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考试总分:100 分)一、选择题组(本题共计10小题,总分42分)1.(4分)2020年新型冠状肺炎蔓延全球,表现出了大流行特征。
疫情的发展给世界公共卫生环境和民众生命健康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对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为防控疫情,江苏省利用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推出加强疫情防控的创新举措——健康码。
下图为疫情空间扩散的四种模式。
读下图完成1~2题。
1.交通运输方式往往影响地理事物的扩散模式,导致新冠肺炎疫情在全国城际尺度表现出廊道扩散的主要交通方式是()A.公路运输B.航空运输C.水路运输D.铁路运输2.疫情期间,当你进商场、超市,坐公交、地铁,乘飞机、火车时,都会要求你扫描健康码。
健康码的生成和作用涉及到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①数字地球②GNSS ③GIS ④RS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2.(6分)江苏中部的兴化地区(地面平均海拔不足2米),有一种独特的土地利用方式——垛田。
当地人们在号称“锅底洼”的湖荡沼泽地带开挖河泥,堆高成垛。
垛四面环水,形同海上小岛,各不相连,垛上排水良好,利于耕作。
读图完成1~3题。
1.有关该地垛田农业的说法,正确的是( )A.垛田上主要种植水稻B.机械化水平很高C.可作为旅游景观D.耕作制度为一年一熟2.当地每年把河道和沟渠中的淤泥挖出来堆入垛田之中,此举的主要作用有 ( )①清理河道和沟渠,利于排水通航②加固垛田,减少水土流失③加深、拓宽河道和沟渠,增加储水量④给垛田增加有机肥,改善土壤A.②③B.①④C.①②D.③④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随着流域上游兴修水库,新修垛田的高度降低,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 A.泥沙淤积加剧B.地壳不断下沉C.洪涝灾害发生频次减少D.人口密度增加3.(4分)下图为内蒙古位置及生态区划示意图。
据此完成1~2题。
1.生态区从Ⅰ到Ⅲ ()A.土壤肥力逐渐增强B.降水量逐渐增加C.昼长逐渐增长D.温差逐渐增加2.为治理生态区Ⅱ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应采取的有效措施是()A.退耕还牧B.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C.大量种植大型乔木D.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水资源4.(4分)下图为四川成都“垂直森林”住宅小区,满目郁郁葱葱。
小区“垂直森林”是垂直绿化中的一种全新设计方式。
据此完成1~2题。
1.小区垂直绿化设计的经济效益是()A.增加地面绿化面积B.缓解城市的热岛效应C.为建筑增加屏障D.降低供冷供热成本2.住宅小区中的植物主要作用()A.防风固沙B.减弱噪音C.涵养水源D.美化环境5.(4分)泥炭又称草炭或泥煤,是经过数千年演化形成的富含水分的有机质聚集物。
泥炭应用广泛,可为种植业和园艺业的发展提供天然肥料,可作为化工原料的添加剂、能源等。
下图所示地区泥炭资源丰富,当地泥炭资源开采历史悠久,并大量出口。
据此完成1~2题。
1.图示区域泥炭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A.夏季高温多雨,水热充足B.森林草原广布,有机质来源多C.地势起伏大,排水速度快D.微生物活跃,有机质分解快2.和直接出口泥炭相比,利用泥炭发展火电对该地区的有利影响是()A.延长产业链,提高工业附加值B.提高森林覆盖率,防治水土流失C.减少污染排放,提升空气质量D.提升泥炭开采量,扩大销售市场6.(4分)涅瓦河源于拉多加湖,流入波罗的海,平均宽度400-600m,最大宽度1200m,最大深度24m。
河口地区沼泽广布。
入海口的圣彼得堡位于海洋、河流和陆路交通线的交会处,是俄罗斯通往欧洲的“大门”。
据此完成1~2题。
1.涅瓦河口沼泽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地下水丰富B.涅瓦河口径流量大C.涅瓦河口处支流众多D.涅瓦河口,地势低平,海水易倒灌2.涅瓦河主要的开发利用方向是()A.养殖B.航运C.发电D.灌溉7.(4分)下图为我国南方某河流流域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下列对该河流水文特征的描述错误的是 ( ) A.河流年径流量较大B.河流的丰水期较长,主要集中于夏季C.冬季有结冰期,含沙量较小D.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2. 图中河流流域中上游重点发展了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其主要的区位优势是 ( )①有色金属资源丰富②廉价水电③经济发达,基础好④科技发达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8.(4分)“钟摆城市”是指既与本省的中心城市相距较远,又暂时没有自立门户形成区域中心能力的城市。
这类城市往往偏向省外相距更近的区域中心,且多聚集在我国中部地区。
下图示意我国某区域钟摆城市分布。
据此完成16~17题。
1.下列选项中能形成“钟摆城市”的是()A.菏泽→济南B.大同→郑州C.晋城→郑州D.菏泽→合肥2.形成“钟摆城市”的主要条件是二者()①距离近②经济差距大③交通便利④经济均衡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9.(4分)分布于我国东北平原的黑土有机质含量多,保肥、保水性强,是最适宜农作物生长的肥沃土壤。
20世纪50年代以来,黑土区逐渐发展成为我国的商品粮基地。
近年来黑土厚度变薄,肥力下降,引起生态环境恶化,严重影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图1示意东北平原黑土的分布,图2示意东北平原黑土厚度的变化。
据此完成1~2题。
1.引起东北平原黑土厚度变薄、肥力下降的主要原因是()A.全球气候变暖,微生物分解活跃 B.大量施用农药化肥,建设人工水渠C.人类过度垦殖,流水冲刷严重 D.城市化进程加快,耕地大量被侵占2.保护与恢复黑土肥力的有效措施是()A.实现秸秆还田,免耕、少耕和休耕 B.发展畜牧业,压缩耕作业规模C.大力植树造林,抵御寒潮危害 D.完善水利设施,减少水土流失10.(4分)“秋天,是水稻丰收的季节,秋分后的黑土地上垛满需要晾晒两周的稻谷。
独特的土壤、气候条件,使水稻中决定营养成分的干物质积累丰富。
脱壳后,米粒饱满坚硬,色泽清白透亮。
这是中国最好的稻米,需要经过138天漫长的生长期。
”这是著名美食节目《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关于黑龙江五常大米的描述。
据此完成1~2题。
1.黑龙江五常大米成为全国最好的稻米的优势条件是()①热量充足②生长周期长,有机质丰富③光照充足④土壤肥沃,使用的化肥少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促使黑龙江五常由“种稻禁区”转变为全国最好的稻米产区的主要原因是()A.全球气候变冷B.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C.优良水稻品种的引入和培育农田D.水利设施的不断完善二、单选题(本题共计1小题,总分2分)11.(2分)土壤盐渍化是土地荒漠化的一种类型。
读水盐运动示意图,判断我国盐渍土主要分布区 ( )A.地下水水位高,土壤蒸发量小,降水下渗量较多B.地下水水位高,土壤蒸发量大,降水下渗量较少C.地下水水位低,土壤蒸发量小,降水下渗量较多D.地下水水位低,土壤蒸发量大,降水下渗量较少三、综合题(本题共计4小题,总分56分)12.(12分)图示为三江平原和鄱阳湖平原示意图。
完成下列要求。
(12分)(1)说出两地作物熟制的不同并分析造成差异的主要原因。
(2)三江平原农业生产的商品率和机械化程度高,试分析其原因。
13.(1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秦汉时期,关中地区是中国最富庶的地区,当时其耕地占了全国的三分之一,人口占全国的30%,财富占全国的60%。
泾水多泥沙,郑国渠是秦代修建的引水灌溉工程,渠首位于泾水进入关中平原的谷口。
郑国渠充分利用了当地的河流和地势特点,干渠和支渠组成庞大的灌溉系统,将渭河以北的数万顷盐碱地改造为旱涝保收的良田。
下图为郑国渠示意图。
(1)简述秦汉时期关中地区农业发达的自然原因。
(2)据图说明郑国渠引水灌溉工程选线的优点。
(3)从地形、地质、水文特征等方面,简要分析图示渭河干流河段不宜建设水电站的原因。
14.(1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甘肃省是我国能源大省,拥有多种能源资源。
酒泉市瓜州地区是我国风能资源(风速大于12千米/小时有利用价值)丰富的地区之一。
目前,当地已打造成千万级风电基地,无数风塔组成的风电场就像一片“森林”矗立在沙漠戈壁上。
材料二从2014年底开始,由于调峰能力不足,甘肃省弃风率猛增。
其中2015年,大多数风电场本来能发送2000多小时,实际只发送了1200小时。
材料三图甲为酒泉市简图;图乙为瓜州地区风频图;图丙为风塔景观图。
(1)据图乙,描述瓜州地区能打造成千万级风电基地的优势气象条件。
(2)根据图文材料,分析甘肃省打造风电基地可达到的环境效益。
(3)从所学地理知识出发,阐述甘肃省近年来弃风率高的原因。
15.(14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亚马孙流域洪水季河流水位上涨,时间可达200天之久,形成"洪泛森林"生态系统。
当6~9月洪水退去,种子便会结束休眠,开始生根发芽,和陆地雨林(未被洪水淹没)相比,长在沙质土壤上的洪泛森林更矮小、更开阔。
洪泛森林维持着亚马孙雨林的平衡,与鱼类之间存在着互利互惠的关系,相互促进各自生长,使整个生态系统较为稳定。
近十几年来,亚马孙流域内各国涌现水电开发热潮,未来20年里还计划修建150座。
由于水坝的建设和森林砍伐、火灾的增加,这些森林和赖以生存的鱼类所面临的状况将愈发严峻。
下图为亚马孙流域及洪泛森林分布图和洪泛森林景观示意图。
热带辐合带是指从南、北两半球来的气流在赤道附近辐合而成的多雨带。
(1)说明6~9月洪泛森林易发生森林火灾的自然原因。
(2)从环境支撑服务的角度,分析洪泛森林与鱼类之间存在着的互利互惠关系。
答案一、选择题组(本题共计10小题,总分42分)1.(4分)D B2.(6分)C B C3.(4分)D A4.(4分)D D5.(4分)B A6.(4分)D B7.(4分)C A8.(4分)C B9.(4分)C A10.(4分)D C二、单选题(本题共计1小题,总分2分)11.(2分)B三、综合题(本题共计4小题,总分56分)12.(12分)(1)一年一熟一年两熟到三熟三江平原纬度高,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气温低,生长期短;鄱阳湖平原纬度低,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气温高,生长期长。
(2)三江平原土壤以黑土为主,土壤肥沃;(2)耕地集中连片;以旱地为主,地广人稀,人均耕地多;地势平坦开阔,利于农业的机械化经营,且商品率高。
13.(14分)(1)关中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地形相对平坦开阔,便于耕作;(1分)土壤深厚肥沃;靠近渭河,灌溉便利。
(2)沿线地表较为平坦,工程难度小;贯通多条河流,接纳水源多;位于山麓地带,居高临下,可以灌溉南部更多土地;地势西高东低,渠水可实现全线自流。
(3)地形:地处渭河平原,地形平坦,落差小,水力资源不丰富。
地质:渭河平原为地堑构造,地质条件不稳定。
水文:河流含沙量大,泥沙淤积严重。
14.(16分)(1)风向集中(或以东北风为主);风力大(或风力等级高);可利用风(或大于12千米/小时的风)时数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