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直角坐标系能力提高训练题2.(2014•株洲)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孔明做走棋的游戏,其走法是:棋子从 原点出发,第 1 步向右走 1 个单位,第 2 步向右走 2 个单位,第 3 步向上走 1 个单位,第 4 步向右走 1 个单位„依此类推,第 n 步的走法是:当 n 能被 3 整除 时,则向上走 1 个单位;当 n 被 3 除,余数为 1 时,则向右走 1 个单位;当 n 被 3 除,余数为 2 时,则向右走 2 个单位,当走完第 100 步时,棋子所处位置的 坐标是( )B . ( 67 , 33 ) C . ( 100 , 33 ) D . ( 99 , 34 ) A . ( 66 , 34 )3.(2013•邵阳)如图是我市几个旅游景点的大致位置示 意图,如果用(0,0)表示新宁莨山的位置,用(1,5) 表示隆回花瑶的位置,那么城市南山的位置可以表示为 ( )A. ( 2, 1)B. ( 0, 1)C . ( -2 , -1 )D . ( -2 , 1 )5.(2013•钦州)定义:直线 l1 与 l2 相交于点 O,对于平面内任意一点 M,点 M 到直线 l1、 l2 的距离分别为 p、 q, 则称有序实数对 (p, q) 是点 M 的“距离坐标”, 根据上述定义,“距离坐标”是(1,2)的点的个数是(A. 2 B. 3 C. 4)D. 56.(2013•宁德)如图,是用围棋子摆出的图案(用棋子的位置 用用有序数对表示,如 A 点在(5,1)),如果再摆一黑一白两 枚棋子, 使 9 枚棋子组成的图案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 形,则下列摆放正确的是(A. 黑 ( 3, 3) , 白 ( 3, 1) C. 黑 ( 1, 5) , 白 ( 5, 5))B. 黑 ( 3, 1) , 白 ( 3, 3) D. 黑 ( 3, 2) , 白 ( 3, 3)7.(2011•怀化)如图,若在象棋盘上建立直角坐标系,使 “帅”位于点 (-1, -2) . “馬”位于点 (2, -2) , 则“兵” 位于点( )A . ( -1 , 1 )B . ( -2 , -1 )C . ( -3 , 1 )D . ( 1 , -2 )18.(2010•西宁)如图是小刚的一张脸,他对妹妹说“如果我用(0, 2)表示左眼,用(2,2)表示右眼,那么嘴的位置可以表示成( )A. ( 1, 0)B . ( -1 , 0 )C . ( -1 , 1 )D . ( 1 , -1 )9.(2010•百色)以百色汽车总站为坐标原点,向阳路为 y 轴建立直角坐标系, 百色起义纪念馆位置如图所示,则其所覆盖的坐标可能是(A . ( -5 , 3 ) B. ( 4, 3) C . ( 5 , -3 ))D . ( -5 , -3 )14.(2008•金华)2008 年 5 月 12 日,在四川省汶川县发生 8.0 级特大地震, 能够准确表示汶川这个地点位置的是(A . 北 纬 31 ° C. 金 华 的 西 北 方 向 上)B . 东 经 103.5 ° D . 北 纬 31 °, 东 经 103.5 °15.(2008•双柏县)如图,小明从点 O 出发,先向西走 40 米, 再向南走 30 米到达点 M,如果点 M 的位置用(-40,-30)表示, 那么(10,20)表示的位置是( )A. 点 AB. 点 BC. 点 CD. 点 D16.(2008•台湾)以下是甲、乙、丙三人看地图时对四个地标的描述: 甲:从学校向北直走 500 公尺,再向东直走 100 公尺可到图书馆. 乙:从学校向西直走 300 公尺,再向北直走 200 公尺可到邮局. 丙:邮局在火车站西方 200 公尺处. 根据三人的描述, 若从图书馆出发, 判断下列哪一种走法, 其终点是火车站 (A . 向 南 直 走 300 公 尺 , 再 向 西 直 走 200 公 尺 B . 向 南 直 走 300 公 尺 , 再 向 西 直 走 600 公 尺 C . 向 南 直 走 700 公 尺 , 再 向 西 直 走 200 公 尺 D . 向 南 直 走 700 公 尺 , 再 向 西 直 走 600 公 尺)18. (2007•雅安) 如图, 是象棋盘的一部分. 若“帅”位于点 (1, -2)上,“相”位于点(3,-2)上,则“炮”位于点(A . ( -1 , 1 ) B . ( -1 , 2 ) C . ( -2 , 1 ))上.D . ( -2 , 2 )210. (2010•潍坊)如图,雷达探测器测得六个目标 A、B、C、D、E、F 出现.按照规定的目标表示方法,目标 C、F 的位置表示为 C(6,120°)、 F(5,210°).按照此方法在表示目标 A、B、D、E 的位置时,其中表示不正确 的是( )B . B ( 2 , 90 °) C . D ( 4 , 240 °) D . E ( 3 , 60 °) A . A ( 5 , 30 °)6. (2008•湛江)将正整数按如图所示的规律排 列下去,若有序实数对(n,m)表示第 n 排,从 左到右第 m 个数,如(4,2)表示实数 9,则表 示实数 17 的有序实数对是-------. 8. (2008•恩施州)将杨辉三角中的每一个数都 换成分数,得到一个如图所示的分数三角形,称莱布尼 茨三角形.若用有序实数对(m,n)表示第 m 行,从左 到右第 n 个数,如(4,3)表示分数 1/12.那么(9,2) 表示的分数是 -------. 10.(2007•重庆)将正整数按如图所示的规律排列下 去.若用有序实数对(n,m)表示第 n 排,从左到右第 m 个数,如(4,3)表示实数 9,则(7,2)表示的实数是 ------. 1.(2014•威海)已知点 P(3-m,m-1)在第二象限,则 m 的取值范围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A. B.)C. D.2. (2014•台湾)如图的坐标平面上有 P、Q 两点,其坐标分别为(5, a)、(b,7).根据图中 P、Q 两点的位置,判断点(6-b,a-10) 落在第几象限?( ) ) 3.(2014•北海)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 M(-2,1)在( 在象限是( ) )4.(2014•菏泽)若点 M(x,y)满足(x+y)2=x2+y2-2,则点 M 所 5.(2013•昭通)已知点 P(2a-1,1-a)在第一象限,则 a 的取值范围在数轴 上表示正确的是(3A.B.C.D.6.(2013•日照)如果点 P(2x+6,x-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第四象限内,那 么 x 的取值范围在数轴上可表示为(A. B.)C. D.7.(2013•柳州)在下列所给出坐标的点中,在第二象限的是(A. ( 2, 3) B . ( -2 , 3 ) C . ( -2 , -3 ))D . ( 2 , -3 )8.(2013•东营)若定义:f(a,b)=(-a,b),g(m,n)=(m,-n),例如 f(1,2)=(-1,2),g(-4,-5)=(-4,5),则 g(f(2,-3))=(A . ( 2 , -3 ) B . ( -2 , 3 ) C. ( 2, 3))D . ( -2 , -3 )9.(2013•乌鲁木齐)对平面上任意一点(a,b),定义 f,g 两种变换:f(a, b)=(a,-b).如 f(1,2)=(1,-2);g(a,b)=(b,a).如 g(1,2) =(2,1).据此得 g(f(5,-9))=(A . ( 5 , -9 ) B . ( -9 , -5 ))C. ( 5, 9) D. ( 9, 5)10.(2013•湛江)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 A(2,-3)在第()象限. ) )11.(2013•淄博)如果 m 是任意实数,则点 P(m-4,m+1)一定不在( 的距离恰为到 x 轴距离的 3 倍.若 A 点在第二象限,则 A 点坐标为何?(A . ( -9 , 3 ) B . ( -3 , 1 ) C . ( -3 , 9 )12.(2013•台湾)坐标平面上有一点 A,且 A 点到 x 轴的距离为 3,A 点到 y 轴D . ( -1 , 3 )13.(2012•钦州)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对于平面内任意一点(x,y),若规 定以下两种变换: ①f(x,y)=(y,x).如 f(2,3)=(3,2); ②g(x,y)=(-x,-y),如 g(2,3)=(-2,-3). 按照以上变换有:f(g(2,3))=f(-2,-3)=(-3,-2),那么 g(f(-6, 7))等于(A. ( 7, 6))B . ( 7 , -6 ) C . ( -7 , 6 ) D . ( -7 , -6 )14.(2012•怀化)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3,3) 所在的象限是( ) 15. (2012•济南)如图,矩形 BCDE 的各边分别平行于 x 轴或 y 轴, 物体甲和物体乙分别由点 A (2, 0) 同时出发, 沿矩形 BCDE 的边作环绕运动,物体甲按逆时针方向以 1 个单位/秒匀速运动,物体乙按顺时针方向以 2 个单位/ 秒匀速运动,则两个物体运动后的第 2012 次相遇地点的坐标是(4)A. ( 2, 0)B . ( -1 , 1 )C . ( -2 , 1 )D . ( -1 , -1 )17.(2012•天水)已知点 M 到 x 轴的距离为 1,到 y 轴的距离为 2,则 M 点的坐 标为( )B . ( -1 , -2 ) D .( 2 , 1 ) ,( 2 , -1 ) ,( -2 , 1 ) ,( -2 , -1 ) A. ( 1, 2) C . ( 1 , -2 )18.(2012•六盘水)定义:f(a,b)=(b,a),g(m,n)=(-m,-n).例 如 f(2,3)=(3,2),g(-1,-4)=(1,4).则 g[f(-5,6)]等于(A . ( -6 , 5 ) B . ( -5 , -6 ) C . ( 6 , -5 ))D . ( -5 , 6 )19.(2012•大连)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 P(-3,1)所在的象限是( 20.(2012•菏泽)点 P(-2,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所在的象限是( 21.(2012•龙岩)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 P(2,-3),则点 P 在( 22. (2012•莆田)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1,1),B(-1,1), C(-1,-2),D(1,-2).把一条长为 2012 个单位长度且没有弹性的 细线(线的粗细忽略不计)的一端固定在点 A 处,并按 A-B-C-D-A-„的 规律紧绕在四边形 ABCD 的边上,则细线另一端所在位置的点的坐标是 ( )B . ( -1 , 1 ) C . ( -1 , -2 )) ) )A . ( 1 , -1 )D . ( 1 , -2 )23.(2012•随州)定义:平面内的直线 l1 与 l2 相交于点 O,对于该平面内任意 一点 M,点 M 到直线 l1、l2 的距离分别为 a、b,则称有序非实数对(a,b)是点 M 的“距离坐标”,根据上述定义,距离坐标为(2,3)的点的个数是(A. 2 B. 1 C. 4 D. 3)24.(2011•莆田)已知点 P(a,a-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第一象限内,则 a 的取值范围在数轴上可表示为(A. B.)C. D.25.(2011•北海)点 P(2,-3)所在的象限为() )226.(2011•大连)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 P(-3,2)所在象限为( 所在的象限是( )27.(2011•枣庄)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 P 的坐标为(-2,a +1),则点 P 28.(2011•曲靖)点 P(m-1,2m+1)在第二象限,则 m 的取值范围是( 29.(2011•太原)点(-2,1)所在的象限是(A . -2 < a < 0 B. 0< a< 25) ))D. a< 030.(2011•桂林)若点 P(a,a-2)在第四象限,则 a 的取值范围是(C. a> 21.(2014•玉林)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4,4)在第()象限.2.(2014•黔西南州)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对于平面内任一点(m,n),规定 以下两种变换: (1)f(m,n)=(m,-n),如 f(2,1)=(2,-1); (2)g(m,n)=(-m,-n),如 g (2,1)=(-2,-1) 按照以上变换有:f[g(3,4)]=f(-3,-4)=(-3,4),那么 g[f(-3,2)]= ( ). 5.(2013•宁夏)点 P(a,a-3)在第四象限,则 a 的取值范围是( 取值范围是( 标是( ). ) )7.(2012•扬州)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 P(m,m-2)在第一象限内,则 m 的8.(2012•呼伦贝尔)第二象限内的点 P(x,y)满足|x|=5,y2=4,则点 P 的坐 9.(2012•泰安)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若干个 横坐标分别为整数的点,其顺序按图中“→”方向排列, 如(1,0),(2,0),(2,1),(1,1),(1,2), (2, 2) „根据这个规律, 第 2012 个点的横坐标为( ).10. (2012•北京)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 我们把横、 纵坐标都是整数的点叫做整点. 已 知点 A(0,4),点 B 是 x 轴正半轴上的整点, 记△AOB 内部(不包括边界)的整点个数为 m.当 m=3 时,点 B 的横坐标的所有可能值是 ( ); 当点 B 的横坐标为 4n (n 为正整数) 时, m=( ) (用含 n 的代数式表示) . 11.(2012•德州)如图,在一单位为 1 的方格纸上, △A1A2A3,△A3A4A5,△A5A6A7,„,都是斜边在 x 轴上、 斜边长分别为 2, 4, 6, „的等腰直角三角形. 若△A1A2A3 的顶点坐标分别为 A1(2,0),A2(1,-1),A3(0,0), 则依图中所示规律,A2012 的坐标为( ). 16.(2010•娄底)如果点 P(m-1,2-m)在第四象限, 则 m 的取值范围是( ). ) 17. (2010•沈阳)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 A1(1,1),A2(2,4),A3(3,9), A4(4,16),„,用你发现的规律确定点 A9 的坐标为( 是( ). ). 18.(2009•青海)第二象限内的点 P(x,y)满足|x|=9,y2=4,则点 P 的坐标 19.(2009•乌鲁木齐)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 A(x-1,2-x)在第四象限, 则实数 x 的取值范围是( 则点 A 的坐标为( ). 20. (2009•南昌)若点 A 在第二象限,且到 x 轴的距离为 3,到 y 轴的距离为 2,61.(2011•安徽)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蚂蚁从原点 O 出发,按向上、向右、 向下、向右的方向依次不断移动,每次移动 1 个单位.其行走路线如图所示.(1)填写下列各点的坐标: A1(---,----),A3(----,----),A12(----,----); (2)写出点 A4n 的坐标(n 是正整数); (3)指出蚂蚁从点 A100 到 A101 的移动方向. 2.(2002•贵阳)若点 M(1+a,2b-1)在第二象限,则点 N(a-1,1-2b)在第 ( )象限. 3.(2000•海淀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已知点 A(1-2k,k-2)在第三象限, 且 k 为整数,求 k 的值. 2.(2014•大庆)对坐标平面内不同两点 A(x1,y1)、B(x2,y2),用|AB|表 示 A、B 两点间的距离(即线段 AB 的长度),用‖AB‖表示 A、B 两点间的格距, 定义 A、B 两点间的格距为‖AB‖=|x1-x2|+|y1-y2|,则|AB|与‖AB‖的大小关系 为( )B . |AB| > ‖ AB ‖ C . |AB| ≤ ‖ AB ‖ D . |AB| < ‖ AB ‖ A . |AB| ≥ ‖ AB ‖3.(2014•台湾)如图,坐标平面上,△ABC 与△DEF 全等, 其中 A、B、C 的对应顶点分别为 D、E、F,且 AB=BC=5.若 A 点的坐标为(-3,1),B、C 两点在方程式 y=-3 的图形上,D、 E 两点在 y 轴上,则 F 点到 y 轴的距离为何?( )A. 2B. 3C. 4D. 54.(2014•南充)如图,将正方形 OABC 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 是原点,A 的坐标为(1,根号 3),则点 C 的坐标为( )75.(2013•莱芜)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 为坐标原点,点 A 的坐标为(1,根 号 3),M 为坐标轴上一点,且使得△MOA 为等腰三角形,则满足条件的点 M 的 个数为(A. 4)B. 5 C. 6 D. 86.(2013•龙岩)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A(0,2), B(0,6),动点 C 在直线 y=x 上.若以 A、B、C 三点为顶点的 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则点 C 的个数是(A. 2 B. 3)C. 4 D. 57.(2013•无锡)已知点 A(0,0),B(0,4),C(3,t+4),D(3,t).记 N(t)为▱ABCD 内部(不含边界)整点的个数,其中整点是指横坐标和纵坐标都 是整数的点,则 N(t)所有可能的值为(A. 6、 7 B. 7、 8)C. 6、 7、 8 D. 6、 8、 98.(2013•咸宁)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 O 为圆心, 适当长为半径画弧,交 x 轴于点 M,交 y 轴于点 N,再分别以点 M、N 为圆心,大于 1/2MN 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在第二象限交 于点 P.若点 P 的坐标为(2a,b+1),则 a 与 b 的数量关系为 (A . a=b)B . 2a+b=-1 C . 2a-b=1 D . 2a+b=19.(2013•苏州)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Rt△OAB 的顶点 A 在 x 轴的正半轴上.顶点 B 的坐标为(3,根号 3),点 C 的坐标为(1/2,0),点 P 为斜边 OB 上的一个 动点,则 PA+PC 的最小值为( ) 10.(2013•济宁)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点 A、B 的坐 标分别为(1,4)和(3,0),点 C 是 y 轴上的一个动点, 且 A、B、C 三点不在同一条直线上,当△ABC 的周长最小时, 点 C 的坐标是( )A. ( 0, 0)B. ( 0, 1)C. ( 0, 2)D. ( 0, 3)811.(2012•长春)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在 x 轴、y 轴的正半轴上分别截取 OA、OB,使 OA=OB;再分别以点 A、B 为圆心,以大于 1/2AB 长为半径作弧,两弧交于点 C.若点 C 的坐标为(m-1, 2n),则 m 与 n 的关系为( )A . m+2n=1B . m-2n=1C . 2n-m=1D . n-2m=112.(2012•三明)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 A 在第 一象限,点 P 在 x 轴上,若以 P,O,A 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 腰三角形,则满足条件的点 P 共有( )A. 2 个B. 3 个C. 4 个D. 5 个14.(2012•广元)若以 A(-0.5,0)、B(2,0)、C(0,1)三点为顶点要画 平行四边形,则第四个顶点不可能在(A. 第 一 象 限 B. 第 二 象 限)C. 第 三 象 限 D. 第 四 象 限15.(2012•烟台)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中,等腰梯形 ABCD 的下底在 x 轴上,且 B 点坐标为(4,0),D 点坐 标为(0,3),则 AC 长为( )A. 4B. 5C. 6D. 不 能 确 定16.(2011•台湾)如图,坐标平面上有两直线 L、M,其方程式分 别为 y=9、y=-6.若 L 上有一点 P,M 上有一点 Q,PQ 与 y 轴平行, 且 PQ 上有一点 R,PR:RQ=1:2,则 R 点与 x 轴的距离为何( )A. 1B. 4C. 5D . 10917.(2011•青岛)如图,若将直角坐标系中“鱼”的每个 “顶点”的横坐标保持不变,纵坐标分别变为原来的 1/2, 则点 A 的对应点的坐标是( )A . ( -4 , 3 )B. ( 4, 3)C . ( -2 , 6 )D . ( -2 , 3 )18.(2011•枣庄)如图,点 A 的坐标是(2,2),若点 P 在 x 轴 上,且△APO 是等腰三角形,则点 P 的坐标可能是( )19.(2011•常德)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D 的顶点 A、B、C 的坐标分别是(0,0)、(3,0)、(4,2),则顶点 D 的坐标为(A. ( 7, 2) B. ( 5, 4) C. ( 1, 2))D. ( 2, 1)20.(2011•衡阳)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菱形 MNPO 的 顶点 P 的坐标是(3,4),则顶点 M、N 的坐标分别是( )A . M( 5 , 0 ), N( 8 , 4 ) B . M( 4 , 0 ), N( 8 , 4 ) C . M( 5 , 0 ), N( 7 , 4 ) D . M( 4 , 0 ), N( 7 , 4 )1.(2014•宿迁)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若菱形 ABCD 的顶点 A,B 的坐标分别为(-3,0),(2,0),点 D 在 y 轴上,则点 C 的坐标是( ).2.(2014•西宁)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 为坐标原点,四边形 OABC 是 矩形,点 A,C 的坐标分别为 A(10,0),C(0,4),点 D 是 OA 的中点,点 P10为线段BC上的点.小明同学写出了一个以OD为腰的等腰三角形ODP的顶点P 的坐标(3,4),请你写出其余所有符合这个条件的P点坐标( ) 3.(2014•盘锦)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和点B分别在x轴和y轴的正半轴上,OA=OB=a,以线段AB为边在第一象限作正方形ABCD,CD的延长线交x轴于点E,再以CE为边作第二个正方形ECGF,…,依此方法作下去,则第n个正方形的边长是( ).4.(2014•长沙)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2,3),点B(-2,1),在x轴上存在点P到A,B两点的距离之和最小,则P点的坐标是( ).5.(2013•玉林)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O是原点,已知A(4,3),P是坐标轴上的一点,若以O,A,P 三点组成的三角形为等腰三角形,则满足条件的点P共有( )个,写出其中一个点P的坐标是( )7.(2013•吉林)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B的坐标分别为(-6,0)、(0,8).以点A为圆心,以AB长为半径画弧,交x正半轴于点C,则点C的坐标为( ).9.(2013•无锡)已知点D与点A(8,0),B(0,6),C(a,-a)是一平行四边形的四个顶点,则CD长的最小值为( ).10.(2013•荆州)如图,△ACE是以▱ABCD的对角线AC为边的等边三角形,点C与点E关于x轴对称.若E点的坐标是(7,-3),则D点的坐标是( ).11.(2013•凉山州)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矩形OABC的顶点A、C的坐标分别为(10,0),(0,4),点D是OA的中点,点P在BC上运动,当△ODP是腰长为5的等腰三角形时,点P的坐标为( ).12.(2012•梧州)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点A的坐标为(-1,1),AB平行于x轴,则点C的坐标为( ).13.(2012•珠海)如图,矩形OABC的顶点A、C分别在x轴、y轴正半轴上,B点坐标为(3,2),OB与AC交于点P,D、E、F、G分别是线段OP、AP、BP、CP的中点,则四边形DEFG的周长为( ).14.(2012•烟台)▱ABCD中,已知点A(-1,0),B(2,0),D(0,1).则点C的坐标为( ).15.(2012•西宁)如图,在菱形ABCD 中,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AC=12,BD=16,E 为AD 中点,点P 在x 轴上移动,小明同学写出了两个使△POE 为等腰三角形的P 点坐标(-5,0)和(5,0).请你写出其余所有符合这个条件的P 点坐标( ). 16.(2012•黑河)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一边长为1的正方形OABC ,边OA 、OC 分别在x 轴、y 轴上,如果以对角线OB 为边作第二个正方形OBB 1C 1,再以对角线OB 1为边作第三个正方形OB 1B 2C 2,照此规律作下去,则点B 2012的坐标为 ( ).17.( 012•莆田)点A 、B 均在由面积为1的相同小矩形组成的网格的格点上,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若P 是x 轴上使得|PA-PB|的值最大的点,Q 是y 轴上使得QA+QB 的值最小的点,则OP•OQ=( ).18.(2012•南京)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规定把一个三角形先沿着x 轴翻折,再向右平移2个单位称为1次变换.如图,已知等边三角形ABC 的顶点B 、C 的坐标分别是(-1,-1)、(-3,-1),把△ABC 经过连续9次这样的变换得到△A′B′C′,则点A 的对应点A′的坐标是( ).19.(2011•沈阳)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点M (1,3)与点N (x ,3)之间的距离是5,则x 的值是 ( ).20.(2011•锦州)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上有点A (1,0),点A 第一次跳动至点A 1(-1,1),第四次向右跳动5个单位至点A 4(3,2),…,依此规律跳动下去,点A 第100次跳动至点A 100的坐标是( ).21.(2011•鞍山)如图,从内到外,边长依次为2,4,6,8,…的所有正六边形的中心均在坐标原点,且一组对边与x 轴平行,它们的顶点依次用A 1、A 2、A 3、A 4、A 5、A 6、A 7、A 8、A 9、A 10、A 11、A 12…表示,那么顶点A 62的坐标是( ) . 23.(2011•雅安)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菱形OABC 的顶点B 的坐标为(8,4),则C 点的坐标为( ).24.(2011•安顺)已知:如图,O 为坐标原点,四边形OABC 为矩形,A (10,0),C (0,4),点D 是OA 的中点,点P 在BC 上运动,当△ODP 是腰长为5的等腰三角形时,则P 点的坐标为( ).26.(2011•大庆)如图,已知点A (1,1),B (3,2),且P 为x 轴上一动点,则△ABP 周长的最小值为( ).27.(2011•包头)如图,把矩形纸片OABC 放入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使OA ,OC 分别落在x 轴、y 轴上,连接AC ,将矩形纸片OABC 沿AC 折叠,使点B 落在点D 的位置,若B (1,2),则点D 的横坐标是( ).28.(2011•江津区)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一矩形ABCD ,其中A (0,0),B (8,0),D (0,4),若将△ABC 沿AC 所在直线翻折,点B 落在点E 处.则E 点的坐标是( ). 29.(2011•莱芜)如图①,在△AOB 中,∠AOB=90°,OA=3,OB=4.将△AOB 沿x 轴依次以点A 、B 、O 为旋转中心顺时针旋转,分别得到图②、图③、…,则旋转得到的图⑩的直角顶点的坐标为( ).30.(2010•泰州)已知点A 、B 的坐标分别为:(2,0),(2,4),以A 、B 、P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O 全等,写出三个符合条件的点P 的坐标:( ). 31.(2010•双流县)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 点坐标为(3,4),B 为x 轴上一点,若△AOB 为等腰三角形,且OB=AB ,则B 点的坐标为( ).32.(2010•宜宾)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分别平行x 、y 轴的两直线a 、b 相交于点A (3,4).连接OA ,若在直线a 上存在点P ,使△AOP 是等腰三角形.那么所有满足条件的点P 的坐标是( ).33.(2010•北海)如图,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OA 0A 1=90°,OA 0=A 0A 1=1,以OA 1为直角边作等腰Rt△OA 1A 2,再以OA 2为直角边作等腰Rt△OA 2A 3,…,以此类推,则 A 21点的坐标为( ).34.(2010•锦州)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 为坐标原点,四边形ABCD 是矩形,顶点A 、B 、C 、D 的坐标分别为(7,0),(7,4),(-4,4),(-4,0),点E (5,0),点P 在CB 边上运动,使△OPE 为等腰三角形,则满足条件的点P 有( )个.35.(2010•双鸭山)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边长为1的正方形OA 1B 1C 的对角线A 1C 和OB 1交于点M 1;以M 1A 1为对角线作第二个正方形A 2A 1B 2M 1,对角线A 1M 1和A 2B 2交于点M 2;以M 2A 1为对角线作第三个正方形A 3A 1B 3M 2,对角线A 1M 2和A 3B 3交于点M 3;…,依此类推,这样作的第n 个正方形对角线交点M n 的坐标为( ).36.(2010•广安)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等边三角形OAB 的边长为4,把△OAB 沿AB 所在的直线翻折.点O 落在点C 处,则点C 的坐标为( ). 37.(2009•潍坊)已知边长为a 的正三角形ABC ,两顶点A 、B 分别在平面直角坐标系的x 轴、y 轴的正半轴上滑动,点C 在第一象限,连接OC ,则OC的长的最大值是( ).38.(2009•沈阳)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 (1,0)和点B (0,根号3),点C 在坐标平面内.若以A ,B ,C为顶点构成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且底角为30°,则满足条件的点C 有( )个.39.(2008•泰安)如图,将边长为1的正三角形OAP 沿x 轴正方向连续翻转2008次,点P 依次落在点P 1,P 2,P 3…P 2008的位置,则点P 2008的横坐标为( ) . 40.(2008•仙桃)如图,△ABC 中,点A 的坐标为(0,1),点C 的坐标为(4,3),如果要使△ABD 与△ABC 全等,那么点D 的坐标是( ).41.(2008•陕西)如图,菱形ABCD 的边长为2,∠ABC=45°,则点D 的坐标为( ) .42.(2008•淮安)如图,点O (0,0)、B (0,1)是正方形OBB 1C 的两个顶点,以对角线OB 1为一边作正方形OB 1B 2C 1,再以正方形OB 1B 2C 1的对角线OB 2为一边作正方形OB 2B 3C 2,…,依次下去,则点B 6的坐标是( ).43.(2008•沈阳)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的坐标为(1,1),点B 的坐标为(11,1),点C 到直线AB 的距离为4,且△ABC 是直角三角形,则满足条件的点C 有( )个.44.(2008•包头)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四边形OABC 是正方形,A 点坐标为(0,2),E 是线段BC 上一点,且∠AEB=60°,沿AE 折叠后B 点落在点F 处,那么点F 的坐标是( ).45.(2008•内江)如图,当四边形PABN 的周长最小时,a=( )47.(2007•重庆)已知,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 为坐标原点,四边形OABC 是矩形,点A 、C 的坐标分别为A (10,0)、C (0,4),点D 是OA 的中点,点P 在BC 边上运动,当△ODP 是腰长为5的等腰三角形时,点P 的坐标为( ) .51.(2006•绍兴)如图,将边长为1的正方形OAPB 沿x 轴正方向连续翻转2006次,点P 依次落在点P 1,P 2,P 3,P 4,…,P 2006的位置,则P 2006的横坐标x 2006=( ).52.(2006•贵港)如图,直线y=x 是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若A 点的坐标是(0,2),则B 点的坐标是( ). 53.(2006•厦门)如图,连接△ABC 的各边中点得到一个新的△A 1B 1C 1,又连接△A 1B 1C 1的各边中点得到△A 2B 2C 2,如此无限继续下去,得到一系列三角形:△ABC,△A 1B 1C 1,△A 2B 2C 2,…这一系列三角形趋向于一个点M .已知A (0,0),B (3,0),C (2,2),则点M 的坐标是( ).56.(2006•永州)矩形OABC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已知点B 的坐标为(-3,-2),则矩形OABC 的面积为( )(平方单位)57.(2005•枣庄)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横坐标、纵坐标都为整数的点称为整点.观察图中每一个正方形(实线)四条边上的整点的个数,请你猜测由里向外第10个正方形(实线)四条边上的整点个数共有 ( )个.59.(2005•济宁)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第一次将△OAB 变换成△OA 1B 1,第二次将△OA 1B 1变换成△OA 2B 2,第三次将△OA 2B 2变换成△OA 3B 3…已知:A (1,3),A 1(2,3),A 2(4,3),A 3(8,3);B (2,0),B 1(4,0),B 2(8,0),B 3(16,0).观察每次变换前后的三角形有何变化,按照变换规律,第五次变换后得到的三角形A 5的坐标是( ),B 5的坐标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