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七巧板的教案

七巧板的教案

七巧板的教案七巧板数学教学教案篇一七巧板数学教学教案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观察、分类和拼图等活动,认识七巧板,初步学会用七巧板拼成一些简单的图形或图案,进一步体会学习过的平面图形的特点。

2.学生在拼图活动中,了解用七巧板组合图形的不同拼法,体会图形的变化,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发展空间观念和形象思维。

3.学生在动手操作过程中,体验七巧板的“巧”和用七巧板拼图的“趣”;感受我国古代数学文化的智慧,初步体会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

教学重点:用七巧板拼不同的图形。

教学难点:用七巧板创造性地拼成不同图案。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认识过的纸片图形,师生每人准备一副七巧板。

教学过程:一、欣赏图案,初感有趣1.再现图形。

谈话:我们已经认识了许多图形,现在老师拿出不同的图形,请大家一起说说它们的名称。

教师分别出示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和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学生集体说出它的名称。

2.欣赏图案。

谈话:小朋友已经认识了很多图形。

如果把我们学过的图形中的几种聚集在一起,可以成为数学上一种有趣的“玩具”。

这种玩具变化无穷,能拼成各种美而的图案。

大家来看一看。

出示拼图上面拼成的各是什么呢?你知道是用什么拼成的吗?有许多小朋友知道是七巧板拼成的啊,真不错!现在老师再用它来拼一个图案给大家看一看,想看吗?教师在黑板上随手用七巧板拼一个图案观察:大家说说现在又拼出了什么?3.引入课题。

谈话:哎,它还真能变!你觉得玩七巧板有趣吗?七巧板为什么会这样巧妙、这样有趣呢?你又会用它拼哪些漂亮的图形呢?今天我们就来自己拼一拼、玩一玩,看看它有多巧,有趣在哪里。

(板书课题)二、操作实践,体验有趣1.活动一:比比想想,认识七巧板。

(1)了解来历(“你知道吗”)。

谈话:什么是七巧板,它是哪国人发明的呢?让我们来看一看。

七巧板是我国古时候人们发明的一种智力玩具,在我国民间流传很广,很常见。

七巧板由七块简单图形组成,却能拼出千变万化的`不同图形和图案。

由于它巧妙好玩,人们把它叫作“七巧板”。

北京故宫还保存着我国古代的七巧板呢1 18世纪,七巧板传到国外,引起了海外人极大的兴趣,有些外国人通宵达旦地玩它,并叫它“东方模板”“唐图”,意思是“来自东方的魔术板”“中国的拼图”。

可见,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多么聪明、多么智慧!(2)比比想想。

课件出示七巧板。

说明:这就是七巧板,请小朋友拿出自己的七巧板。

引导:请你仔细观察七巧板,你能发现七巧板的哪些秘密呢?比如,有几块呀,有哪些图形呀,有没有形状、大小相同的呀。

先和同桌说一说。

交流:能把你发现的七巧板的秘密和大家分享一下吗?谁来说一说?现在大家来整理一下,七巧板有几块,分别有哪些图形?哪几块形状、大小完全相同?请小朋友拿出来大家看一看。

指出:七巧板一共有7块图形,分为1个正方形、1个平行四边形和5个三角形。

其中两个小三角形完全一样,两个大三角形完全一样。

2.活动二:想想拼拼,感受奇巧。

(1)选两块拼图。

请小朋友选两块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出一个你认识过的图形。

学生拼图后展示、交流,看看拼成了哪些图形。

激趣:你看拼图多有意思!同样的两个三角形,竟然拼出了三角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这几种图形。

如果让你任意选两块,你想想可以拼出哪些认识过的图形呢?自己想一想、试一试,行吗?(学生拼图,教师巡视)学生拼图后交流、展示,让学生说说分别拼出什么图形。

引导:用两块就能拼出这么多种图形,如果用三块拼,你觉得拼成的图形会是怎样的情况呢?(2)选三块拼图。

现在请小朋友自己选三块图板拼一拼,拼好图形同桌先交流,看看可以拼出哪些认识过的图形,是不是拼出了更多的图形。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交流。

提问:选三块拼和选两块拼比,你感觉哪种的变化多、拼法多?指出:七巧板中的三块就有这么多的变化,真的变幻莫测!如果选更多的块数,拼法会更多吗?试一试好吗?(3)任意选择拼图。

要求:请大家任意选四块、五块或六块、七块来拼一拼,和同桌交流,看看你的拼法多不多,并且说说你有什么体会。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

交流:你选了哪几块,是怎样拼的,能到黑板上交流一下吗?(指名一些学生演示拼一拼,同时可以让其他同学补充演示不同的拼法)提问:你对选更多的块数拼图形有什么体会?指出:选的块数越多,拼法也就越多;用全部的七块来拼,更有数不清的变化,不知道能拼出多少种我们认识过的图形!你看,七巧板真“巧”、真神奇!3.活动三:拼拼说说,激情生趣。

(1)模仿拼图。

谈话:还记得开始大家看到的用七巧板拼成的图案吗?(显示开始呈现的图案)现在让你照着拼这样的图案,你能行吗?请小朋友选一个图案,照着拼一拼,看看能不能拼出来。

学生照着拼图案,指名四人黑板上照着拼,然后欣赏自己和同伴拼的图案。

(2)想象拼图。

引导:哎,一副七巧板,竟然可以拼出像鱼、羊、狐狸等这些美丽的图案,有趣吧!那你还想用七巧板拼出哪些不同的图案或图形呢?有信心自己试着拼一拼吗?小朋友自己想想、拼拼,看看谁聪明!学生拼图案或图形,拼成的可以到黑板上摆一摆,让大家欣赏。

(3)反思交流,说说体会。

引导:请小朋友回顾上面拼图活动过程,和同桌说说七巧板“巧”在哪里,你对七巧板拼图有哪些体会。

交流:让掌生说说对七巧板“巧”的体验,用七巧板拼图的体会。

三、课堂小结,延伸有趣谈话:小朋友已经看到七巧板“巧”在可以拼出很多有趣的图形、图案,可以变化无穷;“巧”在你说不清它有多少种变化,你想不到它会变化成怎样的图形、图案。

只要你肯动脑筋,它就会拼成你意想不到的漂亮的新图形、新图案。

小朋友课后可以再开动脑筋,和同学一起玩一玩、拼一拼,拼出更多、更好的图形、图案。

老师愿意和大家一起分享!幼儿园七巧板教案篇二《七巧板》教育活动设计设计意图:七巧板是我们民间的一种智力游戏材料,由七种颜色不同、形状不同的大小不一的木块组成。

幼儿通过自由拼搭,就能初步感受七巧板可以变成各种各样形象有趣的造型,可以拼出丰富多彩的图案,还可以表达无尽的含义,正是这样才更加吸引幼儿想去玩七巧板,想去参与操作探索的欲望。

我们设计本次活动,是有机地整合了语言、科学、艺术、社会等学科领域的相关内容,通过各种游戏形式,由浅入深的让幼儿掌握七巧板的初步玩法,并以此为切入点开发幼儿的智力、锻炼幼儿动手动脑的能力、启迪幼儿的智慧和创造意识。

涉及领域:科学语言社会艺术活动方式:集体与分组教育相结合活动名称:综合活动《七巧板》活动目标:1、了解七巧板的组成,尝试用几何图形进行不同的组合,创造出各种有趣的造型。

2、培养幼儿的探索意识,动手操作能力,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进一步巩固幼儿对图形的认识。

3、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体验玩七巧板的成功和乐趣。

活动准备:1、人手四套七巧板。

2、大七巧板一套。

3、造型模板若干。

4、橡皮泥若干。

5、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一、认识七巧板1、老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套玩具。

(出示七巧板大教具)提问:谁知道它为什么叫七巧板?2、请幼儿通过颜色、形状、大小来说出它们的不同。

3、小结七巧板的组成。

教师提示幼儿一边摆弄一边总结:七巧板是由七种颜色、七个形状和大小不同的木块组成的。

在玩七巧板的时候,七块拼板都要用上。

七块拼板之间可以角边相接,或边边相接,但相互不能重叠。

教师提出引发幼儿探索操作的下一步:七块拼板生活在一个家里不能分开,当它们团结在一起的时候,就可以变出各种各样的图形(动物、建筑、生活用品等),你们相信吗?二、幼儿初步尝试玩七巧板1、提供橡皮泥,让幼儿用七巧板在橡皮泥上随意造型,激发幼儿对七巧板的兴趣。

师:小朋友,请你们试试七巧板宝宝在橡皮泥上能变出什么样的图形。

2、教师巡回指导,可以配合幼儿完成他的构思,并提示幼儿将做好的造型放到展示板上。

3、引导幼儿说出自己用七巧板创作的造型名称、操作步骤和内容。

提示幼儿语言的完整性。

@_@我是分割线@_@三、进一步尝试七巧板游戏方法。

1、师:小朋友图案宝宝也来了,她们也想和七巧板宝宝做游戏,你们愿意帮它吗?教师提供有内线图案和没有内线图案的模板,通过两种难易程度的不同让幼儿分别进行游戏,掌握七巧板的基本玩法。

2、教师进行指导对有困难的幼儿进行帮助。

3、幼儿互相欣赏同伴的作品并帮助幼儿有困难的幼儿完成拼图游戏。

4、师:小朋友快来看有一个图案宝宝没有拼好,谁愿意帮助它?让幼儿发现有错误的拼图并请小朋友帮助解决和改正。

四、师:小朋友看还有一种玩七巧板的方法,你们想尝试吗?请幼儿自由选择一块大的七巧板分组合作进行拼图游戏。

延伸活动:师:小朋友你们知道这种方法是怎么玩七巧板的吗?(看图拼七巧板)那我们一起出去试一试吧!教师带幼儿到活动室外面去玩七巧板。

教师自我评价:1、过程评价(主要环节评析)幼儿通过尝试和探索,对七巧板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通过自己的操作,设计出各种不同的造型,通过探索和实践,发现七巧板的各种不同的玩法,在教育活动中,教师通过大的七巧板教具让幼儿更直观形象地认识它的形状、大小和颜色,了解七巧板的组成,不仅为下面的七巧板的拼图打下了基础,而且,将活动与数学教育活动相结合。

在小结七巧板的组成时,我注意让幼儿来概括和总结。

采用了:你认为他说的完整吗?你还有什么不同的发现?、有哪位幼儿能准确、完整地叙述七巧板的组成?的提问,使幼儿的总结评价能力进一步得到培养的机会。

在幼儿初步尝试玩七巧板时,教师提供了橡皮泥的模板,让幼儿用七巧板在橡皮泥模板上随意造型,激发幼儿对七巧板的兴趣,这是本次活动的开场游戏,是一个让幼儿展示丰富想象力和创造性的探究过程,幼儿在玩中会利用七巧板表达对社会生活环境的理解和情怀,是教师观察和发展幼儿的空间观念和实践创新能力的摸底尝试。

在这一环节中,幼儿拼出的造型很多都超出了教师的想象,如:有的小朋友拼出了公园;有的小朋友拼出了稻草人;还有的小朋友拼出了生日蜡烛。

在引导幼儿说出自己用七巧板创作的造型名称、操作步骤和内容环节中,重点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表述能力。

同时,培养了幼儿相互交流、学习的能力。

在进一步尝试探索七巧板游戏玩法的时候,教师提供了有内线图案和没有内线图案的模板,让幼儿在进行游戏操作的过程中自然体会到两种难易程度的不同,从而能更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七巧板的基本玩法。

幼儿互相欣赏同伴的作品并帮助幼儿有困难的幼儿完成拼图游戏,让幼儿互相学习,在幼儿发现问题时,请知道的小朋友进行解答,帮助幼儿共同提高。

在延伸活动中,通过请幼儿自由选择一块七巧板分组合作进行拼图游戏,不仅七巧板的玩法有了更深的了解,并且发展了幼儿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的快乐。

2、自我评价(对整个活动的总体评价)(1)成功经验为了让幼儿更快更好的掌握活动七巧板的玩法,教师采取了由浅入深的游戏活动形式,先给幼儿提供橡皮泥模板自由的造型,这种游戏的方式,幼儿在七巧板的造型时,不受任何约束,按自己的想象进行造型,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

相关主题