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心理学》考试试题(1)一、选择题(10分)1、儿童言语的形成中,出现单词句阶段的年龄段是( B )。
A. 6个月—1岁B.1岁—1.5岁C.1.5岁—2岁D.2岁—3岁2、( A )是维持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手段。
A.想象B.思维C.记忆D.语言3、下列属于儿童两种信号系统活动的发展第三阶段的是( A )。
A.直接刺激词的反应B.词的刺激直接反应C.直接刺激直接反应D.词的刺激词的反应4、下列那一时期是初步掌握本族语言的时期( D )。
A.婴儿期B.学前期C.少年期D.先学前期5、关于幼儿记忆的年龄特征不正确的是( C )。
A. 记得快忘得也快B.容易混淆C.语词记忆占优势D.较多运用机械记忆6、不属于研究学前儿童信息的基本原则的是(D )。
A.客观性B.发展性C.教育性D.理论性7、幼儿初期的心理特点是( B )。
A.思维具体形象B.行为具有强烈的情绪性C.爱玩、会玩D.个性初具雏形8、( C )是人生最早出现的认识过程,是其它认识过程的基础。
A.记忆B.想象C.感知觉D.思维9、在方位知觉的发展中,儿童在( B )能够正确辨别前后。
A.3岁B.4岁C.5岁D.6岁10、在儿童大脑皮质各区域中,最早成熟的是( C )。
A.顶叶B.颞叶C.枕叶D.额叶二、填空题(10分)1、再造想象是根据一定的图形、图表、符号,尤其是语言文字的描述说明,形成关于某种事物的形象的过程。
2、了解幼儿掌握概念水平的常用方法分类法、排除法、解释法、守恒法。
3、判断是概念与概念之间的联系,是人脑凭借语言的反映(事物)之间或者(事物与其特征)之间的肯定或否定性联系的过程。
4、四岁左右是培养儿童正确发音的关键期。
5、直觉行动思维是对客体的感知中,在自己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行动中进行的思维。
6、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社会化、(丰富和深刻化)、自我调节化。
三、名词解释(20分)1、问题言语:在碰到困难或问题时产生的自言自语,常常用来表示对问题的困惑、怀疑或惊奇等等。
2、情绪情感:人类与动物共有的,通常是有机体的生理需要是否满足而产生的体验;情感是人类社会特有的,通常是指人的社会需要是是否满足而产生的体验。
3、同伴关系:儿童在早期生活中,除亲子关系之外的在同龄伙伴中建立的又一重要社会关系。
4、能力:个性心理特征之一,它是顺利完成某种活动的条件。
5、理智感:由于是否满足认识的需要而产生的体验,是人类所特有的高级情感。
四、简答题(30分)1、创造想象有何表现?答:(1)独立创造,一定新意性(2)提出不寻常(3)讲故事,编结尾(4)讲出画面中没有画出的情节(5)脱离现实与现实混淆2、简述依恋感发展的四个阶段?答:(1)对人反应无差别的阶段(出生—3个月)(2)对人反应有差别的阶段(3—6岁)(3)特殊的情感联结阶段(6个月—2岁)(4)目标调整的伙伴关系阶段(2岁—3岁左右)3、简述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发展的趋势。
答:(1)从对话言语逐渐过渡到独白言语(2)从情境性言语过渡到连贯性言语(3)讲述的逻辑性逐渐提高(4)逐渐掌握言语表达技巧4、简述学前儿童思维发展总趋势。
答:(1)从思维工具的变化来看,从主要借助于感知和动作,到主要借助于表象,再过渡到借助于概念;(2)从思维方式的变化来看,从直觉行动性思维,到具体形象性思维,再过渡为抽象逻辑思维;(3)从思维反映内容来说,从反映事物的外部联系、现象到反映事物的内在联系、本质;从反映当前事物到反应未来事物。
5、影响幼儿有意注意发展的因素有哪些?答:(1)活动目的与任务的明确性(2)对活动结果的兴趣(3)活动组织的合理性(4)与已有知识经验的关系(5)良好的意志品质五、论述(30分)1、为什么幼儿中期常常出现“告状”现象。
答:(1)道德感是由自己或别人的举止行为是否符合社会道德标准而引起的情感;(2)中期幼儿比较明显地掌握了一些概括化的道德标准,他们可以因为自己在行为中遵守了老师的要求而产生快感。
中班幼儿不但关心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而且开始关心别人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而且开始关心别人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由此产生相应的情感;(3)中班幼儿常常“告状”就是由道德感激发起来的一种行为。
2、为什么幼儿形象记忆和语词记忆的效果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接近?答:这与幼儿两种信号系统的特点及其协同活动的发展有关。
随着年龄的增长,在幼儿的头脑中,形象和词都不是单独起作用的,都不是某一个信号系统的孤立活动,而是两个信号系统的共同活动,再形象记忆中,固然是事物生动的形象起主要作用,但词所表达的事物的形象也是重要的记忆材料。
《学前心理学》考试试题(2)一、选择题(10分)1、下列属于新生儿条件发射的是()。
A. 抓握反射B.惊跳反射C.对喂奶姿势的吸吮反射D.游泳反射2、下列关与婴儿动作发展规律不正确的是()。
A.从整体动作到分化动作B.从小肌肉动作到达肌肉动作C.从上部动作到下部动作D.从无意动作到有意动作3、下列属于儿童两种信号系统活动的发展第三阶段的是()。
A.直接刺激词的反应B.词的刺激直接反应C.直接刺激直接反应D.词的刺激词的反应4、下列哪一时期是初步掌握本族语言的时期()。
A.婴儿期B.学前期C.少年期D.先学前期5、在儿童大脑皮质各区域中,最早成熟的是()。
A.顶叶B.颞叶C.枕叶D.额叶6、下列属于幼儿中期心理特点的是()。
A.思维具体形象B.爱模仿C.好学好问D.个性初具雏形7、中班幼儿有意注意的时间可达()分钟左右。
A.15分钟左右B.3~5分钟左右C.20分钟左右D.10分钟左右8、下列属于幼儿直觉行动思维特点的是()。
A.思维动作的内隐性B.初步的间接性、概括性C.自我中心性D.具体形象性9、培养儿童正确发音的关键期是()。
A.2岁半B.3岁左右C.4岁左右D.5岁左右10、下列选项中属于权威型教养方式的是()。
A. 对儿童的态度积极肯定,对儿童提出明确的要求B. 倾向拒绝和漠视孩子C. 对儿童缺乏基本的关注D. 不对孩子提出任何要求,让其随意控制,协调自己的一切行为二、填空题(10分)1、幼儿活动的三种基本形式是______、______ 和_______,其中_______是幼儿最主要的活动形式。
2、__________是学前儿童认知发展的标志之一。
3、在人的各种个性心理特征中,_________是最早出现的,也是变化最缓慢的。
4、_______和_________是儿童心理发展的自然物质前提。
5、_________和_______是制约儿童心理发展水平和方向的最主要的客观因素。
三、名词解释(25分)1、再造想象2、自我中心性3、道德感4、同伴关系5、遗传因素四、简答题(30分)1、幼儿掌握实物概念特点及研究方法是什么?2、简述幼儿情绪情感社会化趋势。
3、简述幼儿初期直观行动思维发展特点。
4、简述学前儿童思维发展总趋势。
5、简述幼儿性格年龄特征。
五、应用题(25分)试述造成幼儿口吃的原因有哪些,如何矫正“口吃”。
答案:一、1、C 2、B 3、A 4、D 5、C 6、A 7、D 8、B 9、C 10、A二、1、游戏;早期学习;劳动;游戏2、想象的产生3、气质4、遗传;生理成熟5、社会生活条件;教育三、1、是根据一定的图形、图表、符号,尤其是语言文字的描述说明,形成关于某种事物形象的过程。
2、处于这类思维水平的儿童倾向于从自己的立场,去认识事物,而不太能从客观事物本身的内在规律及他人的角度认识事物。
3、是由自己或别人的举止行为是否符合社会道德标准而引起的情感。
4、是儿童在早期生活中,除亲子关系之外在同龄个体中建立的社会关系。
5、指遗传的生物特征,即天生的解剖生理特点,如身体的构造、形态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的特征等,其中对心理发展有最重要意义的是神经系统的结构和机能特征。
四、1、以掌握具体事物概念为主,向掌握抽象科学概念发展;概念的内涵往往不精确,外延也不恰当;分类法,排除法,解释法,守恒法。
2、情感中社会性交往成分不断增加;引起情绪反应的社会性动因不断增加;表情日渐社会化。
3、直观性和行动性;出现了初步的间接性和概括性;缺乏行动的计划性和对行动结果的预见性;思维的狭隘性。
4、从简单到复杂,从不齐全到齐全,从笼统到分化;从具体到抽象;从被动到主动;从无意向有意发展;从主要受生理制约发展到自己对心理的主动调节;从零乱到成体系。
5、活泼好动;好奇,好问;易冲动,自制力差;易受暗示,模仿性强。
五、生理原因:由于2—4岁儿童的言语调节机能还不完善,造成连续发音的困难。
心理原因:说话时过于急躁、激动和紧张造成的。
从“思想”转换成言语的过程中,可能会因为找不到合适的词汇和更好的表达形式而感到焦急,也可能会因为发音的速度赶不上思想闪现的速度而造成二者的脱节。
会使儿童处于紧张状态,而这种紧张可能造成发音器官的细微抽搐和痉挛,出现了发音停滞和无意识地重复基本音节的情况。
经常性的紧张便成为习惯,以至于每次遇到类似的词语或情境时,都出现同样的“症状”。
模仿,幼儿的好奇心强,爱模仿,班上某个孩子偶尔会出现“口吃”,会使他们觉得有趣儿,“好玩儿”而加以模仿,最后不自觉地形成习惯。
矫正口吃的重要办法是消除紧张,成人应和颜悦色地提醒他们不要着急,一个字一个字的慢慢讲话,对生活在幼儿园集体中的儿童,教师则要教育其他幼儿不要模仿,更不要讥笑。
《学前心理学》考试试题(3)一、选择题(10分)1、学前儿童自我意识内容不包括()。
A. 自我意识B.自我控制C.自我调节D.自我评价2、智商在()之间称为超常。
A.90—110B.110—130C.70分以下D. 130—1403、传统的气质类型不包括()。
A.活泼型B.抑郁质C.粘液质D.胆汁质4、儿童依恋发展的第四阶段是()。
A.对人反应有差别的阶段B.特殊的情感联结阶段C.目标调整的伙伴关系阶段D.对人反应无差别阶段5、学前儿童口吃现象常常出现在()。
A. 1岁半—2岁B.4—5岁C.5—6岁D.2—4岁6、以下属于学前儿童直觉行动思维特点的是()。
A.思维的狭隘性B.思维动作的内隐性C.自我中心性D.具体形象性7、关于幼儿记忆的年龄特征不正确的是()。
A.记得快忘得也快B.容易混淆C.语词记忆占优势D.较多运用机械记忆8、学前儿童观察力发展的的特点不包括()。
A.观察的系统性较差B.观察持续时间较长C.观察的目的性不强D.概括性较低9、幼儿初期的心理特点是()。
A.爱玩、会玩B.好学、好问C.个性初具雏形D.爱模仿10、视觉中枢位于脑()机能结构。
A. 枕叶B.顶叶C.颞叶D.额叶二、填空题(10分)1、__________的出现标志着儿童心理的发展。
2、先学前期,儿童神经系统的发展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发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