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制图》课程教学大纲一、基本信息课程编号:04A05051课程名称:工程制图英文名称:Engineering drawing课程类型: □通识必修课□通识核心课□通识选修课□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实践环节总学时:48 讲课学时:46 实验学时:2学分:3适用对象: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先修课程:无课程负责人:张景德、王伟礼二、课程的性质与作用《工程制图》是一门以投影理论为方法、研究工程图样的绘制和阅读、面向工科非机械类专业开设的工程基础课。
其任务是培养工科类学生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样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掌握先进的绘图技术;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空间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严谨求实、认真负责的工程素养。
同时,为学习后续相关良好的基础,为从事本领域工作储备系统的制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三、教学目标使学生能够运用投影法进行工程形体的构成分析及表达,学会工程图样的基本规范及阅读方法,初步掌握工程图样的绘制和阅读,同时培养学生形象思维、空间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严谨求实、认真负责的工程素养,课程目标与相关毕业要求指标点的对应关系题设计解决方案,开展相关设计(原材料、工艺流程等)和计算,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5. 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材料应用的复杂工程需求,开发或选择适当的文献检索、资料查询方式和材料设计、制备、检测、分析工具,使用有效的方法进行理论和模拟分析并能够理解其适用范围5-3.能针对复杂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使用计算机软件与计算参数,对复杂工程问题建立模型并进行预测与模拟√√6. 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材料科学与工程的相关知识进行合理分析和评价本专业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6-1.具有工程实践经历,熟悉与无机非金属材料相关的技术标准、知识产权、产业政策和法律法规,了解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四、教学内容及要求绪论主要内容:本课程研究对象、教学目的和任务及学习方法。
要求:了解了解本课程的研究对象、教学目的、任务及学习方法。
第一章 制图基本知识主要内容(1)制图国家标准的基本规定(2) 绘图的方法和步骤要求:(1)熟悉制图标准的基本规定(2)了解绘图工具的使用,学习绘图的方法和步骤了解鄂式破碎机、辊式破碎机及悬辊式磨机的工作原理和构成重点与难点:制图国家标准有关制图的基本规定第二章 正投影基础知识主要内容:(1) 投影法的概念及其分类(2) 正投影的基本性质(3) 三面投影的形成及其规律(4) 点、直线、平面的三面正投影要求:(1)了解投影的概念及分类;(2)熟练掌握正投影的基本性质及三视图的画法及投影规律;(3)掌握点、线、面的投影特性及投影图的画法重点与难点:正投影的基本性质第三章 基本立体的投影主要内容:(1) 基本平面立体的投影(2) 回转体的投影(3) 立体表面的点和线(4) 基本几何体的尺寸标注要求:(1)了解基本体的投影特性及作图步骤(2)掌握立体表面上点和线投影的方法(3)了解基本几何体的尺寸标注重点与难点:立体表面上点和线投影的方法第四章 截交与相贯主要内容:(1) 基本立体的切割(2) 基本立体的相贯(3) 切割体及相贯体的尺寸标注要求:(1) 掌握平面立体和常见回转体截交线和相贯线的画法(2) 了解切割体及相贯体的尺寸标注重点与难点立体截交线和相贯线的画法第五章 组合体主要内容:(1) 形体分析法及形体间的组合形式(2) 组合体视图的画法(3) 组合体的尺寸标注(4) 组合体视图的阅读要求:(1)了解形体分析法及形体间的组合形式(2)掌握组合体三视图画法及尺寸标注(3) 掌握组合体的读图方法,并能通过读图补画组合体的三视图重点与难点组合体三视图画法及尺寸标注第六章 机件的表达方式主要内容:(1) 视图(2) 剖视图(3) 断面图要求:(1)掌握机件基本视图、向视图、局部视图及斜视图的画法(2)掌握各种剖视图的形成及画法,学会用适当表达方法对机件进行表达(3)了解断面图的概念和分类(4)掌握移出断面和重合断面的画法重点及难点各种剖视图的形成及画法第七章 标准件与常用件主要内容:(1) 螺纹及螺纹紧固件(2) 齿轮要求:(1) 掌握螺纹及螺纹紧固件的规定画法、标记代号及标注(2) 了解齿轮各部位名称及基本参数(3) 掌握齿轮的规定画法重点与难点(1)重点:螺纹及螺纹紧固件的规定画法(2) 难点:齿轮的规定画法第八章 零件图(1) 零件图的作用与内容(2) 零件图的视图选择(3) 零件上常见的工艺结构(4) 零件图的尺寸标注(5) 零件的表面粗糙度(6) 极限与配合及形位公差简介(7) 零件图的阅读要求:(1)了解零件图的作用与内容,掌握典型零件的视图选择(2)了解零件上常见的工艺结构(3)能够正确进行零件图视图表达及尺寸标注(4)掌握零件图的读图方法和步骤重点与难点(1) 重点:重点典型零件的视图选择(2) 难点:零件图的阅读第九章 装配图主要内容:(1)装配图的作用及其与零件图的关系(2) 装配图的内容及其表达方法(3) 装配图中的尺寸标注和技术要求(4) 装配图中的零、部件序号及明细表(5) 装配图的画法(6) 装配图的阅读要求:(1)了解装配图的作用及其与零件图的关系(2) 了解装配图的内容及其表达方法(3) 了解装配图中尺寸注法和技术要求(4) 学会正确标注装配图中的零、部件序号及明细表(5) 掌握装配图的画法及阅读方法,能够正确表达装配图重点与难点装配图的内容及其表达方法五、实践环节本课程为专业基础课,实验演示性实验为主。
目的是让学生初步了解课程性质、任务与内容,了解制图基础及工程制图相关内容,通过对一些简单机械部件的拆装,了解部件的用途、工作原理和装配关系,增强对机械零部件的感性认识,为课程的学习打下初步基础;通过模型制作,运用组合体形体分析方法,掌握组合体构型与读图、画图方法及步骤。
共安排2个实验,总学时2学时,在专业实验中统一安排。
实验一课程认知及机械部件的拆装1学时实验二组合体构形及表达1学时六、课外习题及课程讨论为达到本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讲课之中穿插课程讨论,主要内容安排课外练习题(自测题)。
每章结束后应布置作业,作业要求规范整洁,教师要认真批阅,共性的错误下堂课订正。
学生必须按时交作业,作为学生平时成绩的依据之一,三次不交作业者不允许参加考试。
七、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程为专业基础课。
教学以课堂讲解为主要,讨论为辅,着重于概念、方法等。
课堂教学要灵活,可采用多媒体课件,努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允许学生课堂提问,提倡课堂讨论。
1. 主讲教师应由讲师以上职务的教师承担,第一次主讲本课程的教师,开课前应通过教研室组织的试讲。
2. 任课教师必须熟悉本学时的教学大纲及基本要求,并严格按照教学日历进行课堂教学,不准随意改动。
3. 主讲教师上课前必须有教案,并做到认真备课、精心讲授、努力钻研。
八、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和措施九、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章节讲课习题课讨论课实验合计对应的课程目标1 目标1、2绪论 13 目标1、2制图基本知识 3正投影基础知识 4 4 目标1、2基本立体的投影 4 4 目标1、26 目标1、2截交与相贯 66 目标1、2组合体 6机件的表达方式 6 6 目标1、2标准件与常用件 4 4 目标2、34 目标2、3零件图 46 目标2、3装配图 62 目标1、2习题、讨论 11实验 2 2 目标2、3合计44 1 1 2 48十、考核方式考核方式为平时考核与期末考试相结合方式进行。
平时考核包括学生上课、讨论、作业、实验等,占总成绩的20%-40%。
期末考试一般采用闭卷形式,卷面成绩100分,占总成绩的60%-80%。
详见《工程制图》考试大纲。
考试试题由课程组组织命题小组统一命题,流水阅卷,统一和分,成绩不合格者统一审核处理。
考试前,按学校的统一安排时间进行辅导、答疑,不准划范围,指重点。
十一、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书1. 教材罗良武等著,《工程图学及计算机绘图(非机类)》(第2版)及习题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年。
2. 主要参考书(1) 大连理工大学工程画教研室编,《画法几何学》及习题集,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
(2) 西安交通大学工程画教研室编,《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及习题集(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
(3) 国家技术监督局,《技术制图与机械制图》,中国标准出版社,1996年。
(4) 焦永和主编,《工程制图》及习题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
(5) 胡琳主编,《工程制图》(英汉双语对照)及习题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