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安宁疗护实践指南(全文版)

安宁疗护实践指南(全文版)

安宁疗护实践指南(全文版)
1)维持患者呼吸道通畅,保持体位舒适,避免过度活动或
紧张情绪。

2)给予患者充足的液体和氧气供应,及时清洁口腔、鼻腔
分泌物,保持呼吸道湿润。

3)监测患者的呼吸频率、深度和节律,及时记录和报告医生。

4)根据医生的指示给予镇静、止痛等辅助治疗,注意观察
患者的反应和不良反应。

4.注意事项
呼吸困难是患者和家属最为关注的症状之一,要及时安排医生进行评估和治疗,同时要给予患者和家属充分的心理支持和安慰。

同时,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记录和报告医生,避免延误治疗。

1)评估咯血的颜色、量、性质、味道、咳嗽的时间、频率、与体位的关系等。

2)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意识状态、心理状态等,评估有
无发绀、低血压、休克等情况。

3)必要时进行相关检查,如血常规、凝血功能、胸部X
线等。

2.治疗原则
1)寻找咯血的病因并进行治疗,如肺结核、肺癌、肺炎、支气管扩张等。

2)保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协助患者有效排痰。

3)给予高热量、高蛋白营养支持方式,嘱患者多次少量饮水。

4)对于大量咯血或持续咯血的患者,可考虑输血、止血药物等治疗。

3.护理要点
1)提供安静、舒适、洁净、温湿度适宜的环境,减少不良刺激。

2)保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协助患者有效排痰。

3)避免激发咳嗽,如吸烟、喝酒等。

4)记录咯血的颜色、量、性质,并及时向医生汇报。

5)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呼吸肌功能训练,避免过度疲劳。

4.注意事项
1)对于大量咯血或持续咯血的患者,应及时转诊至专科医院。

2)咯血期间应禁食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保持清淡饮食。

评估患者咯血时,需要了解咯血的颜色、性状、量、伴随症状、治疗情况、心理反应、既往史和个人史。

同时还需要评估患者的生命体征、意识状态、面容和表情等,以及相关检查结果如血常规和出凝血时间等。

治疗原则是以安宁疗护为主,积极控制少量咯血,预防再次咯血,缓解大咯血引发的呼吸困难和窒息症状,避免刻意延长生命的抢救措施。

护理要点包括绝对卧床、清理口鼻腔血液、吸氧、观察记录咯血量和性状、床旁备好吸引器等,同时需要注意避免用力拍背、频繁吸痰,以及口服药物等。

对于有咯血风险的患者,需要加强预防性宣教和沟通,使其有一定的思想准备。

评估患者恶心和呕吐时,需要了解发生的时间、频率、原因或诱因,呕吐的特点及呕吐物的颜色、性质、量、气味,伴随的症状等。

同时还需要评估患者的生命体征、神志、营养状况,有无脱水表现和腹部体征,以及相关检查结果如呕吐物或细菌培养等。

治疗原则是寻找引发症状的诱因及病因,有针对性的治疗。

护理要点包括协助患者取坐位或侧卧位、清理呕吐物、监测生命体征、记录每日出入量、尿比重、体重及电解质平衡情况等,剧烈呕吐时暂禁饮食,遵医嘱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注意事项包括适度的言语或非言语安抚、协助清理呕吐物及患
者肢体活动、尽早纠正诱因及使用对症处理药物,预防误吸、消化道出血、心脏事件等。

评估患者呕血和便血时,需要了解出血的原因、诱因、颜色、量、性状及伴随症状、治疗情况、心理反应、既往史和个人史。

同时还需要评估患者的生命体征、精神和意识状态、周围循环状况、腹部体征等,以及相关检查结果如血常规、凝血功能和便潜血等。

治疗原则是寻找可能的诱因或病因,酌情停止可疑药物、肠内营养,避免误吸、窒息,避免大量出血时输血及有创抢救措施。

1)确定发热的病因,如感染、肿瘤等,并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2)控制发热,维持体温在正常范围内。

3)注意水电解质平衡,避免脱水和电解质紊乱。

3.护理要点
1)监测患者体温、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及时记录。

2)给予适当的物理降温方法,如冷敷、温水浴等。

3)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感染传播。

4)注意患者的营养摄入和水分补充,避免脱水。

4.注意事项
1)避免使用过多的退热药,以免影响肝肾功能。

2)及时处理发热的病因,避免病情恶化。

3)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减轻其不适感。

2)观察患者睡眠质量和睡眠时间。

3)评估有无影响睡眠的药物和治疗因素。

2.治疗原则
1)改变睡眠环境。

2)行为治疗。

3)药物治疗。

3.护理要点
1)建立规律的睡眠时间和惯。

2)保持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

3)避免在床上看电视、使用电子产品等刺激性活动。

4)适当运动,但要避免在睡前进行剧烈运动。

5)放松技巧,如深呼吸、渐进性肌肉松弛等。

4.注意事项
1)避免长期使用安眠药。

2)建议患者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治疗失眠。

3)鼓励患者参加睡眠障碍的康复训练。

2.评估失眠病因和环境因素,包括药物和生活惯。

必要时进行睡眠监测和行为心理治疗,避免使用非处方催眠药物。

3.改善睡眠环境,控制躯体症状,采取促进睡眠的措施,定期进行失眠症的健康教育。

4.在治疗过程中注意观察和沟通,警惕意识障碍的发生,使用处方药物时注意副作用。

13.谵妄的治疗需要评估患者的意识、认知、行为和情感变化,寻找病因并改变可能的危险因素,使用合适的约束和镇静药物。

3.保持环境安静,安抚患者,帮助适应环境,减少恐惧。

4.在无法去除诱因病因的情况下,与家属和照护者沟通,保护患者避免外伤。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