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公司无形资产管理制度
第一节总则
1.公司的无形资产,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商誉等。
1.1.专利权是指权利人在法定期限内对某一发明创造所拥有的独占权和专有权。
只有那些能够给公司带来较大经济价值,并且公司为此花费了支出的专利才能作为无形资产核算。
1.2.商标权是指专门在某种指定的商品上使用特定的名称、图案、标记的权利。
购买他人商标,一次性支出费用较大的,可将其资本化,作为无形资产入账管理。
1.3.著作权,是指著作权人对起所著作依法享有的出版、发行等发面的专有权利。
1.4.土地使用权,是指国家准许某一企业在一定期间内对国有土地享有开发、利用、经营的权利。
公司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申请土地使用权时支付的土地出让金应予以资本化,作为无形资产入账管理;原先通过行政划拨获得的土地使用权,在有偿转让、出租、抵押、作价人股和投资时,应按规定将补交的土地出让价款予以资本化,作为无形资产入账管理。
1.5.非专利技术是指发明人垄断的、不公开的、具有实用价值的先进技术、资料、技能、知识等。
公司自行开发的非专利技术,其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可全部列作当期费用处理。
从外部购人的,应按实际发生的一切支出,予以资本化,作为无形资产入账。
1.6.商誉是指企业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优越,或由于信誉好而获得了客户的信任,或由于组织得当、生产经营效益高,或由于技术先进、掌握了生产的决窍等原因而形成的无形价值。
企业只有在兼并或购买另一个企业时,才能进行商誉的核算。
2.无形资产由财务部管理。
财务部负责无形资产的综合核算,全面掌握无形资产的增减情况,以及正确计提摊销等财务核算。
第二节无形资产的账务处理
1.无形资产的入账价值:
1.1.公司的无形资产在取得时,应按取得时的实际成本计量。
取得时的实际成本应按以下规定确定:
1.1.1.购入的无形资产,按实际支付的价款作为实际成本。
1.1.2.投资者投入的无形资产,按投资各方确定的价值作为实际成本。
但是,为首次发行股票而接受投资者投入的无形资产,应按该项无形资产在投资方的账面价值作为实际成本。
1.2.公司接受的债务人以非现金资产抵偿债务方式取得的无形资产,按应收债权的账面价值加上应支付相关税费作为实际成本。
如涉及补价的,按以下规定确定受让的无形资产的实际成本:
1.2.1.收到补价的,按应收债权的账面价值减去补价,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实际成本。
1.2.2.支付补价的,按应收债权的账面价值加上支付的补价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实际成本。
1.3.以非货币性交易换入的无形资产,按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实际成本。
如涉及补价的,按以下规定确定换入无形资产的实际成本:1.3.1.收到补价的,按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应确认的收益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减去补价后的余额,作为实际成本。
1.3.2.支付补价的,按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和补价,作为实际成本。
1.4.接受捐赠的无形资产,应按以下规定确定其实际成本:
1.4.1.捐赠方提供了有关凭据的,按凭据上标明的金额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实际成本。
1.4.2.捐赠方没有提供有关凭据的,按如下顺序确定其入账价值:
1.4.2.1.同类或类似无形资产存在活跃市场的,按同类或类似无形资产的市场价格估计的金额,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实际成本。
1.4.2.2.同类或类似无形资产不存在活跃市场的,按该接受捐赠的无形资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作为实际成本。
1.5.自行开发并按法律程序申请取得的无形资产,按依法取得时发生的注册费、聘请律师费等费用,作为无形资产的实际成本。
在研究与开发过程中发生的材料费用、直接参与开发人员的工资及福利费、开发工程中发生的租金及借款费用等,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已经计入各期费用的研究与开发费用,在该项无形资产获得成功并依法申请取得权利时,不得再将原已计入费用的研究与开发费用予以资本化。
1.6.无形资产再确认后发生的支出,应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2.无形资产的摊销:
2.1.公司自用的无形资产,其摊销的无形资产价值应当计入当期管理费用;出租的无形资产,相关的无形资产摊销价值应当计入其他业务支出,并同时冲减无形资产的成本。
2.2.当月增加的无形资产,当月开始摊销;当月减少的无形资产当月不再摊销。
2.3.按照国家法律法规,无形资产的有效年限和受益期限以下列摊销期平均摊入管理费用:
2.3.1.法律、合同或协议中明确规定有效期限和使用年限的,按规定的有效期限和使用年限摊销。
2.3.2.专利权,按15年的期限摊销,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权按照5年期限摊销。
2.3.3.土地使用权合同规定使用年期限摊销。
2.3.4.非专利技术按合同期限或规定的其他年限摊销。
3.无形资产的转让:
3.1.公司所拥有的无形资产,可以依法转让。
公司转让无形资产的方式有两种:一是转让其所有权;二是转让其使用权。
3.1.1.对无形资产所有权的转让,按出售无形资产处理。
3.1.2.对无形资产使用权的转让,不注销无形资产的账面摊余价值,转让取得的收入计入其他业务收入,发生与转让有关的各种费用支出,计入其他业务支出。
4.无形资产的期末计价:
4.1.公司应当定期或者至少在每年年度终了检查各项无形资产预计给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能力,对预计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应当计提减值准备。
4.2.当存在下列一项或若干项情况时,应当将该项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全部转入当期损益:
4.2.1.某项无形资产已被其他新技术等所替代,并且该项无形资产已无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
4.2.2.某项无形资产已超过法律保护期限,并且已不能为公司带来经济利益;
4.2.3.其他足以证明某项无形资产已经丧失了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的情形。
4.3.当存在下列一项或若干项情况时,应当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4.3.1某项无形资产已被其他新技术等所替代,使其为公司创造经济利益的能力受到重大不利影响;
4.3.2.某项无形资产的市价在当期大幅度下跌,并在剩余摊销年限内不会恢复;
4.3.3.某项无形资产已超过法律保护期限,但仍然具有部分使用价值;
4.3.3.其他足以证明某项无形资产实质上已经发生了减值的情形。
4.4.期末,公司所持有的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高于其可收回金额的,应按其差额,借记“营业外支出-计提的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科目,贷记“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科目;如已计提减值准备的无形资产价值又得以恢复,应在已计提减值准备的范围内转回,借记“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科目,贷记“营业外支出-计提的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