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1 七 6 7(星级)教案实验室检查-浆膜腔穿刺液检查、常用血液生化检查

11 七 6 7(星级)教案实验室检查-浆膜腔穿刺液检查、常用血液生化检查

1.标本采集法:抽取空腹静脉血2ml,注入干燥试管内,勿使溶血。
2.参考值:Somogyi法为800~1800U/L。
3.临床意义:血清AMS主要用于急性胰腺炎的早期诊断,血清淀粉酶增高超过参考值3倍可确诊。
急性胰腺炎发病后6~12h血清AMS开始升高,12~24h达高峰,3~5天恢复正常。血清AMS的高低不一定反映病情的轻重,出血坏死性胰腺炎血清AMS可正常或低于正常。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正常人一次口服75g葡萄糖粉,血糖浓度仅略升高,且2h后即恢复正常,称为耐糖现象。
当糖代谢紊乱时,口服同样剂量的葡萄糖粉后,血糖水平急剧增高,短时间内不能降至正常水平,称为糖耐量异常。
临床上主要用于诊断疑似糖尿病者。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标本采集法:①停用影响糖代谢的药物;试验前3天正常进食及活动。②试验日将葡萄糖75g(儿童按1.75/kg体重,总量不超过75g)溶于300ml水中空腹口服,分别在服用葡萄糖前、服后30min、1h、2h、3h取血测定血浆葡萄糖浓度,同时留取尿标本做尿糖定性。
血清钾降低:钾的摄入不足、严重呕吐或腹泻、长期使用排钾利尿剂、碱中毒、胰岛素作用、低钾性周期性麻痹、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等。
2)血清钠和氯异常
血清钠和血清氯增高:大量失水、摄入食盐过多或输入盐水过多、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醛固酮增多症等。
血清钠和血清氯降低:摄入不足、严重呕吐或腹泻、持续胃肠减压、反复使用利尿剂、严重烧伤、酸中毒、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等。
④血液病:血小板减少症、白血病、溶血性贫血等。
七、血清电解质测定
1.标本采集法:抽取空腹静脉血3ml,注入干燥试管内,勿使溶血。
2.参考值:
血清钾3.5~5.5mmol/L
血清钠135~145mmol/L
血清氯化物98~106mmol/L
血清钙2.25~2.75mmol/L
1)血清钾异常
血清钾增高:补钾过多、长期大量使用潴钾利尿剂、严重溶血或输入大量库存血、肾衰竭的少尿或无尿期、酸中毒、组织损伤、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等。
1.标本采集法:在检查的相应部位行穿刺术抽取积液10~20ml,注入4只干燥试管,分别进行一般性状检查、化学检查、显微镜检查和细菌学检查,化学检查和细菌学检查的留取液中应加抗凝剂。
2.检查项目:一般性状检查、化学检查、显微镜检查和细菌学检查。
漏出液与渗出液的鉴别要点
鉴别要点
漏出液
渗出液
病因
非炎症性
炎症性、肿瘤性、风湿性、物理化学性刺激等
颜色
淡黄色
草黄色、红色、乳白色、绿色、脓性等
透明度
透明或微混
多混浊
比重
<1.018
>1.018
凝固性
不易自凝
易凝固
黏蛋白定性试验
阴性
阳性
蛋白定量
葡萄糖定量
<25g/L
与血糖水平相近
>30g/L
低于血糖水平
细胞计数
常<100×106/L
常>500×106/L
细胞分类
以淋巴细胞、间皮细胞为主
急性炎症多为中性粒细胞,慢性炎症、恶性肿瘤以淋巴细胞为主
二、血清脂类测定:
血清脂类主要包括胆固醇、甘油三酯、磷酯和游离脂肪酸。
1.标本采集法:素食3天,抽取空腹静脉血2ml,注入干燥试管内。
2.参考值:
血清总胆固醇(TC):2.86~5.72mmol/L;<5.2mm:0.56~1.70mmol/L;≤1.7mmol/L为合适水平,>1.7mmol/L为升高。
细菌学检查
阴性
感染性者可找到病原体
乳酸脱氢酶(LD)
<200U/L
>200U/L
积液/血清LD比值
<0.6
>0.6
第七节常用血液生化检查
一、血糖测定
标本采集法:抽取空腹静脉血2~3ml,注入抗凝试管内。
参考值:
邻甲苯胺法3.9~6.4mmol/L。
葡萄糖氧化酶法3.9~6.1mmol/L。
血糖异常的临床意义:
3.临床意义:①急性心肌梗死:CK在急性心肌梗死发病3~8h即明显增高,峰值出现在10~36h,3~4天恢复正常;CK-MB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灵敏度和特异性明显高于CK,且高峰出现早,2~3天恢复正常。②其他心肌损伤和肌肉疾病。
五、血清乳酸脱氢酶(LD)及同工酶测定
LD的同工酶可分为三大类:第一类以LD1为主,主要分布在心肌;第二类以LD5为主,主要分布于骨骼肌和肝脏;第三类以LD3为主,主要存在于脾、肺等组织中。
3)血清钙测定异常
血清钙增高:服用维生素D过多、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多发性骨髓瘤等。
1.血清钙降低:钙摄入不足、慢性腹泻、维生素D缺乏、阻塞性黄疸、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慢性肾衰竭、坏死性胰腺炎等。
解释讲授
提问式、
启发式教学、
多媒体教学
10分钟
15分钟
20分钟
15分钟
5分钟
5分钟
5分钟
5分钟
5分钟
5分钟
5分钟
来宾市卫生学校教案
周 次
第 周
课 次
1 次
授课方式
理论课( √ ),讨论课( )实验课( ),习题课( )
授课教师
授课班级
专 业
护理
授课题目
第七章 常用实验室检查
第六节 浆膜腔穿刺液检查
第七节 常用血液生化检查
课时安排
2学时
教学目的
与 要 求
1.掌握常用血液生化检查的有关项目
2.熟悉:浆膜腔积液的检查、常用血液生化检查正常参考值及异常的临床意义
血脂降低:见于甲亢、重症肝病、慢性消耗性疾病。
HDL-C降低:HDL-C是抗动脉硬化脂蛋白,其含量与冠心病的发病呈负相关,HDL-C降低是冠心病发病的危险因素,也可见于脑血管病、糖尿病和肝硬化等。
LDL-C增高:LDL-C为动脉粥样硬化因子,其含量与冠心病的发病呈正相关。
三、血清淀粉酶(AMS)测定
漏出液与渗出液的鉴别要点解释讲授提问式启发式教多媒体教学10分钟15分钟20分钟鉴别要点漏出液渗出液病因非炎症性炎症性肿瘤性风湿性物理化学性刺颜色淡黄色草黄色红色乳白色绿色脓性等透明度透明或微混多混浊比重10181018凝固性不易自凝易凝固黏蛋白定性试验阴性阳性蛋白定量葡萄糖定量25gl与血糖水帄相近30gl低于血糖水帄细胞计数500x106l教学步骤与主要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时间安15分钟细胞分类以淋巴细胞间皮细胞为主急性炎症多为中性粒细胞慢性炎症恶性肿瘤以淋巴细胞为细菌学检查阴性感染性者可找到病原乳酸脱氢酶ld200ul200ul积液血清ld比值0606第七节常用血液生化检查一血糖测定标木采集法
参考值:空腹血糖<6.1mmol/L;服糖后30min~1h血糖浓度达高峰,一般为7.8~9.0 mmol/L,峰值<11.1mmol/L;2h血糖<7.8mmol/L;3h血糖应恢复至空腹水平。各检测时间点的尿糖均为阴性。
糖耐量异常的意义:
1.糖尿病:空腹血糖>7.0mmol/L,峰值>11.1mmol/L,并出现尿糖阳性,2h血糖仍≥11.1mmol/L,可诊断为糖尿病。
1.标本采集法:抽取空腹静脉血2ml,注入干燥试管内,勿使溶血。
2.参考值:LD:连续监测法104~245U/L,速率法95~200U/L
同工酶测定(圆盘电泳法,U/L):LD132.70±4.60,
LD245.10±3.53,LD318.50±2.96,
LD42.90±0.89,LD50.85±0.55
血糖增高:
①糖尿病:空腹血糖增高是诊断糖尿病的主要依据。
②内分泌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库欣病等。
③应激性高血糖:颅脑损伤、脑出血、心肌梗死、大面积烧伤。
④药物影响:噻嗪类利尿剂、口服避孕药等。⑤其他:高糖饮食、剧烈运动、情绪紧张、胰腺损伤等。
血糖降低:
①生理性降低:饥饿时。
②病理性降低: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过量、肝硬化、营养不良。
2.糖耐量减低:指空腹血糖<7.0mmol/L,峰值浓度>11.1mmol/L,2h血糖浓度在7.8~11.1mmol/L之间。多见于2型糖尿病、肥胖症、甲亢及库欣病等。
3.糖耐量增高:指空腹血糖降低,服糖后血糖上升不明显,2h后仍处于低水平。常见于胰岛B细胞瘤、腺垂体功能减退症和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等。
作 业 讨论题
思考题
1.浆膜腔积液的显微镜检查及化学检查的内容是什么?
2.浆膜腔积液的一般性状检查的内容是什么?如何鉴别漏出液和渗出液?
(2分钟)
教研组
组长意见
课后小结
教学重点
与 难 点
重点:常用血液生化检查的有关项目、漏出液和渗出液的鉴别
难点:漏出液和渗出液的鉴别
教 材
参 考 书
教材:《健康评估》(吕探云主编,人卫出版社第三版)
参考书:《健康评估》(高健群主编,科学出版社第三版)
教 具
PPT
教学步骤与主要内容
教学方法
和手段
时间安排
第六章常用实验室检查
第六节浆膜腔穿刺液检查
六、血清酸性磷酸酶(ACP)测定
血清酸性磷酸酶主要来源于前列腺。
1.标本采集法:抽取空腹静脉血2ml,注入干燥试管内,勿使溶血。
2.参考值:0.9~1.9U/L。
3.增高的临床意义:
①前列腺疾病:前列腺癌、前列腺炎、前列腺肥大等。
②骨骼疾病:恶性骨肿瘤、代谢性骨病等。
③肝脏疾病:肝癌及慢性肝病时ACP可升高。
3.临床意义:LD升高:①心肌梗死:心肌梗死后8~10h升高,2~3天达高峰,持续1~2周恢复正常;②肝脏疾病:急性肝炎或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癌LD升高。③其他:白血病、淋巴瘤。
LD同工酶主要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和肝脏病的诊断: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炎等,以LD1升高为主;急、慢性肝脏疾病和消化道癌肿,以LD5升高为主;阻塞性黄疸则以LD4升高为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