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会飞的孩子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怒族孩子的性格特点。
教学难点:领悟情景描写对表现人物的作用。
教学用具:课件
教学方法:抓住文中描写怒族孩子的动作、语言、心理的语句,通过揣摩来感悟人物心情,体会人物性格特征。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1、课文主要写了哪两件事?
(1)阿江表演“飞”技。(2)阿江带“我”飞越怒江。
2、从课文叙事内容来看,“会飞的孩子”中的“飞”是指什么?
二、自主探究
(一)学习文中的环境描写。
1、让学生从文中找出关于怒江环境描写的句子。典型的有:课文第1、3段。用多媒体出示以上两段文字。
2、学生感情齐读这两段文字。出示怒江放大图片,让学生感受其“险”的特点。想一想,这两处环境描写在文中有什么作用?小组内交流。全班交流。教师相机诱导,即时予以评价并小结。
请看文章标题“会飞的孩子”,这孩子是哪地方的人?难道他(她)真的会“飞”?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会飞的孩子》,去领略一下这孩子的神奇本领吧。
二、通读课文,理清段落
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弄清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依次写了哪些事?学生交流。
教师小结: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依次写了:初遇阿江,第一次见识他“飞”过江面的情形;阿江带我一同“飞”过江面,去看他们的学校;看着怒江小孩在江面上毫无惧色地飞来飞去,“我”祝愿这些孩子将来飞得更高更远。
(二)学习课文人物描写的方法。
1、结合所收集到的资料简要谈谈你对怒江及怒族人民的了解。为下
面分析怒族孩子的性格特点埋下伏笔。
2、温习有关描写的知识。人物描写的方法一般有: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这五种描写属于正面描写,此外还有侧面描写。从文中找出描写阿江的语句,并说说这些描写表现了阿江的
3、教师不急于归纳总结,课就此引申过渡到下节课的学习。
同学们,课文中的阿江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孩子,我们先别下结论,等下节课对课文仔细研读后再说吧。
五、课堂小结。由学生自己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批注
课时教案
课题:16会飞的孩子第2课时
课型:新授编写时间年月日执行时间年月日
教学目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怒族孩子的性格特点,激发自己对怒族孩子及怒族人民的热爱之情。学习环境描写及抓住任务描写的方法。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并抄写课文第1、13自然段。
三、通读课文,疏通生字词
1、学生轻声诵读课文,标示出各语段序号,勾画并疏解生字词。
2、识记生字,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新词:名不虚传、弩弓、
惊涛滚滚、粗犷、纤细
名不虚传,一种利用机械力量射箭的弓。
惊涛滚滚:形容汹涌澎湃,一波紧接一浪。
粗犷:豪放。
三、总结全文
总结:怒江一行,让作者目睹了怒江之“险”,更让作者目睹了怒江孩子的过溜技术,亲身感受到怒江孩子的能干、热情友善、天真活泼的好品质。在表现人物方面,作者综合运用了环境描写,对人物进行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等方法,是人物性格特点表现得更加鲜明、充分。
批注
纤细:非常细。
高旷:高远。
四、诵读感知,把握文章
1、指导学生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如第一自然段要读出怒江的激流汹涌,似乎是怒气冲冲的情状和气势。又如第四自然段要读出“我”胆怯的心理。
2、学生自由读课文,谈谈你对课文中任务阿江这个怒族小孩的看法,用“我认为阿江是一个——————的小孩”这样的句式说话。
课时教案
课题:16会飞的孩子第1课时
课型:新授编写时间年月日执行时间年月日
教学目标:
1、会写10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感知课文内容,理顺叙事脉络。
教学重点:学生字词,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理顺课文叙事脉络。
教学用具:课件
教学方法:感情朗读,整体感知。
教学过程:
一、破题导入,激发兴趣
哪些性格特点。集体交流,自由发言。
“只见阿江张开双臂……站在我前面。”动作描写,表现出阿江的大胆能干,他过溜技术的熟练。
“不怕……不会掉下去的!”语言描写,表现了阿江的善解人意和自信。文中多出描写了“我”的心理感受,请找出来,品味一下。
如第4自然段:“他在飞?千真万确!他是在飞”写“我”惊疑的感
受。第9自然段:“看着那晃荡的溜索,我心里直发怵……”表现我胆怯的心理。第15自然段:“飘飘悠悠就落了地……飞过来的”表现了我得惊喜。
3、思考:描写“我”的心理感受对表现阿江有何作用?从侧面表现了啊讲的大胆能干及纯熟的过溜技术。
(三)结合故事情节,全面归纳阿江的性格特点。勇敢、能干、天真活泼、热情友善。
(四)学习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从这两段中你读懂了什么?交流、讨论、归纳。怒族人民生活水平低,怒族孩子的条件差,但怒族人民是善良的,能干的,因此作者在结尾处祝愿怒族孩子将来一定会飞得更高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