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798艺术区—旧厂房改造案例分析
798艺术区—旧厂房改造案例分析
SOHO——源于美国纽约苏荷
LOFT 在《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 中的解释为:“房屋中的上部空 间或工、商业建筑内无隔断的较 大空间”。
矛盾性与复杂性
加强老工业基地的保护力度? 重视艺术家的生存空间?
如何对待艺术区? 城市新旧建筑如何融合? 如何对待现有老工业遗产?
来访者调查
来访者的月均收入4050.34元,属于我国中等和中高等收入的 范围内, ,大大超过来北京旅游的国内旅游者的平均水平。
时代的诉说……
798艺术区
——旧厂房改造案例分析
成长……
在北京的东北角,有一个以上个世纪50年代建成的工厂命名的艺术区,这就是798艺 术区。 2001年的秋天,一个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教授,轻轻地推开吱呀的大门,他成为第一 个利用其现有空间的艺术家。由于原有厂房的建筑特点,其高大的空间、自然的采光、 原始的情趣,非常适合于艺术创作、加工,当然,更重要的是,当时的租金仅仅是一 天几毛钱。一个人留在了这里,开始建造自己的艺术工作室。 2003年春天,“再造798”、“蓝天不设防”、“中德当代艺术展”,798完成了公众 视野内的首秀。秀没有造成全民艺术的效果,但是进入了人大代表的眼球,那一年, 有人呼吁,798别拆。 2006年冬天,几个艺术家在这里上演了血腥的一幕,都是80后的小年轻,却硬是和钩 子过不去,那时候,有点癫狂。 现今798已经引起了国内外媒体和大众的广泛关注,并已成为了北京都市文化的新地 标。
设计理念。
包豪斯特点:注重满足实用要求;发挥新材料和 新结构的技术性能和美学性能;造型简洁,构图 灵活多样。
高大的厂房极具时代特征
一本中国工业建筑的历 史教科书。它不仅具有包豪 斯现代主义的建筑印记,而且 还具有中国工业化建设的印 记,更具有文化革命的印记 (墙上始终保留着文化革命时 期的标准口号和绘画) 。
环境差、卫生差。有17.2%的客人提到环境 差和卫生差。如道路很乱、脏、差,环境需要改 善,绿化不好没有垃圾箱,需要修路,环境缺少 艺术氛围,缺水,卫生条件太差等等。 旧厂房改造的建筑本身就给人一种破旧的感 觉,我们要好好利用这一特点,将其转化为优势, 并以此来吸引来访者。
谢谢!
地理位置
此区域西起酒仙桥路,东 至京包铁路、北起酒仙桥 北路,南至将台路,面积 60多万平方米。
图底分析
SOHO式艺术聚落 和 LOFT生活方式
城市近代旧工业厂房建筑既具有建筑主体结构坚固、空间高大灵活、建筑体量大、 拆除或新建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大的特点,又具有实用的设计理念和工业美学价值特 点,因而它的转变和重生对城市也将有着重要的影响。
斑驳的红砖瓦墙,错落有致的工业厂房,纵横交错的管道,墙壁还保留着各个时 代的标语。马路上穿着制服的工人与打扮时尚前卫的参观者相映成趣,历史与现实、
工业与艺术在这里完美的契合在了一起,这里就是北京798艺术区。
问题与反思
可进入性差,没有明显的标记物。由 于798是一个规模较大的厂房区,来访者往 往抱怨没有足够的标志物和指示标志,而 且不允许出租车进入,交通也不方便。 即使是少有的几个指示牌也没有旧厂 房改造的风格,与设计主题脱节。
“画布”构思——远去的工厂
破旧彰显个性
在“798”我们可以看到各个艺术家对空旷的厂
房,裸露着的蒸汽管道、通风管道,斑驳的外墙面的各 种空间改造。新与旧、光明与静谧,都在不停的穿插
交融;旧的空间被穿越,新空间正在被重新界定。
பைடு நூலகம்
“画布”构思——远去的工厂
无心抑或有心? 交织的是空间还是时 间?
厂房之所以赢得艺术和文化创意产业的青睐, 是因为工业建筑有别于日常生活空间的建筑和景 观,因而可容纳各种非日常的活动,为艺术家的个 性设计和创造提供非同寻常的体验;旧建筑是有 历史和故事的,通过物质的元素,给空间带来一种 非物质的氛围,并弥漫四周,创造出一种独特的场 所感。这是新的建筑设计所不能带来的。 ——俞孔坚
来访者调查
来访者大多是受过良好文化教育的人,其文化水平高于社会平均值。 说明文化水平较高的人士更喜欢旧厂房改建后的建筑。
来访者调查
来访者以年轻人为主, 平均年龄不到30岁(29.5岁). 说明旧厂房改建比较吸引年轻人。
798与包豪斯
由原民主德国援建的,1954 年秋开始动工,1957 年10 月建成。 当年邀请了50 多位德国专家进行建筑设计,采用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工艺和包豪斯
“画布”构思——远去的工厂
工厂的一角?
自发形成、自然生长
798会永远存在,尽管草地里废弃的机床、生锈的铁门随处可见,斑驳的电线杆 和如麻的电线诉说着工业时代的传说,还有两个巨型的锅炉仍在“怒吼”着坚持在 自己的“岗位”。但是这一切也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艺术,这个日渐庞大的艺术工 厂取代了过去798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