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卷一,简答1,什么是辅音?辅音又叫“子音”,是发音时气流受到阻碍形成的音.辅音的差异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辅音音色是由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决定的。
辅音(b)和辅音(P)的差异是什么?发音方法不同:他们都是塞、轻音,但由于克服阻碍及气流强弱的不同,故有送气和不送气之分.(b)呼出气流弱,因此是不送气,例如:包、斑、白、拔;(p)呼出气流强,因此是不送气,例如:爬、跑、拍.2,从语言分化的角度谈谈社会方言,地域方言和亲属语言的联系与区别?(PPT上第七章最后一页)社会方言、地域方言和亲属语言都是语言随社会分化而分化的结果.这三种语言现象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1.社会方言和地域方言的区别:社会方言和地域方言虽然都是方言,但是它们之间有很大的不同。
社会方言主要是由于职业、性别、年龄等方面因素而造成了某些词语的不一致,因此,社会方言的差别主要表现在词汇方面,而语音、语法方面的差别则比较小。
而地域方言之间的差别除主要表现在语音上之外,但它在词汇、语法上也存在着一系列差别,所以地域方言之间的差别往往是系统的,因而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地域方言就有可能分化为不同的语言,从一种语言的方言变成为一种独立的语言,和原来同一共同语下面的其它方言之间形成亲属语言的关系,而社会方言由于其差别主要是在词汇系统方面,所以无论如何也不会发展成为独立的语言。
2、方言和亲属语言的关系:方言和亲属语言都与单一社会在地域上的分化相关,都是由单一语言分化而来的后代。
单一社会如果在地域上的分化是不完全的,其语言一般也是不完全分化的,同一语言在地域上的不完全分化而形成的语言分支,就是该语言的方言。
如汉语在地域上的各个后代仍属汉语的分支,彼此是方言关系,就是由于中国在历史上虽有过分裂的历史,但统一却是主流,是长期的。
而单一社会在地域上的分化如果进一步加剧最终形成完全的分化,则方言就进一步发展为亲属语言。
如法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等,原来都是拉丁语的方言,但后来随着罗马帝国的灭亡,各地不仅在经济上彼此隔离而且政治上形成了各自独立的国家,这样各地语言的分化就失去了共同的约束,最终形成了具有亲属语言关系的独立的语言。
3,什么是语言的谱系分类?世界上的语言可以分为哪些主要谱系?根据语言的历史来源或语言的亲属关系对世界上的语言进行分类,把有亲属关系的语言归在一起,把没有历史同源关系的语言互相分开,这种分类叫语言的“谱系分类”。
以母语使用人口排列:1. 印欧语系 46%(欧洲、北美洲大部份地区、西南亚到南亚)2。
汉藏语系 21%(东亚)3. 尼日尔—刚果语系 6。
4%(撒哈拉以南非洲)4. 亚非语系 6.0%,旧称闪含语系(北非到非洲之角、西南亚)5。
南岛语系 5.9%(大洋洲、马达加斯加、东南亚)6。
达罗毗荼语系(南亚)7。
阿尔泰语系(中亚,有争议,有说法为突厥语族和日本语系分别为第7和第8位)8. 南亚语系(东南亚)9. 壮侗语系(东南亚)10。
乌拉尔语系(北亚到北欧)二,分析题4,指出下列同义词的意义差别?父亲—-爸爸(书面语口语)-—语体色彩不同父亲:书面语爸爸:口语得到—-受到(强调的重点和方面不同)-—词意轻重不同得到:1.能到,可到 2.获得受到:获得眼红——嫉妒(书面语口语)--语体色彩不同眼红:口语(看见别人有名利或有好的东西时非常羡慕而忌妒,甚至想据为己有或取而代之)嫉妒:书面语(因人胜过自己而产生的忌恨心理)秘密——绝密( 强调的重点和方面不同)—-词意轻重不同秘密:与公开相对而言,是个人或集团在一定的时间和范围内,为保护自身的安全和利益,需要加以隐蔽、保护、限制,不让外界客体知悉的事项的名称,词意轻绝密:极端机密的,必须绝对保密的文件、消息等,词意重5,用层次分析法分析“这儿有没有买菜的?”这句话,分析到语素(7个)为止,并指出哪些是词根语素,哪些是词缀语素?层次分析:这儿|(主谓)有||(动宾)没有||||(状中)买|||||(动宾)菜|||(的字)的这儿/有//没///有//买//菜//的词根语素:这,有,没,买,票词缀语素:儿,的6,试分析下列材料,说明什么是话题?什么是话题链?什么是有定性?P151—153①下老人送给李小龙一盆昙花,昙花在这一带是很少见的,夏老人很会养花,什么话都有,李小龙很小就听说过“昙花一现”,夏老人指给他看:“这就是昙花。
”李小龙欢欢喜喜的把花抱回来了,他的心欢喜的咚咚地跳②李小龙给它浇水,松土.白天搬到屋外,晚上搬进屋里,放在床前的高茶几上,早上张开眼第一件事就是看看他的昙花,放学回来,连书包都不放,先去看看昙花③昙花长得很好,长出了几片嫩叶,嫩绿嫩绿的,李小龙盼着昙花开④一天夜里,李小龙在梦里闻到一股香味,他忽然醒了,昙花开了,李小龙坐了起来,()火柴,点亮了煤油灯,昙花真的开了!李小龙好像在做梦!三,问答题7,举例说明汉语对话里使用哪些手段来突出焦点信息?P1558,从语言接触的角度谈谈汉语方言中文白异读的形成与发展?P227文白异读是最早被学者们注意到的方言字音分歧现象,也是比较初步的研究结论。
文白异读是汉语方言中一种特有的现象,一些汉字在方言中有两种读音。
一种是读书识字所使用的语音,称为文读,又叫读书音、文言音、字音;另一种是平时说话时所使用的语音,称为白读,又叫做说话音、白话音或话音。
在一些方言中,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词中、不同的用途时有着不同的读法,如客家话里,无论在口语还是书面语中,“生”字单用表示“生娩"或表示“活着”的时候读作【seng1】,而在固定的词中却读作【sang1】,这种现象也被称为文白异读,前者是白读,後者是文读.而在不同的人群中,文白异读的现象也不一样。
一般来说,年轻人、教育水平高的人、会说普通话的人更多使用文读.在不同的环境中,文白异读也不一样。
正式场合多用文读,日常生活则多用白读.但是,两者实是担负该语言当中不同的功能,习惯用白读音读出的固有语词并不适合改用文读音代换;习惯用文读音读出的借词也无法改用白读音。
因此不应当将文读音与白读音赋予不同的文化评价,而应当同等地视为该语言不可或缺的两套汉字读音;并且也不宜为了「标准化」或「优雅化」某种语言起见而强迫将固有语词全部改用文读音发出。
9,从语音P248—249,语法P252,词汇P262、P265三个方面谈谈语言演变的规律性问题? 语音:⑴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决定了在最小语言符号创立之初语言为哪些词根选择了相同的辅音或元音这种同音关系完全是偶然的。
如北京话"婆袍盘平"的第一个辅音相同,构成同声母的集合,为什么这些字当初选择了同声母完全是任意的、无理据的;可对比英语表同样意义的词根为(old)woman、robe(或gown)、plate(或dish, tray)、flat(或level, even),第一个辅音各不相同,无法构成同辅音的集合。
因此,不同语言词根有语音对应关系,不可能是人类语言的普遍性所致;而一系列基本词根有对应关系,从概率上也排除了碰巧如此的可能,只能是它们在历史上曾是同一语言的反映。
⑵语言演变在语言内部的不平衡性决定了语言中的基本词根是语言中十分稳定的部分,即使已分化为不同的方言和亲属语言,基本词根也较少被替换,长期保留在各后代语中.⑶语音演变规律的条件性特点决定了符合某一语音条件的语言符号的音变的一致性和规律性,使同一语言因受时、地的限制而分化为不同的方言或亲属语言时,各地的差异只表现为词根的具体语音形式,而原来在共同祖语时期就创立的词根的同音分组关系依然会保持下来。
B卷一,简答1,词义的概括性和模糊性?词义的概括性是指,词义总是要概括出某类事物的共同特点,同时指出这类事物与其他事物的区别,这样我们在使用词语的时候才能使明确那些词义所指的事物或概念。
例如“苹果"这个词,就概括了苹果的形状、大小、味道等特点,凡是符合“苹果’这个概念的基本性质的特征,我们都可以这样指称它.而“樱桃”所概括的本质特点与“苹果”不同,所以我们在使用时就可以将二者区别开.词义的模糊性是与词义的具体性相对的性质。
有些专有名词的词义是非常具体的,如韵母、氯化钠等。
但更多的词义具有模糊性,如单独说“人”,它的词义就是模糊的,男人、女人、老人、中国人、外国人……都包含在内。
词义的模糊性可以最大限度的提高词的使用效率,人们不必为每一个概念再造新词。
同时词义可以在具体的语境中得以具体化。
例如“对面来了一个人”,这里的“人"的意义就具体的多,高矮、胖瘦、性别等都可以得到一定的补足。
2,简要说明洋泾滨语和克里奥尔语的区别?洋泾浜也叫皮钦语,是临时混合语,常常只是用于在不同的族群之间的临时交际,如经商所需要的彼此之间的沟通,只使用于有限的范围,使用时间通常也不长。
语汇比较贫乏,语音和语法都不太规范,如旧上海的洋泾浜语把“我不能”说成My no can,用英语的词和汉语的语法;将number one说得像“拿摩温”。
由于“先天不足",它通常的存活时间都不长,有的可能只存在几年。
克里奥尔语(Creoles)是正式混合语,一般是从洋泾浜发展而来的。
如果洋泾浜因为种种原因得到了发展,语言混合的程度较深,时间较长,语汇不断增加,语法规则不断完善,被有的族群作为母语来学习和使用,或者获得官方语言的地位,就成为克里奥尔语。
如使用于新几内亚的Tok Pisin,在巴布亚新几内亚就获得了官方语言的地位,可以在无线电广播和出版物中使用,还被用来翻译《圣经》和莎士比亚的著作。
清代西北回乱之后移居中亚的回民(东干人)所使用的东干语也是一种克里奥尔语,以汉语为基础,加入了大量周边突厥语及俄语的成分。
3,什么是语言的谱系分类?世界上的语言可以分为那些主要谱系?(略)二,分析题4,分析下列各小题中A和B两者之间的关系(1)A,隐喻性词义引申B,换喻性词义引申异:隐喻反映的是不同现实现象之间的相似关系,隐喻产生的意义,实际上是从一个词长期比喻用法获得的.换喻反映的是两类现实现象之间存在着某种相关关系,换喻的产生类型可以说是多种多样的,大部分是由一个词长期借代用法获得的。
同:隐喻和换喻都是词义的引申。
(2)A,地域方言B,亲属方言同:方言和亲属方言都与单一社会在地域上分化相关,是由单一语言分化而来的后代。
异:(1)判定同一语言在不同地域的后代是方言关系还是亲属语言关系,往往并不取决于语言本身差异的大小,而是取决于语言使用者的认同心理.(2)确定方言和亲属语言要同时考虑两方面因素:统一的社会、语言本身的差异。
5,用层次分析法分析“他希望将来研究语言学。
”这句话,分析到语素为止,并指出哪些是词根语素,哪些是词缀语素?6,收集汉语“烹调类”单音节动词,用一组词义特征描写他们的词义?蒸、煮、烹、煎、烤、烘、煨、炸、煸、爆三,问答题7,当前,我国正加大力度推广普通话,这是否意味着要消灭方言?请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理解?普通话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也是汉民族的标准语,是我国占主导地位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