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例题解析例1 一块砖,平放、侧放、立放在水平地面上(如 图1 — 4— 1),关于砖对地面的压力和压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图 1 — 4— 1A •平放时压力最大,压强最小B.侧放时压力最小,压强最大C.立放时压力最大,压强也最大D.三种放法压力一样大,立放压强最大例2如图1— 4 — 2所示,烧瓶中的水停止沸腾 后,若从烧瓶中往外抽气,会看到水又沸腾起来, 这是由于()•图 1 — 4— 2A .气压升高,水温升高B .气压降低, 水温升高C.气压降低,水的沸点降低D .气压升高,水的沸点降低例5如图1—4—3所示,两长方体A 和B 叠放 在水平地面上,A 受重力10牛,B 受重力30牛, 已知A 对B 的压强与B 对地面的压强之比为 3 : 2, 则A 与B 的底面积之比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 1 — 4—6(1) 哪个容器受到液体的压强和压力最大 (2) 哪个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和压力最大例12 (温州市中考试题)下列四个事例中, 用于增大压强的是 ( )A .推土机上安装两条履带B .铁轨铺在 枕木上C.用滑雪板滑雪D .把刀刃磨薄例15甲、乙两个等高的柱形容器,它们的底面积之比为2 : 1,且都装满了水,若两个容器的水面 上分别浮着质量比为1 : 3的两个木块,则甲、乙两个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强之比为()A . 1 : 2B . 1 : 1C. 2 : 3D. 1 : 6例16 (重庆市中考试题)甲、乙两个长方体,由不同材料制成.其底面积分别为S 甲=40cm 2, S2乙=30cm ,高度之比h 甲:h 乙=3 : 2,密度之比 甲:乙=3 : 1 .如图1 — 4 —10所示,把甲放在水平桌面上, 乙放在甲上,水平桌面受到的压强为 7000Pa 把乙 取下放在水平桌面上静止不动时,桌面对乙的支持 力为多少牛例9如图1 — 4—5所示为四个描述离心泵工1 \乙例18 (北京市中考试题)如图 1 — 4— 12所示,甲、乙两个实心圆柱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 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B C D图 1 — 4— 5例10如图1 — 4—6所示,甲、乙、丙三个 容器(容器重忽略不计)底面积都相同、高度也相 同,如果三个容器都装有同种液体,求:r ■ ' r "A/ /作原理的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图 1 — 4 —12A. 甲的密度大,甲受到的重力小B.甲的密度小,甲受到的重力小C.甲的密度小,甲受到的重力大D.甲的密度大,甲受到的重力大例19 (北京市中考试题)甲、乙两个正方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它们对桌面的压强相等,压力之比为9 : 4,则甲、乙的密度之比为()A. 2 : 3B. 3 : 2C. 1 :1D. 4 : 9例20 (北京西城区模拟题)如图 1 —4—13所示,A和B是用同一种材料制成的正方体,它们的边长分别为L A和L B,且L B= 2L A.将物块A放在物块B的上面的中央.物块B放在水平地面上.已3知B对地面的压强是9X 10 Pa贝y A对B的压强图 1 — 4 —13A 3 3A. 1x 10 PaB.x 10 Pa3 3C.x 10 PaD. 4 x 10 Pa例21 (北京市中考试题)有两个用同种材料制成的圆柱体A和B, A的高度是B的高度的3倍,将A竖直放在水平地面上,B竖直放在A 上, 如图14-21 (a)所示,这时A对地面的压强与B 对A的压强之比为3 : 1 .若将A、B倒置后,仍放在水平面上,如图1-4-21 (b)所示,贝U A对B的图 1 — 4 —14A. 1 : 3B. 1 : 2C. 4 : 1D. 1 : 1例22 (北京市中考试题)甲、乙两支完全相同的试管,内装质量相等的液体,甲管竖直放置,乙管倾斜放置,两管液面相平,如图1 —4—15所示.设液体对两管底的压强分别为p甲和p乙,则p甲______ p乙(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图 1 —4—15例24 如图1 —4—17所示,M为固定在铁架台上两端开口的梯形管,N为轻质塑料片,被水槽中水托住,并圭寸住下端开口.若向M几慢慢注入1kg的水正好能将N压掉;若不注入水,而是将质量是1kg的金属块轻轻地放在N上,则N将被压掉.(填“会”或“不会”)图 1 —4—17例25已知外界大气压为标准大气压,如图1—4 —18所示的托里拆利实验装置中,管内水银上方为真空,则管内A点的压强为 _____________ ,槽内B 点的压强为 _________ .强为 _________ ,槽内B点的压强为 ________ .图 1 —4—18例26如果有一个两端开口的玻璃管,在它的上端蒙上一层橡皮膜,灌水后,用手堵住开口端倒过来插入水槽中,如图I— 4 —19所示,放手后,橡皮膜形状是平的凸起的还是凹进去的图 1 —4—19例27在水平面上竖直立着A、B两具实心圆柱体,它们的底面积之比是 2 : 3,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 A 和p B ,且p A : p B = 1 : 3.把叠放在 B 上后, B 对地面的压强为 P B ' ,则 P B 与P B ,之比 是 ( ).A . 11 : 9 B. 9 : 11C 2 : 9D . 9 : 2注意根据公式P = F可 知,压强P 是由S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决定的,而压力是因 物体间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把A 叠放在B 上,则B 对地面的压力是 A 对B 的压力和B 受到的重力 的合力,即B 物体所受的向下的合力 F 合B 产生的 对水平地面的压力 F B '= F 合B = F A + G B = G A + G B .(1 )液体对容器底和侧壁都有压强.,液体内 ... 部冋各个方.向都有压强;……..(.2 )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 (3 )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 . 等;(4 )不同的液体的压强还跟液体的密度有关_……一系..… ........... . ............ ......例29 (内蒙古呼和浩特)如图1 — 4— 20所示,容器中有液体,凸出的橡皮膜表明例33 (陕西西安) 把装满水的量筒,口朝 下浸没在水中,如图 1 — 4—23所示,抓住筒底向 上提,在筒口离开水面前,量筒露出水面部分 ( )•A .充满水B.有水,但不满C.没有水D.依次出现上述过程注意 试管内充满水银时.,…试管顶受到的压强…… p .是大气压.强... P.O .减去管内.水银柱的压强.一…P.柱,即.一 P =p o - p 柱.有.的同学就会错误地认为当管顶开一个 ............................... 小孔时,水银会从小孔喷出去.,这是没有考虑到此…..… 时大气压强也作用于小孔的缘故….例35 (1997年北京)如图1— 4 — 25 (甲)所示,两个实心的长方体 A 、B 叠放在一起后,放在 水平地面上.已知它们的密度之比 P A : p B = 2 : 1 , 底面积之比 S A : S3= 1 : 4,它们的高度之比 h A : h B = 2 : 3,B 对地面的压强为 P B .若把B 叠放在A 的上面,如图(乙)所示,B 对A 的压强为PB '.甲 图中,A 放在B 的中央。
乙图中,A 的上表面仍位 于B 的下表面的中央•则 p B : p B '为 ( ).A . 1 : 2B . 4 : 1C . 3 : 2D . 1 : 3甲乙图 1 — 4— 25例38 (四川)一油库装煤油的油罐中盛有 4米 深的煤油,在距底部米处发现有一个半径为 2厘米 的圆形漏油孔,求:(1) 煤油对罐底的压强多大(2) 小孔处煤油的压强多大要想堵住这个孔, 至少需要在罐壁处施加多大的力(煤油密度p =x 103千克/米3,取g = 10牛/ 千克)例39 (上海)为了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 些因素有关,某同学把若干个用同种材料制成的不 同物体放在同一水平细沙面上,进行了三组实验, 并记录有关数据分别如表一、表二、表三所示.实 验时,他仔细观察发现每组内部沙面的凹陷程度相 同,而各组却不同,第一组凹陷程度最大,第二组其次,第三组最小.表一图1—4 — 23注意由于水银的密度是水密度倍,…根据公式. 样 =pgh 可知,高达十多米的水柱才能与76厘 10米多高的水柱•…这就是我们为仕么用水银而不用水 . 表二做托里拆利实验的原因.(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与4 (或2与5、3 与6)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甲、乙重力之比£甲=列=」甲=G乙m乙g 乙V乙2甲h甲S甲=3 40cm 3 = 6— 2 ——乙h乙S乙3 30cm 2 1代入①式,解得G甲=24N, G乙=4N乙单独放在水平桌面上,支持力N=G乙= 4N.答案桌面对乙的支持力为4N例18答案A例19精析物体对桌面的压强p= F.对水平桌S面的压力F= G,而重力G= m g = g V,通过几个由于三个容器的底面积相同S甲=S乙=S丙,根据p= F,得F= pS所以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相S等F甲=F乙=F丙.(2)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等于容器重力和容器内液体的重力之和.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个容器中装有的液体重G甲v G乙v G丙,由题意可知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 G,所以丙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最大(F'甲v F'乙v F'丙).由于三个容器的底面积相等S甲=S乙=S丙,根据p=—得出丙容S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最大.例16精析叠放体对水平桌面的压力为G 甲+ G 乙.解设:水平桌面受到的压强为p一4 2 甲对桌面压力F= pS甲=7000 Pax 40 X 10 m=28N F= G 甲+ G 乙=28N(2)从表中看哪两组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相同(3)从表一、表二、表三的数据分析,可以得到什么结论例9讲解水泵在起动前,先往泵壳里灌满水,起动后,叶轮在电动机带动下高速旋转,泵壳里的水也随着叶轮高速旋转,同时被甩入出水管中,这时叶轮附近压强减小,大气压迫使低处的水进入泵壳中而把水从低处抽到高处•所以选项D是正确的.例10讲解(1)由于甲、乙、丙三个容器内装有同种液体,贝V甲=乙= 丙,如图所示容器装的公式,将压强、解法1压力、重力、密度联系起来了.p甲=p乙可写出正方体:a2液体深度相同h甲=h乙=h丙.根据p= gh,液a3 b3体对容器底的压强相等即甲、乙边长-b27m甲/V乙甲、乙体积比:X V L =V甲解法2正方体对水平桌面压强Fp= S=3 x卫4 27 3gh (h为高,也是边长)由甲=乙,可写出甲gh甲= 乙gh乙甲h甲 a 3 ■= == (a、b分别为甲、乙边乙h乙 b 2长)答案A例20精析这道题实际上求A对B的压强P A和B 对地面的压强P B之比.要正确地求出压强,根据p=—,先要求出压力比和受力面积S之比.S11解已知:边长空L A同材料 A = B =S B= 1 x hA = 1 x 3 = 3S A 2 hB 2 2h A h B正方体的底面积之比:SBLB 2L7压强 图(b )中,A 对B 的压强P A '和B 对地面的P B '之比:正方体的体积之比:V BV AL B 3 L A 3 P A S AG A B 和A 重力比: G BG AgV B = gV AP BF BA 对B 的压力和 B 对地面的压力比: x 鱼=上_G AG BS A21F A =G AF BG A G B1答案例22答案大于例24精析 如图梯形管,装入1kg 水,A 对B 的压力和 B 对地面的压强比: P A = F A / S A p B F B / S B F A S B F B S A 3 f P B = g x 10 Pa P A = 4 x 9 x 103 Pa= 4 x 10~ Pa 9 答案 D 例21精析 求叠加体的压强比,不要急于列综 合算式,而应该先把压力比和受力面积比求出 来•当压力和物重有关时,可以先把物体的重力比 求出来.A 和B 同材料:A = B =,高度比见h B水的 重力为G = m g = 10N (g 取10N /kg ),而水对塑料 片的压力F > 10N ,塑料片N 刚好被压掉.若放上1kg 金属块,对“ N ”的压力F '= 10N vF 「. N 不会被压掉.例25精析大气的压强仍可以从液体压强的公式 进行分析.解 管内水银面上方是真空,A 点的压强是由A 以上的水银柱产生的.二 P A = 10cm Hg 表示汞 cm Hg 也可以作为压强的单位.B 点在水银槽下2cm 深处,B 处的压强是大气 压和2cm 水银柱共同产生的压强.答案 A 处压强为10cm Hg , B 处压强78cm Hg 例26精析从橡皮膜上、下表面受的压强去分析. 解 膜的下表面受到水对它向上的压强,大小为P 1 = p °— 水gh ( p 0为大气压,h 为水柱高).膜 压力为 (a )中,B 对A 的压力为F B ,A 对地面的 F A ,则电=」^-F BG B G BPB S AP A S A的上表面受到天气对它向下的压强,大小为p o .比较p o 和p 1,可得p 0> p 1.橡皮膜从外向下凹进去.这个结果也可以通过 实验检验. 例27精析因为在水平面上,所以F A =G A , F B = G B= P B =G B G BP AG B ,根据Fp= S ,S A : S B = 2 :3,G A =巳G B F B可求得:匹=1G A 2P A S A1 2 = 23 3 9 P B S B2 G A = G B ,当把A 叠放在B9V BG BG AV AS A h AS B h B =上后,B 对地面的压力2F B '=G A + G B =G B +G B911=——G B ,贝y P B : P B9S B十=F B:浴=G B : G B = 9 : 11,选项 B 正确.9例35精析 该题先要把两个压强的表达式列出来, 用统一的量代换后再去比, 列式时要B 对地面的压 强是A 、B 共同产生的.即现象,得出的结论是:当压力相同时,受力面 积越小,力的作用效果越显着.C. 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增大,D. 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增大,平•则此时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强P A 、P B 和压力F A 、F B 的关系是( )A. PA v PB , FA=FB C . PA > PB, FA=FBB. PA v PB , FA > FB D . PA > PB, FA > FB例39精析 (1)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 压力的作用效果就越显着(2) 4与7 (或5与8, 6与9)(3) ( a )表一与表二中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得出的结论是: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显着;(b ) 表二与表三中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球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 两个小球受到F 甲、F 乙,甲、乙两种液p (m A m B )g = ( A S A I I p B = = ---- S BAS BB S B h B )12(2 BS B二 h B4 3S BB S B h B) g则它们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P B h B +34P B h B gP ‘ B = m B gS A 4 p B h B g 所以F B : F B ' 例38精析 所以 p 底= 4米八 P B • h B ) gA . P 甲> P 乙 C . P 甲=P 乙B . P 甲v P 乙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B h B g S B B h B g S BS A 2 .在图中,不 计容器本身的 重,容器底面积 相等,倒入等高 的不同种液体时, 的压强最小的是(A .甲 B.乙 =1 : 3故选D . (1 )由 p = gh 煤油 gh 1 =x 103 千克 / 米 3x 10104帕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相等,则容器底部受到 )C.丙D. —样大3 •如图所示,将一个装有一定质量水(水未装满)的圆台 状封闭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如 果将其改为倒立放置,则(A .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减小, 对桌面的压强增大容器B .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减小, 对桌面的压强减小容器)=x 10「3 米 2小孔处水深人2 =米p 孔=煤油• g • h 2334=x 10千克/米 x 10牛/千克x 米 =x 104 •如图所示,底面积不同 的圆柱形容器A 和B 分别盛 有甲、乙两种液体,两液面 相平且甲的质量大于乙的质 量•若在两容器中分别加入 原有液体后,液面仍保持相■ • 1 ・• ■ ■ ■淸事"尹*—1时于阿**承W*斗打"1AH小孔的面积S= n R =x (米)2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增大 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减小 4— 32所以 F = p • S =x 10 帕xx 10 米=35 牛5 •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中,分别盛有甲、 乙两种液体,将完全 相同的两个小球分别 放入容器中,当两球 静止时,液面相平,甲、乙两种液体的浮力大小分别为甲 乙11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大小分别为 正确的是( )A . F 甲=F 乙,P 甲=P 乙 C. F 甲〉F 乙,P 甲〉P 乙6.用如图所示的压强计研究液 体内部的压强,若左、右杯中 液体的密度分别为 p 、p ,则 由图可知()P 甲、P 乙,则关于它们的关系B. F 甲=F 乙,P 甲〉P 乙 D. F 甲V F 乙,P 甲=P 乙A .p 1 >p 2 B.p 1 Vp 2C.p 仁p 2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7•两个同样的开口容器用两根同样的管子连通且装满水,两管各用阀门关闭(如图所示)•两 容器里水温保持恒定,左边的容器 里水温为",右边的容器里水温为 t 2,并且t 1> t 2 >4摄氏度•如果阀 门K i 保持关闭状态,打开阀门冷, 则容器里的水将 从右向左(选填: 从左向右、从右向左、不会)通过阀门K 2;此后打开阀门K i ,则容器里的水将从左向右(选填:从左向右、从右向 左、不会)通过阀门 K i .8如图所示,正四棱台容器上底与 下底面积之比为4: 9,里面装满某 种液体,先把下底放在水平地面上, 然后再倒过来把上底放在水平地面上,两种放法容器内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之比是—、压力之比是9: 4;容器对地面的压强之比是4: 9,压力之比是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