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会飞的孩子教案3

会飞的孩子教案3

会飞的孩子
教学要求:
1、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怒江环境之险,怒族孩子生活之艰难,性格之坚强。

2、明白“会飞的孩子”的含义,学习怒族孩子以乐观心态战胜不利的自然条件,乐观面对生活、面对未来的品格。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朗读课文,了解怒族孩子的“飞行”生活。

2、难点:体会少数民族孩子在艰苦的生活环境中坚持学习,健康成长的顽强品格。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6课《会飞的孩子》。

板题,读题。

通过学习我们了解到课题中“会飞的孩子”指的是谁?(阿江以及其他怒江的孩子)
2、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本文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的。

主要写了“我”在阿江的邀请下飞越怒江,去他们学校参观的事。


二、学习课文
(一)、感悟孩子们的“飞”
这是一群怎样的孩子呢?这些孩子真的会飞吗?他们是怎么飞的?让我们一起走进怒江,走近这群可爱的孩子。

1、课件出示: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从文中找出描写阿江“飞”的语句,并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在读之前,老师有一个小小的提示,请大家边读边将有关语句划记,划好的同学,把句子认真地读一读,多读几遍,然后把感受写在旁边。

边读边做批注,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

2、全班交流,教师适时点拨,并指导朗读课文。

同学们,读了课文,让我们来交流一下,阿江是怎样飞的呢?
(1)、“他在飞?千真万确,他是在飞。


生:从中我体会到眼前的景象令作者难以置信。

(请试着读一读)
生:从中我体会到作者感到十分惊讶。

你从哪里感受到的?你能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吗?还从哪里读出了惊讶,带着你的感受读读。

师:惊讶是惊奇.讶异,作者第一次看见阿江飞,是多么惊讶呀,谁再来读读。

你读得真好,读出了惊疑.惊讶,让我们像他一样读一读这句话。

阿江是怎样飞的?你还找到了哪些句子?
(2)、“只见他张开着双臂,像鸟儿扑扇翅膀一样向我飞来。

眨眼工夫,他 就飞过了惊涛滚滚的江面,飘然落地,站在我面前。


来,谈谈你的感受。

从哪里体会到的?这个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这 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你能仿写一个比喻句吗?)
师:鸟儿在天空扑扇翅膀飞得怎样?(飞得自由快乐。

)看,现在阿江就像鸟 儿扑扇翅膀向我飞来,你体会到了什么?来,孩子,带着你的感受好好读读这段 话。

还有哪些感受?来,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谁还有不同的感受?来,把你的感 受也读出来。

师随机板书:快乐 勇敢
生:从中我体会到阿江飞翔时的轻盈、 个感受把这个句子读一读。


生:我体会到阿江飞翔时的速度快。

这个句子读一读。


生;这个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一个比喻句吗?)
生:我体会到阿江的勇敢,因为我从“惊涛滚滚的江面”体会到的。

生:我体会到阿江的过溜技术娴熟。

师随机板书:快乐勇敢
齐读:让我们随着阿江一起快乐、勇敢地飞过那惊涛滚滚的江面,起去体会 飞的乐趣。

请同学们齐读这段话。

我们继续交流,文中描写阿江飞的语句还有哪些?
(3) 、他试了试绳子,双脚用力一踮,笑嘻嘻地叫了一声:
“飞喽一一” 生:从这句话中,我体会到阿江既胆大又心细。

生:从这句话中,我体会到阿江是一个快乐、天真活泼的孩子。

你是从哪里体 会到的?(笑嘻嘻)好,请你(开心快乐地)读读这句话。

随文识字:区分“嘻” 与“嬉”。

同学们注意到没有,在“飞喽”的后面有一个破折号,它起什么作用? (表声音延长)你能把声音延长读一读吗?让我们一起读读这句话。

师:孩子们,从你们的朗读中,老师也感受到了阿江飞得自由快乐。

他的小 伙伴们也飞得这样自由快乐吗?伙伴们是怎样飞的呢?
(4) 孩子们并不在意我的惊叹,他们嬉闹着,好玩地攀上溜索,像一只只小燕 子,在江面上飞来飞去,毫无惧色。

请说说你的感受。

生:从这句话中,我体会到孩子们的勇敢。

(你从哪儿体 会到的?带着这个感受把这个句子读一读。


还有别的感受吗?你又是从哪里体会到的?来, 读出你的感受。

让我们齐读 这段话。

(二)感悟怒江的“怒” (你从哪儿体会到的?带着这
快乐。

(你从哪儿体会到的?带着这个感受把 (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你能仿写
1、感悟怒江的“怒”
师导:是呀,这样的一群孩子整日与江为伴,这是一条怎样的江呢?让我们一同走进怒江,一起去感受。

(1)课件展示句子:怒江的怒”果然名不虚传,只见那江水像是受不了危崖的夹击,怒气冲冲从上游奔涌而来,在狭窄险峻的河道里横冲直撞,激起的狂涛如风吼雷鸣,震得山谷轰轰作响。

这段话怎样具体地描写怒江的“怒”呢?你从哪些词体会出怒江的“怒”?你能读出怒江的“怒”吗?谁再来试试,读出怒江的“怒”来。

透过这些词句,我们仿佛看见了什么?是呀,怒江就像一只发怒的野兽正在横冲直撞,真险呀!
(2)怒江真有这么险吗?请看:课件怒江视频
看了后有什么感受?请你说说。

是呀,怒江的怒果然名不虚传。

联系视频,“名不虚传”是什么意思?来,带着这种感受齐读。

(3)这是对怒江环境的描写,像这样的环境描写文中还有好几处,你找到了吗?(学生回答后,课件展示。


(4)请大家自由读读这些句子,说说你有什么感受。

生:从中我体会到怒江的险恶,我还体会到孩子们生存环境极其艰苦。

(5)同学们说了这么多感受,你能用一个词来概括怒江的环境吗?(险)用两个字呢?(好险)三个字呢?(非常险,十分险)
2、感悟环境描写的用处
过渡:是呀,多么险恶的怒江,危崖高耸,狂涛怒吼,真是让人望而生畏,闻风丧胆。

可是老师却还有一个疑问:文章的标题明明是写会飞的孩子,可作者却花了大量的笔墨去写怒江的险,这不是画蛇添足,多此一举吗?
和你的同桌一起讨论一一
生:这些句子写出了怒江的险恶环境,更衬托了孩子们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

生:这样的描写还衬托出了孩子们的勇敢。

师:是呀,怒江两岸地理环境险恶,交通十分不便,面对眼前的困难,孩子们没有退缩,而且坚强勇敢地战胜困难,并且快乐地去面对生活。

由此可见,文中的环境描写怒江环境之险,既烘托孩子们的勇敢大胆又衬托出了怒江孩子们的乐观豁达。

我们把这种描写称之为侧面描写。

今后,我们在习作中也可以尝试着用一用。

其实文中像这样的描写还有,你还能找到吗?
看着那晃荡的溜索,我心里直发怵,实在没胆量将自己拴挂到那根孤悬颤抖的细索上去。

生:这句话写出了自己的胆怯害怕,从侧面烘托了阿江的勇敢。

(三八朗读感悟,升华情感。

课件展示句子:阿江和他的小伙伴们,每天一早就要飞过江来,上课,做作业,自己做饭吃。

傍晚再飞回去,伴着火塘,枕着江涛入梦。

谁来读读这段话,说说你读懂了什么?从哪里读出来的?谁还有补充?
2、孩子们,你们一定注意到了读这段话中有一个表时间的词“每天”(点击变色),请问,每天是指哪一天?(一年365天,天天。

)可能在昨天,可能在今天,可能在明天。

每天也有可能在一年四季之中,比如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

就是这个每天,给了我们多少想象的空间,你看,春寒料峭,乍暖还寒,(生:阿江的他的小伙伴们……),你再看,烈日炎炎,热浪滚滚,(生:阿江的他的小伙伴们……),你再看,秋雨绵绵,寒风瑟瑟,(生:阿江的他的小伙伴们……),你再看,寒风凛冽,大雪纷飞,(生:阿江的他的小伙伴们……),就这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孩子们,一起读,(生:阿江的他的小伙伴们……)
3、读着读着,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群怎样的怒族孩子?
师板书:将“快乐”改为“乐观”。

4、课文正是通过描写怒江环境之险,描写怒族孩子独特的“飞行”生活,塑造了一个个崇尚自然,勇对苦难,勇敢乐观的怒族少年儿童形象。

5、看着这群勇对苦难,勇敢乐观的孩子一一
我想,会飞的孩子,做的一定都是飞翔的梦,在梦中,他们一定都飞得更高更高,更远更远……
6、来,让我们轻轻地读读这段话。

7、句中有两个“飞”字,请问这个句子中,“会飞的孩子”中“飞”与“飞得更高更高,更远更远”中的“飞”的意思一样吗?
第一个“飞”字:指怒族孩子采用溜索过江。

第二个“飞”字:指孩子们对梦想、对未来生活的不懈追求。

8因为他们勇敢乐观,所以他们的梦想一定会实现的,这是作者对孩子们的美好祝福,带着这份祝福,让我们深情地齐读。

三、拓展延伸、总结全文
1、学完了这篇课文,你从阿江和他的小伙伴们身上学到了什么?
2、课堂小练笔,写出对怒族孩子的美好祝福。

面对这群勇敢苦难,勇敢乐观的孩子你们有什么美好的祝福呢?来,拿出纸笔,写出你们的祝福吧!(指名读)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