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星堆神树原型与山海经中扶桑树考证

三星堆神树原型与山海经中扶桑树考证

三星堆神树原型与山海经中扶桑树考证古代典籍《山海经》中记载,扶桑、樟树、桃树等都是神树。

那么三星堆的青铜神树更接近于哪一种树木呢?3000多年前的古蜀王国,正处在传说中的鱼凫时代。

当时的鱼凫王国,是一个以氏族为单位的社会,几个氏族构成了一个王国的整体。

每个氏族都由一个祭司带领,氏族里所有的民众都听命于他。

整个王国则由一个大祭司掌控。

大祭司的地位相当于当时中原的皇帝,他掌握着整个王国的生杀大权、经济命脉及政治体系。

有一天,古蜀国的大祭司突然病亡,这一消息对于古蜀国来说,无疑是一大噩耗。

顿时,整个王国陷入群龙无首的境地。

为了防止外族趁此机会入侵,也为了稳定人心,当务之急是要确立大祭司的人选。

古蜀国对于大祭司人选的确立,并不像中原地区一样,采取继承制,而是推选制。

这种制度,和我们现在的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制类似,国家领导人由群众投票推选而出。

而古蜀国大祭司的推选权利,则集中在几位祭司的手中。

为了尽快确立大祭司的人选,几位祭司聚在一起,共同商讨此事。

在当时,符合祭司资格的人选要从几个方面考虑:第一是他所掌握的财富,包括他手下的奴隶数和他所拥有的土地数;第二是他的法术能力,是否能够准确预测灾祸及治病救人;第三就是他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符合这几方面的条件,无疑就具备了当选大祭司的资格。

经过两天两夜的考量,终于确定下了三名候选人。

最终由谁当选,就得由大家投票选举,得票率最高的毫无疑问就是大祭司了。

经过选举,古蜀国最高领导人终于产生了。

接下来,就是要举行祭祀,也就是新领导人的登基仪式。

通过观测天象,一个适合就任的良辰吉日定了下来。

在这一天,新任领导者要带领人们举行一系列仪式,来向众人宣告他的就任。

这一天风和日丽,阳光普照,人们纷纷穿上最华丽的衣服,前去参加祭祀典礼。

在城里的空旷处,祭台高达三米,分三层,整个形状呈梯形,全部采用木质结构搭建而成。

顶层高耸着一棵青铜树,树的造型十分独特,以树干为支点,分上、中、下三节,每节上依次排列着三根树枝,每根树枝上都栖息着一只神鸟。

中层祭台周围放置着各种造型的青铜人像和各种青铜祭器。

下层是给祭司们举行仪式用的。

祭台前的桌子上,放着一根全身包裹着金皮的手杖。

手杖的制作十分精细,金皮上雕刻着鱼、鸟、神人头像和箭等图案。

鱼和鸟是鱼凫时代的图腾,箭表示威武,神人头像则代表了鱼凫王国的各代首领。

来自各地的民众将祭台围了个水泄不通,等待着神圣的一刻。

吉时一到,几位祭司依次来到祭台前,他们头戴花冠、身着长袍,手持祭文,嘴里念念有词。

半炷香的时间过去了,这些祭司们合上手中的祭文,将其放在祭台上。

紧接着,随从把祭司所戴的面具以及铜铃等交到了各位祭司手中。

这些面具全部用黄金制成,面具的鼻子十分饱满,嘴唇宽阔,两个硕大无比的耳朵向外侧展开,与整个面具不成比例,鼻子和嘴部都绘有黑色的油彩。

戴上面具的各位祭司,一边摇动手中的铜铃,一边跳舞,嘴里吟唱着祭祀之歌。

踩着歌声的节奏,他们整齐地变换着各种舞蹈动作。

在一系列祭祀舞蹈之后,氏族首领开始带领祭台下的民众对天、对地行六叩九拜之礼。

礼毕,氏族首领中最年长者将手杖从祭台上取下,递给新上任的国家首领,这位年轻的大祭司双手接过代表着王权和神权的金杖,然后高举过头时光在历史的更替中流逝,3000年后,这柄金权杖在三星堆重见天日。

在三星堆的黄金权杖上刻着一组奇怪的符号:鱼、箭和鸟。

这组图案是否表示这个金杖,就是三星堆其中一位先王鱼凫王的金杖呢?这个金杖的长度大约两米多,基本上相当于古代一丈的标准,古代八尺为一丈,十尺也是一丈。

古代的人以身高够一丈才能做丈夫,才能做首领。

十尺男儿是丈夫,是丈夫的人才能拿权杖,高度基本上和眼睛的高度一样高,所以权杖也叫“博目”,跟眼睛平行,向远处观测。

三星堆金杖的出现,令世人震惊。

然而,由于年代久远,表面的金皮虽然保存良好,但包裹在里面的物质早已炭化。

3000年前,包裹在权杖里的究竟是什么?无独有偶,在成都金沙遗址出土了一条金冠带,上面刻有与三星堆金杖一模一样的鱼、箭、鸟图案。

说明它们两者之间是密切相关的,而且都是当时最权贵的人佩戴和使用的东西。

三星堆的金杖和金沙出土的金带,专家认为很可能是同一个大祭司的物品。

权杖表示在神界的地位,而金带表示在世俗人间的地位。

很可能当时是一种神权和王权合一的政治体制。

经过测定,专家认为三星堆金皮里已炭化的物质是木棍。

代表着王权的权杖,是整个国家独一无二的珍宝,谁拥有了它,谁就拥有了控制国家的能力。

因此,不管是在制作工艺和材料的选择上,都有非常严格的标准。

从木棍到权杖的历史也经过了一个从灰姑娘到王后的过程。

人类与树木结缘可以上溯到以树木为生的灵长类,从那时起,树木的形象如同基因一样,深深地印在了人类的脑海里。

当类人猿从树上下来,开始了漫长的陆地行走,他所倚仗的工具除了手边的石头,可能更多的就是一根树枝。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树枝逐渐经过加工变成了木棍。

人们用木棍驱赶野兽,挖掘地下可食用的植物块茎;用木棍作为手中的另一个支点,走出泥泞,登上高山。

最后当人们垂垂老矣,步履蹒跚的时候,这根木棍又成了支撑他站立行走的拐杖。

如果说人类最早的祖先起源于非洲,那么他们就是拄着木棍迁徙到世界各地的。

人类使用木棍的历史就是一部从猿到人并不断走向文明的历史。

据考证,木棍由工具变成权杖至少经历了十几万年。

就是这样一根人类不可或缺的木棍,演变成了代表最高统治的权杖。

第一根权杖的历史已不可考。

但是最早的大巫师和祭祀活动却是有迹可寻的。

1995年,德国海德堡大学考古学家克罗斯,在土耳其边境的哥贝克力山地,找到了一座11000多年以前的庞大庙宇遗址,发现了迄今为止最早的石刻雕像,专家们认为他可能就是当时的大巫师。

还发现了燃烧过的木头的痕迹,可能就是一次祭祀活动的残存。

这位石雕大巫师手中似乎握着什么东西,有人认为握着的是他的生殖器;有人认为就是一根木棍,也就是祭祀中发挥作用的权杖。

因为人类从母系氏族社会进入父系氏族社会以后,人们手中的木棍才变成了权杖。

这也是男性成为主导地位的一种标志,而且只有最具权威的男人才能够拥有它。

三星堆青铜器中,有一个身高丈余的青铜大立人,双手做握持状。

专家认为他就是当时的大巫师,而他手中握着的就是一根权杖。

权杖的作用并不仅仅是表示权威,因为人类的活动离不开生产,棍棒仍然是重要的生产工具。

在大巫师手里,棍棒被赋予了新的作用。

他们在祭天拜地的时候,发现权杖还可以用来测量大地的宽窄和星辰的位置。

在中国有一种树木叫“扶桑”,在中原地区又称扶桑树为“建木”,西方叫“若木”。

用扶桑木做的木棍就叫“天杆”,其高度十尺或八尺,从神农时叫立柱,古代又称图腾柱。

天安门前的两座华表,就是从古代的图腾柱演化来的。

华表顶端横置的石板,又称横木,是用来测量风向的。

由华表我们也可以看出过去的天杆造型,也就是在立柱上加一块横木,这块横木叫风向仪,现在叫风向标。

人们还用它来观测影子的变化。

通过观测,人们发现,一天中木杆的影子在正午的时候最短,夕阳时,木杆的影子最长,于是人们就以正午时的影子长度来确定节气和一年的长度。

如今在北京世纪坛的顶端,依然矗立着一座叫日晷的计时仪器。

日晷通常由铜制的指针和石制的圆盘组成。

圆盘的正反两面刻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代表2个小时。

当太阳光照在圆盘上时,指针的影子就会投射在圆盘上,太阳由东向西移动,投射在圆盘上的指针影子也会慢慢由西向东移动。

日晷这种计时仪器,起源于立杆测影的方法。

三星堆的神树,就是日晷中指针的雏形。

一直以来,很多专家都赞同“古代中国无权杖”的说法。

三星堆金杖的出土,让人们把目光投向了埃及,那个与中国同样古老的国度。

三星堆金杖真的是来自于遥远的埃及吗?江浙一带的史前良渚古墓中,曾经出土过用来显示墓主人生前地位的玉杖首。

而且在中国的西北地区也曾发现过与埃及极为相似的权杖头,经测定,距今已有5500年的历史。

历朝历代的史料记载中,都有皇帝赐杖给老臣的惯例。

《礼记》中就有“大夫七十而致事。

若不得谢,则必赐之几杖”的记载。

赐杖给为国家立过汗马功劳的老臣,这杖的意义可想而知。

虽然不是皇家最高权力的象征,但至少说明,中国并不是一个“无权杖”的国家。

世界上任何一种古文明,都有相似性,例如对神树的崇拜、天文学中二十八星宿的定义,等等。

同样的,对杖的使用,也是一种世界性的文化。

在欧洲文化中,由于神权和王权常常是一体的。

金杖在埃及、罗马等地不仅代表了执掌者的身份和权力,同时体现了宗教最高统治者的意志。

三星堆出土的金杖和西方的权杖非常相似,不仅代表了王权,也是神权的象征。

从三星堆出土的器物具有明显的外域文化特色来看,至少可以说明几千年前的古蜀国并不是不通人烟的蛮荒之地,古蜀人早就形成了一条连接波斯、埃及等国的信道,一些来自世界各地的商人,带来了他们的文化,中原文明和异域文明在这里交融、发展,逐渐孕育出了灿烂而又独特的三星堆文明。

要特别指出的是,这些至高无上的权杖都来自某种树木,所以这种树木也就成了神树。

三星堆权杖皮里包裹的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树木?这种树木具有什么样的特性,让古蜀人舍弃其他的选择,而独独钟情于它呢?3000年前的古蜀国,气候温暖湿润,适合树木生长。

在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的年代,吃住作为人类生存最基本的需要,必须依靠自然界提供。

从金杖上所刻画的图案可以看出,当时的人们主要还是以狩猎为主。

树林为动物提供了生存的场所,人们在森林中猎狩动物,作为食物解决温饱问题,而且,人们发现,利用树木来搭建房屋,远比居住在山洞里要好得多。

久而久之,人们对树木形成了一种依存的关系。

人们不经意间发现,树木的生命力远比人类要长,它们的生长也会随着四季的变化而枯萎、繁茂,周而复始,不曾间断。

人们对这种死而复生的现象十分好奇,同时也无法理解,于是人们把这种自然现象归结为是神的旨意,甚至将参天大树奉为神树,认为它们能与上天进行沟通。

神树崇拜观念,在中原文化中同样存在,只不过这种对植物的崇拜已不仅仅局限于通天入地,而是更多地融入了人们的生活中,桃树和艾草自古就被人们认为具有驱鬼避邪的作用,每当端午节来临,人们都将艾草挂在房门前,或者将桃木剑挂在房间,祈求能够驱走鬼怪。

一直到今天,人们仍将桃树和艾草视为神圣之物。

对神树的崇拜,不光中国有,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有神树文化。

在古代印度的有关文献中,有一种“阎浮树”,树顶达到了天的高度,能将天与地劈开。

在北欧地区的古代神话中,有一种神树,树荫可遮蔽宇宙,根、枝则可以将天与地及地下世界连接在一起。

神树可以通天入地,是人类通向天堂,与天神交往的途径。

三星堆祭祀坑出土的青铜神树,向我们展示了古蜀人的神树崇拜观念。

专家认为,这棵青铜神树是古蜀人幻想成仙的天梯,也是大祭司连接天地、沟通人神的工具。

如果说这棵青铜神树代表的是成仙的天梯,那站立在神树树枝上的九只鸟是用来干什么的?它们和神树又有什么关系呢?专家王大有告诉我们:这九只鸟叫太阳鸟,又叫天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