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
第三课公民权利第2课时依法行使权利
一、课前导学
【学习目标】
1、认识到要依法行使权利,了解维护权利的方式
2、学会怎样依法行使权利
3、树立权利意识,增强法律意识,学会正确行使权利
【预习初探】
收集学生存在的典型问题
(1)
(2)
(3)
二、课堂助学
【探究研讨】
结合课本内容和探究题,与合作伙伴在小组内或跨组讨论、展示交流自学成果、解决自己在预习中存在的疑惑、进行知识的迁移运用
(1)我国公民应该如何依法行使权利?
①行使权利有界限。
A.公民不能滥用权利。
B.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权利。
②维护权利守程序。
A.行使权利应依照法定程序,按规定的活动方式、步骤和过程进行。
B.权利受到损害,要依照法定程序维权。
(2)如何理解行使权利有界限?
①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
②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利。
③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3)为什么公民行使权利要遵守正当的程序?
有利于公民实际享受权利,有效避免和化解纠纷,有利于维护自身权益。
(4)维护权利的方式有哪些?
维护权利的方式包括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等。
①协商:是一种快捷、简便的争议解决方式,适用于解决一些常见的消费、劳动争议和交通事故纠纷等。
②调解:是解决纠纷的有效方式。
调解人以国家法律法规以及社会公德为依据,对纠纷双方进行调解。
调解方式主要有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
③仲裁:公民与其他人或组织之间发生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争议时,可以申请仲裁。
④诉讼:公民遇到人身关系或财产关系的争议,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公民对于某些侵犯自己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刑事自诉;公民认为行政机关的违法或明显不当的行政行为侵犯了自己的权利,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助学释疑】
1.教师:根据课文内容集中教授、归纳
2.学习小组集中反馈学习中存在问题
3.教师再针对学生反馈问题集中解答
【学以致用】
.某超市为了防止员工私自带出超市商品,规定员工下班时必须接受超市保安的搜身检查。
员工对此表示强烈不满,认为这是对他们的一种侮辱。
(1)这家超市的规定合法吗?为什么?
不合法。
超市的行为侵犯了职工的人身自由权。
(2)请你谈谈该超市的员工应该怎样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与超市协商,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三、课堂检测
1.张三借给了李四2万元钱,说好一年内归还,但是两年过去了,李四还是没有还钱,张三决定对李四提起诉讼,这起诉讼属于( B )
A.刑事诉讼
B.民事诉讼
C.行政诉讼
D.以上答案都不对
2我国法律赋予公民广泛的权利。
下列对公民权利认识正确的是( D )
A.公民行使权利时没有任何限制
B.公民为了维护国家利益可以滥用权利
C.尊重他人的权利,就失去了自己的权利
D.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
3.2016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中西部教育发展的指导意见》,对推动中西部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详细部署。
作为中学生,当受教育权受到侵犯时,我们应该( A ) ①向学校寻求帮助②向居(村)民委员会和教育主管部门寻求帮助③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④直接外出打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下列属于正确行使公民权利的是( B )。
①小正拒绝父亲让他辍学卖菜的要求,坚持回到学校学习;②小正打电话向有关部门举报学校附近有一间黑网吧;③受到同学欺负的小正找自己的哥哥教训那个同学;④中学生小正督促做生意的爸爸及时交足税款;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四、课后作业
阅读对话,回答问题。
1)对话内容反映出强强的哪些权利受到了侵害?
答:肖像权、名誉权或人格尊严权。
(2)生活中侵权行为的出现往往是由人们随意行使权利导致的。
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公民在行使权利时应该注意些什么,写出两点即可。
答:公民在行使权利时要尊重他人的权利;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要以合法的方式行使权利。
(3)如果你是强强的好朋友,你会推荐哪些具体的方法帮助他解决困惑?
答:与侵权人协商,要求其停止侵害、赔礼道歉;寻求老师、家长或有关部门的帮助;拿起法律武器,追究侵权人的责任;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等。
五、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