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11钠的性质与应用(公开课课件)
11钠的性质与应用(公开课课件)
四、说学法 (1)、引导学生掌握观察实验现 象的方法。 (2)、强化学生实验的基本操作 (3)、帮助学生抓住关键,掌握 重点。
五 、说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首先,教师演示“滴水生火”的 实验,打破学生原有的认知,把“水 火不相融”与“滴水生火”形成强烈 反差,然后提问,俗语说:“水火不 相容”,为什么刚才的实验中却用水 点着了火呢?并告诉学生那是钠的功 劳。使学生迅速进入浓厚的化学氛围, 激发起学习金属钠性质的欲望。
上述反应中钠元素化合价如何变化? 钠在反应中体现什么性质?
失2×e-
例:2Na + 2H2O == 2NaOH + H2
还原剂 氧化剂
0
+1
+1
0
得2×e-
在上述反应中,钠的化合价均由0价变为+1 价,这是因为
NaΒιβλιοθήκη +11 2 8 1
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
容易失去,所以,钠具有还原性,是一种强还原剂。
通过上述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得到:
取一小块金属钠,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
上用小刀切去一端的表层,观察表面的颜色以及
表面颜色的变化。
切割金属钠.f4v
现象:能用小刀切割;有银白色光 泽;暴露在空 气中,银白色 逐渐消失,形成白色物质
结论:钠质地软;钠易被氧气氧化 【方程式】 4Na + O2 2Na2O (常温)
实验探究2 分组实验 将一小块金属钠放在试管中,用酒 精灯对其加热,观察现象 钠与氧气反应.f4v
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f4v
现象
钠浮在水面上,熔成小球,最后消失,
同时生成蓝色沉淀。
方程式
2Na + 2H2O = 2NaOH + H2↑
CuSO4 + 2NaOH = Cu(OH)2↓ + Na2SO4
钠的制备: 2NaCl
电解
电解熔融NaCl
2Na + Cl2
存在
钠元素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但只以化合态 形式存在。
NaCl Na2CO3
化合态
Na2SO4
NaNO3
制 Na2O2
和O2反应
钠 的 用 途
冶炼某些贵金属
钠有强还原性
快中子反应堆 热交换剂
Na、K合金为液体 且导热性能好
高压钠灯
黄光射程远,透雾 力强
秦山核电站
钠钾合金作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
高压钠灯
制取 金属
高温
制备Na2O2
小结
一、钠的物理性质
1、金钠是银白色金属,具有美丽的金属光泽。 2、金属钠很软,可以用刀切割。
现象:钠在空气中受热后,先熔化成闪
亮的小球后剧烈燃烧产生黄色火焰,生
成淡黄色固体
【方程式】
2Na + O2
点燃
-1
Na2O2 (加热)
讨论:钠能否保存在水中?
实验探究3
分组实验:
向一只盛有水的大烧杯中滴加几滴 酚酞试液,然后将一小块金属钠(约 绿豆般大小)投入烧杯中,观察实验 现象。
钠和水的反应.f4v
注意实验安全性!
钠的取用--镊子(不能用手接触)
煤油要用滤纸吸干 切割在玻璃片上进行 实验中剩余的钠必须放回原瓶
探究金属钠的化学性质 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易失e Na+结构示意图
+11
2
8
1
+11
2
8
结论
单质钠的化学性质活泼,反应 中易失去一个电子, 具有还原性。
实验探究1
分组实验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从钠的原子结
构特征认识钠的化学性质;
(2)教学难点:对实验现象
的观察和分析,尤其是钠与水 反应的探究性学习。
三.说教法
本节课教学主要体现“学教并 重”的教学理念,教师的主导作用与 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同时根据本 课的教学目标,教材特点以及学生的 认知心理和认知规律,采用目标教 学模式,运用讲授、引导、探索、实 物展示、实验、多媒体辅助教学等 形式的教学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学会科学、合理地运用观察方法,
体会实验方法在化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2)利用实验现象、实践活动引导学 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运用探究活动,在不断发现问题 的基础上,运用讨论交流、使学生不断 获取新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重视实验的科学态度 和对学科实验的兴趣,培养与人合作的 精神。 (2)通过根据钠的相关性质实验现 象分析归纳钠的性质,形成实事求是的 科学态度,树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 标准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C.钠沉在煤油层下,浮在
水层上,在交界处剧烈反应 D.钠沉在水层下剧烈反应
4、下列有关金属钠的说法中,错误 的是( A )
A.钠只有在加热的条件下才能与氧气反应 B.钠与氧气反应的产物与反应条件有关
C.钠在反应中易失电子,表现出还原性
D.钠应保存在煤油中
(二)、自主实验,观察现象 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有三个学生分组
实验探究:
(1)、观察钠表面的颜色以及表面颜色
的变化。 (2)、将金属钠加热,观察实验现象。 (3)、将钠投入水中观察现象。同时, 为体现环保意识,将钠和氯气的反应用录 像的形式展现。通过这些实验,由几位学 生叙述实验现象,并说明原因。其他学生 补充。
(三)、由表及里,学以致用
通过学习钠的化学性质,让学生 分析钠在反应中的化合价变化,得出 钠在反应中得失电子的情况。并让 学生用刚学的知识解释钠为什么要 保存在煤油中,着火的钠能不能用水 来扑灭。同时解释“滴水生火”的 原因。最后介绍钠的存在形式和钠 的用途。
(四)、突显重点,突破难点
金属 钠的 物理 性质
银白色、熔点低、密度小
硬度小、延展性好
熔点:97.81℃
沸点:882.9 ℃
密度:0.97g· cm-3
【问题的深化】
我国在西汉时期,就掌握了湿法炼铜术, 其原理就是用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置换出铜。 活泼金属能够把不活泼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 换出来。
探究
把一小块金属钠投入到硫酸铜溶 液中,你预计将看到什么现象?
[实验3]
钠与水的反应
游
浮 响
红
熔
3
2
缩
1 4
现 象
浮
讨
论
钠的密度比水小 反应放热 熔点低 有气体产生 有气体产生 有碱生成
钠 与 水 反 应
熔 游 响 红
钠与水反应: 方程式:2Na +2H2O 2NaOH + H2↑
反应中的钠失去电子,表现出还原性
结论
这就是“滴水点灯”的原理!
【问题探究】
金属钠的性质 说课
Na
滦县一中
授课教师:孔范丽
小魔术: 滴水点灯!
滴水点灯_flv.f4v
一、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钠是一种很活泼的金属,了解
钠的物理性质。 (2)初步掌握钠的化学性质,能描述钠 与水、钠与氧气反应的实验现象,能写 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3)了解钠的工业制法和应用。
①首先是学生亲自操作钠与水在烧杯中
的反应,这样体现实验真实性,可靠性。 使学生在亲身观察实验现象,描述实验现 象,分享和体验实验成功的喜悦。 ②其次,改进实验装置。验证产物钠与 水反应是本节重点和难点,需用多种形 式、多角度对该反应进行分析。
钠保存在煤油中
液体是煤油 金属钠比煤油重
合作学习、关爱自己和他人
B.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过氧化钠
C.钠与硫化合时可以发生爆炸
D.可以直接用手拿钠
点评:人的皮肤上有水分,易与Na反应生成具有 强烈腐蚀性的强碱NaOH
3、将一小块钠投入到盛有煤油和水 的试管中(煤油和水均足够多),可 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 C )
A.钠浮在煤油层上,不反应
B.钠沉在煤油层下,不反应
3、其密度比水小,只有0.97g/cm³,能浮于 水面上。 4、钠是热和电的良导体。 5、其熔点低,为97.81°C,沸点882.9°C。
小结
二、钠的化学性质
1、与非金属单质(如O2、Cl2)的反应: 4Na + O2 = 2Na2O 2Na + O2 == Na2O2 2、钠与水的反应: 2Na + 2H2O =2NaOH + H2↑ 钠在反应中失去电子,表现出还原性。
点燃
及时巩固:
1、将一小块新切的不规则形状的金属钠 投入到滴有酚酞溶液的水中,观察到下 列现象,其中可说明钠与水反应放出气 体的现象是( ) A、金属钠浮在水面上 B、金属钠形成小球状 C、金属钠在水面上迅速游动 D、反应后的溶液呈现红色
C
2、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D
)
A.钠燃烧时发出黄色的火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