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环境评价第二章污染源调查与评价 ppt课件

环境评价第二章污染源调查与评价 ppt课件


第二节 污染源调查
2、污染源调查的原则与方法
2 污染源调查的方法
(1)区域污染源调查
采用的方法是社会调查,包括印 发调查表,召开座谈会,现场调 查、访问、采样和监测。
第二节 污染源调查
2、污染源调查的原则与方法
2 污染源调查的方法
• 详查 详查就是在普查的基础上,对重点污染源(排 放量占区域总量的60%以上)进行详细的调查 ,调查人员要深入现场开展调查和监测。 重点污染源是指污染物排放种类多,排放量大 ,影响范围广,危害程度大的污染源。

主要是介绍项目的基本情况,包括工程名称、建 设性质、建设地点、项目组成、建设规模、车间 组成、产品方案、辅助设施、配套工程、储运方 式、占地面积、职工人数、工程总投资及发展规 划等,附总平面布置图。
项目平面布置图
21
22
第二节 污染源调查
• 工艺调查(工艺原理、工艺流程、工艺水平、 设备水平、环保设施)
第二节 污染源调查
2、污染源调查的原则与方法
2 污染源调查的方法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具体项目的污染源调查—类似详查 ✓ 排放方式、排放规律的调查; ✓ 污染物物理、化学、生物特性的调查; ✓ 对主要污染物进行追踪分析; ✓ 对污染物流失进行分析。
第二节 污染源调查
3、污染源调查的内容
(1)工业污染源调查 • 企业和项目概况(企业或项目名称、厂址、企业性质等。
三同时措施等。
2-5
2-6
第二节 污染源调查
(2)生活污染源调查内容 • 城市居民人口调查 • 城市居民用水和排水调查 • 民用燃料调查 • 城市垃圾及处置方法调查
第二节 污染源调查
(3)农业污染源调查 • 农药使用情况的调查 • 化肥使用情况的调查 • 农业废弃物调查 • 农业机械使用情况调查
废液: 应说明种类(按《固体 废物污染环境防治 法》进行分类)、成分、浓度、处置方式和去向等 有关问题。
废渣:应说明有害成分、溶出物浓度、数量、处 理和处置方式和贮存方法。 噪声和放射性:应列表说明源强、剂量及分布。
• 污染危害调查:人体、动植物健康危害等 • 发展规划调查:生产发展方向、规模、指标、
第二节 污染源调查
• 污染物治理调查 工艺改革、综合利用、管理措施、治理方法、治 理工艺、投资、效果、运行费用、副产品的成本 、销路等 • 污染物排放情况调查
废气:可按点源、面源、线源进行核算,说明源 强、排放方式和排放高度及存在的有关问题。
废水:应说明种类、成分、浓度、排放方式、 排放去向。
第二节 污染源调查

生活污水

生活垃圾



噪声

废气

有毒有害产品

3、环境要素及其污染物
• 大气:二氧化硫、颗粒物、氮氧化物、一氧化碳、 臭氧、铅、苯并芘、氟化物。
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2016年全国普遍实施PM2.5;改变特 定工业区标准
• 水:耗氧有机污染物、营养物、有机毒物、重金 属、非金属元机毒物、病原微生物、酸碱污染、 石油类、难降解有机物、热和放射性。
加工
流通 消费
排放
2、污染源分类
(1)按污染源的产生性质分: • 自然污染源:生物污染源(鼠、寄生虫、病原体、
蚊、蝇等);非生物污染源(地震等); • 人为污染源:生产性污染源和生活性污染源。 (2)按污染源对环境要素的影响分: • 大气污染源(点源、线源、面源;固定源、移动源) • 水体污染源; • 土壤污染源; • 生物污染源。
• 能源、水源、原辅材料情况
主要原料、辅料、材料、助剂、能源(煤、焦、 油、气、电和蒸汽)以及用水等的来源、成分、 和消耗量。
2-3 2-4
第二节 污染源调查
• 生产布局调查 企业总体布局、原料和燃料堆放场、车间、办公 室、厂区、居民区、堆渣区、污染源位置、绿化 带等。 • 管理调查
管理体制、编制、生产制度、管理水平及经济指 标;环境保护管理机构编制、环境管理水平。
第二节 污染源调查
(4)交通污染源调查 • 噪声调查(车辆数量、种类,车流量、
2 污染源调查的方法
(1)区域污染源调查
一般分为普查和详查两个阶段。 普查
普查就是概括性的调查,对各种污染源 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在此基础上选择重 点调查对象详查
第二节 污染源调查
2、污染源调查的原则与方法
2 污染源调查的方法
(1)区域污染源调查
从有关部门查清区域或流域内的工矿、交通运输等企、 事业单位名单,采用发放调查表的方法对各单位的规 模、性质和排污情况作概略调查。对于农业污染源和生 活污染源也可到主管部门收集农业、渔业和禽畜饲养业 的基础资料、人口统计资料、供排水和生活垃圾排放等 方面资料,通过分析和推算得出本区域和流域内污染物 排放的基本情况。
• 声:气动噪声、机械噪声、电磁噪声、生活噪声。 • 土壤:污水、生活垃圾、工业固体废物、农药、
化肥、牲畜排泄物、生物残体、大气沉降物。
第二节 污染源调查
一、污染源调查的目的
• 要防治污染,必须首先了解污染源的状况。因此污染 源调查是环境评价必不可少的基础性工作。
• 通过调查,弄清污染源的类型、数量及其分布;掌握 各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的种类、数量、方式、途径及 随时间变化规律。
环境评价
第二章 污染源调查与评价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污染源概述 污染源调查 污染源评价
第一节 污染源概述
1、污染源
污染源是指向环境排放有害物质或 对环境产生有害影响的场所、设备 和装置。 环境问题是由污染源引起的。 了解污染源的污染物排放方式,才 能对环境问题进一步认识,追根寻 源。
自然资源
• 在调查基础上,经过数据计算、分析,对污染源作出 评价,确定一个区域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为环境评 价作准备,并提供切实可行的污染控制和治理方案。
第二节 污染源调查
2、污染源调查的原则与方法
1 污染源调查的原则 明确目的性 把握系统性 重视联系性 保持同一性
第二节 污染源调查
2、污染源调查的原则与方法
2、污染源分类
(3)按污染物性质分: 物理性污染源; 化学性污染源; 生物性污染源 (4)按生产行业分: 工业污染源; 农业污染源; 交通运输污染源; 生活污染源。
工 工业废气 业 工业废水 污 工业废渣 染 噪声 源 产品
化肥
农药
农 业
农肥

农业废物

水产养殖和禽畜饲养业

土壤流失
生 活
生活废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