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及工作探索
摘要:辅导员是高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的教育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明确辅导员的角色定位,清楚辅导员的工作内容,改进和创新辅导员的工作方法,探索新的工作模式,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
辅导员是高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作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线,对大学生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做好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骨干队伍,是主阵地上的基层指挥员。
辅导员要做好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有必要明确辅导员的角色,工作内容,并不断的探索新的工作方法和模式。
1 辅导员的角色定位
2006年教育部在上海召开的全国首届辅导员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辅导员是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引路人和知心朋友。
辅导员要成为思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生涯规划、学生事务管理等方面的专业人才。
第一,辅导员是教育者。
辅导员是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使命,是思想政治教育最基层的教育者,应
正确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不同时期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把党的方针、政策、路线等传授给学生,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让学生及时了解国际国内经济、政治和社会形势发展、变化,明辨是非,站稳立场,在价值取向多元化的选择中,追求崇高,摒弃狭隘。
第二,辅导员是管理者。
辅导员管理的对象是学生,管理目标是维持学校的正常秩序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管理的内容主要有入学教育、班级管理、学风建设、学籍管理、军训、宿舍卫生、文明礼貌、奖助学金评定、违纪事件的预防和处理、勤工俭学岗位设置、学年鉴定、安全与稳定等,为大学生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和成长成才环境。
第三,辅导员是服务者。
辅导员担负着学生的学业、职业生涯规划、人际关系处理、校园文化活动、异性关系处理、实践能力培养和就业等方面的咨询与服务,排疑解惑,提供及时、方便的指导和服务,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第四,辅导员是专家。
在学生工作日益复杂化、科学化、学科化的今天,辅导员必须重视学习,有高度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不断地进行理论学习和研究,与时俱进,大胆创新,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对学生工作某一项专题研究,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某一方面的高手和专家。
2 辅导员的工作定位
高校辅导员与学生联系最密切,相处的时间最长,接触的机会最多,一个好的辅导员会影响一批学生的发展和未来,每一位辅导员,必须增强职业使命感和工作责任心,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全方位引导和带动学生,为学校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做出贡献。
2.1 教育工作
中央16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高校辅导员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必须对他们进行世界观、人生观、政治观、道德观和法制观等五个方面的教育。
世界观教育主要是引导学生能科学定位自己,对自己有一个清醒、合理的认知和评估,明确自己的使命和奋斗目标,勇于开拓,积极进取,大胆创新,实现全面发展。
人生观教育主要是以理论学习为导向,以素养教育为基础,以批评教育为手段,以树立典型为重点,使大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实现
自己的理想。
政治观教育主要是提高大学生政治素质,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制的关系,正确行使民主权利,自觉遵纪守法。
道德观教育主要是进行“八荣八耻”教育,即热爱祖国、服务人民、崇尚科学、辛勤劳动、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
法制观教育主要是普及法律知识,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严格依法办事,主动维护国家、社会和个人的利益。
郭明义是新时期学雷锋事迹的优秀代表,是助人为乐的道德模范,是社会主义精神模范践行者,辅导员要引领学生以他为榜样,弘扬和提升中华民族精神。
2.2 管理工作
在辅导员的各项工作中,日常事物管理工作内容最为复杂,并且工作的成效与学生的利益息息相关,因此必须做到用心、耐心、细心、真心、爱心。
日常管理主要有六项,即入学教育、学籍档案、党团建设、宿舍文明、经济资助和评估奖惩等。
在日常工作中,辅导员一定要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原则,避免教条主义,通过制度加强和规范工作,按照制度进行管理,必要时可将权利下放,加强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自决权。
2.3 服务工作
把服务作为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实质,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客观要求,是培养具有前瞻意识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选择,是高校学生工作“以人为本”理念的生动体现,
因此高校辅导员必须树立并巩固服务意识,服务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服务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服务于高校改革、发展和稳定全局,服务于党的事业和民族振兴伟业。
服务工作主要是大学生的社团活动引导、社会实践指导、人际交往的辅导、职业生涯规划的辅导、就业创业指导、心理健康咨询、科技创新的引导、突发事件的应对与处理等方面。
只要辅导员把“学生的事无小事”作为工作的宗旨,用热心服务学生,用关心打动学生,用真心凝聚学生,相信日常管理工作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4 调查研究
面对当前的国际国内形势,高校辅导员必须对学生的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进行全新的审视,与时俱进,紧跟社会的变化与学生的需求,不断研究新问题,不断创新解决问题的办法,以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成长成才。
正如教育部思政司徐艳国处长所说,辅导员加强工作研究一定要明确研究什么?怎样研究?达到什么境界?因此辅导员在实际工作中一定要结合实际工作研究前沿、生动的问题,进行深入系统的调查,理论联系实际,充分理解和利用理论解决问题,不彰显和夸大问题,从而达到问题的解决,总结上升理论,为决策提供参考,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论研究做出贡献。
3 辅导员的工作方法
3.1 自身政治学习和理论修养
作为辅导员要履行好教育者、管理者和服务者职责,要有较强的科学理论文化素养和较高的理论知识水平去把握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前沿动态,把握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及其发展规律。
辅导员必须学理论勤实践,多角度全方位提升工作技能,经常到其他学校学习先进经验,经常参加各类培训班开拓视野、增长才识,全面提高自身的政治素养和理论水平。
3.2 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
随着国际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化的加快发展,国际敌对势力与我们争夺青年的斗争日趋尖锐和复杂,大学生面临的西化观念冲击,给高校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新的挑战和机遇。
当前务必加强对大学生的教育和引导,一是帮助学生运用科学理论的思想武器分析问题、认清是非辨明立场,保持清醒头脑;二是帮助学生客观评价自己,形成正确的处事态度;三是帮助学生把个人的成长和发展与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建设结合起来;四是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修养,引导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
3.3 对大学生的日常管理
辅导员要熟悉和掌握学生管理的相关规章制度,用正确的制度规范学生的行为,做到深入课堂、深入宿舍、深入活动,使学生管理贴近实际、贴近学生,收到实效。
3.4 以创新提高服务质量
创新就是把原本程序化、固定化的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从而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的激情。
可根据学校和院系实际情况创新工作载体,如E海扬帆新生入学教育、E海放歌元旦晚会、E海魅力女生节、E海春天趣味运动会、E海感动校园十大人物、E海(网络)论坛和E海情深的毕业典礼等系列特色活动,通过一系列特色活动的开展使学生进一步认知自我、认知社会、提高了学生的成长成才意识,增强了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促进了学校的校园文明建设。
4 结语
新形势下辅导员多角色、多层次的参与和开展学生工作,不断加强自身理论修养,探索和创新工作方法和模式,才能切实提高业务能力,才能更好的保证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和目标的顺利实现。
参考文献
[1]周济部长在全国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会议上的报告—切实推进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为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R],2006,4.
[2]卞亚琴.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延展与智能叹息.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J],2008(01).
[3]徐静英.浅析新时期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原则及方法.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2006(2).
[4]桂利军.浅谈高校辅导员的工作方法[J].高等教育管理,(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