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农村实用养鹅技术

农村实用养鹅技术

农村实用养鹅技术 田林县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编2018 年 4 月养鹅技术如何合理配制鹅饲料制定鹅饲料配方的原则根据鹅的品种、发育阶段和生产目的选用适宜的饲养标准,既满足鹅的生理需要又不造成营养浪费;立足当地资源,在保证营养成分的前提下尽量降低成本,使饲养者得到更大的经济效益;选择适口性好并有一定体积的原料,保证鹅每次都食进足够的营养;多种原料搭配,以发挥相互之间的营养互补作用;控制某些饲料原料的用量,如豆科干草粉富含蛋白质,在日粮中用量可为15%~30%,羽毛粉、血粉等的消化率低,添加量应在5%以下;选用的原料质量要好,没有发霉变质现象,没有受到农药污染。

鹅饲料的配制各类饲料原料的大致用量一般掌握在:子实类及其加工副产品-1-占30%~70%,块根(茎)类及其加工副产品(干重)占15%~30%,动物性蛋白质饲料占5%~10%,植物性蛋白质饲料占5%~20%,青饲料和草粉占10%~30%,钙粉和食盐酌情添加,并视具体需要使用一些添加剂。

选择合理的饲料混合形式粉料混合时,将各种原料加工成干粉后搅拌均匀,压成颗粒投喂。

这种形式既省工省事,又防止鹅挑食。

粉粒料混合时,即日粮中的谷实部分仍为粒状,混合在一起,每天投喂数次,含有动物性蛋白质、钙粉、食盐、添加剂等的混合粉料另外补饲。

精粗料混合时,将精饲料加工成粉状,与剁碎的青草、青菜或多汁根茎类等混匀投喂,钙粉和添加剂一般混于粉料中,沙粒可用另一容器盛置。

注意用后两种混合形式的饲料喂鹅时,易造成某些养分摄入过多或不足。

-2-养鹅在饲艰青绿饲料时注意事项鹅为草食家禽,饲养鹅一般采用以青绿饲料为主,适当搭配精料的方法。

在饲喂青绿饲料时,应注意以下六点:(1)青绿饲料要现采现喂,不可长时间堆放,以防堆积过久产生亚硝酸盐,鹅食后易发生亚硝酸盐中毒。

(2)青绿饲料采回后,要用清水洗净泥沙,切短饲喂。

如果鹅长期吃含泥沙的青绿饲料,会引发胃肠炎。

(3)不要去刚喷过农药的菜地、草地采食青菜或牧草,以防农药中毒。

一般喷过农药后需经15天后方可采集。

(4)含草酸多的青菜不可多喂。

如菠菜、甜菜等。

因草酸和日粮中添加的钙结合后形成不溶于水的草酸钙,不能被鹅消化吸收,长时间大量饲喂青饲料,可引起鹅患佝偻病或瘫痪、母鹅产薄壳蛋或软蛋。

-3-(5)某些含皂素多的豆科牧草喂量不司过多,因为皂素过多能抑制雏鹅生长。

有些苜蓿品种中皂素含量高达2%,因此,不能以青曹蓿作为惟一的青绿饲料。

(6)喂青绿饲料要多样化,这样不但可增加适口性,提高鹅的采食量,而且能提供丰富的植物蛋白和多种维生素。

初生雏鹅雌雄鉴别四法(1)外形鉴别法。

一般情况下雄雏体格较大,身子较长,头大颈长,眼较圆,翼梢无绒毛,腹面稍平,站立较直;雌雏体格较小,身子短圆,头小颈短,眼椭圆形,翼梢有绒毛,腹下垂,站立时身体倾斜。

雄雏受惊动叫声高、尖、清晰,雌雏叫声低、粗、沉浊。

这种鉴别方法主要是经验性的,准确率不太高。

(2)翻肛法。

翻肛时,捉住雏鹅颈部,腹部朝上放置在桌面上或操作者膝部。

-4-将尾部向背侧分开,暴露泄殖腔。

一手指戴上指套并涂抹凡士林后,伸入泄殖腔1.5厘米,轻轻做圆周按摩,使泄殖腔括约肌松弛。

然后向下按压打开泄殖腔,有突出阴茎者为雄雏,只有三角瓣形皱褶者为雌雏。

雄雏生殖器官长约0.5厘米,呈螺旋形。

翻肛鉴别较为准确,但初学者不容易翻开,而且容易传播病菌,在生产中没有普遍采用。

(3)捏肛法。

捏肛法是鉴别水禽雌雄的传统方法,操作速度快,准确率比较高,是值得推广的鉴别方法。

操作时左手捉鹅,雏鹅背部朝上,虎口贴在腰荐部,鹅颈固定在小拇指一端,然后用右手拇指和食指在鹅肛门外靠中下部轻轻一揉捏,感觉有芝麻粒大小突起者为雄雏,否则是雌雏。

注意突起处位于肛门口下方。

(4)顶肛法。

顶肛法是捏肛法达到-5-一定熟练程度后的升华技术,非初学者能够掌握。

操行方法为,左手固定雏鹅同捏肛法,右手中指从肛门下端轻轻上顶,感觉有芝麻粒大小突起者即为雄雏,没有便为雌雏。

初春使鹅多产蛋有技巧初春气温低,气候多变,多数蛋鹅产蛋下降甚至停产,影响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为使蛋鹅持续产蛋,必须创造良好的饲养管理条件,精心管理。

(1)保温增光。

保持环境温度是维持母鹅初春多产蛋的关键。

初春鹅舍温度应保持在8℃~10℃,其每昼夜光照在15小时~16小时。

(2)合理饲喂。

蛋鹅日常精料的合理组成是:玉米60%、糠麸20%、饼类18%、生长素和蛋壳粉2%,每只鹅日喂混合精料150克~200克,分3次喂给,其中一次安排在夜晚10点~12点,即-6-熄灯前增喂一次颗粒料,对提高产蛋率有益。

(3)舍饲“噪鹅”。

初春母鹅的饲养仍以舍饲为主,活动量少,应经常“噪鹅”。

即轻轻驱赶鹅群作舍内圆圈运动。

春天母鹅的下水次数应少,缩短放水时间,一般应在上午10点~11点和下午2点~3点或黄昏各洗澡1次。

(4)清洁卫生。

蛋鹅的圈舍要常清扫,垫草要勤换勤晒,料槽每周用碱水刷1次。

鹅场内要经常保持清洁卫生,防止虫、鼠、蝇的繁殖和蔓延,对出入鹅场的人员及车辆应做好消毒工作,在进场口设立消毒池。

种鹅蛋孵化要点鹅蛋个大,单位蛋重相对表面积较小,蛋壳厚,光滑且坚硬;不易破碎,但相对于鸭蛋,又没有鸭蛋壳的韧性。

气孔小,蛋充膜坚韧,蛋壳表面的油质层很牢固,-7-导致气孔封闭严密,直接影响了气体交换、水分蒸发、热能传导和啄壳出雏。

(1)收集种蛋。

要求养鹅户将每日的种蛋写上产蛋日期,每日将种蛋翻转18°左右,防止蛋黄盯在蛋壳膜上。

每7天送种蛋一次,防冻、防热、防晒、防雨。

曾有人将种蛋放在拖拉机上运输,由于山路崎岖颠簸剧烈,致使种蛋隐性破损,系带游离。

所以要求用蛋托箱装种蛋,车辆运输时蛋托箱下还要有缓冲物。

(2)采用控温电孵机。

孵化的前、中、后期和出雏期(夏秋出雏在摊床上)的温度分别为:39~38℃、38.5~37.5℃、37.5~37℃、38~38.5℃.相对湿度依次为:80%~75%、65%~60%、60%~70%、90%。

后期的的温度比有关资料要高。

杨昌的经验是,“较高温度可以促使出壳迅速,特别是出雏的后期。

”-8-(3)模拟生态孵化。

电孵机翻蛋老是沿中轴前后翻转共90度,单调而又“机械”。

老杨在孵化的3~10日龄间,每日午后凉蛋时人工扒蛋一次,使鹅蛋大角度、换方向翻蛋,可以减少前期的盯壳和死胚。

(4)孵化后期蛋面喷水。

在干热的夏秋,结合凉蛋向蛋面喷水,一是增加湿度,二是溶解蛋壳表面的油质层,三是降温。

每日2次。

啄壳前3天,不论春夏秋冬,水中都要加入白醋(每20公斤水中加入500毫升),白醋中的主要成分是醋酸,可以与蛋壳中的钙结合形成醋酸钙,脆化蛋壳,利于琢壳。

开始啄出小孔以后就不喷水了,因为喷水不可能很均匀,某些鹅蛋上喷水过多,可能引起少数啄壳雏窒息而亡。

这时如系热天,可用薄棉布蘸湿拧干至不滴水,盖在蛋面上,不仅可以迅速降温,还可让出壳雏湿润,防止羽毛粘在蛋壳膜上而不能出壳。

但棉布未干就要掀去。

(5)适当助产。

有少量弱胎,啄破壳后就是出不来,如果蛋壳膜上已不见红色的血丝,可适度将蛋壳碰碎,并将头拉出壳外。

但仅仅是拉出壳外而已,这时如将整只雏鹅都拖出壳外,就会因为脐孔还没有与蛋壳膜自动脱离而致大出血致死或成为淘汰雏。

春季养种鹅这几招管用(1)补料要适当。

春季选留的种鹅正处在生长发育和长毛换羽的重要时期,必须要加强饲养管理,不宜过早添喂粗饲料。

应根据鹅群的具体膘情进行适当补料,一般多于夜间进行。

传统饲喂法多以瘪谷作补充料,有的补充米糠或草粉颗粒饲料,现在多数是根据体重情况补饲配合饲料或颗粒饲料,喂料量的确定是以种鹅的体重为基础。

鉴于品种不同,其营养需要也不同,应掌握饲喂或补料的合理程度,补料过多或过少,或与青料比例不合适,就会导致消化不良,其粪便颜色、粗细、松紧度也会观其变化。

如鹅粪粗大而松散,用脚可轻拔为几段,则表明精料与青料比例较适当。

若鹅粪细小、结实、断截成粒状,说明精料过多、青料太少。

若粪便色浅且较难成形,排出即散开,说明补的饲料的精料太少,营养不足,应适当增加精料用量。

(2)适时加喂粗饲料。

种鹅在100日龄左右,羽毛完全长齐后转入粗饲料喂养阶段。

粗饲料可以抑制种鹅的性成熟,不使母鹅过早产蛋。

同时,还可以防止母鹅过肥。

这样更有利于种鹅长体骼,以后下的蛋更优质。

应及时加青绿饲料量,同时给予熟食喂养,每晚可以加喂一次夜食。

(3)保温防寒。

成年种鹅虽抗寒,春季气温回升,鹅体散热相对较慢,饲料消耗较冬季减少,但如吃进的饲料不够鹅体热消耗,就势必由鹅体内贮存的脂肪或其他热源物质来供应,造成鹅体消瘦,产蛋减少,直至完全停产。

为此应关闭鹅舍门窗,夜间的简易棚舍要加挂窗帘防冷风,或在鹅舍后壁堆厩肥保温,并要有水面运动场所。

种鹅在水中交配率高,每天配种时间尽量在早晨、傍晚(高潮期),每天放水2~4次。

(4)补充光照。

光能刺激脑垂体前叶分泌促性腺激素,对繁殖力影响较大,适宜补充光照能使产蛋率增加20%左右。

春季自然光照每天只有10个小时左右,应在圈舍内安装电灯,早晚开灯补充光照。

每平方米地面用光3瓦左右为宜,饲槽和饮水器尽量放在灯下方附近,在光照时间内,食槽内必须有料,饮水器内不能断水。

光照标准:每天自然光照+人工光照须达到16~17小时,一直维持到产蛋结束。

(5)公母种鹅搭配比例。

为保证种蛋有高的受精率,要按不同品种的要求,合理安排公母比例。

在自然交配条件下,小型鹅种公母比例为1:(6.7),中型鹅种公母比例为1:(5~6),大型鹅种公母比例为1:(4~5)。

繁殖除了要考虑到种公鹅的营养状况,为了提高种蛋的受精率,保证鹅群合适的公母比例,使鹅群公母配比合适。

一般来说,鹅群的公母配比以1:7~8为宜。

(6)日常管理:平时勤观察鹅群,用常规的消毒药品,如百毒杀、消杀快、生石灰等交叉使用,对种鹅活动场所及产蛋舍均要定期清扫消毒。

发现不正常的种鹅及时剔出,预防常见病发生,用驱虫药别丁、苯硫苯咪唑等驱虫,用高效、低毒、无残留药物防大肠杆菌病、巴氏杆菌病等(如氟哌酸、环丙沙星等),以防止禽流感、副粘病、小鹅瘟、蛋子瘟等疾病发生。

好的良种鹅必须采用良好的饲养管理方法,才能把优良的生产性能充分发挥出来,获得理想的效果。

这里所说的良法,概括地说,就是饲料营养合理、环境条件优越和科学的卫生防疫措施。

周德全基本做到了这几点,所以他的种鹅能获得丰厚的效益。

饲料营养合理,就是要按照鹅群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营养需要及时供应适宜的饲料营养物质,绝不能随意应付。

否则,鹅群生长发育不良,优良的生产性能受到抑制,最终导致严重经济损失。

而环境条件优越是指鹅场鹅舍的温度、湿度水平,光照时间和强度,空气的新鲜度和供应量,鹅舍内的设施和分群饲养条件等都要符合鹅群生长发育和繁殖的需要。

尤其是科学的卫生防疫措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