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六年级语文上册《习作八》微课教案

六年级语文上册《习作八》微课教案

(Ppt首页内容)
《习作八》
展示“艺术”的魅力
一、微课目标
结合《习作八》学习如何展示艺术的魅力
二、微课内容
导入:《习作八》要求写一件艺术品、一次艺术欣赏活动或学习艺术的故事。

艺术的魅力是无穷的,怎样才能把艺术的魅力展示出来呢?
(Ppt1内容)一、合理联想,让音符变得有形有色
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

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

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

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

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
(解说词)《月光曲》是一串美妙的音符,在贝多芬的弹奏下,发生了奇特的变化。

它变成了皎洁的月光,变成了微波粼粼的大海,变成了轻纱似的微云,变成了雪亮的浪花……在合理的联想下,让读者真切地感受到了曲子的节奏变化,旋律的快慢转换,让音符变成了一幅有形有色的画面。

(Ppt2内容)二、大胆想象,让画面变得有血有肉
她的脸颊泛着红光,一头黑发轻松地垂落双肩。

她的眼神是那样柔和与明亮,嘴唇看来不像是涂抹的色彩,而是真的血肉。

仔细看她的颈项,你会怀疑血液真的在里面流动。

(解说词)这是对画面的直接描写。

在欣赏画作时,作者感受到了黑发是轻松垂落的,眼神是明亮柔和的,颈项里的血液是流动的。

在作者的叙述中,画面变得真实可感,蒙娜丽莎的形象便自然鲜活了起
来。

这就是《蒙娜丽莎》的魅力,这就是艺术的魅力。

(Ppt3内容)三、仔细回味,写出最真实的感受。

那微笑,有时让人觉得舒畅温柔,有时让人觉得略含哀伤,有时让人觉得十分亲切,有时又让人觉得有几分矜持。

蒙娜丽莎那“神秘的微笑”是那样耐人寻味,难以捉摸。

(解说词)蒙娜丽莎的微笑是“神秘的微笑”,是“永恒的微笑”,这恬静、淡雅的微笑给观众带来不同的艺术享受。

作者用了“有时……有时……有时……有时……”一组排比句式真切地写出了自己的感受,让读者也跟着文章的叙述陷入了无限的遐想里。

(Ppt4内容)四、选择恰当的修辞手法,丰富语言表达
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解说词)这两句话是钟子期在听到伯牙琴声后的感受,通过聆听,他把伯牙的琴声比成了“峨峨的泰山”“洋洋的江河”,让我们通过这样的比喻感受到古琴曲的神韵。

让琴声变得真实可感,犹如在耳边回响。

艺术的魅力是无穷的,就像那绕梁三日,不绝于耳的《高山流水》,就像那神秘而梦幻的《蒙娜丽莎》,就像那重重叩击人们心灵的《月光曲》……它们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美的享受,还有心灵的洗礼。

那才是艺术的真正魅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