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安全用药常识

安全用药常识

安全用药常识1、家庭抗菌药物的使用误区有哪些?答:不少家庭都备有小药箱,但在使用抗药物方面存在许多误区,常见的有以下几类:药越贵越好,实际上药品并不是“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的普通商品,只要用之得当,几分钱的药物也可达到药到病除的疗效:随意滥用的目前多见,如很多人用抗菌药物治感冒,虽然抗菌药物能抗细菌和某些微生物,但却不能抗病毒,而感冒大多属病毒感染,随意使用只会增加副作用、使细菌产生耐药性;另外许多人患病后,病情较重时尚能按量服药,一时病情缓解,服药更随心所欲。

要知道抗菌药的药效依赖于有效的血浓度,如过不到有效的血药浓度,不但不能彻底杀来灭细菌,反而会使细菌产生耐药性;对于确属细菌感染的疾病,要根据引起疾病的不同菌种选择相应的药物;一些人认为只要是抗菌药物就能消炎,甚至为使疾病早日痊愈使用几种抗菌药物。

殊不知每种抗菌药物的抗菌药物的抗菌谱不同,用药不当,轻则达不到理想疗效或药效降低,重则增加药物毒副作用,危及健康。

2、腹泻时为什么不能随便应用抗菌药物治疗?答:腹泻未必是细菌感染所致,如腹部受凉引起肠蠕动加快;对乳品、鱼、虾及蟹等食物过敏引起的变态反应;外出旅行或迁居外地因生活环境的改变使肠道内政党菌群的生活环境发生变化,从而发生了“菌群失调症”而引起的厌食、呕吐、腹痛甚至腹泻和夏季“流行性腹泻”系病毒感染所引起,而霉菌性肠炎是霉菌引起。

既然病原不同,治疗方法就不应该完全相同,所以应用抗菌药物应当慎重。

许多抗菌物,尤其是口服后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胃肠道不良反应较为严重。

因此腹泻不能随便应用抗菌药物。

3、老年人使用抗菌药物应注意什么?答:人过中年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免疫功能日渐衰退,身体的抵抗力明显下降。

因此老年人特别容易患感冒、哮喘等呼吸道疾病,并且常常反复地发作,久治不愈,痛苦不堪。

老年人因肾功能衰退,对药物的耐受性降低,尤其是一些作用较强的药物,极易产生毒副作用和过敏反应。

抗菌药物在人体吸收以后,多由肝脏和肾脏解毒、排汇。

因些,肝肾功能不全的老人,在用这些药时需慎重,不宜长期或大剂量应用。

四环素类抗生素和磺胺类药物长期服用会损害肝细胞,并伴有对骨髓、心脏、肾脏及皮肤的损害。

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使用时间稍长,能引起眩晕、耳鸣、耳聋、平衡失调,对肾脏也有影响。

使用氯霉素可能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

红霉素,呋喃妥因等能在肝胆内瘀积,产生中毒和过敏反应。

故长期、大剂量使用这些抗菌药物,对老年人是非常不利的。

4、孕妇不能使用的抗菌药物有哪些?答:在妊娠期间要禁用或慎用以下抗菌药物,非用不可者,应在医生指导不可用。

青霉素:可引起胎儿严重黄疸,严重时导致胎儿死亡。

链霉素:可引起胎儿先天性耳聋,骨骼发育畸形。

四环素:可致牙釉质形成不全,引起“四环素牙”,骨骼、必脏畸形,先天性白内障,肢体短小或缺损,新生儿溶血性黄疸,最严重都可出现脑核性黄疸甚至死亡。

土霉素、强力霉素:可使胎儿短肢畸形。

氯霉素:可致新生儿血液循环障碍、呼吸功能不全、发绀、腹用(即“灰婴综合症)。

如在妊娠末期大量使用。

可引起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再生障碍性贫血或胎儿死亡。

卡那霉素:可致耳聋。

红霉素:致先天性白内障、四肢畸形等。

庆大霉素:可造成胎儿耳损伤,甚至引起先天性胃血管畸形和多囊肾。

磺胺类药物(以长效磺胺和抗菌增效剂为主):可致高胆红素血症、脑核性黄疸、畸形。

多粘菌素E、B及万古霉素:服用时间过长,可使孕妇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使婴儿在出生后的3年里易患神经肌肉阻滞、运动失调、眩晕、惊厥及口周感觉异常。

万古霉素还可致婴儿暂时或永久性耳聋。

利福平:可致胎儿畸形。

抗真菌类药物两性霉素B、灰黄霉素、制霉菌素、克霉唑:对孕妇的神经系统、造血系统、肝肾功能可有严重不良反应。

灰黄霉素还可导致流产、可改变血象。

5、哺乳期妇女不宜使用哪些抗菌药物?答:通常哺乳期妇女不宜使用的抗菌药物有:红霉素、四环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氯霉素、磺胺类、甲硝唑、替硝唑、呋喃妥因、氟喹诺酮类;需慎重使用的抗菌药物有:克林霉素、异烟肼、青霉素、链霉素等。

6、儿童感冒是否需要服用抗菌药物?答:小孩的免疫系统还处在逐步发育完善的过程,抵抗疾病的能力自然就弱。

稍不注意,极易引发感冒,进而诱发肺炎、哮喘甚至脑炎、心肌炎,而且反反复复。

儿童患了病毒性感冒后一般不需要服用抗菌药物,只要加强护理,适当休息,多喝开水,给予易消化的饮食,通常会很快恢复健康。

引起感冒的病原体主要是病毒。

病毒的种类很多,而且十分容易发生变异。

所以,儿童对感冒一般没有免疫力,如果体质和抵抗力较弱的儿童,反复发生感冒的可能就更大。

如果感冒合并了细菌性感染,如并发化脓性扁桃体炎、支气管炎或肺炎,往往病情较重,表现为高热不退、呼吸急促、咳脓痰等,这时应到医院就诊,一般需要应用足量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7、是不是孩子感冒发烧就应静脉点滴抗菌药物?答:不是的。

因为孩子感冒发烧最常见的是由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等,这些病毒性感染静脉点滴抗菌药物是无益处的,甚至可能冒着发生毒副反应的危险。

8、小儿发烧为什么不能随便服用成人的药?答:小儿不能服用成人的药,主要因为:小儿发烧的原因很多,若不明原因就将大人用的阿期匹林给孩子服用,很容易延误病情或掩盖症状。

而且小儿服用阿斯匹林可出现恶心、呕吐、厌食等不良反应。

因此,最好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小儿用量与成年人的用药剂量差异很大,有的不是简单地由体重推算出来的,而是根据小儿的生理机能及其对药物的敏感性确定。

用量过小可影响疗效,过大可能发生毒性反应,帮家长不宜给小儿盲目用药;有的药物只适于成人,如四环素素,土霉素、强力霉素等抗菌药物,7岁以下的儿童不宜应用,否则可致骨骼、牙齿损害,引起“四环素牙”。

经霉素、麦迪霉素容易在胃内被胃酸破坏,从而使疗效降低,起不到应有的治疗效果。

9、儿童服用红霉素能碾碎吗?答:口服红霉素有肠溶片和肠溶胶囊两种制剂,由于婴幼儿吞服药片有困难,家长常将药片碾碎或将胶囊药粉倒出来喂服。

这种做法不科学。

因为红霉素在酸性环境中易被破坏而失去作用,在碱性环境中则活性增强,肠溶片或肠溶胶囊,在胃内停留几个小时不崩解,需到十二指肠或空肠后再崩解。

此外,红霉素对胃黏膜刺激性较大,易引起恶心、呕吐,制成肠溶片或肠溶胶囊服用,可防止此类现象发生,因此,不能将红霉素碾碎服用。

10、擦破皮肤后,出现局部红肿疼痛应如何选择外用药物?答:有两类药物可供选择。

一类是抗菌药物类外用药,常用的有莫匹罗星软膏、四环素软膏、红霉素软膏等。

另一类是消毒防腐剂,目前常用的有酒精、碘酊、龙胆紫(即紫药水)、苯扎溴铵(即新洁尔灭)、氯已定(即洗必泰)、聚维酮碘、高锰酸钾等,可作为创面的清洁、消毒或抗感染用。

一般先以消毒液清洗患处,然后外涂消炎膏。

11、皮肤感染,除了外用抗菌药物,是否需要进行其它治疗?答:对于浅表的、比较局限的皮肤化脓感染,如脓疱病(即黄水疮)、毛囊炎、皮肤外伤后的感染,可仅外用抗菌药物。

如果感染比较广泛,如多发脓疱疮、多发毛囊炎,或皮肤感染部位比较深,如疖肿、丹毒,则除了外用药外,还应在医生指导下内服相应的抗菌药物,辅以理疗,如紫外线照射患处等。

如果红肿明显,自觉疼痛,或者有发热等全身性不适,则应及时到医院诊治,以免延误码治疗。

12、个人是否可以在零售药店随意购买抗菌药物?答:为保障人民用药安全、有效,方便广大人民群众自我保健和药疗,我国对药品实行处方药与非处方药类管理制度。

所谓处方药,是指经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生产,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工程师处方才能购买和使用的药物。

我国的抗菌药物大多为处方药,鉴于其不良反应、耐药和滥用等问题,建议个人不要随意购买抗菌药物,应凭医师处方购买,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13、抗菌药物是不是越贵越好?答:不一定。

药品的疗效取决于是否对症,是否合理。

在临床的疾病治疗中,好医生用药并非开处方,往往开几味药,甚至是价格低廉的普通药品就可以为患者治好病。

14、如何合理使用非处方中成药?答:(1)必须对症用药,同一种疾病会表现出不同的症状,不同的疾病也会表现出相同的症状,如感冒就分风热感冒和风寒感冒,治疗时如混用,不但不能治病,反而会加剧病情。

(2)注意服用剂量。

除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外,一般重病、急性病或病情顽固的,用量宜重,轻病、慢性病用量宜轻;身体壮实者用量宜重,年老体弱、妇女产后儿童用量宜轻。

(3)注意服药时间。

如治胃酸过多性胃痛的中成药宜饭前服。

对肠胃有刺激的药物宜饭后服,滋补药宜在饭前服,驱虫药、泻下药宜空腹服,安神药宜睡前服。

(4)注意服药禁忌。

一是根据病人具体情况选用不同的剂型;二是服药期间忌生冷、油腻及难消化的药物。

15、哪些常用中药不能与西药合用?答:(1)甘草不宜与降压药、利尿剂和降血溏药合用;(2)神曲、麦芽、谷芽忌与四环素、土霉素等抗生素合用;(3)含鞣质的中药如虎杖、地榆、五倍子、扁蓄、侧柏叶等不宜与乳酶生、胰蛋白酶、麻典素、维生素B1、奎宁等合用;(4)大黄不能与氯霉素、胃蛋白酶、胰酶等合用,还与青霉素、磺胺、苯巴比妥,阿斯匹林在共同的交叉过敏现象。

(5)细辛、川芎、附子、丹参忌与心得安合用;(6)芍药不宜与茶碱类药物合用;(7)延胡素不宜与异丙肾上腺素、优降宁合用;(8)乌梅、山楂、五味子等酸性药物不宜与胃舒平、氨茶碱、苏打等合用,也不宜与磺胺药物同服;(9)麻典、桂枝、肉桂不宜与阿斯匹林等发汗药合用;(10)扁蓄、泽泻、白茅根、金钱草、夏枯草和丝瓜络不宜与保钾利尿剂合用;(12)含汞中药如朱砂、轻粉忌与碘化钾、碘化钠等碘剂合用;(13)枳实、麦芽忌与单胺氧化酶剂优降宁、痢特灵、异烟肼等合用。

16、补药是不是有害无益?答:补药一般指的是各种营养药,如维生素类、蛋白质类、钙铁等。

一般营养素可在每日的膳食中获得,不必另补。

只有在患某些疾病影响营养吸收时,或年老体弱和婴儿,以及某些特殊情况下才需补充一些营养素。

即使是上等的营养补品,过多了也不是好东西,并非多多益善。

例如:人参,医疗上用于补气、健脾、生津、宁神,用之得当确有良效。

久用或量大时就会出现腹胀、食欲不好、烦躁、失眠等,特别是实证、热证绝对不能使用,否则只能加重病情。

再如鱼肝油,含维生素AD,如果用量过多,使用过久,也可引起厌食,可引起厌食、感觉过敏、眼球突出等。

维生素D,用量过大也会引起中毒。

17、不合理用药的危害有哪些?答:不合理用药药包含的内容较多,可表现在用药全过程的各个环节,因此其危害也是多方面的。

如治疗效果不佳,延长病程,增加痛苦,使药物不良反应增加或加重,增添痛苦或致残,甚至危害生命;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和国家和个人的经济的损失等。

(1)不合理用药导致治疗失败的教训用药不合理现象如果出在不能对症下药、给药量不足、随便延长用药时间间隔,均不能获得良好的治疗作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