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作文集训作文指导(九年级)初中语文作文集训作文指导(九年级)教学目的1.了解中考作文在“中心”方面的具体要求。
2.掌握使中心“明确”、“新颖”、“深刻”的方法和技巧,并运用于写作之中。
3.引导学生分析作文“中心”失分的原因。
4.能运用“提升要诀”提升作文水平。
教学重点1. 掌握使中心“明确”、“新颖”、“深刻”的方法和技巧,并运用于写作之中。
2.能运用“提升要诀”提升作文水平。
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分析“中心”失分的原因。
2.能把使中心“明确”、“新颖”、“深刻”的方法和技巧运用于实际的写作之中。
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我们训练了中考作文的第一个专题--切题。
从同学们的作文来看,绝大多数同学掌握了在切题方面的得分要诀“审准题目,切合题意”及具体的方法。
但大家在写作中仍存在很多问题,如开头很冗长,拟题未扣话题,还有的同学结尾未扣话题点题,这些方面都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写作中注意克服,不断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
今天我们进行第二个专题训练--中心。
中考作文评分标准中,把“立意明确,中心突出”作为其重要的评判标准,立意鲜明、新颖、深刻,乃是考场作文成功的关键。
二、引导学生掌握得分点的方法和技巧。
1.明题依体凸中心。
首先要正确理解题意:其次依据文体明了中心。
以写记叙文为例,可抓住记叙的线索,诸如景、物、人、事、思想感情等,这是做到立意明确的先决条件:二要精心选择能表达文章中心的材料,如果材料与文章的中心联系不紧,就影响中心的明确;三是在文章的关键地方,用一两句话进行议论或抒情,揭示文章的主旨,使整篇文章宛如画龙点睛般活脱起来。
2.化大为小炼主旨。
仅以话题作文为例,我们可在析题的基础上,化大为小,把思维引向深入,找到适合自己的切入口拟题立意。
如对话题“处处留心皆学问”,有一位考生从茶壶泡茶久了,里面长了“垢”,可泡出的茶却一天比一天香的现象入手,进行深度思考,最后明白了“只有积年累月长出茶垢的壶,才能泡出清香爽口的好茶来”的道理。
在具体而生动的记叙中,突出了“处处留心皆学问”的话题要旨。
经过这样的“炼旨”,立意就自然高人一等了。
3.平中见奇出新意。
常见的方法有:⑴“旧瓶装新酒”。
针对人们习惯了的事物、思想、理念,从新的角度提出新的看法和见解。
⑵“反弹琵琶”。
运用逆向思维,从反面提出自己与传统和世俗相悖的观点,以新眼光、新观念来分析事物,评价事物。
⑶聚焦时代。
针对社会现实,关注时代热点,比如对救助弱势群体的看法,对环境污染的看法等,把自己对材料的独特体验、见解、评价等纳入文中。
4.三思而行求深透。
立意求深要求作者对事物的认识不能停在表面上,要努力发掘出事物内在的思想内容,要把有关材料放在一定的大背景下来思考,挖掘它的社会意义,要善于把握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提炼出深刻的主题。
(在引导中要举学生熟悉的文章来分析,文章略。
)三、小组学习,结合病例文和自己作文实际分析在“中心”方面存在的问题,然后教师引导。
(病例文略,教师重点选取本班学生的病例文来分析其失误的原因)。
1、由于不用心审题,或对中心与材料的关系把握不准,致使少数文章脱离标靶,不着边际,或虽不完全脱题,但只与话题打了个“擦边球”,过于平淡。
2、因为不会炼“旨”,导致有些文章中心不明确。
主要表现在:全文基本观点不明朗、不集中;后者笔墨不集中,行文过散;或思路不明晰,内容前后不衔接不紧密。
3、符合题意要求,有立意,但缺少点睛之笔,使立意缺少应有的高度。
4.思想境界不高,明显表现出一些不适合的观点。
或看法偏激,或情绪偏激,体现在作文中,便是观点错误或态度消极或思想悲观。
这些问题反映了考生的思想水平和道德修养。
有了这些问题,作文自然不能得高分。
三、结合例文,分析“中心”“提升要诀”。
1、学生自学“提升要诀”。
秘诀一:抓住“正确”不放。
考场立意,要符合生活发展的客观规律,体现出积极向上的健康思想。
秘诀二:纵向深入开掘。
学会纵向思考,采用层层深入的方法,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多问几个“为什么”、“怎么办”,使中心思想更突出,更渗透。
秘诀三:融旨于物托志。
适用于散文、记叙文的写作,是指借助于某种事物来表现文章的主旨,通过对平凡事物的精雕细刻来显示深远的寓意。
3.引导学生分析满分秘诀。
满分点:主题鲜明、深刻,小作者紧扣题意,善于捕捉现实生活中的热点加以发觉,视角很独特。
另外,本文的构思布局也很别致。
小作者运用类似舞台说明的形式,通过两个时间段,将前后两次竞赛的叙述巧妙地组合在一起,浑然一体。
四、指导学生写作健康,是人们的追求。
健康的身体,健康的思想,健康的心理,健康的爱好……请以“---------健康”或“健康的----------”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600字。
五.学生互改。
六.教师和学生一起点评。
七.教师或学生总结。
这次作文训练,我们掌握了作文中心得分的要诀:立意明确,中心突出。
关键要做到:1.明确依体凸中心;2.化大为小炼主旨;3.平中见奇出新意;4.三思而行求深透。
还要做到:抓住“正确”不放;纵向深入开掘;融旨于物托志。
只有将理论用于自己的实际写作中,才能写出更新更美的作文。
教学目的1.了解中考作文在“内容”方面的具体要求。
2.掌握让“内容充实”的方法和技巧,并运用于写作之中。
3.引导学生分析作文“内容空洞”的原因。
4.能运用“提升要诀”提升作文水平。
教学重点1. 掌握让“内容充实”方法和技巧,并运用于写作之中。
2. 能运用“提升要诀”提升作文水平。
教学难点1. 掌握让“内容充实”方法和技巧,并运用于写作之中。
2.、引导学生分析作文“内容空洞”的原因。
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经过“切题”和“中心”两个专题的训练,同学们的作文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
从“中心”的训练来看,同学们的立意正确、新颖,但从总体来看,大话连篇,内容空洞,这就涉及到我们今天训练的专题--“内容”。
内容从广义上来说,包括“切题、中心、内容、选材、感情”。
前面我们已训练了两项,今天就训练“内容”的第三项--内容。
二.引导学生明确中考作文评分标准对“内容”的具体要求。
新课标为中学生设定的总体目标是:“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
”“具体明确”即是对作文的具体要求。
在阶段性目标也有这样的要求:“写作要有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
”这些要求体现在中考中就是作文评分标准,此项得分点所占的比例相当大,仅以安徽为例:内容30分,表达25分。
这说明“内容”极其重要,我们决不可忽视。
中考作文的评分,对“内容”大体可分为五等:内容充实、内容具体、内容比较具体、内容不具体、无内容。
实际上我们班上的绝大多数同学的作文处于“内容具体”、“内容比较具体”、“内容不具体”这三个等级。
这是我们作文训练的重点,也是一个难点。
希望大家一定要闯过这一关。
三、学生将自己收集起来的内容不充实的习作,对照“失分会诊”,分析造成内容空洞的原因。
(这一点学生比较清楚,教师只做一下点拨就行了。
)不同的文体,其内容的失分形式不同,这里这种分析两种文体。
记叙文(包括童话、寓言、故事新编):只是简单的叙事,没有具体的过程。
叙事没有中心,故事不完整。
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没有交代清楚故事的要素。
有的同学在一篇文章中写了好几件事,但每件事都是蜻蜓点水,一带而过,文章自然无法充实起来。
议论文(包括议论性的散文):空谈口号,说大话,没有具体的典型势力和精确的理论依据。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记忆的材料太少,肚子里没“货”,只好空谈了。
这种情况在我们同学中最为典型。
希望大家多阅读,多积累,才能使自己的材料不断丰富起来。
一、对照例文掌握使内容充实的方法。
1、小组学习。
2、教师引导。
招式一:联想、想象,丰富内容。
写作时要充分运用联想和想象使自己的文章内容更加丰富。
片段示例:人生鼎沸的罗马广场上,教徒们举着火把,声嘶力竭地喊着:“烧死他!烧死他!”广场中心竖着一个十字架,一个青年被绑在上面,脚下是成堆的柴火,眼睛跳动着火苗。
“说!地球才是宇宙的中心!”一个身着黑长衫的教徒朝他威胁道。
“不!太阳才是中心!”青年没有丝毫畏惧。
“点火!”那黑长衫教徒气急败坏,一声令下。
火焰顿时在青年的脚下燃起,广场上一片欢呼。
烈火中青年的目光始终是坚定的,他在烈火中永生。
他,就是布鲁诺,一个坚守真理的人,他为历史增添了一道火红的风景。
上面的文章运用了布鲁诺为真理而献身这个素材,加上自己的想象和描写之后,布鲁诺的形象生动起来了,内容显得具体而充实。
招式二:叠加同类。
这种方法适用于议论文、议论性散文的写作。
一个材料总是单薄的,所以我们不防把同类的几个材料叠加在一起,形成集团效应,内容就自然充实起来。
片段示例:君不见,李白不齿阿谀奉承之徒,抬头挺胸夺门而出,高歌“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能开心颜”,面带微笑挺胸游于山水之间:君不见,文天祥不要高官厚禄,抬头挺胸作正气歌,引亢“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视死如归挺胸走向刑场:君不见,司马迁受宫刑挺胸而成“无韵之离骚”,吉鸿昌面对敌人的枪口慷慨就义……他们的骨气,他们的坚定,响彻云霄,万古长青。
上面文段,作者以学会挺胸为中心,联想到李白、文天祥、司马迁、吉鸿昌四个具有同样品质的任务。
这些同类的事例集中起来就有了巨大的说理效果,文章的内容就显得更充实。
二、结合满分作文,掌握“内容”的“提升要诀”。
1、学生自学,掌握“内容”的“提升要诀”。
写记叙文记住两点:一是写好一件事,记好一个人。
要写出时间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阶段。
开端、结局尽量简洁,发展、高潮施以重墨。
二是要突出描写,用描写来充实内容。
写议论文也应记住两点:一是有充足的论据;二是学会剖析论证。
2.小组对照优秀作文,剖析成功的秘诀。
(议论文略)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满分秘诀。
满分点:本文内容充实,语言朴实,感情真挚,善于运用细节描写表现中心。
采用来题记和小标题的形式,这些小亮点在考场作文中具有引人注目的作用。
三个小标题各自独立,但又相辅相成,浑然一体,很好地表现了“家庭的温馨”这个主题。
素材选择“以小见大”,文章、看似平淡,无大是大非,无曲折的故事情节,都是小作者对真实生活的深入挖掘,能反映生活的本质,具有独特性。
七、指导学生写作。
家庭的温馨文题: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记忆,没有重量。
它却可以压得人匍匐在地,又可以鼓舞人在理想的空间飞翔,记忆没有体积。
它却既可以让人敞开襟怀去拥抱整个世界,又可以使人的心眼狭隘得并蒂难容。
记忆没有色彩。
它却既可以使人的心灵苍白,幽暗,又可以让人的内心世界绚丽、辉煌。
记忆没有标价。
它却既可以人一个人的生命价值上升到崇高的境界,又可以使另一个人的灵魂贬值到零点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