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黑麦草养鹅技术

黑麦草养鹅技术

黑麦草养鹅技术_上
黑麦草养鹅技术是一项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利润高的畜牧养殖项目,肉鹅一般饲养70-80天出栏。

黑麦草养鹅技术鹅以草食为主,饲养结果表明:在牧草充足的情况下,喂给7-8公斤饲料加60公斤黑麦草,即可饲养出栏一个狮头鹅,获利润20多元。

肉鹅饲料经过加工调制后,可以改善饲料适口性,增强食欲,提高饲料的消化吸收率,有利于降低饲养成本,提高养鹅效益。

黑麦草营养丰富,适口性好,叶片无绒毛,叶质柔软,是鹅的优良饲料,采食率可达100%。

在一般情况下,每只狮头鹅肉鹅以饲养期70天,体重7·0公斤计,约需鲜黑麦草180—200公斤。

黑麦草属禾本科牧草,自身没有固氮能力,因此为了获取高产,每次刈割后要补充施氮肥并保持湿润。

黑麦草生长后期,即在第二年春耕用地之前,可将地里的剩余鲜草一次性收割后制成青贮料。

黑麦草营养丰富、柔软多汁、适口性好,干草含蛋白质17%以上,同时含有其他多种可消化营养物质。

据饲喂观察:牛、羊、兔、鱼、猪、鹅等畜禽均喜食,用黑麦草饲喂上述动物每增重1公斤所需消耗量分别为27、28.5、24、18、20公斤。

黑麦草贱生易种,建议在晚稻收割前或后,在土壤湿润而不浮水的情况下,不作任何地表处理,直接将种子撒播于稻田中,省工省力。

如果在收割前25天左右播种,黑麦草养鹅技术收割后每亩立即追施尿素5公斤,既可获得高产。

黑麦草的利用也十分简单,牛、羊、兔、鱼、鹅均可直接采食,喂猪切短生喂即可。

黑麦草是丛生型。

喜温湿不耐寒、不耐热、不耐旱,适宜生长温度为20℃,黑麦草养鹅技术在本地最适宜利用冬闲田(要有一定的灌溉条件,至少冬季能保持湿润)进行种植(夏季气温超过35℃后枯死)。

适合鹅粘性土壤或土地种植,每年秋收前后进行播种,至次年春耕前可刈割利用3-5次,亩产鲜草10000公斤左右(高产者达15000
公斤)。

黑麦草也是改良土壤和深翻沤田的上等绿肥,在春耕前留下最后一茬青草沤田,可明显提高稻谷产量。

利用冬闲田种植黑麦草饲养畜禽已成功推。

温室网上人工育雏法:由于雏鹅在20日龄前比较怕湿,直接在地上平养,排出的粪尿使地面潮湿后容易得病,因此大批育雏应选择一个可以用作温室的房屋,用竹木搭建离地面50-70厘米的平网用于育雏,用红外线灯或电热板将消毒好的温室升温至32℃后放入雏鹅,待其稍作休息后喂给5-10%的葡萄糖水(俗称“潮口”)。

室温控制在1日龄时32℃,以后每天降低0.5℃至16日龄时即可脱温。

利用温室网上人工育雏法哺育的雏鹅生长发育良好,成活率高,已被广泛采用。

1月龄内的雏鹅由于消化器官尚处于发育阶段,消化、吸收功能较弱,因此,割后的鲜草必须切成1—2厘米长的碎片,并拌上少量精料(草片与精料的比例为10:1左右,即10公斤青草配1公斤正大康地鸡花料)。

黑麦草养鹅技术每天喂4—5次。

饲粮用量依鹅的日龄逐步增加而增加。

雏鹅饲料目前,本地市场上还没有雏鹅阶段的专门饲料,据长期饲养经验:以小鸡料作为雏鹅饲料较好。

黑麦草养鹅技术10日龄前适当加喂青菜作为青料,10日龄后即可适量喂给黑麦草。

新鲜青绿饲料含维生素较多,蒸煮时易受破坏,应洗净切碎饲喂。

青绿饲料切成丝或条状,随切随喂,不宜久放,以免变质。

鹅是草食性动物,以植物食物为主,只要是无毒、无特殊气味的野草、牧草都可用来喂鹅。

因此,养鹅要以青饲料为主,可以放牧让其自由采食野草,但为了提高经济效益,特别提倡结合种草来养鹅。

本地主要养鹅季节在冬、春季,所以利用冬闲田种植黑麦草来养鹅是当前成本最低、效益最高的养鹅方式之一。

养鹅在牧草饲料作物选择上要长短结合,以短期见效为主,富含蛋白质、柔嫩多汁叶菜类和禾草结合,但以叶菜类为主的原则。

黑麦草养鹅技术种植应以黑麦草、甜象草、皇竹草、籽粒苋、苦荬菜、菊苣(鲁梅克斯)为主,搭配种植其他牧草,如谷稗、御谷、黑麦草等。

黑麦草养鹅技术草种合理搭配很重要,单一种不能达到营养全面,也很难做到全年供青料。

谷实类如稻谷、小麦、蚕豆、玉米等饲料,由于有坚硬的外壳和表皮,不易被消化吸收,对消化机能差的雏鹅更是如此。

因此,必须经过粉碎或磨细后才能饲喂,但不宜粉碎太细,否则不利于采食和吞咽,一般以碎成小颗粒为宜。

中鹅饲料:鹅的消化能力较强,各种饲料粮均可作为中鹅的饲料,但最好根据鹅的营养需要配制全价配合饲料。

黑麦草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如果有充足的黑麦草,可以全天饲喂或结合放牧,只在晚餐适当适当补充饲料。

冬牧70 黑麦草抗寒性强,枯黄晚,返青早,可为初冬早春供青料,也可混合青贮喂鹅,黑麦草养鹅技术还可适当搭配种植甜象草、皇竹草、紫花苜蓿、杂交狼尾草、多花黑麦草、饲用胡萝卜等取代部分其他草种,仅为辅助性草种,黑麦草养鹅技术应经试种试喂试验,再行示范推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