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石潭记》中考阅读题答案汇总(2)

《小石潭记》中考阅读题答案汇总(2)

《小石潭记》中考阅读题答案汇总(2)
(1)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幽。

(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答案】15.(3分)(1)因为。

(2)离开。

(3)返回(答“返”、通“返”、同“返”均可)。

(各占1分) 16.(4分)(1)(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或:(溪流)曲曲折折,一段看得见,一段又看不见。

或:(泉水)曲曲折折,(望过去)一段看得见,一段又看不见。

(2)(水中)游动的鱼和细小的石头,一直看下去,毫无障碍。

或:(水中)游动的鱼和细小的石头,可以看到底,毫无障碍。

(各占2分。

意思对即可) 17.(4分)水的特点:[甲]清澈(或:清); [乙]清澈(或:清)和湍急(或:急)。

描写角度:[甲]间接描写(或:侧面描写);[乙]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相结合(或: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

(每问2分。

意思对即可) 18.(4分)(1)流露出作者内心孤寂、凄凉、忧伤的思想感情。

(2)流露出作者陶醉于自然美景,淡泊功名利禄的思想感情。

(各占2分。

意思对即可) (2007年中考安省池州市语文试题)
(四)
阅读甲、乙两选文,回答l2~l5题。

(l2分)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竹,闻水声,如鸣佩坏,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为屿,为,为岩。

青树翠,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然不动;尔远逝,往来忽,似与游者相乐。

[乙]出成都南门,左为万里桥。

西折纤秀长曲,所见如连环、如①、如带、如规、如钩;色如鉴、如琅②、如绿沉瓜,窈然深碧、回③城下者,皆浣花溪委④也。

然必至草堂,而后浣花有专名,则以少陵浣花居在焉耳。

行三、四里为青羊宫,溪时远时近,竹柏苍然,隔岸阴森,尽溪,平望如荠⑤。

水木清华,神肤洞达.自宫以西,流汇而桥者三,相距各不半里。

夫⑥云通县,或所云“江从口来”是也。

(选自《浣花溪记》)
[注]①(jué):环形有缺口的佩玉。

②琅(láng gān ):像珠子的美
石。

③回:水流回旋。

④委:聚集。

⑤荠(jì):荠菜。

⑥(yú)夫:轿夫。

《小石潭记》中考阅读题答案汇总
12.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

(4分)
(1)水尤清洌洌
(2)然不动
(3)西折纤秀长曲西
(4)尽溪,平坦如荠尽
13.译下列句子。

(4分)
(1)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2)行三、四里为青羊宫,溪时远时近,竹柏苍然。

l4.甲、乙两文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相同点?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不同点?(2分)
l5.乙文第一段“少陵浣花居在焉耳”中的“少陵”指谁?请你写出他的连续的两句诗。

(2分)
【答案】
12. (1)寒冷(2)愣住(3)向西(4)走到……尽头(每词1分,共4分)
13. (1)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上。

(或:太阳光直射水底,(鱼的)影子散布在潭底的石头上。

)(2分) (2)走了三四里路,就是青羊宫,溪水有时远有时近,竹子和柏树苍翠碧绿。

(2分)
14.相同点:都使用了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方法。

(1分)不同点:甲文写景动静结合;乙文以静景为主。

(1分)
15.。

(1分)“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等。

(1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