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百分数的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

《百分数的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

《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
复习内容:整理本单元知识结构,复习百分数的有关知识和应用。

复习课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复习百分数的意义及读写方法,能区分百分数和分数的意义,能熟练地读写百分数。

2、复习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方法,能熟练地进行互化
3、复习折扣、纳税、利息的含义,会解决生活中的这类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经历整理与复习过程,体验归纳整理,建构知识体系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数学知识间的相互联系,感受数学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及乐学情感。

重点、难点:
重点:分数、小数、百分数之间的互化。

突破方法:归纳整理,练习提高。

难点:税后利息的计算。

突破方法:理解两种思路的不同解法。

教法与学法:
教法:组织复习,引导回顾。

学法:归纳整理,自主建构。

教学准备:投影仪、教学卡片
教学流程:
一、回顾导入:
1、你会用百分数来表示下面成语吗?
(设计意图:游戏小游戏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密切了知识的内在联系。

提高了运用的能力。


2、师:这一段时间的学习,我们又获得了许多知识,回顾一下我们学习了哪些有关百分数的知识呢?
引导学生回顾思考,在小组中相互讨论交流。

然后小组汇报。

3、展示成果,各组汇报不同的整理方法,教师板书其中一种:
师板书:(1)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法。

(2)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

(3)用百分数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整理使学生对本单元的知识进行回顾,使学生把各类问题联系起来,系统性的建构知识。


二、整理复习,形成知识网。

1、教材第104页第1题。

①小组同学讨论交流:
百分数和分数含义有什么不同?小组汇报: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交流区分百分数与分数的异同,不仅提高了学生合作学习能力,学会对比整理知识,体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还使学生更进一步理解分数与百分数。


②火眼金睛判是非。

2、在实际应用中,什么情况下最多达到100%,什么情况下达不到100%?学生举例并归纳:
最多达到100%:出勤率、成活率、出油率、正确率……
达不到100%:如出米率、出油率、出粉率、烘干率……
超过100%:如完成率、增长了百分之几……
(设计意图:在学生判断各类百分比是否达到或超过100%的增强了对百分率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同时还巩固了各类百分率的计算公式。


3、完成课本第104页第3题。

教师:“出米率怎样算?”让学生独立完成。

(设计意图:结合生活实际体会百分率在生活中的实际运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实际联系。


4、完成第104页第2题。

独立填表,投影评议,总结归纳分数、小数、百分数互化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互化方法的总结,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归纳概括总结的能力。


5、折扣、纳税、利息。

a、说说打折、应纳税额、税率的意义。

b、什么叫做本金、利息、利率?什么是利息税?
c、怎样计算应纳税额与利息?
d.、税率=应纳税额÷收入×100%可以推出:应纳税额=收入×税率÷100%
计算利息的公式是:本金×利率×时间
e、完成练习二十四第2题。

学生理解:票价打八五折就是按20元的85%出售,学生独立完成。

f、完成整理与复习题第4题。

学生思考“按照20%的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是什么意思?在独立完成。

g、完成练习二十四第5题。

讨论:利息税怎样计算,税后利息又怎样计算?
重点交流税后利息的两种算法。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学会运用百分率、折扣、利息问题解决问题。

) 三.课堂作业:完成课本105页练习二十四1.2.3题。

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