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一单元测试1、多选题:eNSP模拟器主要功能特色有()。
选项:A:高仿真度B:可与真实设备对接C:支持分布式部署D:图形化操作答案: 【高仿真度;可与真实设备对接;支持分布式部署;图形化操作】模块二单元测试1、单选题:交换机在转发时查MAC地址表,对于表中不包含的地址,通过()的方式转发。
选项:A:广播B:查找路由C:单播D:组播答案: 【广播】2、单选题:二层以太网交换机根据端口接收到的报文的()生成地址转发表。
选项:A:源MAC 地址B:目的MAC 地址C:源IP 地址D:目的IP 地址答案: 【源MAC 地址】3、单选题:以太网引入VLAN 功能后,VLAN 隔离了()。
选项:A:二层组播域B:二层广播域C:二层单播域D:二层MAC 地址答案: 【二层广播域】4、单选题:连接交换机和普通PC 的链路叫()。
选项:A:接入链路B:主链路C:干道链路D:备份链路答案: 【接入链路】5、多选题:关于冲突域和广播域描述正确的是()。
选项:A:一个交换机所连接的设备属于一个广播域B:一个Hub 所连接的设备属于一个冲突域C:一个交换机所连接的设备属于一个冲突域D:一个Hub 所连接的设备属于一个广播域答案: 【一个交换机所连接的设备属于一个广播域;一个Hub 所连接的设备属于一个冲突域;一个Hub 所连接的设备属于一个广播域】6、多选题:以太网引入VLAN 功能后,交换机的端口被划分为几种类型()。
选项:A:Acess 端口B:Trunk 端口C:None 端口D:Hybrid 端口答案: 【Acess 端口;Trunk 端口;Hybrid 端口】7、多选题:交换机进行端口聚合时,下列因素中两端必须一致的有()。
选项:A:进行聚合的链路的双工方式B:进行聚合的链路的速率C:QoS、VLAN 等相关配置D:进行聚合的链路的数目答案: 【进行聚合的链路的双工方式;进行聚合的链路的速率;QoS、VLAN 等相关配置;进行聚合的链路的数目】8、多选题:快速生成树协议RSTP保护功能包括下列()。
选项:A:TC变更保护B:BPDU保护...C:根保护D:环路保护答案: 【TC变更保护;BPDU保护...;根保护;环路保护】9、判断题:STP 计算中端口的开销和端口的带宽有关,带宽越高,开销越大。
()选项:A:对B:错答案: 【错】10、判断题:MSTP可以基于实例构建生成树,实例关联的VLAN共享一棵树。
()选项:A:对B:错答案: 【对】模块三单元测试1、单选题:在网络中,路由器利用()来指导报文的转发。
选项:A:MAC 地址表B:ARP 表C:路由表D:DNS 查找答案: 【路由表】2、单选题:RIP 协议路由表的更新报文发送周期是()秒。
选项:A:30B:5C:180D:60答案: 【30】3、单选题:OSPF 的路由器通过()算法计算出到达目的地的最短路由。
选项:A:OSPFB:OPFC:SPFD:SRC答案: 【SPF】4、单选题:在OSPF区域下,ABR不发布3类缺省路由的是()。
选项:A:NSSAB:Totally NSSAC:StubD:Totally Stub答案: 【NSSA】5、多选题:对于划分区域的好处,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选项:A:减小LSDB 的规模B:减轻运行SPF 算法的复杂度C:有利于简化路由表D:减少LSA泛洪流量答案: 【减小LSDB 的规模;减轻运行SPF 算法的复杂度;有利于简化路由表;减少LSA泛洪流量】6、单选题:OSPF路由器完成下列哪项过程后,邻接状态为full状态()。
选项:A:LSDB同步B:开始交互DD报文C:DR、BDR选举完成D:开始交互hello报文答案: 【LSDB同步】7、多选题:缺省路由可以来源于()。
选项:A:链路层协议产生B:手工配置C:路由器本身具有D:动态路由协议产生答案: 【手工配置;动态路由协议产生】8、多选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选项:A:路由协议优先级数值越大表示优先级越高B:路由的cost 值越大,该路由越好C:缺省情况下路由优先级的次序是OSPF >RIPD:每条静态路由的优先级也可以设置不相同答案: 【路由协议优先级数值越大表示优先级越高;路由的cost 值越大,该路由越好】9、判断题:邻居关系等同于邻接关系。
()选项:A:对B:错答案: 【错】10、判断题:4类LSA由ASBR产生,描述了到达ASBR的主机路由。
()选项:A:错B:对答案: 【错】模块四单元测试1、单选题:交换机开启端口安全功能后,对保护动作shutdown描述正确的是()。
选项:A:接口状态被置为error-down,不上报告警B:接口状态被置为error-down,并上报告警C:丢弃源MAC地址不存在的报文并上报告警D:只丢弃源MAC地址不存在的报文,不上报告警答案: 【接口状态被置为error-down,并上报告警】2、单选题:基本ACL下定义匹配源地址为10.1.1.1的规则,下列命令正确的是()。
选项:A:rule permit source 10.1.1.0 0.0.0.255B:rule permit source 10.1.1.1 0C:rule permit source 10.1.1.1 0.0.0.255D:rule permit source 10.1.1.1 255.255.255.255答案: 【rule permit source 10.1.1.1 0】3、单选题:DHCP仿冒者攻击是指()。
选项:A:非法DHCP服务器为客户端分配错误地址,导致用户无法使用网络。
B:攻击者伪造虚假客户端,恶意申请IP地址C:攻击者伪造DHCP报文D:攻击者频繁上送DHCP报文答案: 【非法DHCP服务器为客户端分配错误地址,导致用户无法使用网络。
】4、单选题:命令dhcp snooping check dhcp-chaddr enable的作用是()。
选项:A:检测DHCP服务器是否合法B:避免攻击者修改CHADDR字段反复申请IP地址,导致地址池被耗尽C:检测客户端发送的DHCP报文是否为伪造报文D:限制客户端发送DHCP报文的的频率答案: 【避免攻击者修改CHADDR字段反复申请IP地址,导致地址池被耗尽】5、多选题:交换机配置端口安全后,对违例通信的保护动作有()。
选项:A:ShutdownB:RestrictC:ProtectD:Reboot答案: 【Shutdown;Restrict;Protect】6、多选题:关于简化流策略,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选项:A:未匹配规则,则允许B:命中deny规则,则拒绝C:默认动作为permitD:命中permit规则,则允许答案: 【未匹配规则,则允许;命中deny规则,则拒绝;默认动作为permit;命中permit规则,则允许】7、判断题:MAC地址泛洪攻击是指攻击者发送大量的虚假源MAC地址数据帧,导致MAC地址表快速填满,使得交换机将无法再学习新的MAC地址。
()选项:A:对B:错答案: 【对】8、判断题:交换机开启端口安全功能后,接口学习到的MAC地址会被转换为安全MAC地址。
()选项:A:对B:错答案: 【对】9、判断题:在定义ACL规则时,范围越小、越精细的规则写在后面。
()选项:A:错B:对答案: 【错】10、判断题:VLAN视图下开启DHCP Snooping相关安全功能,只对该VLAN下接口接收的DHCP 报文生效。
()选项:A:错B:对答案: 【对】模块五单元测试1、单选题:在网络出口G0/0/0配置了公网IP,执行nat outbound 2000命令,表示()。
选项:A:匹配ACL2000的内网用户在访问外网时只能以独占的方式转化为G0/0/0的公网IP地址B:匹配ACL2000的内网用户在访问外网时均能以“G0/0/0的公网IP+端口号”的方式进行转化C:内网所有用户在访问外网时均可转化为G0/0/0的公网IP地址D:内网所有用户在访问外网时均可以“G0/0/0的公网IP+端口号”的方式进行转化答案: 【匹配ACL2000的内网用户在访问外网时均能以“G0/0/0的公网IP+端口号”的方式进行转化】2、单选题:路由器R1配置静态NAT,将内网地址192.168.10.1映射成23.1.1.1,下列命令正确的是()。
选项:A:nat static global 192.168.10.1 inside 23.1.1.1B:nat static global 23.1.1.1 inside 192.168.10.1C:nat static inside 192.168.10.1 global 23.1.1.1D:nat static inside 23.1.1.1 global 192.168.10.1答案: 【nat static global 23.1.1.1 inside 192.168.10.1】3、单选题:R1配置静态NAPT,外网用户通过23.1.1.1,只能访问内网WEB服务器(192.168.10.1)的WWW服务,下列命令正确的是()。
选项:A:nat static global 23.1.1.1 inside 192.168.10.1B:nat static global 192.168.10.1 inside 23.1.1.1C:nat static protocol tcp global 192.168.10.1 80 inside 23.1.1.1 80D:nat static protocol tcp global 23.1.1.1 80 inside 192.168.10.1 80答案: 【nat static protocol tcp global 23.1.1.1 80 inside 192.168.10.1 80】4、多选题:下面有关NAT技术叙述正确的是()。
选项:A:NAT 是英文"地址转换"的缩写,又称地址翻译B:地址转换的提出为解决IP 地址紧张的问题提供了一个有效途径C:NAT 用来实现私有地址与公用网络地址之间的转换D:NAT技术只能实现公网地址和私有地址一对一的转化答案: 【NAT 是英文"地址转换"的缩写,又称地址翻译;地址转换的提出为解决IP 地址紧张的问题提供了一个有效途径;NAT 用来实现私有地址与公用网络地址之间的转换】5、多选题:关于NAT映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选项:A:动态NAT的内外网IP地址映射关系是临时的B:动态NAPT的内外网“IP地址+端口号”映射关系是临时的C:静态NAT的内外网IP地址映射关系是永久的D:静态NAPT的内外网“IP地址+端口号”映射关系是永久的答案: 【动态NAT的内外网IP地址映射关系是临时的;动态NAPT的内外网“IP地址+端口号”映射关系是临时的;静态NAT的内外网IP地址映射关系是永久的;静态NAPT的内外网“IP地址+端口号”映射关系是永久的】6、判断题:静态NAT将内网中的一个私有IP固定地转换为一个公网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