所占比例更是甚微,只有5.12%,而且据调查统计很多从业人员的大学学历基本上都是在职考取的。
另一数据显示在农村会计人员中没有会计从业资格证的已占了38.75%,这对于农村财务的规范管理是极其不利的,农村财务人员业务生疏,无专业技能,在实际操作中出现凭证不查实、审批不严格、记账方法简单等现象,难以达到会计基础的规范要求。
2.财会人员队伍不稳定。
财务管理的业务性质和工作连续性要求财会人员要相对稳定。
但是,目前农村财会人员选拔任用不规范,部分的财会人员是由村干部指定,有的都是自己的亲信。
每当村党支部、村委会换届,出纳、会计便会跟着换届,从而出现了“一朝天子一朝臣”的现象,频繁更换会计人员,无法确保财会人员队伍的稳定性。
另一方面,会计人员年龄老化,学历偏低,其素质完全达不到会计人员应有的水准,而很多有专业知识的年青人又不愿意留在村里干,再加上找不到合适的人选,①王竞科,王伟娟.农村财务管理制度的研究及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2年第10期,(2).致使一些业务生疏的高龄会计人员也上岗担任会计人员,导致农村财会人员年龄结构失衡,队伍老龄化,同时农村财会人员往返于乡政府与本村之间工作繁重,但他们的待遇较低。
工作上干好、干坏一个样,缺乏有效的奖惩措施,这大大挫伤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账目处理上一旦出现差错,村会计推卸责任,认为是乡里记账的结果,责任心不强,以致很多专业人士不愿担任农村财务会计。
(五)农村财务管理水平落后1.财务基础工作薄弱,财务处理程序有待进一步提高。
农村财务会计制度需要进一步规范和健全,虽然很多村都已经建立了自己的财务工作流程,但是能够按照工作流程规范的进行账务处理的财务部门却很少。
2.财务制度没有真正落实到位。
农村财务管理虽然有其可操作的规章制度,但是很多村干部在思想上没有重视财务工作,对财务制度根本落实不到位,加之会计人员工作过程中缺乏自主性和独立性,导致会计核算不规范,信息失真。
3.农村财务监督渠道不畅。
以下是基于在农监局对某个地区外部监督环境的调查结果,调查内容主要从法规数量、上级部门监管、村民参与监管的意识三点很具代表性的问题来做展开。
表3外部环境调查法规数量少67.34%一般24.67%多7.99%上级部门监管松26.47%一般61.56%紧11.97%村民参与监管的意识弱39.23%一般54.79%强 5.98%从表3的数据可以看出,认为现在关于农村财务管理的法规数量偏少的占67.34%,同时有26.47%的认为上级部门监管程度太松,而认为上级部门监管很紧的只占了11.97%,大部分人持中立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