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植物界的类群与分类-低等植物-60-HG

植物界的类群与分类-低等植物-60-HG

引 言 第一节 植物分类的基础知识
植物分类学是用分类学方法,对植物的 各个类群进行命名和等级划分。(Classification, Taxonomy) 植物分类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它不仅仅 是识别物种、鉴定名称,而且要阐明物种之间 的亲缘关系并建立自然的分类系统。 (Systematics, Phylogenetic systemat-- 双名法(林奈1753
年创立)
用两个拉丁单词或拉丁化的 词作为一种植物的学名(名称),第 一个单词是属名,是名词,其第一 个字母要大写;第二个单词为种加 词,是形容词或名词;后边再写出 定名人的姓氏或姓氏缩写(第一个字 母要大写)。 如稻的学名Oryza sativa L. 每一种植物只有一种合法的 正确学名。
藻胆素:
一类水溶性的光合辅助色素,是藻蓝素、 藻红素和别藻蓝素3种色素的总称。 由于藻胆素紧密地与蛋白质结合在一起, 所以又总称为藻胆蛋白。(仅存在于原核蓝 藻和真核红藻)
III. 生殖结构 真核藻类绝大多数的无性或有性生殖结构均为单 细胞。仅少数种类具多细胞的孢子囊或配子囊。 但真核藻类不具有由不育细胞构成的壁或其它结 构,每个细胞均可以产生生殖细胞,这是真核藻类与 高等植物的主要区别之一。 (例外:轮藻门的性器官 — 藏精器和藏卵器)
瑞典植物学家——林奈 (1707-1778)
植物命名法:
如果种名之下还有种下等级的名称,如亚种、 变种等,则称为“三名法”。 如:海棠叶报春 Primula obconica Hance subsp. begoniiformis (Petim.) W.W. Smith et Forr. 苦茶 Camellia assamica var. kucha Chang et
IV. 鞭毛和眼点 蓝藻类不具鞭毛。 鞭毛是真核藻类的运动器官,除红藻门外,各门 真核藻类的营养体或生殖细胞大多具鞭毛。 眼点:真核藻类游动细胞(或个体)的光感受器。
V. 繁殖
1) 营养繁殖:以细胞分裂,或藻体断离,或以营养小 枝、珠芽等进行繁殖的方式。
2) 无性生殖:产生各种类型的无性孢子,直接萌发产 生新个体。如游动孢子、不动孢子、似亲孢子、四分 孢子、果孢子等。
古生代 (Paleozoic)
元古代 (Proterozoic) 太古代 (Archezoic)
植物的基本类群:
1.蓝藻门 2.眼虫澡门 3.绿藻门 4.金澡门 藻类 5.甲澡门 6.红澡门 7.褐藻门 8.细菌门 菌类 9.粘菌门 10.真菌门 11.地衣门
低等植物 (无胚植物)
植 物 界
非维管 植物
等距式检索表: 将每一对互相区别的特征分开编排在一定的距 离处,标以相同的项号,每低一项号退后一字。如:
1.植物体构造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无胚。(低等植物) 2.植物体不为藻类和菌类所组成的共生体。 3.植物体内含叶绿素或其它光合色素,自养生活方式………藻类植物 3.植物体内无叶绿素或其它光合色素,寄生或腐生…………菌类植物 2.植物体为藻类和菌类所组成的共生体………………………地衣类植物 1.植物体构造复杂,有根、茎、叶的分化,有胚。(高等植物) 4.植物体有茎和叶及假根………………………………………苔藓植物门 4.植物体有茎、叶和根。 5.植物以孢子繁殖……………………………………………蕨类植物门 5.植物以种子繁殖……………………………………………种子植物门
一、植物分类的方法
人为分类:按照人们自己的目的和方法,选择植物 的一个或几个特征为标准进行的分类,然后根据
一些人为的标准,将植物类群顺序排列形成分类
系统。 如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草、木、谷、果、
菜);林奈的24纲系统。
植物分类的方法:
自然分类:以植物的亲缘关系的亲疏远近作为分类 的原则,按照生物进化的观点,根据植物间相同 点的多少推断彼此间的亲缘关系的远近,形成分 类系统。
如恩格勒系统、哈钦松系统。
二、植物分类的各级单位
分类的阶层系统
植物分类的等级(阶元) 有界、门、纲、目、科、属、 种。
各级单位根据需要可再 分成亚级。
种是分类上的基本单位。
植物分类等级的名称
中文 界 门 class 纲 目 科 属 种 order family genus species ordo familia genus species 英文 kingdom division 拉丁文 regnum divisio phylum classis 学名字尾形式 无 藻 -phyta (或-phycophyta) 菌 -mycoty -opsida 藻 -phyceae 菌 -mycetes -ales -aceae 无 无
I.
藻体形态结构
大多微小; 形态多样,有单细胞、各式群体、丝状体、叶状体、 管状体; 结构简单,无明显的组织分化,亦无根、茎、叶和 维管组织分化,为原植体植物。
II.细胞结构 1)细胞壁:少数无细胞壁,绝大多数具细胞壁。但化学成 分和结构各不相同。 2)细胞核和细胞器:蓝藻等原核藻类不具细胞核,但真核 藻类都具细胞核。原核藻类无质体、线粒体、高尔基体、 内质网、液泡等细胞器,真核藻类都具有上述细胞器。 3)光合器和光合色素:具光合器称为载色体,具各种形态。 光合色素分成四大类:叶绿素类、叶黄素类、胡萝卜素 类、藻胆素类。
3) 有性生殖:同配生殖、异配生殖、卵式生殖。
真核生物普遍存在着有性生殖方式。有性生殖有同配 生殖、异配生殖、卵式生殖三种方式
同配生殖:两种相互结合的配子形态、结构、大小、运动 能力相同,从形态上难以区分其性别。 异配生殖:两种配子大小不同,较大的为雌配子,较小的 为雄配子,只有这两种配子方可结合为合子。 卵式生殖:两性配子不仅大小不同,在形态、结构和运动 能力等方面也出现了明显的差异,雌配子较大,常为卵 形,无鞭毛,不具运动能力,特称为卵;雄配子较小, 细长,有些种类的具鞭毛,可运动,特称为精子。精子 与卵的融合称为受精作用,受精后的合子(受精卵)发 育成植株。 从有性生殖的进化来看,同配生殖最为原始,异配生 殖其次,卵式生殖最为高等。

平行式检索表: 将每一对互相区别的特征编以同样的项号,并 紧接并列,项号虽变但不退格,项尾注明应查的下一项号或查 到的分类等级。如:
1.植物体构造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无胚(低等植物)……………2 1.植物体构造复杂,有根、茎、叶的分化,有胚(高等植物)……………4 2.植物体为菌类和藻类所组成的共生体……………………………地衣类植物 2.植物体不为菌类和藻类所组成的共生体……………………………………3 3.植物体内含有叶绿素或其它光合色素,自养生活方式……………藻类植物 3.植物体内不含叶绿素或其它光合色素,营寄生或腐生生活………菌类植物 4.植物体有茎、叶和假根……………………………………………苔藓植物 4.植物体有根、茎和叶…………………………………………………………5 5.植物以孢子繁殖………………………………………………………蕨类植物 5.植物以种子繁殖………………………………………………………种子植物
(一) 藻类植物 (Algae)
第一节 藻类植物概述
已发现的近3万种藻类约90%生活在水中(水藻或海 藻),少数生活在潮湿环境里(亚气生藻)。 有些藻类可与菌类共生而形成地衣,有的可寄 生于动、植物体内,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 类型多样,有单细胞、非丝状体的群体和多细 胞的丝状体、叶状体。 具各种色素,能进行光合作用,为自养植物, 少数异养。
Wang
四、植物鉴定方法
植物的鉴定是植物分类学中的一项最基本 的技能。 §正确运用植物分类学基本知识 §查阅工具书和资料 “植物志”、“图鉴”、“专著”—分科、 分属及分种的检索表,植物种的形态描述、产 地、生境、经济用途等,并多有插图。
◆ 植物检索表 (key)
用归纳与岐分的方法把多种植物编成一个表,将 它们彼此区分开来。 植物检索表是识别和鉴定植物的钥匙,它不提供 有关植物类群的详细描述,只是列出重要的、最显著 而清晰的识别特征,按照一定的分类单位,选用一对 以上显著不同的特征,将植物分为两类,然后又从每 类中再找出相对的特征,再区分为两类。如此下去, 直到所需要的类群出现。 等距检索表 平行检索表
VI. 藻类植物的主要类群
稻在分类等级中的名称和归属
等级
种 属 科
名称
稻 Oryza sativa L. 稻属 Oryza 禾本科 Gramineae (Poaceae)

纲 门
禾本目Graminales
单子叶植物纲 Monocotyledoneae* 种子植物门 Spermatophyta
种的定义:
种(species)是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是形态生理 上相类似的、有潜在杂交能力的同一生物的综合体。
种是生物进化与自然选择的产物。 ( 种群或居群 Population)
种:
种内可根据个体间的差异分为亚种、变种、 变型等。 如粳稻和籼稻是水稻的两个亚种。
种内杂交、远缘杂交
三、植物命名法
同物异名:同一种植物在不同的国家、不 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区往往有不同的叫法(地方 名或俗名)(番茄;土豆) 同名异物:相同的名称,其实是不同的物 种。(白头翁) 名称不统一,往往造成许多混乱,妨碍国 内和国际间的科学交流。
四界系统:原核生物界、植物界、动物界、真菌界
真菌界 六界系统:非胞生物界、原生生物界、原核生物界、植 物界、动 物界、真菌界
五界系统:原生生物界、原核生物界、植物界、动物界、
植物界的基本类群:
地球上的植物,目前已经知道的有50多万种,其 中绿色开花植物有20多万种,此外还有各种各样绿色 的和非绿色的不开花植物。 根据植物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和亲缘关系等
孢子植物 (隐花植物)
12.苔藓植物门 高等植物 13.蕨类植物门 (有胚植物) 14.裸子植物门 15.被子植物门
维管 植物
种子植物 (显花植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