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一消化系统解剖生理1急性阑尾炎易出现坏死穿孔,其最主要的解剖因素是DA 阑尾,管腔狭小,排空欠佳B 阑尾系膜短宜扭曲C 阑尾是与盲肠相通的弯曲盲管,呈蚯蚓状D 阑尾动脉是一条终末血管,且无侧支E 阑尾管壁淋巴组织丰富2胆固醇结石好发的部位是DA 胆总管B 肝左管C 肝右管D 胆囊E 肝总管3胆囊的生理功能除外AA 分泌胆汁B 调节胆管内压力C 浓缩胆汁D 储存胆汁E 排出胆汁4支配声带运动的颈部神经是 CA 喉上神经外支B 枕小神经C 喉返神经D 锁骨上神经E 颈皮神经5食管癌好发部位是 BA 食管下段B 食管中段C 食管上段和下段D 食管下段和中段E 食管上段和中段6人体食管的长度约为 AA 25cmB 28 cmC 30 cmD 45 cmE 50 cm7牛羊乳喂养的婴儿粪便颜色是 BA 墨绿色B 淡黄色C 白陶土色D 黄绿色E 深黄色8新生儿食管狭窄部位共有 CA 1 个B 2 个C 3 个D 4 个E 5 个9急性胰腺炎发病的解剖基础是 DA 胆结石与胆道疾病B 两个器官同属迷走神经支配C 大量饮酒和暴饮暴食D 胰管与胆总管共同通道及开口E Qddi 括约肌存在10临床上区分直肠和肛管的解剖标志是 BA 肛瓣B 齿状线C 直肠柱D 肛柱E 肛乳头三慢性胃炎病人的护理1慢性胃炎的主要致病因素是 EA 细菌毒素或微生物感染B 酗酒和暴饮暴食C 精神神经功能障碍D 长期服用某些药物E 幽门螺杆菌感染2慢性胃炎的典型临床表现是 EA 上腹肌饿痛,餐后缓解B 长期上腹痛,餐后缓解C 腹部绞痛、腹胀、停止排便排气D 腹痛、腹泻、消化不良、黏液便E 上腹饱胀不适,餐后加重3诊断慢性胃炎最可靠的方法是 DA 胃液分析B 血清学检查C 胃肠钡剂检查D 纤维胃镜检查E 幽门螺杆菌检测4慢性胃炎的饮食护理,应除外 DA 避免食用过咸、过甜、辛辣、生冷等刺激性食物B 宜少量多餐C 进食易消化的饮食D 为帮助消化,餐后宜从事体力劳动E 胃酸低者多喝鸡汤和肉汤5患者,女性,26 岁,诊断为慢性胃炎。
护士指导其饮食,适合食用的是 CA 浓茶B 咖啡C 脱脂牛奶D 辣椒E 油炸食品四消化性溃疡病人的护理1与消化性溃疡发病关系最密切的细菌是EA 链球菌B 厌氧菌C 金黄色葡萄球菌D 痢疾杆菌E 幽门螺杆菌2引起消化性溃疡的损害因素中,占主导地位的是EA 饮食不当B 精神紧张C 细菌感染D 消炎药刺激E 胃酸- 胃蛋白酶3消化性溃疡特征性的主要表现是EA 反酸、嗳气B 恶心、呕吐C 消瘦D 贫血E 周期性、规律性上腹痛4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上腹疼痛的典型特点是AA 疼痛-进食-缓解B 持续性疼痛C 缓解-疼痛-进食D 进食-疼痛-缓解E 无规律性疼痛5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腹痛的节律特点为EA 午夜疼痛缓解B 进食后疼痛无缓解C 餐后0.5~1 小时腹痛明显D 服用抗酸药疼痛无缓解E 空腹时腹痛明显6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大出血的主要表现是CA 剧烈上腹痛B 上腹部反跳痛C 大量呕血或黑粪D 肠鸣音活跃E 血细胞比容下降7消化性溃疡并发幽门梗阻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EA 体重下降B 食欲缺乏C 水和电解质紊乱D 餐后上腹部饱胀E 呕吐大量宿食8消化性溃疡患者的疼痛节律改变或消失,常提示患者其可能的原因是DA 晨起B 饮酒过度C 夜晚D 癌变E 过度劳累9为胃溃疡穿孔的患者进行腹部穿刺,其抽出液是AA 黄色,浑浊,无臭味,可有食物残渣B 暗红色血性液C 稀脓性略带臭味D 淡黄色透明液体E 血性,胰淀粉酶含量增高10在消化性溃疡的治疗中,抑制胃酸分泌作用最强的药物是EA 铝碳酸镁B 西咪替丁C 碳酸氢钠D 枸橼酸铋钾E 奥美拉挫11消化性溃疡患者应在餐前0.5 小时服用的药物是DA 氢氧化铝- 镁乳合剂B 西咪替丁C 法莫替丁D 枸橼酸铋钾E 硫糖铝混悬液12毕II 式胃大部切除术,与残胃吻合的器官是AA 空肠近端B 空肠远端C 十二指肠D 回肠远端E 结肠远端13患者,男性,42 岁,十二指肠溃疡病10 年。
近2 个月来,上腹胀满不适,伴反复呕吐酸臭味宿食。
术前诊断最可靠的检查是DA X 线钡剂造影B 血培养C MRID 纤维胃镜E 腹部CT14患者,男性,42 岁,十二指肠溃疡史5 年,聚会饮酒后出现刀刺样剧烈上腹疼痛入急诊。
患者面色苍白,护士查体示:血压80/65mmHg,全腹肌紧张, 压痛、反跳痛明显。
该护士此时为患者采取的首要措施是CA 安慰患者,给予镇静药B 持续低流量吸氧C 立即禁食和胃肠减压D 输注冷冻红细胞E 持续心电监护15患者,女性,37 岁,十二指肠溃疡。
近1 个月疼痛节律性消失,餐后腹痛伴呕吐,呕吐物为大量隔夜食物。
此时护士采取的护理措施应除外EA 暂禁食、禁水B 连续胃肠减压C 疼痛护理,缓解患者心理压力D 肠外营养E 术前每餐前洗胃16患者,女性,37 岁,胃溃疡,胃大部切除术。
术后24 小时内,护士应重点观察AA 胃管引流液与血压变化B 有无尿潴留C 生命体征变化D 切口感染E 咳嗽与肺部并发症17患者,男性,53 岁,患有胃溃疡出血,经治疗出血停止,病情缓解,粪便隐血试验阴性。
如果患者再次发生呕血时,护士应为其采取的体位是AA 平卧位,头偏向一侧B 头低足高位C 截石位D 平卧屈膝位E 半坐卧位18患者,男性,47 岁,胃大部切除术后4天。
观察发现:患者体温38.6C,切口红肿、疼痛。
该患者最可能出现的情况是BA 切口裂开B 切口感染C 膈下脓肿D 肺部感染E 吻合口破裂19患者,女性,37 岁,胃大部切除术后第3 天,肠蠕动未恢复,护士查体发现患者腹胀仍非常明显,该护士给予患者最有效的护理措施是BA 增加床上活动B 胃肠减压C 腹部热敷D 肛管排气E 环形按摩腹部20患者,女性,30 岁。
消化性溃疡患者,给予奥美拉唑+枸橼酸铋钾+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四联治疗期间出现黑粪,但粪便隐血试验报告为阴性。
护士判断患者出现黑粪的原因是CA 溃疡出血B 奥美拉唑不良反应C 枸橼酸铋钾不良反应D 克拉霉素不良反应E 服用铁剂21患者,女性,40 岁。
因反酸、恶心、间歇性上腹疼痛1 年,被诊断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正确缓解腹痛的方法是CA 针刺疗法B 腹部热敷C 睡前加餐D 服用镇痛药E 腹部按摩22患者,女性,43 岁。
消化性溃疡病史8 年。
近日来上腹部疼痛加剧,无恶心呕吐,今晨起排尿排便时自觉头晕、乏力、黑矇,前来就诊。
关于病史资料的收集,除腹痛外,还应该重点询问的是AA 粪便颜色B 尿液颜色C 服药情况D 睡眠情况E 进食情况23患者,女性,49 岁,胃溃疡行胃大部切除术。
术后第10 天,护士发现患者进午餐后感头晕、心悸、出汗,伴恶心、呕吐,护士立即为患者采取平卧位,数分钟后症状缓解,该护士考虑患者出现了CA 吻合口水肿B 吻合口梗阻C 倾倒综合征D 吻合口破裂E 远侧空肠段梗阻(24~26题共用题干)患者,女性,50 岁。
十二指肠溃疡病史10 余年。
近日患者自觉疼痛加剧,1 小时前突感上腹刀割样疼痛,很快蔓延到全腹疼痛。
急诊入院:查体全腹有明显的压痛反跳痛,肌紧张板样强直,初诊为十二指肠穿孔。
24确诊肠穿孔的重要依据是BA 既往病史B X 线示膈下游离气体C 肛门停止排便排气D 是否有休克表现E 腹痛的程度25 医嘱予非手术治疗,其措施不包括EA 禁食B 胃肠减压C 静脉补液D 应用抗生素E 腹腔穿刺抽液26 护士指导患者应采取的适宜体位是CA 截石位B 半卧位C 平卧位D 俯卧位E 头高足低位五溃疡性结肠炎病人的护理1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表现应除外 DA 腹痛—便意—便后缓解B 左下腹有压痛C 易形成肠腔狭窄D 易形成肠瘘E 少数可癌变2溃疡性结肠炎病变常见的累及部位是 AA 直肠和结肠B 回盲部C 盲肠D 结肠E 升结肠3溃疡性结肠炎最主要的临床表现是 BA 高热B 腹泻C 血便D 腹痛E 脓血便4判断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的标志性检查项目是 CA 红细胞沉降率增高B 白细胞增高C C 反应蛋白增高D 粪便检查见血、脓和粘液E X 线钡剂灌肠检查:可见粘膜粗乱或有细颗粒改变5下列药物中用于治疗轻、中型溃疡性结肠炎的首选药是 CA 糖皮质激素B 免疫抑制药C 氨基水杨酸制剂D 氯霉素E 止泻药6护士遵医嘱为溃疡性结肠患者行保留灌肠治疗,应协助患者采取的体位是 AA 左侧卧位B 右侧卧位C 截石位D 膝胸卧位E 中凹卧位7患者,男性,38 岁。
因腹泻、腹痛 2 年,被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本次急性加重 5 天入院。
患者大便检查粪便的形态是 EA 米泔水样便B 黑粪C 羊屎便D 白陶土样便E 黏液脓血便(8~10 题共用题干)患者,男性,28岁。
腹泻、脓血便4周,每天4~5 次,伴下腹阵痛,便后缓解8 最有可能考虑的疾病是 EA 克罗恩病B 肠易激综合征C 直肠肛管周围脓肿D 肠结核E 溃疡性结肠炎9 为明确诊断,应进行的检查是 DA X 线钡剂灌肠检查B 腹部 B 超C 粪便检查D 结肠镜E 腹部CT 10 首选的治疗药物是 DA 异烟肼B 糖皮质激素C 匹维溴铵D 硫胺黄吡啶E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十一肝硬化病人的护理1在我国,肝硬化最常见的原因是DA 血吸虫B 酒精中毒C 饮水污染D 病毒性肝炎E 黄霉曲素2肝硬化患者出现全血细胞减少的原因主要是BA 血液稀释B 脾功能亢进C 肝衰竭D 营养不良E 失血过多3肝硬化患者功能减退的临床表现除外A 贫血B 脾大C 肝掌D 恶心、呕吐E 蜘蛛痣4给肝硬化腹水患者腹腔穿刺时应注意EA 取平卧位B 指导患者限制饮水C 加强静脉补液D 观察尿量是否减少E 束紧多头腹带5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失代偿的典型表现是EA 头晕、头痛B 恶心、呕吐C 蜘蛛痣D 腹痛、腹泻E 腹水6 患者,女性,59 岁,肝硬化 5 年,入院 1 周。
2 天前患者突然神志恍惚、举止反常、言语不清。
判断患者可能出现的情况是CA 脑栓塞尿毒症C 肝性脑病D 脑出血E 高血压脑病7患者,男性,50 岁。
长期酗酒导致酒精肝硬化,患者应首先改变的生活方式是AA 戒酒B 补充维生素C 保证充足的营养、低脂高蛋白饮食D 服用解酒护肝药E 保持心情舒畅8患者,女性,40 岁。
乙型肝炎15 年,肝硬化 5 年入院。
护士在进行入院评估时患者自述“皮肤特别痒,睡觉的时候会把皮肤挠破”。
分析导致患者皮肤瘙痒的原因可能是DA 转氨酶增高B 慢性肾功能不全C 药物过敏D 胆红素增高E 血浆白蛋白降低9患者,男性,61 岁,诊断为肝硬化。
入院查体:面部蜘蛛痣、肝掌、乳房发育。
出现此体征的原因是CA 肾功能不全B 免疫力下降C 肝功能不全D 垂体性腺功能紊乱E 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10患者,女性,51 岁,因牙龈反复出血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