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博士生提前进行学位论文答辩工作的有关规定

博士生提前进行学位论文答辩工作的有关规定

博士生提前进行学位论文答辩工作的有关规定第一篇:博士生提前进行学位论文答辩工作的有关规定博士生提前进行学位论文答辩工作的有关规定博士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三年,最早可提前半年毕业。

因此, 博士生提前答辩的时间不能早于第五学期11月初。

1 应具备的条件(1)学位课考试成绩优良,中期考核成绩优秀,均已完成其他培养环节。

(2)学位论文是取得学籍后本人所作的创新性研究,论文工作量符合博士学位论文要求,学位论文已通过导师审核。

(3)在读期间在公开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已达到要求,并有3篇发表在国家级刊物上或有3篇论文被三大检索收录。

(以石油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本人为第一作者发表的论文)2 应办理的手续2.1提交学位论文工作情况报告博士生应将提前答辩的学位论文工作情况写成书面报告,由指导教师对论文内容及完成情况写出评价意见,并提出推荐。

2.2进行资格审查申请提前答辩的博士生除了向所在学院的学位评定分委员会主席提交提前答辩申请书和学位论文工作情况报告外,还应提交符合提前答辩条件的相关材料(见本规定1)。

经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主席审查同意签字后,送交学位办公室备案。

学位论文的送审 3.1论文送审条件参阅《博士研究生论文和答辩工作的有关规定》中相关要求。

3.2论文送审方式提前答辩的博士生在学位论文送审前要提交15本学位论文进行评审,其中5本采取“公开学位论文”评审方式,10本学位论文采取“隐名学位论文”外送评审方式。

论文评阅专家组成学位论文评阅专家名单由导师与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共同提供,不少于30名。

在送审的15本学位论文中,导师从评阅专家名单中选聘5名专家评阅“公开学位论文”,学位办公室从名单中选聘10名专家评阅“隐名学位论文”。

5论文评审结果处理学位论文评议书返回13份肯定意见后方可提前答辩。

若达不到要求,则需继续论文工作,并按《博士生论文和答辩工作的有关规定》中的相关要求重新组织学位论文评审及其他事项。

第二篇:浙江大学研究生提前进行学位论文答辩的规定浙江大学研究生提前进行学位论文答辩的规定(2009年6月修订)第一条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的有关规定,在保证研究生培养和学位授予质量的前提下,允许部分学习成绩优秀、学位论文研究取得创造性成果的优秀研究生提前进行学位论文答辩。

根据《浙江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实施细则》(浙大发研〔2005〕123号)及我校研究生培养工作实际情况,特修订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提前答辩是指按相应学科规定学制年限,春季毕业研究生在前一年12月及以前、夏季毕业研究生在当一年3月及以前进行学位论文答辩。

第三条博士研究生申请提前进行学位论文答辩的条件(一)课程学习成绩要求:申请人的研究生课程有80%以上成绩优良,其中学位课成绩必须在70分以上。

(二)在攻读学位期间应取得显著的科研成果,并符合如下条件之一:1.获得署名在前五位的国家级科研成果一、二等奖,或获得署名在前两位的省部级科研成果一、二等奖。

2.理、工、农、医类学科的博士生,学位论文相关的创造性研究成果至少在本学科TOP学术期刊上发表3篇及以上学术论文,其中应有1篇发表在本学科最高级别的学术期刊(期刊目录另定)。

3.人文和社科类学科博士生,学位论文相关的创造性研究成果在国内权威学术期刊上发表3篇及以上学术论文,或有2篇学术论文被SSCI收录。

第四条硕士研究生申请提前进行学位论文答辩的条件(一)课程学习成绩要求:申请人的研究生课程有80%以上成绩优良,其中学位课成绩必须在70分以上。

(二)理、工、农、医类学科的硕士生,学位论文相关的创造性研究成果至少在本学科TOP学术期刊上发表1篇及以上学术论文。

(三)人文和社科类学科硕士生,学位论文相关的创造性研究成果在国内权威学术期刊上发表1篇及以上学术论文,或有1篇学术论文被SSCI收录。

第五条上述研究成果均须以浙江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研究生为第一完成人,或导师为第一完成人、研究生为第二完成人。

第六条获得2项授权发明专利的,可折算1篇TOP学术期刊上发表的学术论文或SSCI收录论文。

第七条研究生申请提前答辩,应有两位教授或相应职称专家的推荐,其中1位须是申请人的指导教师。

推荐人填写“浙江大学研究生提前进行学位论文答辩专家推荐书”,申明申请人在学位论文课题研究中确实取得创造性成果等推荐理由。

第八条研究生申请提前答辩,应在预期答辩前2个月提出申请,填写“浙江大学研究生提前答辩申请表”,连同两位专家的推荐书和学位论文(博士,一式5份;硕士,一式3份)提交所在学院(系)。

第九条学院(系)对申请材料进行核实,经学院(系)分管研究生教育的负责人审核。

审核通过后,学院(系)聘请3位及以上专家组成专家小组(申请人指导教师不参加专家小组)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提出是否达到提前答辩要求的意见。

学院(系)将符合提前答辩条件的申请材料报研究生院。

第十条研究生院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后,报分管校长审批。

第十一条经批准可提前答辩的学位论文,由学院(系)组织进行双向隐名评审。

评阅专家的评审结果全部在优良以上的,方可提前举行学位论文答辩。

如有评阅专家认为须经大修改方可答辩的,终止提前答辩程序。

第十二条本规定自发文之日起执行,由研究生院负责解释。

浙大发研〔2006〕24号文件同时废止。

主题词:研究生论文答辩规定通知浙江大学校长办公室主动公开2009年6月24日印发第三篇:关于研究生提前或延期进行学位论文答辩的暂行规定关于研究生提前或延期进行学位论文答辩的暂行规定(部门: 研究生院日期: 2007-3-6 10:58:27)校研院字〔2007〕2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和国家关于研究生培养、教育管理工作等有关文件精神,为进一步规范我校研究生教育和管理工作,切实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特对博士、硕士研究生申请提前或延期进行学位论文答辩做本暂行规定。

一、提前进行学位论文答辩的基本条件对本学科中少数特别优秀的在校研究生,可允许其提前进行学位论文答辩。

(一)博士研究生非在职博士研究生在校学习年限一般为三年,在职博士研究生一般为四年。

申请提前进行博士学位论文答辩须符合如下要求:1、非在职博士研究生在学期间从事科学研究和撰写学位论文的时间应不少于二学年,在职博士研究生一般不少于三学年。

2、申请人应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

学位课成绩优秀,并应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一定数量的与学位论文紧密相关(或是学位论文的部分内容)的高水平的学术论文。

申请人应为论文的第一作者或除导师以外的第一作者。

具体要求如下:(1)自然科学学科的博士研究生应至少发表5篇被SCI或EI检索的学术论文;(2)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博士研究生应在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上至少发表5篇学术论文。

(二)硕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在校学习年限一般为二至三年。

二年学制硕士研究生不得提前进行学位论文答辩;三年学制硕士研究生若确实优秀,并达到下列条件者,可申请提前进行学位论文答辩。

1、学习成绩优秀;2、用于撰写学位论文的时间一般应在一学年以上;3、申请人应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一定数量的与学位论文紧密相关(或是学位论文的部分内容)的高水平的学术论文。

申请人应为论文的第一作者或除导师以外的第一作者。

具体要求如下:(1)自然科学学科的硕士研究生应至少发表2篇被SCI或EI检索的学术论文;(2)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硕士研究生应在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上至少发表2篇学术论文。

另外,每项发明专利(为第一专利人)相当于1篇SCI或EI检索的学术论文;获省部级二等奖及以上奖励(为前两位获奖者)相当于2篇SCI或EI检索的学术论文;获国家级二等奖及以上奖励(为前两位获奖者)相当于4篇SCI或EI检索的学术论文。

以上发表的学术论文的作者、获奖者及发明专利的第一专利人的第一单位必须是吉林大学;发表的学术论文以刊物出版为准,录用通知不予认同;获奖及发明专利以获得证书为准。

二、延期进行学位论文答辩研究生应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完成学习任务,一般不得延长学习年限。

研究生因特殊原因未能完成学习任务,经批准可适当延长学习年限。

硕士研究生的延长期一般不得超过一年,博士研究生的延长期一般不得超过二年。

研究生在校最长学习年限(含休学等)为,二年学制硕士研究生为三年,三年学制硕士研究生为四年,博士研究生一般为六年。

在学校规定的最长学习年限内,研究生申请延期答辩,由所在研究生培养单位批准,报研究生管理处备案。

研究生因特殊原因在最长学习年限内未能进行学位论文答辩而申请延期答辩的,须报研究生院批准。

研究生在延长期的培养经费由本单位或指导教师自行解决,也可由学生自己支付。

延长期间不享受有关生活福利待遇。

三、研究生提前或延期进行学位论文答辩的申请和审批程序1、个人提出书面申请。

提前答辩须提前三个月提出申请,延期答辩至少须提前半年提出申请;2、指导教师签署意见;3、各培养单位主管研究生工作的领导签署意见;4、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学科)主席签署意见;5、报送研究生管理处。

由研究生管理处主管处长签署意见后,依次转交研究生培养处、学位办公室主管领导签署意见;6、报主管学位工作的院长审批,或由其提交研究生院院务会议讨论决定。

四、本文件自2007年上半年申请答辩的研究生开始执行。

原《关于研究生提前或延期进行学位论文答辩的暂行规定》(校研院字〔2001〕11号)同时废止。

五、本文件的解释权属研究生院。

研究生院 2007年3月5日第四篇:关于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工作的规定关于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工作的规定一、硕士研究生1.硕士研究生论文的选题工作应在入学后的第三学期期末以前完成,由系或教研室主持选题报告会。

每位研究生的选题报告会要求不少于具有副教授职称以上的5位专家参加,由导师填写“选题情况表”,研究生编写选题报告,于第三学期期末以前交学院。

特殊原因不能按时提交选题报告的,应在第三学期向学院提出推迟报告,但最晚不得超过第四学期的前2周。

如期完成选题报告者,记2个学分,不按时完成、送交选题报告的,将扣除2个学分,愈期不交者,学院有权取消其论文答辩资格与申请学位资格。

硕士研究生的专业外语考试也应在第三学期期末完成。

2.硕士研究生要求在校期间至少撰写发表或在学院以上级别的学术活动中宣读过1篇学术论文(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为第一署名单位),不能达到此要求者,不能参加学位论文答辩,不授予硕士学位。

3.硕士研究生的论文答辩必须在每年的6月中旬前结束,申请答辩者在答辩前1个月将论文4份,论文摘要1份送交学院,学院从送交的论文中抽查15%进行质量评价。

论文质量不合格者,取消此次答辩资格,待修改后重新申请。

4.硕士学位论文篇幅应控制在4~5万字,一般不超过6万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