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阅读指导
2、东家老范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 全文简要分析。(6分)
思路:①描写人物的手法有哪些? ②研读文本有关人物的描写部分。 ③分析概括人物形象。
参考答案:
①自家设私塾而允许别家孩子随听,是个大方的 人; ②关注老汪的乱走,并尽力开导安慰,是个友善 的人; ③不再追问老汪的隐情,是个有分寸的人; ④不因银瓶而辞退老汪,是个识大体的人。
(一)人物形象的揣摩: 文学即人学,以叙事为主的小说更是以写 人为中心。因而在阅读小说时,命题者自 然会从分析人物形象这一角度设置试题。 常见题型:
1、结合全文,简要分析某个人物形象。 2、XX是一个怎样的人物? 3、XX有哪些优秀的品质? 4、分析小说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具体方法及其作用。
讨论:分析人物形象有哪些方法?
1.小说的情节结构
小说主要是通过故事情节来展现人物性格、 表现主旨的。小说的情节一般分为开端、 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有时为了介 绍人物和背景在开头加上“序幕”,为了 深化升华主题在结尾加上“尾声”。故事 情节一般都是虚构的。故事来源于生活, 但它通过整理、提炼和安排,就比现实生 活中发生的真事更集中,更完整,更具有 代表性。
当堂训练:《数学家的爱情》
小说最后才交代一年前数学家算错了账,这 样处理有何作用?结合作品加以分析。 • • • • ①使故事情节平中见奇,形成高潮; ②使女老板和数学家的形象更加丰满; ③进一步揭示人际交往中情商重要性的主题; ④增添作品的情趣,让人回味。
此外,还有出人意料式、悲剧、喜剧式等。
解题技巧
• 1、找出情节线索,理清情节的来龙去脉。 • 2、由事及人,看情节发展如何为塑造人物 服务。 • 3、见微知著,从场面和细节描写中分析情 节对表现主题的意义。 • 4、赏析技巧,注意发现作者组织情节的艺 术匠心。
例题: 《枪口下的人格》请围绕主人公贝尔蒂梳
例题(三):即学即练《镶嵌在墙上的黑板》 镶嵌在墙上的黑板在小说中有什么作 用?请简要分析。 (6分)
①镶嵌在墙上的黑板本身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 曾经,黑板只是个形式,因为账本自在村人心 中,诚信也嵌在村民心中。后来黑板仍然只是 个形式,因为它的存在只是为了招揽顾客。黑 板见证了山村与村民的变化,见证了纯朴民风 的消失;黑板的变化,实则意味着村庄民风的 变化。
2.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
肖像描写 心理描写 行动描写 语言描写 细节描写 侧面描写(间接描写) (环境描写衬托对比等)
正面描写(直接描写)
各种描写手法的运用与作用
• • • • ⑴肖像、神态、动作描写: 更好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及性格特征。 ⑵语言描写: ①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 情节的发展。②描摹人物的语态,使形象刻画栩 栩如生、跃然纸上。 • ⑶心理描写: • 直接表现人物思想和内在情感(矛盾/焦虑/担心 /喜悦/兴奋等),表现人物思想品质,刻画人物 性格,推动情节发展。 • ⑷细节描写:更细腻地展示人物某一特征。
《借给你的温暖》
小说中王老汉和吴亚龙,哪一位是主人公?请结合 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 (一)我认为吴亚龙是主人公。
• ①形象上,小说虽然对吴亚龙的描写刻画着墨不多,但 吴亚龙勤劳、憨厚、淳朴、善良、诚信的形象非常突出。 • ②内容上,正是因为有吴亚龙偷“苕片”留借条,有吴 亚龙与他父亲的那番对话,才有了结尾的那幕感人场景。 • ③主题上,小说《借给你的温暖》宣扬的就是人与人之 间的一种诚信,一种互助,一种信任,一种大爱,吴亚 龙用偷“苕片”留借条、准备靠做帮工来抵粮钱的憨厚 淳朴换来王老汉的无私帮助,正好揭示了小说的主题。 • ④结构上,吴亚龙借粮食作为一条暗线贯穿小说始终。
分析人物形象,一般可从四方面进行揣摩: 第一,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 教养、气质等,因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 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 第二,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 描写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 第三,小说里的人物都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 下活动的,所以分析人物就应把他们放在一 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去理解。 第四,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
高考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
散文和小说的主要区别
• 1、散文重在抒情,小说主要是叙事; • 2、散文一般比较真实,小说多数是虚构; • 3、散文以第一人称为多,小说多种人称 均有; • 4、小说有较完整的故事情节,重在刻画 人物形象,而散文没有这么突出。
知识链接
小说概念及三要素
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 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生 活的一种叙事性的文学体裁。 生动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和 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是小说必须具备的三 要素。其中,人物形象又是主要要素。
例题(三):即学即练《镶嵌在墙上的黑板》 小说中的店主具有什么样的性格? 请简要分析。(6分)
①纯朴热情。为我们这帮路人灌满冷开水,主 动解答我们对黑板的疑惑,讲述与黑板有关的 故事。 ②勤劳能干。在偏僻的村庄经营唯一的一家代 销店,并将生意做得越来越大。 ③精明务实。善于发现并抓住商机,用黑板招 揽顾客;先前任由赊账的乡亲在黑板上擦擦写 写,后来不再赊账。
(二)故事情节的把握
把握好故事情节,是读懂小说的关 键,是欣赏小说艺术特点的基础,也是 整体感知文章的起点。命题者在为小说 命题时,也必定以此为出发点,先从整 体上设置理解文章内容的试题。
1.把握故事情节 (1)三种题型: ①用一句话或简明的语句概括故事情节; ②文中共写了哪几件事,请依次加以概括; ③概括小说的部分内容(包括指出开端、发展、 高潮和结局四部分中的某一方面)。 (2)分析小说故事情节时要注意: 分析情节不是鉴赏小说的目的,而是手段,是 为理解人物性格、把握小说主题服务的。所以, 在分析情节的过程中,要随时注意体会它对人物 性格的形成及对揭示小说主题的作用。
例题(三):即学即练《镶嵌在墙上的黑板》 镶嵌在墙上的黑板在小说中有什么作 用?请简要分析。 (6分)
③前后对比,突出主旨。原来,黑板上赊账的 数字及名字是用容易擦掉的石灰块写下的,后 来则是用白漆漆上的;原来,村人自己诚实地 在黑板上记下自己的赊账数目,无人赖账,后 来却有很多人赖账:这些鲜明的对比,一方面 写出村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也写出诚 信与信任的民风的缺失,突出了小说的主旨。
2.鉴赏故事情节。 这类型的题目主要是围绕情节构思及其作用 命题。 题型有: 1、文中写了XX情景在小说中起到什么作用? 2、某事物、人物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 解题思路:明确情节构思为表现人物的宗旨,结 合情节的一般作用: 根据要求组织语言表达: XX情节(事物)在文中有……作用,突出 了……,表现了……
当堂训练:《驼背》
简要分析钱主任这个人物在小说中起什么作用 。
• ①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钱主任的出现,引出“考 核办法”出台,单位人员纷纷“挺腰”,年龄稍大 的寻门路“跳槽”等情节。 • ②将故事引向高潮,突出小说主题。钱主任因 “挺腰”而伤了“脊梁骨”,有力地嘲讽了奴性 意识的根深蒂固,积习难改。 • ③在人物群像中集中笔墨突出钱主任,使小说中 有一个形象鲜明的人物。
玻
璃
•
小说中的王有福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 要分析。
• ①性情谦卑,甚至有点窝囊;见了晚辈,也要鞠躬, 说话谦和; • ②胆小怕事,有点狡黠;撞了玻璃偷偷溜掉,别 人问起也不敢承认; • ③有点固执,但不失本性善良;怀疑酒店诚意, 承认自己责任,不愿借机发财。
玻
璃
• “我”在小说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 ①讲述故事:小说故事是由“我”讲述出来的, 真实可信; • ②推进情节:“我”是事件的参与者,由于“我” 的提议,情节得以发展变化; • ③衬托人物:小说主人公王有福的性格,由于 “我”的存在而更加鲜明。
理文章的基本情节。
• 基本情节:(贝尔蒂)俘敌——护俘——被 俘——脱险——赴死。
当堂训练:《会明》
文中多处写到插军旗,请说明这个细节 在全文中的主要作用。
• 这个细节贯穿全文,前后呼应,体现小说的整体 性; • 会明对插军旗由渴望到不抱希望,形成一种反差 的艺术效果。
当堂训练:《驼背》
结合小说具体描写,简要分析情节设计方面的 特色。 • ①以治理“驼背”为线索设计情节。赵主任上任, 发现单位人员“驼背”,发起“挺起腰杆”活动, 钱主任挂帅考核,单位人员“挺腰”,年龄大的 “跳槽”,赵主任询问,钱主任校正驼背“伤了脊 梁骨”等,都围绕治理“驼背”有条不紊地展开。 • ②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标题是“驼背”,小说开 头赵主任来单位,单位人员普遍“驼背”,都给读 者留下了悬疑,吸引着读者往下阅读。 • ③采用荒诞、夸张式手法设计情节,结尾钱主任 “伤了脊梁骨”,夸张大胆,极富讽刺意味。
•
《借给你的温暖》 • 小说中王老汉和吴亚龙,哪一位是主人公?请结合 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 (二)我认为王老汉是主人公。
• ①形象塑造上,作者在塑造王老汉时,着墨最多,运用 了动作、神态、心理、细节以及正侧面等多种描写手法 进行塑造。 • ②内容主题上,小说的结尾写到“门口堆了一些东 西”“竟找不出哪怕是手指宽的字条”,虽只字未提王 老汉,但很明显能看出是王老汉的善举,从而体现人性 之美,深化了主题。 • ③情节结构上,作为明线,王老汉的活动贯穿情节始终。 • ④题目上,“借给你的温暖”中的“借给”也昭示着主 人公应是王老汉。
例题(三):即学即练《镶嵌在墙上的黑板》 镶嵌在墙上的黑板在小说中有什么作 用?请简要分析。 (6分)
②它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小说情节围绕黑板展 开:路过小村,我被黑板上的数字吸引,询问 店主;我目睹村民用石灰块在黑板上擦擦写写 地记账;山外之人听闻,激动不已,慕名到村 中寻访那块黑板;成为旅游景点后,店主用漆 有白漆名文学作品中细腻描绘的最小环节。 作品中的人物性格、故事情节、社会环境和 自然景物,是由许多细节组成的,成功的细 节可以增强艺术感染力,是文学创作和记叙 文不可忽视的技巧。 场景细节描写 服饰细节描写 动作细节描写 心理细节描写 语言细节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