伸指肌腱的分区课件
止点
拇指近节指骨底部 拇指远节指骨底部 第2~5指中、远节指 骨底 食指指背腱膜
小指指背腱膜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第二区:中节指骨区
包括两侧束,在此区 逐渐合并成一束,两束之 间有横向纤维相连,形成 三角韧带。此区断裂亦表 现为“槌状指”。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第三区:近侧指间关节屈
此区包括中间束及两侧束,中 间束止于中节指骨基底部,两外 侧束经关节背外侧走向远侧并逐 渐靠拢,此区断裂表现为近侧指 间关节屈曲;不能主动伸直;如 果两侧束保留完整,可出现远侧 指间关节伸直,近侧指间关节屈 曲即所谓“钮孔畸形”。
参考文献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奈特人体解剖图谱》 《实用解剖图谱上肢分册》 《手外科学》 《骨科临床解剖学》 《实用骨科学》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第一区:远侧指间关节区
两侧束汇合后止于远 节指骨基底部,易发生切 割伤或肌腱止点的撕脱骨 折,损伤后表现为远侧指 间关节不能伸直,“槌状 指”。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解剖学基础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各伸指肌的起止部位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名称
拇短伸肌 拇长伸 指伸肌 食指伸肌 小指伸肌
起点
尺桡骨背面 尺桡骨背面 肱骨外上髁 尺桡骨背面 肱骨外上髁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伸肌肌腱的verdan分区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Verdan法将伸指肌腱分为8区,奇数区对应 关节部位,偶数区对应骨干部位。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此区食指、小指各有两 条肌腱,单独一条肌腱 断裂掌指关节活动可以 正常 由于腱间联合的存在, 肌腱断裂后掌指关节仍 可保留部分伸直功能, 需特别注意。
第七区:腕背区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伸指肌腱唯一有腱鞘 的区域,损伤后易回缩 ,修复后易粘连,术中 常需切除相应部分伸肌 支持带。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第四区:近节指骨区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此区伸指肌腱形成宽阔的指背腱膜(尚有 骨间肌、蚓状肌加入),可以在指骨背面自 由滑动,此区断裂由于指背腱膜的回缩,被 动牵拉近节指骨,导致指间关节过伸。
第五区:掌指关节区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此区肌腱活动范围 大,约5~8mm,此区断裂 掌指关节不能伸直,但由 于蚓状肌和骨间肌的作用 ,指间关节仍可伸直。
第六区:掌骨区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第八区:前臂区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肌腱间有较多的疏松结 缔组织,修复后粘连轻。 此区拇长展、拇短伸肌腱 跨越桡侧腕长、短伸肌和 拇长伸肌腱,多根肌腱断 裂时要注意肌腱的走行与 排列,不可错接。
五分区法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