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潭记》《游黄溪记》中考文言文对比阅读练习及答案
(一)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回答问题。
(共16分)
【甲】小石潭记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乙】游黄溪记(节选)柳宗元
黄溪距州治七十里。
由东屯南行六百步,至黄神祠①。
祠之上,两山墙立,如丹碧之华叶骈植②,与山升降。
其缺者③为崖峭岩窟。
水之中,皆小石平布。
黄神之上④,揭水八十步至初潭最奇丽,殆不可状。
其略⑤若剖大瓮,侧立千尺。
溪水积焉,黛蓄膏渟⑥。
来若白虹,沉沉无声,有鱼数百尾,方来会石下。
(选自《柳河东集》有删节)
注解:①黄神祠:黄溪居民为黄神立的祠堂。
②丹碧之华叶骈植:丹碧,形容两座山的红花绿叶。
骈植,并行种植。
③其缺者:指缺花叶之处。
④黄神之上:从黄神祠沿溪水溯源而上。
⑤其略:指初潭的大概轮廓。
⑥黛蓄膏渟:黛,古代妇女画眉用的颜料。
膏,油脂。
渟(t íng),水停止不流。
3. 给文中的下面一句话断句(限两处)(2分)
揭水八十步至初潭最奇丽
4.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祠之上,两山墙立。
墙:像墙壁一样
B. 揭水八十步揭:撩起(衣裳)
C.至初潭,最奇丽,殆不可状。
状:形状。
D.溪水积焉焉:兼词,于此,在这里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注意加点的字。
(8分)
(1)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2)有鱼数百尾,方来会石下。
9.下列各句对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石潭记》作者按游览观察的顺序,非常自然:循声而入发现小石潭,环顾小石潭的全貌和周围环境,观察了小石潭里的游鱼,远望了小石潭的水源,最后写离开小石潭的情景。
B.《小石潭记》抓住景物特征,精细生动地描绘;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作者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被贬后抑郁的心情;但这种欢乐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
C.《游黄溪记》用四幅画面描摹黄溪初潭的美景:写高山如剖瓮,二写潭水似黛膏,三写日影若白虹,四写石下有鱼儿,全用比喻,手法神奇,蔚为壮观
D.《游黄溪记》作者探幽赏奇,欣然自适,似无发挥,而兴会心得,夷然自信。
其艺术老到,浅而深,奇而实,得心应手,触处适源,引人入胜,耐人寻味。
答案:
6.给文中的下面一句话断句(限两处)(2分)
揭水八十步∕至初潭∕最奇丽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C )(3分)状:形容。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注意加点的字。
(8分)
(1)向小石潭的西南方向望去,(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2)有几百尾鱼儿正游来会聚在石头下。
9.下列各句对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3分)
【解析】“日影若白虹”概要有误,细读原文,应是溪水与日光相互作用的结果:“全用比喻”是以偏概全,“石下有鱼儿”未用比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