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氯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预案目录目录 (1)液氯重大危险源应急预案 (1)1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1)1.1 液氯危险源辨识和评估 (1)1.2 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和发生的季节 (3)1.3 严重程度分析 (4)1.4 事故预防和应急措施 (6)2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7)2.1 遵循的原则 (7)2.2 此预案与其他预案的衔接 (9)3组织机构及职责 (9)3.1 应急组织体系 (9)3.2 指挥机构及职责 (13)4预防与预警 (15)4.1 危险源监控 (15)4.2 预警行动 (17)5信息报告程序 (20)5.1 报警系统及程序 (20)5.2 现场报警方式,如电话、警报器等 (20)5.3 与相关部门的通讯、联络方式 (21)5.4 相互认可的通告、报警形式和内容 (21)5.5 应急反应人员向外求援的方式 (22)6应急处置 (22)6.1 响应分级 (22)6.2 响应程序 (23)6.3 处置措施 (30)7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 (33)7.1 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配备情况 (34)7.2 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要求和管理措施 (34)【历史修订记录和原因】......................... 错误!未定义书签。
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预案 2液氯重大危险源应急预案1 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我公司年产氯气4.4万吨,其中液氯约2.2万吨。
其主要工艺流程:干燥的氯气由氯氢处理岗位送至液化岗位,氯气经预冷器、盐箱蛇管或氟立昂蛇管、氟立昂液化器,再经低温、低压液化后进入贮槽,其中没有液化的氯气及不凝气体,送至合成盐酸岗位做盐酸,进入液氯贮槽的液氯一部分经过汽化器气化后分别供三氯化磷和氯化苄用,另一部分经过包装岗位包装成商品液氯出售。
存储情况如下:液氯储存一部分用钢瓶,日常钢瓶储存量约20瓶;另一部分储存在储罐,液氯贮罐位于液氯工段液化岗位,处于厂区西南部,现有5个贮存罐。
由北向南依次为1#、2#、3#、4#、5#,其中1#、2#、3#贮罐容积均为22m3;4#、5#贮罐容积为30m3,5个罐允许最大库容量为110吨,正常1#、2#、3#单罐贮存量约为20吨,4#、5#贮罐单罐贮存量约为25吨,操作压力控制在0.8±0.05Mpa,在半露天(有顶)的场地存放,每个贮罐均用保温材料保护隔离。
每年对储罐管道、短节进行测厚检测。
液氯管道设有两道阀门,阀门每年都要进行更新。
1.1 液氯危险源辨识和评估1.1.1 液氯重大危险源辨识液氯工段5个液氯储罐最大贮存量为110吨,正常1#、2#、3#单罐贮存量约为20吨,4#、5#贮罐单罐贮存量约为25吨;4个汽化器正常使用时可存液氯大约10吨左右;液氯重瓶的正常库存量约为20吨,由此可见液氯的存贮量都在国家标准GB18218-2000规定的临界量值以上,故被定为公司1#重大危险源。
液氯重大危险源辩识结果表分类生产场所(吨) 储存区(吨) 备注国家标准10 25日常储存量10吨130吨在其范围内是否构成重大危险源是是1.1.2 液氯重大危险源评估公司规定重大危险源每年评估一次,主要由关键装臵、重点部位联系人、综合管理部、安全部、生产部、总经办、二车间和三车间组成评估小组,安全部牵头每年大修后进行评估,评估的安全职责分工为:联系人主要是根据关键装臵重点部位安全管理制度规定确定的,联系人的职责是负责定期组织职工开展安全活动,指导班组安全建设和生产。
安全部主要行使安委办的职责,负责组织与重大危险源有关的以上部门每年评估一次,编制符合企业实际的安全评估表,要求对所分管的设备及附件的安全负责并每季度进行考核;综合管理部主要对液氯储罐的压力表、液氯充装计量称、磁翻板液位计等计量器具的安全管理负责;生产部主要对压力容器(液氯储罐、液氯管道、液氯汽化器等)、特种设备、安全阀、基建设施(液氯储罐基础及液氯管道支架等)、电气设施、压力容器操作人员和充装人员的安全管理负责;总经办主要对液氯安装的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器的安全和有效性负责;对液氯岗位的人员合理安排、职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负责;二车间主要对液氯重大危险源的设备设施的二级管理,职工的班组建设,隐患排查,安全培训教育以及安全班组活动等负责,有问题及时向相应的主管部门报告;三车间主要对液氯重大危险源的电器、仪器仪表的二级管理负责。
1.2 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和发生的季节1.2.1 氯气的危险特性危险特性:本品不会燃烧,但可助燃。
在阳光下与易燃气体混合时会发生燃烧爆炸。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健康危害:根据剧毒化学品目录氯气属于剧毒品。
对眼、呼吸道粘膜有刺激作用。
可引起迷走神经兴奋、反射性心跳骤停。
急性中毒:轻度者有流泪、咳嗽、咳少量痰、胸闷,出现气管炎和支气管炎的表现;中度中毒发生支气管炎或支气管肺炎,病人除有上述症状的加重处,出现呼吸困难、轻度紫绀等;重者发生肺水肿、昏迷和休克,可出现气胸、纵隔气肿等并发症。
吸入极高浓度的氯气,可引起迷走神经反衬心跳骤停或喉头痉挛而发生“电击样”死亡。
皮肤接触液氯或高浓度氯在暴露部位可有灼伤或急性皮炎。
长期低浓度接触,可引起慢性支气管、支气管哮喘等;可引起职业性痤疮及牙齿酸蚀症。
1.2.2 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根据以上氯气的危险特性,氯气发生的事故类型主要是中毒事故,导致氯气泄漏的主要原因一是压力容器的爆炸或泄漏,二是突然断电氯气系统内的氯气不能及时得到无害化处理导致氯气泄漏到大气中,而附近人员又没有及时疏散,致使人员中毒。
1.2.3 可能发生的季节盛装液氯的设备和管道都是压力容器,根据季节的变化,结合工艺指标的运行,参照历年及同行业事故案例,经分析认为发生氯气中毒事故应多数在夏季,其次为春季,主要原因:盛装液氯的设备和管道都是压力容器,夏季天气温度高,致使压力容器内压增大,如遇到承压能力不够、设备腐蚀严重等因素导致氯气泄漏而发生中毒事故;夏季还有一重要因素就是雷雨大风季节,因生产氯气的装臵主要依靠电,雷雨大风季节对电有一定的影响,如污闪、雷击等,一旦电气故障,双路供电又不能及时满足需要,导致氯气泄漏而发生中毒事故。
春季发生事故的主要原因是设备设施的老化,由于我公司每年大修一次,并定在每年的6月份(夏季之前),设备设施的维护和保养十分重要,有些设备设施在使用过程中使用不当,致使腐蚀严重,又面临大修前期,出现泄漏的几率就高,因此,春季预防事故发生也是很重要的季节。
1.3 严重程度分析液氯储罐破裂后氯气会生成有毒蒸气云,它在空气中漂移、扩散,直接影响现场人员并可能波及居民区。
大量液氯泄漏可能带来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环境污染。
液氯沸点为-34.5℃,常温下以气态形式存在,为便于储存一般经加压液化后贮存在储槽内。
液氯属于剧毒气体,受热后罐内压力增大,有爆炸危险;受热后容器内压增大,泄漏可导致中毒;有毒,不燃烧;有特殊的刺激性气味等。
由以上特性可知液氯储槽一旦破裂导致液氯泄漏,极有可能造成大面积扩散而带来严重危害。
1.3.1 导致液氯贮槽破裂的危险因素包括:1)液氯贮槽超量充装导致的超压爆炸;2)液氯贮槽防晒降温等防护措施不完备导致的超压造成的爆炸;3)液氯贮槽因未定期检测设备老化或材质问题导致爆炸。
1.3.2 液氯贮槽破裂时毒害区估算:该公司液氯贮槽共计5个,分别为22m3三个,30m3两个,常温下30m3单槽最大贮存量39.984t,以此储罐进行模拟计算如下:贮槽破裂前的环境温度t取15℃,液氯的沸点t0为-34.5℃液氯的比热C为0.96kJ/kg℃,则当液氯贮槽破裂时,贮槽内压力降至大气压,处于过热状态的液氯温度迅速降至标准沸点放出的热量为:Q=W×C×(t-t0)=39984×0.96×(15-(-34.5))=1.9×106(kJ)设这些热量全部用于贮槽内液氯的蒸发,液氯的汽化热q为2.89×102(kJ/kg),则其蒸发量W'为:W'=Q/q=1.9×106/2.89×102=6574.5(kg)液氯的分子量M为70.91,则在沸点下蒸发蒸汽的体积Vg(m3)为:Vg=22.4×W'×(273+t0)/(M×273)Vg= 22.4×6574.5×238.5/(70.91×273)=1814.4(m3)资料显示,氯在空气中的浓度达到0.09%时,人吸入5~l 0分钟即可致死,即0.09%为氯的危险浓度。
因此,本次模拟计算中蒸发体积为Vg的氯气可以产生的令人致死的有毒空气体积为:V=Vg/0.09%≈2015981 m3假设这些有毒空气以半球形向地面扩散,则可根据下列公式求出该有毒气体的扩散半径:R=(V/2.0944)1/3式中 R-有毒气体的半径,m;V-有毒气体的蒸气体积,m3C-有毒介质在空气中的危险浓度值,%R=(2015981/2.0944)1/3=97.2m通过以上对液氯贮槽作事故后果摸拟分析可以看出:一旦该公司一个34m3液氯贮槽破裂造成液氯泄漏,贮槽周围97.2m范围内的人员在5-10分钟内可因吸入氯气而死亡,因为该公司液氯贮槽基本处于全厂中心位臵,因此在以液氯贮槽为中心、半径为97.2m的范围基本涵盖该公司半个厂区,全公司700多人均可能受到致命伤害,因此应重点加强防护,避免事故发生。
1.4 事故预防和应急措施1.4.1液氯重大危险源的技术性预防措施1)重大危险源区域安装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并保持完好有效,一旦泄漏能及时发现,将事故得到有效控制;2)每年对重大危险源进行评估,对设备、设施、基建、操作人员及安全附件科学评估,合格后方可使用或操作;3)在灌区四周围设臵应急碱液喷淋装臵和围堰,一旦出现事故能有效对泄漏物进行中和和收容处理;4)5个液氯储罐中,总是保持一台空罐以作为应急罐使用并挂牌警示;5)5个液氯储罐中都安装有安全阀、磁翻板液位计,防止超压和高液位造成泄漏事故;6)确保二级负荷用电,双路供电要保障完好有效。
7)确保应急物资如洗眼器、解氯水、事故引凤装臵完好有效。
1.4.2液氯重大危险源的管理措施1)加强安全管理和安全教育,完善和落实各项逐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如巡回检查制、交接班制、安全责任制及安全教育制度等,提高职工的责任心和防范意识。
2)液氯贮槽充装量严格控制,不得超过贮槽容积的80%。
3)氯贮槽属于盛装危险化学品的压力容器,属于特种设备,制造安装必须具备相应资质,使用前必须经有关部门检测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而且在使用过程中应定期检测,严格执行在用压力容器安全检验规程,发现问题要及时采取防范措施。
4)液氯充装要严格执行《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气瓶安全监察规程》的有关规定,防止因液氯充装过程发生事故而对液氯贮槽带来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