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硝苯地平缓释片与控释片降压疗效的对比研究

硝苯地平缓释片与控释片降压疗效的对比研究

硝苯地平缓释片与控释片降压疗效的对比研究目的:比较研究硝苯地平缓释片与控释片的降压疗效。

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3年5月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高血压的患者9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

观察组患者给予硝苯地平控释片进行控制血压,对照组患者硝苯地平缓释片进行控制血压。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收缩压和舒张压谷/峰比值、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患者依从性的差异。

结果:治疗2个月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86.9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的谷/峰比值为84.82%和82.46%,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6.22%和44.38%,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7%(4/46);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5%(3/46),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用药1年后,观察组中有19.57%(9/46)的患者自行停药,对照组中有2.17%(1/46)的患者自行停药,观察组的治疗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硝苯地平控释片的降压疗效优于硝苯地平缓释片,而且控释片降压作用更持久、平稳,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更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标签:硝苯地平缓释片;硝苯地平控释片;降压疗效高血压主要以动脉压升高为特征,同时可伴有血管、心脏、脑以及肾脏等器官器质性或功能性改变的全身性疾病,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1]。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人们饮食习惯的改变,高血压目前已成为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健康。

循证医学研究证实坚持非药物治疗的同时,合理的使用降压药物是控制高血压的关键,大大减少高血压并发症的产生。

高血压患者往往需要长期服药,应用长效制剂可以增加服药顺从性,减少服药次数[2-3]。

钙离子通道阻滞剂(calcium channel blocker,CCB)是阻断钙离子经过细胞膜上的钙离子通道进入细胞的药物。

目前,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广泛应用于治疗高血压,对老年患者尤其有效。

硝苯地平是第一代钙拮抗剂,对血管平滑肌有高度的选择性,是一种抗高血压、防治心绞痛药物,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世界畅销的药物之一,而且硝苯地平缓释片和硝苯地平控释片均为长效制剂[4]。

为对比研究硝苯地平缓释片与控释片的降压疗效,本文选取2012年5月-2013年5月在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92例高血压患者进行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5月-2013年5月在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92例高血压患者,患者均符合2009年修订《中国高血压预防指南》(基层版)的诊断标准,即收缩压大于等于140 mm Hg和/或舒张压大于等于90 mm Hg[5]。

注意:选用水银柱式血压计或者符合国际标准的电子血压计,测量血压时选择清晨进行,患者取座位,测量之间先安静的休息5 min,测量患者的上臂肱动脉血压,重复测量3次,取平均值;排除标准:排除继发性高血压患者、高危与极高危的患者、糖尿病、冠心病、心肌肥厚及主动脉狭窄的患者。

该试验经过伦理委员会论证批准,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

观察组46例患者中,男34例,女12例,年龄27~67岁,平均(44.98±11.2)岁;对照组46例患者中,男34例,女12例,年龄27~67岁,平均(45.18±11.2)岁。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高血压危险分级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进行高血压健康宣教,让患者了解高血压的相关知识,充分认识到高血压的危害,改变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坚持规范化药物治疗,定期测量血压。

在健康教育的基础上给予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硝苯地平控释片口服30 mg/次,1次/d;对照组患者给予硝苯地平缓释片20 mg/次,1次/d。

服药1周后早晚8点各测量1次血压,并记录血压值。

1.3 观察指标所有患者治疗前及服药治疗后第8周末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每周随访患者早晨8~10点平静状态下的血压,谷效应为治疗前后2次动态血压监测中服药前2 h的降压平均值,峰效应为作用最大2 h的降压平均值[6]。

观察患者是否发生低血压、心率加快、水肿、头痛以及牙龈增生等不良反应,观察患者1年后规律服药情况来比较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1.4 疗效判定标准比较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值并将疗效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

患者的收缩压下降大于20 mm Hg,舒张压下降大于10 mm Hg为显效;患者的收缩压下降值在10~20 mm Hg或者处于正常值左右,舒张压下降5~10 mm Hg或者下降至正常值左右为有效;患者的收缩压下降小于10 mm Hg,舒张压下降小于5 mm Hg为无效。

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3]。

1.5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8.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两组治疗2个月后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2个月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86.9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谷/峰比值比较观察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的谷/峰比值为84.82%和82.46%,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6.22%和44.38%,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组患者用药后发生低血压2例,头痛1例,水肿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7%(4/46);对照组患者发生低血压1例,头痛1例,水肿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5%(3/46),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4 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比较用药1年后,观察组中有19.57%(9/46)的患者自行停药,对照组中有2.17%(1/46)的患者自行停药,观察组的治疗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高血压主要以动脉压升高为特征,同时可伴有血管、心脏、脑以及肾脏等器官器质性或功能性改变的全身性疾病,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人们饮食习惯的改变,高血压目前已成为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其中,高血压病最常见的并发症是脑血管意外,其次是高血压性心脏病心力衰竭,再是肾功能衰竭,这都会严重地影响患者的生活生存质量[7-9]。

硝苯地平是一种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其适用于各类型的高血压,该药的特点是:起效快,作用时间短,导致了神经体液活化,经多年临床使用,该药的疗效得到了肯定,其中硝苯地平有缓释片与控释片的制剂,两种制剂均有较好的降压效果[10]。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治疗2个月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86.9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的谷/峰比值为84.82%和82.46%,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6.22%和44.38%,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7%(4/46);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5%(3/46),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用药1年后,观察组中有19.57%(9/46)的患者自行停药,对照组中有2.17%(1/46)的患者自行停药,观察组的治疗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硝苯地平控释片的降压疗效优于硝苯地平缓释片,而且控释片降压作用更持久、平稳,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更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1]刘学鹏.硝苯地平缓释片与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高血压的疗效比较[J].临床合理用药,2010,3(18):18-19.[2]王璐.社区应用硝苯地平缓释片和控释片降压效果与经济投入的综合评价[J].实用心脑血管杂志,2010,18(9):1347-1348.[3]雷利平.硝苯地平缓释片与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高血压的疗效比较[J].当代医药论丛,2014,12(1):111-112.[4]赵慧琴.硝苯地平缓释片与硝苯地平控释片的降压疗效观察[J].北方药学,2013,10(12):34-35.[5]刘力生,王文,姚崇华,等.中国高血压预防指南(2009基层版)[J].中国高血压杂志,2010,18(1):13-28.[6]谢湘雄.硝苯地平控释片与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高血压的疗效比较[J].亚太传统医药,2012,8(8):170-171.[7] Pang Y H.Progress of study on external therap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eating primary hypertension[J].World Chinese Medicine,2014,9(6):818-821.[8]许瑛.复方罗布麻片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77例疗效观察[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0,18(10):1479-1480.[9] Wu W Y,Wang W H,Zhang J.Antihypertensive effects of nifedipine GITS and nifedipine SR on patients with essential hypertension[J].Chin J Cardiovasc Rehabil Med,2011,20(3):278-282.[10]王宪刚,汪鲁华,刘宇,等.硝苯地平缓释片与控释片降压疗效的对比研究[J].实用心脑肺病血管杂志,2012,20(12):1960-196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