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路旧路改造施工组织设计目录第一章编制说明 (3)1.1 、编制依据 (3)1.2 、编制原则 (3)1.3 、编制范围 (4)第二章工程概况 (4)2.1 、工程简介 (4)2.2 、主要技术标准 (6)2.3 、自然特征 (6)第三章施工总体部署 (11)3.1、工期、质量、安全、环保目标 (11)3.2 、施工组织机构 (12)3.3 、施工区段划分 (13)3.4 、总体施工顺序 (14)3.5 、总体施工方案 (15)第四章施工总平面布置 (16)4.1 、施工总体布置原则 (16)4.2 、施工总体布置说明 (17)4.3施工场地总平面布置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五章设备、人员、材料施工计划 (19)5.1 、人员计划安排 (19)5.2 、设备配置计划 (19)5.3、材料计划和材料运到施工现场的方法 (21)5.3.1 材料计划 (21)5.3.2 材料运到现场的方法 (21)第六章施工进度计划安排和计划管理 (21)6.1、编制原则 (21)6.2 、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 (22)6.2.1 、总体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图6-2-1 (22)6.3主要工程项目施工进度计划 (24)第七章路基、路面、涵洞及桥梁工程项目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25)7.1 路基工程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25)7.2 、路基防护及排水工程 (46)7.3、涵洞工程 (48)7.4、桥梁工程 (50)7.4.1、钻孔灌注桩 (50)7.4.2 、墩台 (52)7.4.3 、盖梁 (54)7.4.4 、梁体预制 (56)7.4.5 、桥面系 (58)7.5、路面工程 (40)第八章质量、安全保证体系 (62)8.1 、质量保证体系 (62)8.2 、安全保证体系 (63)第九章确保工程质量的措施 (63)第十章确保安全的措施 (64)第十一章确保工期的措施 (64)第十二章雨季及农忙季节施工安排 (65)第十三章边施工边通车的安全保畅及应急措施 (53)第十四章其它应说明的事项 (67)14.1、环境保护和文明施工措施 (67)14.2、文物及古迹保护措施 (67)14.3、交通保畅措施 (68)14.4、廉政建设措施 (69)第一章编制说明1.1、编制依据1 、X公路管理局发布的X经X至X公路工程勘察设计N0.2标段中标通知书;2、X公路管理局与茂名市交通设计院签订的《X经X至X公路工程勘察设计N0.2标段设计合同书》;3、X经X至X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4、交通部颁布的现行有关技术标准、规范、规程;5、广西壮族自治区公路局、X 公路管理局、公路学会及专家组对本项目外业工作的验收意见;6、地方政府及沿线相关部门的批文、函件。
7、X公路管理局的有关文件、函件。
8、本项目采用的坐标系国家80 坐标系,中央子午线为108 度;高程采用国家85 高程基准。
1.2、编制原则遵循招标文件、施工技术规范、规程及验收标准的条款,满足合同条款及业主提出的各项要求,特别是工程质量、施工进度、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要求。
1、遵循招标文件、施工技术规范、规程及验收标准的条款,满足合同条款及业主提出的各项要求,特别是工程质量、施工进度、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要求。
2、采用我单位近年来在公路建设中掌握的先进技术、工艺和设备,力求做到技术先进、工艺精湛、手段经济、安全可靠。
3、施工组织管理严格按基本建设程序办事,建立和健全各项施工管理制度。
坚持高标准、高起点、快节奏,施工现场突出标准化作业4、充分发挥设备效能,关键工序突出机械化施工,提高生产率,加快工程进度;在工期安排、人员设备配置等方面留有余地。
1.3、编制范围X经X至X公路工程N0.2标段路基、路面、涵洞、桥梁及防护与排水第二章工程概况2.1、工程简介X 经X至X公路工程路线起点位于广西境内的X县城厢镇X至南圩二级公路起点位置(G324国道K1778+800互通立交处),与G324相接;该起点位置通过现有G324或X城市道路与X高速公路匝道连线还可以与南百高速公路相接。
路线终点位于X县X镇结安村谷岭屯附近。
路线走向:路线主要沿旧路进行改建,在X 至南圩二级公路起点位置与G324相接,向西沿X至南圩二级公路至南圩镇,继而向西北沿X010县道至百朝圩,继续向西北沿X506县道经都结至林利村,后向西沿通村公路经荣鹏村至X县X镇结安村谷岭屯。
路线整体走向自东向西。
路线主要控制点有:X县城、南圩、百朝、都结。
路线全长:39.21km;其中X至南土于二级公路为完全利用段,长为1.9km, 项目实际修建里程37.31km。
本公司施工标段为能2标段,起点桩号为:K17+000,终点桩号为:K31+000,长14.000km。
沿线主要河流;杨湾河、庄周河、布良河、咘卵溪、万宝溪主要沿线村镇:南于镇、三宝村、发雷上、万朗村、龙横、敢肖、那桑、迪于、百朝于、百左、三乐村、逐营、逐布、都结乡、林利时、荣鹏、谷岭。
主要技术标准:1 、设计公路等级:全线均为二级公路2、设计速度:KO+OOA K33+440为60km/h;K33+440- K39+190.456 为40km/h。
3、路基路面宽度:K0+000- K33+440段为10m 路基;K33+44A K39+190.456 段为8.5m 路基。
4、路面类型:水泥混凝土路面。
主要工程数量:本标段占用土地368.59亩,临时用地126.4亩,拆迁建筑物587.5m2, 拆迁电力、电讯线、光缆共4400m拆迁国防地下光缆550 m路基土石方46.8027万用,水泥混泥土路面33895.3m3(包括桥梁),路基排水防护圬工89011.47m,小桥28.15米/1座,涵管447米/32道,盖板涵303.5米/17 座,平面交叉22处。
主要工程数量表表1-1主要工程数量表续表1-12.2、主要技术标准1、公路等级:二级;2、桥涵及人工构筑物设计荷载:公路级;3、设计洪水频率:大、中桥1/100 ;小桥、涵洞及路基:1/504、设计计算行车速度:60km/h;5、路基宽度:10.0m2.3、自然特征(一)地形与地貌本项目地处广西中西部平原区,X县地势由东北和西南向中部右江线倾斜。
主要地貌类型有台地、丘陵、低山和岩溶地貌。
县境内最高点为西大明山系脉的小明山最高,海拨973米,最低点为白马河口,海拨81米,据统计,低山丘陵地貌占全县土地面积49.1%,岩溶地貌占31.2%,平原台地地貌占17.7%。
X县西南部以峰林、峰从石山(喀斯特地貌)为主,南部边缘山地为西大明山系脉,属低山、丘陵。
主要山脉有小明山,海拨973 米,为全县最高点,地要海拨807 米,平付山海拨726米,空林山海拨715 米。
东北部土山丘陵和石峰兼而有之,海拨多在200〜700米,其间敏阳乡三宝山海拨721 米,六暖山海拨742 米,为东部最高点。
中部右江以平原、阶地、低丘为主,并有一些石灰岩孤峰和残丘点缀其间,其海拨在200以下。
区域上根据地貌成因和组合形态的特征分地貌类型,按成因划分为构造侵蚀丘陵地貌(IV ),构造溶(侵)蚀峰从谷地(洼)地(I i);两大类型。
地质构造项目区位于华南板块的西大明山一大瑶山隆起带,广西“山”字型构造的东侧,崇左市X 县位于南岭维向构造带南缘,新华夏系第二沉降带西南端。
由于两个构造体系的联合与复合,加上西部受德保的“山”字型构造的干扰,西北部的受北西向构造(右江系)的影响,导致区内沉积建造复杂多变,岩浆活动剧烈,褶皱,断裂非常发育,X县位于右江褶皱区越北隆起北缘褶皱束的北缘,红水河褶皱束的南面,在长期的沉降作用中,经历了七次地壳运动,其中四次为较明显的振荡运动,三次为较强烈的造山运动,导致境内褶皱,断裂十分发育,评估区及其附近主要的褶皱有X 县境内更明褶皱带(13 ),合肥分支状向斜(IV1), X县境内布泉向斜(12 ), 主要的断裂有龙茗至南圩逆断层(6)。
不良地质和特殊性岩土根据区域地质资料,本项目沿线主要不良地质表现为江河两岸,水田及山谷低洼处的淤积松散软土,高液限土,高塑性土,膨胀土,究其原因,是因为本路线段经过的地区大部分出露的地层主要为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的灰岩,这在公路的设计和施工中是不能直接作路基其填料的,而项目所在地区气候温暖,雨水充足,两者结合在一起,对本项目的路基稳定将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
根据我区目前的路基施工技术水平而言,采用掺填石灰、水泥等进行改良的方式,在质量控制上并不稳定,结果就是投入大,效果左。
因此和们认为,采用换填的方式比较符合实际情况,故工程地质勘察过和中特别注意对路基土及挖方利用土及土场的勘察和土工试验,如有些路段须借土的应尽量考虑在该地区路线段就近寻找砂岩的全风化、强风化层和第四系的圆砾土作为路基填料的取土场,以缩短运距,降低造价。
与此同时,做好路基的排水防护设计,将路基范围内的水排出(二)气候及水文X 境内地表水较为发育,路线涉及的主要河流为右江水系及各次级支流,其境内有杨湾河、庄周河、布良河、咘卵溪、万宝溪、X 河等,共有地表水11.08 亿立方米,全县有地下水源12 个,地下河18 条,集中分布在都结、布泉、屏山、杨湾、乔建等乡镇,共有地下水3.94 亿立方米。
全县有中型水库3 处,总库容量5738.3万立方米;小型塘库251处,总库容3806 万立方米,有效库容为4263万立方米;有小型水库55 处,总库容3183.4 万立方米,有效库容3763 万立方米。
区内各河流流量变化直接受大气降水影响,洪水期多出现在7~9 三个月。
各河径流较短,河流狭窄,比降大,雨季水流湍急,流量大,旱季则变为潺潺细流甚至干涸无水,河流下切侵蚀作用强烈,仅在河流凸岸或支流交汇部位残留较少量阶地堆积物。
总之,区内地表发育,水流充沛。
本项目位于桂中西部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太阳辐射量较强。
温度较高,热量丰富,雨量适中,气候温和,大部分地区夏长长短,霜期短,雨热同季,夏无酷热。
但随着海拔的升高,地貌的各异,气候的地域性和季节性差异较大,形成许多不同的小气候。
全年平均年日照时间1615h,年平均气温18.5-21 C。
气候适宜,多年平均降水量1400-2000mm,降雨量在时间和空间上分布不均匀,每年5-10 月为多雨季节,雨季降水量约为全年降水量70-8 5 %,是该地区经常发生的春秋旱,瞎涝的主要原因,全年无霜期350d 以上。
区内年蒸发量为1400—1600mm相对湿度约75.0-80 %.随各地形条件不同的影响,风向具有明显的季节性。
年平均风速09-1.2m / s。
据气象资料记录,历年最大风速多为6-10 m/s. 每年从10 月至次年3月为旱季,是工程施工的好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